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虽然你们已经知道了我不少的秘密,不过作为初来人世的新生儿,我还是带来了我的出生证明和能力简介,希望大家给予关注:
新生儿期是指我打出生后跟妈妈的脐带“一剪两断”后28天之内。由于大脑皮层尚未发育完全,我能表演许多特殊的反射动作,会让注意我的人感觉有趣又神奇,也让我很高兴甫一出场就带给大家这么多的惊喜。不过,我很诚实地告诉大家,这期间我的很多拿手好戏大都属于哺乳动物所应具有的本能,这本领大家出生时都带出来表演过,只不过后来你们忘了,我好意告诉你们,这样你们就不用自卑啦。
还有一点儿需要提前告诉你们的:这些神奇的本领随着我一天天长大多半将逐渐消失的。当然,有的像游泳啦、吊环啦这些运动如果你们及时巩固,我还是可以作为保留节目继续为你们表演的,否则,你们可不要失望哦。
我知道也不是所有表演项目都有保留价值的,比如,虽然我现在抓住东西不肯放手你们觉得好玩,长大还这样你们一定说我小气;还有,现在我吃自己的小手你们不拦我,长大还吃说不定就会往我手指上抹辣椒水……我没说错吧?我很明白的!
所以,尽管本能反射消失的时间不是每个宝宝都一致,但老是不肯放弃旧技术其实也是不正常的事情。如果我有这种情况的话大家可别光顾着傻乐哦,要及时替我向医生问问是怎么回事,可别误了我的健康发展。
好了,下面是我的节目单,但愿你们欣赏我的表演时会喜欢。(注:欢呼声免,掌声可以有,但不要太响,我的听力很娇嫩的)。
一、吸吮反射:当新生儿口唇触及****时,便张口且出现口唇、舌的吸吮动作称吸吮反射。若吸吮的力度变强,则表示小家伙已经饿坏了。该反射一般在1岁后消失。
二、寻觅反射:新生儿面颊部触及母亲乳房时头即转向乳房,找****;用手指或其他物体接触新生儿面颊部、口角边,也会有类似反应。即使闭着眼睛,也会准确无误地找到“目标”。宝宝通过这样的反射动作,会找寻****以获得良好的营养。
三、拥抱反射:新生儿仰卧,四肢外展伸直,除拇指末节屈曲外,其余各指伸直且呈扇形张开。脊柱与躯干亦伸直,数秒钟后四肢又内收屈曲,犹如拥抱动作。随后新生儿面部紧张,在双臂放松时发出哭声。这是新生儿对外界意外刺激的反应。拥抱反射一般在宝宝3~4个月时消失。
四、惊跳反射:突如其来的噪声刺激,或者被猛烈地放到床上,新生儿立即把双臂伸直,张开手指,弓起背,头向后仰,双腿挺直。
五、游泳反射:在水下分娩的婴儿,可在水中游来游去而不呛水。
六、握持反射:用手指接触新生儿手掌、足底或指趾会引起指趾屈曲活动。将食指放在新生儿掌心,能立即感到手指被婴儿攥紧。借此可将婴儿提升在空中停留几秒钟,就像人类的祖先在森林中悬吊在树枝上一样。手的握持反射一般在宝宝4~6个月时逐渐消失,之后就会出现随意动作。
备注:
这6种反射,反映了宝宝在出生后满足生理需要及心理需要的本能,也是要求得到庇护的强烈需求。这些反射动作,该有的时候没有,或是该消失的时候没消失,都属于不正常状况,甚至与宝宝脑部中枢神经发展有关,父母亲应尽快带着宝宝去寻求专业医师观察与诊治。
温馨小贴士:
除了这些大脑发育未完全的表现外,新生儿还没有发育完整的部分很多,仍需要经过一些时间的学习与适应,才能熟悉生活节奏。就让我们来看看,还有哪些基本能力是宝宝与生俱来,且特别需要我们去细心呵护的呢?
1.消化系统:由于宝宝的肠、胃等消化系统以及唾液系统尚未成熟,所以应提供新生宝宝液体状的乳制品(如母乳或婴儿配方奶),宝宝4个月前都应以液体的奶水为主。此阶段除了奶水之外,其他的副食品(如蔬菜泥等食材)都应尽量避免。新生儿不时会有吐、溢奶的状况发生,这是由于新生儿的胃食道尚未成熟,轻微的溢奶状况是正常的,无须过于担心与恐慌。
2.睡眠:新生儿通常1天需要15~18小时的睡眠时间,且睡眠状况较不稳定,甚至在夜晚睡睡醒醒的状况也相当频繁。毕竟新生宝宝尚无法分辨昼夜,所以或多或少都会有日夜颠倒的现象。随着月龄的增加,约3~4个月大时,宝宝的睡眠作息才会逐渐趋于正常与规律。
3.体温:因为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还不健全,体温容易随着外在环境上升或下降,因此,医生建议最好将新生儿放置在25℃~28℃的室内。当周围温度低于10℃或高于30℃时,宝宝的体温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甚至影响呼吸或中枢神经,不可不慎。
4.头颅:新生儿的头骨偏软,轻轻摸甚至可以发现头顶有前囟门和后囟门两处软软的地方没有头骨,这是因为宝宝的头骨尚未闭合,所以留下两处空洞。一般而言,后囟门在宝宝两个月内就会闭合,前囟门则可能拖到宝宝8个月左右才闭合。爸爸妈妈必须随时注意宝宝头骨的发展情况,骨缝太早或太晚闭合都是不正常的现象,需要让医生诊断有无特殊疾病。
5.皮肤: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胎脂还堆积在身上,皮肤又细嫩,因此对油脂的反应会强一些,产生许多过渡期的皮肤状况。一般而言,主要是不需要任何治疗即可自行消退的良性皮肤病,较常见的为尿布疹。
得了尿布疹的宝宝,屁股会红红的。尿布疹大多是因为不透气、湿度增加、PH值改变、尿液及大便刺激所引起,有时也会因细菌感染导致尿布疹。
所以,要尽量维持宝宝屁股的干燥、清洁。宝宝的尿布湿了要赶快换掉,而且尽量不要用痱子粉。因为痱子粉含有化学物质,当宝宝皮肤发炎时,使用痱子粉只会刺激皮肤,让情况恶化。
放养是放开“手”不是放下“爱”
“可可,过来亲妈妈一下。”好几天没看到女儿,去幼儿园接女儿的姜女士满心欢喜地向女儿张开双臂,期待女儿扑到自己的怀里。谁知可可看到她不仅没往前走,反而直往奶奶身后躲。姜女士难过了,向班级老师求援。老师指出,这是对孩子不当“放养”造成的后果。
3周半的可可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老师说,可可很聪明,领悟力很强,但不够活泼,胆子小,也不像其他小朋友有个性。可可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爷爷奶奶来接自己放学时,那个时候她才会像只快乐的小燕子。
可可入园快一个学期了,父母却从来没参加过幼儿园的活动。可可的父母曾表示从不知道幼儿园的活动,因为孩子的爷爷奶奶从没通知过他们。可可的父母各自开设了公司,一心扑在事业上。父母把年幼的可可托管在爷爷奶奶家里,只有周末才会接孩子回家。
姜女士曾向老师倾诉苦恼:自己和祖辈的育儿观存在冲突。自己主张“放养”,例如很小时就教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祖辈则替孩子做好了一切,就连穿鞋子也包办了。姜女士怎么也想不通的是,自己的教育方法才是科学的呀,为什么女儿不仅没能按自己教导的方向发展,还把爸爸妈妈当做“陌生人”?
而老师觉得,爷爷奶奶一味溺爱的教育方式肯定不当,但姜女士的“放养”方式也走进了误区,“放”得过于彻底。幼小儿童最渴望的是家长无时不在的关爱,不同的关爱方式极容易形成幼儿不同的性格特点。姜女士长时间把孩子托管给祖辈,偶尔才和孩子接触,而且,姜女士在和孩子有限的相处中会忍不住要求改掉可可的“坏毛病”,很容易令孩子产生反感,对比之下更觉爷爷奶奶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对爸爸妈妈不免心存抵制与防御,哪里还亲近得起来呢?
解读:宝宝最初的依恋关系往往产生在宝宝与直接教养者之间,可可只和爷爷奶奶亲,和爸爸妈妈却较为陌生就表明了这一点。
宝宝安全感的基石——依恋关系
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看,生理需要理所当然是第一位的,而当生理需要获得满足后,紧接着需要获得的便是安全的需要。最初的安全感来自于最初的亲密关系——依恋关系。
亲密关系的质量取决于婴儿0~1岁半的婴儿期内,是不是得到了足够的爱与关注,父母及其他养育者的拥抱、亲吻、抚摸对婴儿期的宝宝有着重大的意义,这会令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温暖安全的地方,周围的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扩展为对一般人及环境的基本信任。
如果婴儿在0~1岁半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直接影响依恋关系的形成。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儿童形成的第一个关系都非常重要。首先,和其他随后形成的关系相比,第一个关系对儿童的健康更重要,因为它显示了保护、家和安全,并影响到儿童所有的生理和心理能力。另外,这个关系通常来说是一个持久的联系,在整个童年期一直都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是青春期以后孩子的安慰源泉。还有,越来越多的现象证明,这个关系是其他所有亲密关系的蓝本,尤其是成年期形成的婚姻关系。
什么是依恋?依恋具体有哪些特征?
依恋可以定义为对特定的人的持久的感情联系。这种联系具有下列特征:
他们是有选择性的,即他们集中在某些特定人的身上,这些人引发的关系在方式上和程度上都是其他人所不具有的。
他们涉及寻求身体的接近,就是要努力保持与依恋对象的接近性。
他们提供安慰和安全感,这是亲近接触的结果。
他们产生分离焦虑,如果这个关系受损,难以获得接近。
宝宝依恋行为的表现与发展
依恋关系具有进化的基础和生物的机能。它的形成是因为在人类早期,当捕食的动物发现真正的危险时,孩子需要一种机制使自己与他们的养育者紧挨着,这样可以获得保护,提高生存的机会。作为自然选择的结果,婴儿发展出吸引父母注意力的方式(如哭泣),保持注意力和兴趣的方式(如笑和发出声音),以及获得或者保持接近性的方式(如紧跟着或靠着)。这就是说,婴儿从遗传上就被“连通了”,与可能保护他、回应他,在苦恼时能帮助他的个体接近。许多用于这个目的的依恋行为从最初的几个月开始就是婴儿反应的保留节目。最初,这些行为以自动的、固定的方式起作用,对很多成人都可以产生,但是在生命的第一年过程中,这些行为开始集中到一两个身上,被组织成一个灵活的、复杂的、有计划性的稳定行为系统。依恋的生物功能就是生存,其心理功能就是获得安全感。当然,这个关系只有在父母回应儿童的行为时才能运作。所以,父母依恋系统的发展是在进化过程中以补充的方式出现的,它保证了父母这一方也被设计好了要回应儿童的信号。
依恋的功能就像一个控制系统一样,也就是像一个自动调温器,它被设计为去保持一个特定的稳定状态,即和父母保持近距离。达到这个状态时,依恋行为是静止的,孩子不需要哭泣或者缠着父母,可以去追求其他的目标。但是当这个状态受到威胁时,比如说母亲从视线里消失或者陌生人走近,依恋反应就被激活,儿童积极努力去重新获得稳定状态。随着年龄的变化,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不断增长,他们启动这项任务的方式会改变:6个月大的孩子只会哭泣,而3岁大的孩子能呼唤妈妈,跟随着她,或者在特定的地方找她。这种关系还会根据孩子的状况改变:假如生病了或者累了,儿童的反应相当容易被激活,接近妈妈的要求也更大。同样,它还会随着外在环境而变化,与在陌生的环境中相比,儿童在熟悉的环境中更能容忍妈妈不在身边。但是,依恋由一个行动的、认知的情绪网络组成,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类的基本生存要求。
宝宝依恋关系的形成过程
与他人形成关系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技巧,所以儿童的依恋关系需要经历一年后才出现,这就一点儿也不奇怪了。当依恋关系最初出现时,它是一种多少有点简单的形式,要经过很多年才能成熟,以下4阶段图解随着行为变得越来越有组织、灵活和有意识。依恋的本质是怎么发展的?
依恋的发展
阶段年龄段(月)主要特征
前依恋期0~2无区别的社会反应性
形成中的依恋2~7个月学习基本的交流规则明确的依恋7~24个月分离抗议,小心陌生人;有意图的交流目标矫正的伙伴关系24月以后双方的关系,儿童理解父母的需要在第一阶段,前依恋期,婴儿清楚地显示出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时已经被赋予了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这种社会前适应有两种形式:
知觉的选择性指视觉的和听觉的偏好使婴儿从一出生就预先倾向注意别人。
发出信号的行为就是婴儿用哭和笑这样的手段吸引和保持别人的注意力。
尽管生命最初的几周里这些机制还是粗糙的、无差别的,但是它们保证了婴儿在非常依赖他人的时候能和他人接触,保证了婴儿的生存。
在第二个阶段,形成中的依恋,从第2个月到第7个月,婴儿获得了与他人交往的基本规则。这首先包括注意力和反应性的相互调节,这些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尤其需要。为了让交流“流畅”,交往双方的行为需要同时化,婴儿必须学会将自己的反应和他人的反应交织在一起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