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营销圣经
1960000000011

第11章 营销之面--光鲜的品牌形象(4)

我们首先看看国内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家电行业最早迈出了品牌国际化的门槛,中国的服装也营销世界各地。有趣的是,一些现在就走向国际市场的企业也开展了国际化攻势:有的把公司和品牌名称改成国际化的洋名,如美的的“Mid-ea”,西湖(彩电)的“Soyea”(数源)等;有的借国际认证的方式,宣称企业实现了国际化,因为达到了国际性的质量的标准要求,如通过欧盟的CE认证,美国的FDA认证等;还有的通过请一些老外担任企业的管理顾问、营销顾问、设计顾问、工艺专家等,宣称公司国际化了。

国内企业国际化还有很多方式,如在国外开一个办事处,开一个设计室,投一点儿钱搞一个实验室等,或者请个外国人当品牌代言人,在国外做个广告让中国人自己看等等。

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经营的时髦用语,那么,我们离真正国际化还有多远呢?

与之相对比,跨国公司出于竞争的需要开始品牌本土化,让国内的品牌问题研究专家们大开眼界。如可口可乐大张旗鼓地标榜自己的中国化:人力资源上的本土化,原料采购和生产的本土化,广告宣传上的本土化等等。

2002年年初春节的时候,可口可乐在包装上印上国人熟悉的阿福,麦当劳身着唐装的吉祥物“小猫”,马爹利在“人人更显面子”的礼盒套装广告用的是四张颜色不同的京剧脸谱,还有世界级大饭店中一直排在第二位的喜来登在苏州的连锁店,在中秋、国庆两节期间的广告中,用的就是一位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形象。这些跨国品牌极力用中国文化符号,试图勾起深藏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情结。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伊莱克斯集团总裁麦克·特莱斯科在做中国市场调查时说,在开拓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时,我们都相当重视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习惯、消费方式等文化差异。只有尊重这些差异,充分了解、发现消费者对我们产品的认识,我们才可能赢得他们的信赖与尊崇。

可见,国际产品本土化,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如果说这对于尚未走出国门的大多数企业来说,还只是纸上谈兵,我们可以用“品牌地方化”来印证。毕竟,要想在中国的大市场上全面开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与当地的文化隔离,就很容易水土不服。

我们开启中国市场一角,仅从上海市场来证明,国内企业如何利用文化差异,以本土化包装自己。

例如,细心的消费者可以发现,海尔冰箱在上海卖的就跟北京不一样,北京市场的海尔冰箱宽大、粗犷,上海市场的则瘦窄、秀气,这是海尔研发部门根据市场调研信息专门改进设计的。原来上海家庭住房普遍比北京窄小,消费者不喜欢冰箱的占地面积过大,另外上海人更欣赏外观比较小巧的冰箱,于是海尔就为上海市场设计了一种瘦窄型的冰箱,叫作“小王子”,推出后在上海非常畅销。

力波啤酒也是受上海市场欢迎的本土品牌之一。但是它的成功并不顺利。1996年三得利登陆上海后,力波因为营销手段落后、口味不佳,在三得利的进攻中阵地屡屡失陷,还曾因攻击三得利水源质量,被三得利告上法庭,既丢了官司,更丢了市场。

2001年开始,力波啤酒开始了自己的抗争历程,力波创作的广告歌曲《喜欢上海的理由》很快风靡上海,在广告歌的推动下,力波的销量迅速回升。

2002年6月亚洲太平洋酿酒公司接手力波,并成功推出超爽啤酒、改变产品瓶体;力波还利用韩日世界杯的机会,和众多饭店联盟,推广看足球、喝力波的营销活动。世界杯之后,力波继续和餐馆终端联盟,推出“好吃千百种,好喝有一种”的广告攻势,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行为。

力波的成功,体现了地方情节在啤酒、香烟等产品消费上的重要作用,尽管已有很多啤酒作为地方品牌存在,却极少有啤酒主动打上地方标签;立波的成功为啤酒、香烟等产品如何巧妙利用地方情绪提供了最好的案例。

当一个企业用相同的品牌名称和图案标志,进入一个对本企业来说全新的国家,开展品牌营销,就是品牌国际化。通常,品牌国际化的目的是在异国他乡建立起本品牌的强势地位。因此,品牌国际化简单地说就是品牌的跨国营销。

品牌国际化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且也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对品牌国际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中国这样一个与欧美等国家文化有大的文化差距的国家,在品牌国际化时要全方位地研究文化对品牌国际化的影响。

无论是我们中国的文化还是国外的文化,在我们国内企业未走出国门进行品牌国际化运作前是很难感觉到的。我们认为自然的和理所当然的事,在品牌国际化时就很可能是错误的,在国内十分有效的一句广告口号,到国外可能毫无意义。如“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一般的欧美人士肯定不理解它在说什么。

在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品牌已经成为该国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个外来品牌要有所突破很难。如在美国,可口可乐、GE、ATT等,在德国,奔驰、宝马、西门子等,已经伴随他们国家的人民生活上百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了他们的习惯,他们相信这些品牌,对他们有很深的感情。品牌国际化,就是要改变人们这些本土消费习惯,更换别的品牌。

当地化(本土化)是克服文化差距最有效的方法。营销者巧妙利用本土意识,连续不断地发动创新的推广方式,必将在改变消费者消费行为、提升销量、增加品牌美誉度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欧美的跨国公司如此不遗余力地从事中国的青少年“事业”,目的只有一个,让这些跨国公司品牌伴随中国新一代人的成长,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营销金法

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是要让国外消费者认知、了解品牌,放弃原来的品牌、接纳新品牌的过程,是培养消费者和忠诚顾客的过程。没有特别的(品牌)产品特色,中国品牌要想国际化是不可能成功的。

皮尔·卡丹的品牌开发

20世纪60年代,法国人皮尔·卡丹一直供职于一家服装设计公司。他设计的时装突破传统,追求创新,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可塑感强,领口做工精细,赢得了挑剔的巴黎顾客的无比青睐。演艺界名流、社会上层人士、达官显贵等争相慕名而来订制服装。

后来,根据70年代的社会境况,皮尔·卡丹又一次大胆地设计了一种宽条法兰绒上衣,它风靡于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使那些大都市的“绅士们”为之倾倒。一时间皮尔·卡丹成为了法国时装界“先锋”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不断地引领着世界服装的时尚潮流。

皮尔·卡丹有一个梦想,就是要他所设计的服装让普通的老百姓也能穿得起。于是,在这种大好形势之下,皮尔·卡丹离开了他的老板,成立自己的服装公司并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为品牌。

公司成立后不久,皮尔,卡丹立刻将自己设计出的高雅、领导潮流的新颖时装进行了批量加工、生产,并本着“薄利多销”的经营原则,投放到了“大众化”市场,使其得以占领最广泛的市场。

20世纪80年代,皮尔·卡丹品牌服装大众化普及后,世界各地都有人仿制抄袭皮尔·卡丹的时装作品,这时候采取措施防止盗版计划是不可能阻止这种现象的。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皮尔·卡丹决定改变自己的经营策略,他向全世界宣布征召加盟商。他把自己的设计方案标以7%-10%的转让费转卖给厂家生产,细部设计则由世界各地的商人根据当地情况去完成。

后来,皮尔·卡丹还大卖特卖商标使用权,而且商标不仅仅限于服饰,使用者什么行业的都有,真是五花八门,如自行车、香烟、儿童玩具、床上用品、化妆品……

通过转让商标,皮尔·卡丹品牌在世界各个地方得到了宣扬,皮尔·卡丹的事业又一次进入了辉煌时期。

通过转让品牌,庞大的皮尔·卡丹“帝国”迅速得以扩张,而这种扩张又促使皮尔,卡丹的名气进一步上升,为他的事业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人统计,皮尔·卡丹转让商标的年利润达数亿美元。

营销金法

在营销中,产品的品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要想扩大品牌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不仅要提高品牌竞争力,而且要有持续发展的创造性思维,善于开发品牌的价值。皮尔·卡丹正是因为这样,才成为了国际品牌。

别样广告

在摩托罗拉的创业史中,广为流传着一段摩托罗拉公司的创始人和缔造者高尔文“大铁锤砸碎几千台收音机”的佳话。

20世纪初的时候,一位依阿华州苏城的消费者向摩托罗拉公司抱怨,自己的汽车因安装了摩托罗拉公司的55型收音机,导致汽车着火,进而把车库也烧着了,还把与车库相邻的房屋烧掉了一半。

与此同时,一个开灵车的司机也给摩托罗拉公司打来电话,投诉自己的灵车因安装了摩托罗拉公司的55型收音机引起了火灾,把车上的尸体烧成了灰烬,灵车作废。

面对越来越多的怨言与指责,摩托罗拉的声誉一落千丈。但是,摩托罗拉总裁高尔文并没有去辩解什么,而是采取了一个果断的举动--收回市场上的55型收音机。

几千台55.型收音机陆续从市场上收了回来,高尔文把全体职工集中在一起,当着全体职工的面,他用一把长柄大锤,把这些影响公司信誉的收音机砸了个粉碎。

砸碎收音机后,高尔文这样告诉他的员工及其消费者:“这些收音机让我们栽了跟头,捆住了我们的手脚。我们要从这教训中吸取经验,我们已跌倒了多次,我知道我们能重新站起来。”

高尔文“锤砸收音机”的举动,使得之前的燃烧汽车事件的恶劣影响烟消云散了,摩托罗拉公司又重新树立起了良好的公众形象。

营销金法

“只要我们坚持工作,一切就会顺顺当当。”这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创始人和缔造者高尔文的座右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个品牌的建立需要漫长的时间和锲而不舍的踏实工作,而失去它却易如反掌,因此出现了问题一定要及时地进行正确处理,重新树立品牌的形象,进而登上事业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