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媒介消费学
19610400000019

第19章 媒介消费者(2)

企业消费,企业消费偏好于广告消费,它制作自身形象广告,既对外宣传也用于内部消费。同时消费其它企业广告,消费与企业相关的商界讯息等等。

社区消费,社区媒介消费显得日渐活跃,它的消费是最多样化的。至今还有最古老的口传(口头通知)媒介消费,有黑板报、墙报、也有广播、报纸、电视、电影等等。

三、年龄群消费

每个人不同的生长期对媒介消费有直接的影响。按年龄划分,主要有:

儿童消费,0-10岁的群体,从乳婴期、学前期到学初期,媒介消费大体以动漫、卡通、小人书、娱乐节目为主,个性化需要强,社会性需要弱。

少年消费,11-17岁的群体,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跨度较大,媒介消费成人感强,有明显的倾向性,注重外观形象,对时尚、潮流、娱乐、媒介人物等有强烈的消费热情,其消费面在逐步扩大。

青年青春期消费,18-35岁,我将这一年龄段称之为青年的青春期,它明显地有别于成熟期。从即将或已入大学、到就业、到婚姻,这一群体的消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现象,也是媒介消费的中坚力量。一般来说,这一期具有情感性标志,媒介消费追求个性与自我、新颖与时尚、品牌与名牌。2002年喻国明教授对北京报业零售市场的调查,最活跃的购报人群是30-39岁的人,占购买者总体一半左右(50.7%)。在网络媒介消费中,35岁以下的占到上网总人数的83.7%,35岁以上的占到总人数的16.3%。

青年成熟期消费,36-45岁,进入家庭、工作的稳定期,是成熟型、成就型的人群,媒介消费呈现最复杂的景象。一般来说,这一期具有理性化趋向,媒介消费倾向于适度与实用、品牌与名牌、

中年消费,46-65岁,从工作事业巅峰到退休,是收获期的人群,这一期的媒介消费是混合型的,可能倾向于实用、便利内容,受理性、惯性的驱动。

老年消费,65岁以上,处于退休状态,是休闲期,这一时期的媒介消费以知识、休闲、娱乐为主,比较求实、方便,受习惯影响较大。消费量因时间的充裕反而有较大的增加,但也受到视力、精力等生理条件的限制。2001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9062万人,占人口的7.1%,人口结构已进入了老年型。经对北京六个城区老年人的抽样调查,老年人闲暇时最常做的活动除锻炼身体外就是接触媒介,看电视的占到43.7%,阅读报刊书籍的占到41.4%。(6)

四、职业群消费

职业群体。因为人们每天在一起的相处时间在8小时以上,所以在消费观点、习惯、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但对具体的职业目前并没有媒介消费的调查,缺乏数据的说明。

公务员消费者群。指国家公务员的媒介消费。在任何一个国家,公务员消费是一支庞大的消费力量。一方面,这一群体有专门的媒介消费公务支出,比如公费报刊购买、电视、电脑、电话等的专有配备,这为公务消费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公务员群体是一个高文化程度群体,公务员出于工作和个人学习角度,会有长期的自主型媒介消费。

科技人员及事业单位人员消费者群。这一消费群体,其成员大多为知识分子,因此在媒介消费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有着其它群体不可比拟的特性。它的消费,也更注重于对自身兴趣媒介的消费。

工人消费群。如果这一名称可以暂时一用的话,则这一名称包括了今天众多领域的从业者。在西方和国内发达地区,第二产业中已经有白领工人、蓝领工人和灰领工人划分。单纯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人,在今天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里越来越少,而知识型的工人越来越多。在第三产业中,出卖苦力的工人也在大幅度减少,而智力出身的工人在急速增加。在这样的工人群体面前,媒介消费有了一个更多元而广阔的层面。这一群体的消费,也是最充满活力、需求最旺盛的消费。

农民消费群。没有一个名称像今天的农民一样难以定位,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已不复存在。所以农民这一职业也有了新的内容,农民的媒介消费变得千差万别。在西方,农民就是工人,他们的媒介消费和城市工人没有什么不同。

在欠发达国家,农民的类型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日趋复杂。既有在乡村土地上从事工商业的农民,也有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也有仍然处在小农经济状态下一家一户进行生产的农民,还有暂时进入城市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有长期在城市从事建筑等行业生产的农民,有各种各样在城市打工的农民。他们的媒介消费状况是非常复杂的,要在多个层次多个区域进行大量的调查,才能了解到媒介消费的真实情况。

五、区域消费群

区域媒介消费往往有很高的相似性。区域之间差距越大,则同区域的相似性越高。

近年来,媒介消费越来越走向地方化。广播成了纯地方化的产品;全国性大报衰落,报纸地方性凸显;电视的地方色彩浓烈,走向窄播化。这些都在说明市场的细分、一个个具体区域消费圈的形成,而没有一个笼统的城市消费群和农村消费群的存在。

在国内,也可以划分出东南沿海城市消费群、西部城市消费群、中部城市群这样的群体。这些城市群体与乡村相比,有着比较高的城市化水平,人们的读写能力较高,因而媒介消费能力很强。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勒纳研究发现,在城市化水平达到25%以上的城市,人们的读写能力可以达到61%以上,其媒介消费的形态进入了现代型媒介消费形态。(7)

东南沿海城市消费群。这一群体可以分许多具体的城市或城市圈。如上海、广州、深圳等消费群。网络媒介消费总是在这样的城市里蓬勃发展。

西部城市消费群。目前行政概念上的西部城市,是包括11个省市、自治区的概念。地理范围十分广阔,城市之间差异过大。只能在一个一个的行政辖区内,分出一些相同特征的城市消费群体来。统一的西部城市媒介消费群是不存在的。

中部城市群。中部城市群,在某种情况下,有一定的媒介消费相似性。可以做一些相同量级的划分。如武汉、合肥、长沙等同一类城市,其它地市级城市,它们在媒介消费上有一定的可比性。

六、男女消费群

男人和女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差异,在消费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的影响。

男性消费群。在媒介消费心理上,理智、自信心强,选择主动,其求新、求异的特点明显强于女性。比如在收看电视方面,主要是收看新闻、体育、科技、财经类电视。

女性消费群。女性媒介消费心理注重情感和外观、细腻和生动,主动性和灵活性结合、实用性和具体利益结合。女性收看电视多为电视剧、生活片、综合娱乐节目,关注情感、家庭、美容、服饰、潮流等节目。1944年,赫尔塔·赫佐格对2000多名广播连续剧妇女听众的调查发现,妇女听众一部分是为了发泄感情,一部分是为了忘记自己的苦恼,一部分是为了获得处世经验的指导。

2002年中国北京报刊市场的一组调查数据表明,看报纸的男人多于女人,看杂志的女人多于男人。在一些新媒介消费中,男女的差别在拉近。在网络媒介中,发达国家女性超过了男性。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8)

七、经济收入消费群

在商业消费中有一个高收入、中收入、低收入群的划分。媒介消费中有没有呢?我以为是很难划分的,在实践中有一定的操作难度。

因收入差别而引起的群体媒介消费差别,主要显现在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但目前对于收入的差别划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只有一些相应的收入差别的比较,可以看到影响到媒介的消费。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一影响在逐渐减弱。因为媒介在越来越走向一个低价或零价时代,消费者的收入差距显得越来越小。即使网络新媒介也从一个过去中高收者的消费转向低收入的普通人使用的工具。另外,由于媒介的低廉,高收入者可能很少去看书读报,而把精力放到其它方面如娱乐媒介,一个低收入者可能倾其收入订阅了大量的书刊。在这个角度上,经济收入消费群只存在于人们的理论分析之中。

在以上的消费群之外,还可以细分出一些消费群。美国营销学者阿诺德·米歇尔曾提出了一个价值观及生活方式调查模型(VALS模型),随后有了更接近真实的VALS2模型。这一模型,把1970年代的美国人按生活方式分为现代者、满足者等8个消费者群。今天的美国消费者早已不是以上描述的形态,其媒介消费也是异常变化。但我们可以借鉴这一模型,从另一种角度去分析媒介消费者的类型。(9)

第三节"受众"与"消费者"的本质区别

在第一章中,提到过"受众"这一名称。在本书中,将全部用"消费者"取代"受众"这一称谓。

"受众",顾名思义就是接受传播的群众(大众),或者是被动接受媒介产品的人。

"受众"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传播学创建人威尔伯施拉姆1934年提出来的,是对"接受者"的总称。实际上,这一词语,是媒介生产者、传播者以及传播学研究者强加给媒介消费者的一个词语,是一个无主语的动宾词组,是一种话语霸权的产物。这一词语,意味着你只是被动接受的"群氓"而已,处于单向的、非人格传播的接收端,是中弹即倒的"靶子",不需要积极参与,更不需要拒绝和反抗。

而在另一些更现实的传播者眼里,"受众是一种宝贵的商品。他们不仅是影响媒体收入的重要因素,而且还是衡量一个媒体成败的标准。"(10)这就是说,"受众"是可以制造的、可以操纵的、可以利用的、可以买卖的,形同纸币而已。这就是"受众"一词在传播学者眼里的本质含义,他们研究"受众"的心理、到达率、"受众"规模、"受众"行为、传播效果,只不过是为了传播者的本位利益而已。

在批判学派马尔库塞等人的用语中,"受众"更是一种贬意词,是个性丧失、非理性的单向度的人。后来的文化研究学派雷蒙德·威廉斯等人虽然给了"受众"以一定的选择能力和主动性,"受众"也有了解读媒介文本、建构意义的作用,但"受众"始终是"传者"之下的"受众"、由"传者"牵引、掌控的"受众",而不是自由享受媒介产品及其服务的消费者。

我们之所以将媒介的观看者、阅读者、倾听者统一称之为"消费者",有以下因由:

首先,这一称谓由媒介生产、消费的历程决定。在整个媒介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消费是生产的本源,也是生产的归宿。在这个流程中,消费是一种决定性的力量,而不是一种附属。换句话说,在媒介生产、流通、消费的流程中,消费与生产具有平等的地位和关系。那么对应"生产者"的,只能是"消费者",而不是"受众"。

二是这一称谓由媒介发展现状所决定。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媒介,提供了媒介使用者极大的选择性和自由度,媒介的营销也给了媒介使用者——消费者"上帝"的位置。用麦奎尔的话说,"在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传播网络中,传统的受众概念遭到弃置或成为不当之辞,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的难以计数的一系列消费者所取代。这一情况的发生,当然意味着受众这一‘所指对象的消解’。与此同时,大众媒介这一概念也同样受到了威胁,因为没有人乐意与其他人同时接收相同的信息包。"(11)

三是这一称谓,来自消费者的主权。消费者决定媒介价值,而不是生产者决定媒介价值。现代媒介消费,已经是消费者主权的时代。媒介价值的大小,最终是由消费者检验和确定的,收视率、阅读率、收听率是媒介产品价值的标尺。

四是这一称谓,源于消费者同时是生产者。"消费者"命名,具有积极的、创造的、互动的意义。约翰·菲斯克在论及"电视观众"一词时认为,"观众"这个术语无法解释社会差异和由此而产生的意义差别,它意味着把中心化和同质化的巨大力量归因于电视及其制作者,而观众相对来说是没有力量、没有区别能力的,只能听任电视业巨头的摆布。与"观众"相比,"观看者"与"读者"这两个术语具有积极的含义,意味着是文本的生产者,意义与快乐的制造者。(12)我们知道,在媒介消费活动中,是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才产生了媒介不同的意义。如果没有消费,意义永远不会自己产生。

受众与消费者的本质内涵,可以用下列词组来区别:

受众_______________消费者

被动_________________主动

消极_________________积极

接受_______________拒绝

消化————————生产

强制————————反抗

软弱————————力量

单一————————多样

固定————————游移

死亡————————再生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对这两个术语的区别并非词藻的玩味和游戏,而是郑重的申明:这是生产、流通、消费这一系统的反正与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