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大事的70个好习惯
1959600000018

第18章 好习惯带来好心情(4)(1)

如果生气是一种习惯,那么调节自己的心情让自己不生气也是一种习惯。

一个人在发怒时,总是气势汹汹如临大敌似的,我觉得与其选择抑制怒气,不如选择对外在环境有免疫力,不要轻易陷入生气的陷阱中。

让不生气也成为一种习惯。

学习胜利者的特质并保持正确的自我评价,在生气管理上是很重要的一环。拥有失败特质的人,永远无法对自己宽容,永远在给自己设定目标。如果你对自己评价不高,即使只是些微的失落感或轻微的刺激,都可能让你暴跳如雷;相反,对自己感觉越好、越有自信,别人越尊敬你、欣赏你,你也越容易和自己保持和谐。因为在这种状态下,胜利者通常会觉察到自己的生气感觉,并且全心接受自己所做的选择。切记,要相信自己,别和自己过不去。

人总是在自省中认清自己的,你能够掌握生气的动力,并且决定生气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相信自己,你能做到。

发怒之前,你一定要问问自己:你准备好发怒了吗?

这是英国官方认可的:“标准制怒法”,但你得分情况使用,用错了可别怪别人!

第一步,对自己以往的行为进行一番回忆评价,看看自己过去发怒是否有道理。经过这样一回忆,你会发现自己有时候是明显的无理取闹。那个很有趣的故事可以说明问题。就是一天老板对下属发火,下属不敢对老板生气,回来对妻子乱发脾气,妻子没法,只好对儿子发脾气,儿子对猫发脾气。这一连串的发脾气只有开头老板对下属发脾气是有些缘由的。这后来的一连串发脾气都是无中生有。 如果你在发怒之前能想一想发怒的对象和理由是否合适,方法是否适当,你发怒的次数就会减少90%。

第二步,低估外因的伤害性。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易上火的人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很在意,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他会耿耿于怀。过后,他又会把事情尽量往坏处想,结果,越想越气,终至怒气冲天。脾气不好的人喜欢自寻烦恼,没事找事,惹点祸来闯闯。制怒的技巧是,当怒火中烧时。立即放松自己,命令自己把激怒的情境“看淡看轻”,避免正面冲突。当怒气稍降时,对刚才的激怒情境进行客观评价,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责任,恼怒有没有必要。

第三步,先冷静了自己再说。莎士比亚笔下的奥赛罗听信小人谗言,怒发冲冠,回到家中不问青红皂白把爱妻一剑送入黄泉。及至觉悟,已为时晚矣。痛不欲生的奥赛罗自尽身亡,从而酿出一幕人间悲剧。如果当时奥赛罗稍冷静地想一想,对事件有一个理智的估价的话,就不会做出这样的傻事了。

第四步,能量转移。 怒气似乎是一种能量,如果不加控制,它会泛滥成灾;如果稍加控制,它的破坏性就会大减;如果合理控制,甚至可能有所创益。日本老板想出奇招,专辟房间摆上几具以公司老板形象制作的橡皮人,有怒气的职工可随时进去对“橡皮老板”大打一通,揍过之后,职工的努气也就消减了大半。如果你平时生气了,出去参加一次剧烈的运动,或看一场电影娱乐一下,那怕出去散散步也与这种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脾气暴躁的人经常发火已成为一种习惯,所以仅让他自己改正它往往并不能持久,必须找一个监督员。一旦露出发怒的迹象,监督员应立即以各种方式加以暗示、阻止。监督员可以请自己最亲近的人来做。这种方法对下决心制怒但又不能自控的人来说尤为适合。

40.面对批评要虚心接受

人大都是喜欢被人夸奖的,没有多少人是喜欢被别人批评的。但有些时候我们的确是错了,而我们自己却没有觉察到,别人的批评正是给我们指出错误的所在,这样不正有利于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吗?

别人的批评不是对我们个人本身的不满,而是对我们做事或是对人态度的不满,他们的批评是对我们一会做事的建议,并不是无中生有的挑剔。即别人的批评是针对我们所作的事而言的,决不是针对我们的人格而来的,亦对事不对人也。是让我们知道自己存在着哪些不足和缺点,是让我们以后能逐步弥补和改掉它们,是让我们自己去完善自己。

假如有人骂你是“一个笨蛋”,你应该怎么办呢?生气吗?觉得受到了侮辱吗?

林肯是这样做的:有一次,爱德华·史丹顿称林肯是“一个笨蛋”。史丹顿之所以生气是因为林肯干涉了史丹顿的业务,由于为了要取悦一个很自私的政客,林肯签发了一项命令,调动了某些军队。史丹顿不仅拒绝执行林肯的命令,而且大骂林肯签发这种命令是笨蛋的行为。结果怎么样呢?当林肯听到史丹顿说的话之后,他很平静地回答说:“如果史丹顿说我是个笨蛋,那我一定就是个笨蛋,因为他几乎从来没有出过错。我得亲自过去看一看。”

林肯果然去见史丹顿,他知道自己签发了错误的命令,于是收回了成命。只要是诚意的批评,是以知识为根据而有建设性的批评,林肯都非常欢迎。

卡耐基认为,你和我也应该欢迎这一类的批评,因为我们甚至不能希望我们做的事有四分之三正确的机会,至少,这是罗斯福说他希望有的;而他那时候正入主白宫。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思想家,也承认他的结论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时候都是错的。

“我们敌人的意见,”罗契方卡说,“要比我们自己的意见更接近于实情。”

当你习惯于这么想的时候,你就离真正的完美很近了。可惜,人无完人,我们对于这一点总是很难做到。

卡耐基承认,很多次他都知道这句话是对的。可是每当有人开始批评他的时候,只要他稍不注意,就会马上很本能地开始为自己辩护--甚至可能还根本不知道批评者会说些什么。卡耐基说,每次他这样做的时候,就觉得非常懊恼。我们每个人都不喜欢接受批评,而希望听到别人的赞美,也不管这些批评或这些赞美是不是公正。我们不是一种讲逻辑的生物,而是一种感情动物,我们的逻辑就象一只小小的独木舟,在又深又黑、风浪又大的情感海洋里漂荡。

因此,接受批评,这是一种最难培养的习惯。但唯其难,因此才越发显得有必要。

培养自己接受批评的习惯,意味着你要以另一种好习惯为先导。这种好习惯就是:不急于为自己辩护。

如果我们听到有人说我们的坏话,我们不要先替自己辩护。我们要与众不同,要谦虚,要明理,我们要去见批评我们的人,要说“如果批评我的人知道我所有的错误的话,他对我的批评一定会比现在更加严厉得多”,我们要依靠自己赢得别人的喝彩。

事实上,没有人喜欢挨批评。在内心深处,我们都明白,批评是提高业绩、了解实情并避免灾难性决定的关键所在。但这是件痛苦的事。提出批评需要勇气,而接受批评需要更大的勇气。而在事后感谢批评者的人,就是非常伟大的了。

所以,除非你甘于平庸,你就不必在意这种习惯;如果你是个追求卓越的人,做人做事讲求完美的人,那么,接受批评的习惯不可或缺。

这种习惯虽然培养起来难,但好方法会让你事半功倍。有的人刚愎固执,受不得半句批评;有的人虚怀若谷,有批评必一概采纳;有些人正面是千恩万谢的接受,转个身却忘得一干二净;有的人正面是硬不认错,死要面子,背地里却能小心地检讨。

以上四者都不能算是懂得接受批评的人,因为第一和第四者没有接受批评的雅量,显得风度不佳;第二者没有审度批评的能力,容易随风倾倒;第三者没有采纳批评的诚意,只是巧言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