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19612100000045

第45章 特殊递进句研究(下)(2)

例(19)基事“通身如墨”是面,也是极限,而递事“牙齿也是黑的”是点,“再映著一点朱唇…更觉其黑无比”是整体感觉,这是人的认知经验反映出来的,用“不但,连,再”连接构成具有认知经验参照的极限递进。例(20)基事“坐不稳”是一个点,递事“立也不稳了”是一个面,是极限;“他在焦急中,却忽而碰着了一条生路:也许并不是猩红热”是认知体会,由“不但,连,但”连接构成具有认知经验参照的极限递进。

3.3A和X语义上的一致性由于此格式的相同成分有时可以都出现,有时可以省略。根据其出现的情况可以把此格式分为以下几种:

1、不但AY,连X也Y。

2、不但A,连X也Y。

3、不但AY,连X也Z。

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21)不但顾维顺玉儿妈说不清楚,连当了“五·一六”的人也说不清楚。(戴厚英《流泪的淮河》)

(22)不但工人,连韩工程师也检举了徐义德。(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23)可是就内容来说,不但思想上十分浅陋,连文字也不通顺。(巴金《家》)

例(21)属于第一种类型,他们的谓语是相同的,只是主语不同。例(22)属于第二种类型的谓语是同一个,前小句蒙后省略。例(23)属于第三种情况,前后小句的谓语不同,但是可以看出他们在意义上也是属于同一方向的,因此仍具有了一致性。表现在句法上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是同义关系,还可以是同方向的表达。如:

(24)看她学唱东乡调的样子,不但古应春忍俊不禁,连下人都掩着嘴笑了。(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

(25)须知,乃登喇嘛不但在牧人中有着极高的威望,就连在王爷面前的地位也是独树一帜。(冯苓植《雪狗》)

(26)公司给他们腾出了一间堆化肥、农药的仓库,不但没有地板,连水泥也没有铺。(陈世旭《将军镇》)

一般情况下,“不但A,连X也Y”格式中的A和X的词类和句法结构是具有一致性的,因为它们都具有某种共同的性质“Y”。所以鉴于此种情况,前后小句的谓语往往是同义的或者完全相同。有时干脆蒙后省略。如:

(27)这就不但胡雪岩,连古应春亦要闻为快了。(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

(28)此言一出,不但雷桂卿,连古应春亦不免惊奇,看来悟心交游广阔,而且神通广大,但这份关系是如何来的呢?(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

例(27)基事应为“胡雪岩要闻为快”、递事应为“古应春要闻为快”由于有共同的“要闻为快”就在基事中省略而只在递事中出现并加上表相同的副词“亦”。例(28)“不免惊奇”既是陈述基事“雷佳卿”的,也是陈述递事“古应春”的,为了避免重复就只在递事中出现而不在基事中出现。

但是有的时候,A和X两者也有差异。如:

(29)公司给他们腾出了一间堆化肥、农药的仓库,不但没有地板,连水泥也没有铺。(陈世旭《将军镇》)

(30)她为“神仙”置备的真够齐全,不但有酒有菜,连饭也带上了。(冯德英《迎春花》)

(31)说着,她便带领胡雪岩一间屋子、一间屋子去看;不但上房布置得井井有条,连下房也不疏忽,应有尽有。(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

(32)如今不但我没此事,就连平儿我也可以下保的。

上面的例(29)和例(30)虽然句法结构不同,但是就语义来看,还是一致的。充当A的是述宾结构,充当B的是主谓结构,这里的名词都是受事成分。进入此格式是为了强调受事成分。例(31)(32)虽然也有差异,但是表达的语义也还是一致的。所以在选择A项和B项时重要的是考虑语义的一致性,句法只是语义的表现形式而已。“连”字后面的X也可以是动词或动词性词语。如:

(33)杨懿琳不需要会演奏小提琴,因为张依洲再也不拉小提琴了!不但不拉小提琴,她连见也不愿意见小提琴了!家里没有小提琴,她身边也没有小提琴!她永远也不肯去碰小提琴!

(34)不但如此,我连动都不能动。(王小波《白银时代》)

(35)沈太太却在想别的事,“香港不但物资丰富,连找男朋友都比别的地方容易点。”(亦舒《七姐妹》)

例(33)惹事“不拉小提琴”是含有否定词的动宾结构,递事“见也不愿意见小提琴”是既含有否定词也有修饰语的动词性结构。(34)基事“如此”是动宾结构,递事“不能动”是动词性偏正短语。例(35)基事“物资丰富”是主谓结构,递事“找男朋友都比别的地方容易点”是比较复杂的主谓结构。

3.4X的语用要求与认知基础“连”字递进句对后面的成分也有严格的要求,即X必须是某一语义范畴的极性成员,而且这一极性成员必须是人们都普遍认可的。例如:

(36)再过多时,半轮月亮慢慢移到中天,不但这一天已经过去,连这一夜也快过去了。(金庸《神雕侠侣》)(偏正短语)

(37)我要识了你们的“抬举”,不但侮辱了自己的人格,连抗日阵营的脸面都会丢光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偏正短语)

(38)黛玉笑道:“不但你我不能趁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理,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况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红楼梦》)(小句)

(39)如今若无故裁革,不但姑娘们委屈烦恼,就连太太和我也过不去。(《红楼梦》)(联合短语)

(40)可是不但杨过丝毫没明白她的心事,连她自己也不明白。(金庸《神雕侠侣》)(同位语)

(41)但她总痴心希望这是一个梦,不但希望大哥的噩音是一个梦,连她到法国来,以及在法国大半年的经过,都是一场梦。(苏雪林《棘心》)(小句、短语)

(42)老妈妈的思想还是不通,这时参加八路军的女婿正好回来了,把八路军里的情形谈了谈,不但老妈妈的思想通了,连老妈妈的儿子听了,也要去参加八路军抗日了。(知侠《铁道游击队》)

以上的7个例句的X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表示某一性质的极性成员。例(36)中的X项“这一夜”在这一天中是最后的期限,也就是这件事的底线;例(37)的“抗日阵营的脸面”,例(38)的“……等人”,例(39)的“太太和我”,例(40)的“她自己”,例(41)的“……的经过”,例(42)的“老妈妈的儿子”等,同样有这样的倾向。

3.5语用考察有时单看这些单位似乎是不自足的,但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承前或蒙后可以省略掉一些成分。例如:

(43)它不但对驯顺的羊群肆无忌惮,就连牛群、马群。(冯苓植《雪狗》)

“连”字有时也可以连用,连用的多项中,后项比前项意义更深一层。如:

(44)在这篇文章中,布鲁诺不但尖锐地抨击了那些闭着眼睛重复着《圣经》教条的僧侣“学者”们,连罗马教廷,连一向被认为权威的亚里士多德,他都表示怀疑和讥讽。(《高中语文》)

(45)他自己的声音也在颤抖,咬紧牙关,接着道:“你不但心狠手辣,而且贪得无厌,连少林寺的藏经你都想要,连出家人你都不肯放过,你……你”(古龙《风云第一刀》)

例(44)科学地位的高低是:“罗马教廷<亚里士多德”。排序先低后高就构成了意义上是由浅入深的多项排列。例(45)重要程度:“少林寺的藏经<出家人”。排序先低后高就构成了意义上是由浅入深的多项排列。

“连”字前面往往伴有其他的连词和副词“就、甚至、并且”出现,可以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例如:

(46)在路上,他觉得这一回不但老孔非垮不可,就连何副部长也自身难保。(刘醒龙《菩提醒了》)

(47)多日的钻营吹拍,不但没能达到目的,甚至连一点希望也没有让他看见。(冯志《敌后武工队》)

(48)而引起这样轰动的汉川号船长贝汉廷不但没有频频“谢幕”,反而连面也没露,满头大汗地躲在船舱里和政委、大副们一起商量怎样婉谢一定要上船拍照的报社和电视台的记者。(《高中语文》)

从上面可以看出,“连—也”可以和顺递句连用,也可以和反递句连用如例(46)(47)(48),可见它的适用面是很广的。根据基事和递事的肯定和否定我们统计了“不但,连也”递进句共211例。它出现的各种类型统计如下:

基事递事 出现的次数频率

肯定肯定 11655%

否定否定 5526%

肯定否定 168%

否定肯定 2411%

从上面可以看出,连字句在肯定句中出现的频率还是最高的,即大多用在顺递句中。其次是出现在基事和递事都是否定的递进体中,即逆递句中。这两种类型显示了此格式要求在语义上要有一致性的特点。这种句式占到总例的81%。

另外的正反句和反正句是比较少见的。并且这两种类型的句子也是有条件的。即基事和递事在意义上是相对或相反的。但从总体上仍可看出他们的语义具有一致性的特点。例如:

(49)说着,她便带领胡雪岩一间屋子、一间屋子去看;不但上房布置得井井有条,连下房也不疏忽,应有尽有。(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

(50)看她学唱东乡调的样子,不但古应春忍俊不禁,连下人都掩着嘴笑了。(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

例(49)基事“上房”与递事“下房”相对的,基事的行为结果“井井有条”与递事的行为结果“应有尽有”相对,由此构成语义一致的递进。例(50)基事“古应春”与递事“下人”相对,基事行为“忍俊不禁”与递事行为“都掩着嘴笑”相应,由此构成语义一致的递进。

四、“连X也Y,何况A”

4.1该格式的语法意义《现代汉语虚词例释》解释说此格式为“由深而浅”式。举例如:

(1)连北京都下雪了,何况沈阳!

(2)连儿子都嫌自己多余,何况别人?(《我是你爸爸》)

(3)玉梅妹啊!倘若我能到你的床沿,看一看你的病状,握一握你那病而瘦削的手,吻一吻你那病而颤动的唇,并且向你大哭一场,然后才离开你,才离开此地,则我的憾恨也许可以减少万分之一!但是,我现在离开你,连你的面都不能一见,何况接吻,握手,大哭……唉!(《少年漂泊者》)

例(1)基事“北京下雪”递事“沈阳下雪”,根据常识知识“沈阳”的气温当比北京低。由此用“连,何况”连接构成由深而浅的递进。例(2)基事“儿子都嫌自己多余”,递事“别人[嫌自己多余”,根据常识知道亲生儿子要比别人要亲要靠得住。用“连,何况”连接构成由深而浅的递进。例(3)基事“连你的面都不能一见”,递事“接吻,握手,大哭”,根据常识知道人与人的接触要当面进行。用“连,何况”连接构成由深而浅的递进。

这里的格式意义也可以分出两种类型:比较式反逼递进和极端式反逼递进两种。

1、比较式反逼递进比较式递进是指在人们的认知中“连”后的成分X在某种性质中包含了Y,这里也就是讲,X是这一性质范围成员的高一级成员,A是比X低一级的成员。肯定或否定前者等于肯定或否定后者。例如上面的例(1)比北京更靠南方的还有很多城市,如“天津、南京、上海”等,可见“北京”只是相对比“沈阳”下雪的可能性要小而已。例(2)中“儿子”可以看作是自己亲近的人,和自己亲近的人还有“妻子,父母”等。只是和“别人”比较起来“儿子”相对来讲比较亲近,可见他也不是极性成员。

2、极端式反逼递进极端式递进是指在人们的认知中“连”后的成分X一定是某一性质的极性成员。极性成员具有的特点或不具有某种特点,非极性成员更应该如此。例如:

(4)我连皇帝都不怕,何况你?

(5)他连大风浪都不怕,何况小风浪?

例(4)人物重要程度:“皇帝>你[普通人]”,不怕皇帝就隐含了不怕“你”,用“连,何况”连接构成反逼式递进。例(5)风浪的严重程度:“大风浪>小风浪”,不怕大风浪就隐含了不怕小风浪,用“连,何况”连接构成反逼式递进。

可见,“连”字并非仅仅是极性成员的标记。

4.2“连-也…,何况…”和“尚且…,何况…”比较

1、出现的语体不同据我们考察,此格式出现在书面语言中比较少,大多出现在口语当中。而和此格式有联泵系的“尚且…,何况…”句式则书面语较强。

2、表达的语法意义不同“尚且…,何况…”是由高到低反逼而进。实际上“连-也…,何况…”和“尚且…,何况…”基本上是相同的,也是由高到低反逼而进。只是“连”字句有强调最高极限的意思。“尚且”只是程度比后面的高而已。所以他们的程度是不同的。这一点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指出来了。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6)儿子尚且嫌自己多余何况别人?

(7)连儿子都嫌自己多余何况别人?(《我是你爸爸》)

例(6)也可以换为“妻子都嫌自己多余”等等,但是例(7)在说话人看来,“儿子”是最亲近的,所以是极限。因此用连字强调了这个极限。

这说明了两种格式中的X都比A程度低,只是用了“连”表示极限,比X更低的没有了,而用“尚且”只表示X小于A,没有强调极限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