传记还忠实地刻画了恩格斯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思想特点:实事求是。他从不把自己的理论凝固僵化,从不把自己的理论视为终极真理,总是不断地研究新问题、新情况,从而作出新的理论概括。1887年,他在致弗·凯列威士涅茨基夫人的信中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他还在1895年致威·桑巴特的信中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样研究使用的方法。恩格斯在1872年再版《共产党宣言》时,就在注释中对个别结论作了实事求是的修正。他在整理《资本论》第2、3卷中也充分体现了上述精神。一方面,他忠实原著。另一方面,鉴于手稿性质——例如有些提法不够准确,表述不够清楚等——而作了必要的改动、删节和补写,并纠正了原稿中计算上的一些错误。此外,恩格斯还敏锐地察觉到,《资本论》遗稿写于20多年前,那时还没有出现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新情况。因此,他通过附注、插入语、编者注、序言和增补的形式,对大批新涌现的股份公司、交易所,以及殖民地已瓜分完毕等等现象,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他指出,“为了排除理解上的困难,为了把一些重要的,其意义在原文中没有充分强调的观点提到更重要的地位,并且为了根据1895年的事态对1865年写成的原文作个别较为重要的补充,我加进一些话当然有用处”(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006页)。无疑,这些补充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向人们指出了进一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新课题,从而充分体现了晚年恩格斯思想活跃,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最可宝贵的思想特征。
《恩格斯传》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既忠实于历史,又立足于现实。对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反杜林论》的评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作者在全面介绍《反杜林论》哲学篇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恩格斯对杜林的“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的批判。作者强调指出,即使是历史上的伟大的天才人物的认识能力也不是至上的,如恩格斯所说:“就一切可能来看,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极其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在考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作者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将被消除的观点产生的历史条件,并指出我国发展商品生产的重要意义。不难看出,这些论述是把历史的启示和现实的思考融合在一起的。
《恩格斯传》从标题到文字,生动活泼,作者下笔如行云流水,不拘一格,亦庄亦谐,无矫揉造作之态,读来引人入胜。我们期待着萧灼基同志的另一部力作——《马克思传》的早日问世。
(原载《经济新论》1986年第5期)
3.恩格斯生平事业研究的一个可喜成果
——萧灼基的《恩格斯传》读后
顾锦屏
萧灼基同志撰写的《恩格斯传》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学者在研究恩格斯生平、事业和思想方面取得的一个可喜成果。中国曾出版过几本恩格斯的传记,但都出自外国学者之手。本书是中国学者写的第一部恩格斯传记,它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撰写恩格斯的传记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恩格斯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人类解放事业。他和马克思一起领导了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学说。他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光辉业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锐利的思想武器。过去,中国革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胜利。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仍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结合当前中国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这部系统介绍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的传记,为我们学习革命导师的献身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生动丰富的材料。它的问世不仅有学术价值,而且有现实意义。
撰写恩格斯的传记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科研工作。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他的活动是同19世纪欧美国家的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叙述他们革命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叙述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历史。恩格斯作为伟大的学者,他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学、军事学、文学、语言学等等都有精深的造诣,对自然科学也有很深的研究,他在这些领域都留下了卷帙浩繁的著述。要写他的传记,就要对丰富的史料和大量的著作进行系统的研究和科学的分析。这确实不易。萧灼基同志为此付出了多年辛勤劳动,写成了这部很有学术价值的传记。这是令人钦佩的。
从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出发撰写恩格斯的传记,是本书的一个特点。恩格斯同马克思一样,既是科学的巨匠,又是伟大的革命家。本书始终贯穿了这条主线。书中用翔实的材料叙述了恩格斯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成长过程,他和马克思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所做的不懈努力,他在1848-1849年德国革命中的英勇斗争,他在第一国际时期为团结和壮大工人运动、为反对各种机会主义思潮所作的卓越贡献,他在马克思逝世后作为各国社会主义者的导师和顾问所进行的活动。结合恩格斯各个时期的斗争实践,本书详细地叙述了他的理论活动。对他的主要代表作,如《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德国农民战争》、《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晚年的几篇重要文章,以及他和马克思合著的《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用专章或专节作了重点介绍,阐明了这些著作的写作背景、基本内容及其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的阐述,完整地再现了恩格斯作为革命家和理论家的伟大形象,同时清楚地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同革命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是深深地扎根于实际斗争之中的;马克思主义为革命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又在革命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恩格斯的一生是同马克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正像拉法格所说:“当我们回忆恩格斯的时候,就不能不同时想起马克思,同样,当我们回忆马克思的时候,也就不免会想起恩格斯。他们俩人的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简直是统一而不可分的。”(《回忆马克思恩格斯》第89页)本书把握住了恩格斯革命生涯中的这一特点,用大量生动的材料描述了两位导师在革命斗争和理论创造中的伟大合作和战斗友谊,介绍了恩格斯为帮助马克思而作出的巨大自我牺牲,着重阐述了他对马克思的不朽著作《资本论》的重大贡献。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不仅得到恩格斯经济上的支援,而且得到他学术上的帮助。没有恩格斯的帮助,马克思是无法写成《资本论》的。在《资本论》第1卷出版后,为了粉碎资产阶级用沉默来扼杀这部伟大著作的阴谋,他用各种巧妙的方式写了一系列评论,宣传和捍卫《资本论》的思想。在马克思逝世后,他为了完成亡友的未竟之业,立即放下自己的研究工作,在前后12年的时间里,把主要精力用来整理《资本论》第2、3卷,对手稿作了大量修订和增补,终于使《资本论》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同读者见面。正像列宁所说,这是恩格斯为自己的战友建立的“一座庄严宏伟的纪念碑,在这座纪念碑上,他无意中也把自己的名字不可磨灭地铭刻上去了”(《列宁选集》第1卷第92页)。从本书的这些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两位导师的思想是融为一体的,是互相补充的,根本不存在某些资产阶级学者所臆造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对立”。
恩格斯身上还有许多高贵的革命品德和优良的思想作风。他好学不倦,从青年时代起一直勤奋学习,广泛吸收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同时代人的科学成果。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他不迷信权威,不故步自封,善于独立思考。他谦虚质朴,从不以领袖自居,始终以普通战士的身份置身于群众之中,也从不居功自傲,总是把成绩归功于马克思,自己甘当“第二提琴手”。他治学严谨,敢于坚持真理,又乐于修正错误。他热爱生活,对未来总是抱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乐于助人,特别关怀青年人的成长,对他们无限爱抚,循循善诱。他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甘愿牺牲个人的一切。对恩格斯的这些优秀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革命情操,本书都作了生动的描述,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学习榜样。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本书的一个特点。本书对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理论观点的阐述是从实际材料出发的,特别是以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著述为主要依据的,因而真实地反映了恩格斯的革命道路和思想发展过程。恩格斯的理论观点有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地得到补充、修正和发展。本书在肯定他们理论成就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某些理论观点的不成熟、不完善,如早期著作中的空想共产主义的影响和一些不确切的提法,对革命形势的个别不恰当的估计等。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它的某些原理会被后来的实践经验所突破,被代之以新的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的表现。本书注意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这一特点。例如恩格斯曾设想,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后,商品生产将消失。本书在介绍这一观点时,援引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验,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继续保存和发展商品生产,特别是像我国这样一个原来经济落后、商品关系不发达的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更需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这就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恩格斯这一观点同后来社会主义实践的不相符合,从而防止对这一思想作机械的理解。此外,对恩格斯的个别曾遭到不公正批评的观点,没有人云亦云,而是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例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根据原始社会研究的新成果指出,在原始社会中,两种生产,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起着决定作用。这一思想曾被批评为违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本书对这一思想作了科学分析,肯定它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
总之,这本传记是写得比较好的,是值得我们认真阅读的。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一,马克思主义虽然以马克思命名,但恩格斯为它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例如,恩格斯对军事科学作过深入的研究,写有大量军事著作,他是当之无愧的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奠基人。对恩格斯的这一贡献,本书虽然有所论述,但没有集中地、系统地介绍。又如,恩格斯对民族殖民地的解放运动,包括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和丰富的思想,本书也没有给予充分的阐述。第二,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成果。例如,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形式、无产阶级****的职能、商品生产的作用等等,提出了不少新见解。本书在有的地方已经反映了这些新观点,但总的来说还不够。如果在介绍恩格斯的有关理论原则时适当介绍一下这些理论原则的新发展,那就可以帮助读者从发展的观点来理解恩格斯的思想。第三,多年来国外某些资产阶级学者对恩格斯的思想进行了种种的歪曲和攻击。有的指责恩格斯把历史唯物主义变成“宿命论”,有的否定他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贡献,有的歪曲他的策略思想,有的制造所谓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对立”。本书虽然从正面肯定和系统阐述了恩格斯的理论贡献,但没有在适当场合直接批驳这些歪曲和攻击。这里我指出这几点不足之处,供作者在修订时参考。
(原载《中国图书评论》198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