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汤之沧,一人饮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上》卷113:“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声无细而弗闻,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谓也。”唐·姚崇《辞金诫》:“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唐·魏谟《谏纳李孝本女疏》:“夫欲人不知,不若不为。谚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菲若自修者也。”宋·苏轼《渔樵闲话录》下篇:“欲人不知,莫若不为。以谓既为之也,安得人之不知。”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455:“欲人不闻,莫若勿言;欲人不知,莫若勿为。欲汤之冷,令一人饮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宋·阮阅《增修诗话总龟》卷29:“然张亦何从得此为之说?以此可验其欲人不知,莫若不为亦名言也。”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712:“不如就阴而止,影灭迹绝。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元·柯丹邱《荆钗记》第46出:“你那贱人,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我家三世无犯法之男,五代无再婚之女。你言而无信,行亦有亏。”明·沈采《千金记》第42出:“若要人不知,除非我不为。我儿在此做些什么?”明·汤显祖《牡丹亭》第40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自家癞头鼋便是。这无人所在,表白一会。”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40:“自古道:若要不知,除非莫为。世间只有权势之家,报新闻知道,早有人将此事报知严嵩父子。”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4:“你有本事偷汉子,如何没本事说出来?若要不知,除非莫为。瞒得老公,瞒不得邻里,今日教我如何做人?”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23:“欲人不知,莫若勿为。虽承娘子美情,万一后边有些风吹草动,被人发觉,不要说道无颜面见令尊,传将出去,小生如何做得人成?”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38:“钟不扣不鸣,鼓不打不响;欲人不知,莫若莫为。你做的事,外边那一个不说的?你瞒咱则甚!”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35回:“自古道:若要不知,除非莫为;若要不闻,除非莫说。王则与永儿同窝居住,便道不曾亲眼看见,难道没些风声吹在耳朵里面?”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4回:“众人商议许久方散。只道幽僻之处,无人知觉,却不道:若要不闻,除非莫说。若要不知,除非莫作。”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0回:“从来说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狄周虽是极力的支调,怎能瞒着住人?”明·杨尔曾《东西晋演义》第4回:“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声无细而弗闻,事未形而必荐者,其此之谓也。”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7回:“若要不知,除非莫为。闺中原有一辈喜伺察的,好要寻人不是。”明·无名氏《别有香》第6回:“自此以后,两人只是夜夜同衾,宵宵贴股,十分的快心满意。俗话说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明·无名氏《龙阳逸史》第1回:“到了天明,两个梳洗出门,真个是若要不知,除非莫为。”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8:“偶阅《野客丛书》,其采缀经史诗文中谚语凡四则,余择其足为劝戒者,裒载于此。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清·蒋超伯《南漘楛语》卷6:“欲人不闻,莫若弗言;欲人不知,莫若弗为。”清·金埴《不下带编》卷3:“欲人不知,莫若勿为。声无细而弗闻,事未形而必彰者,此之谓也。”清·徐士鸾《宋艳》卷7:“洁品不自洁,而人洁之,非然也,寻瘢索垢,冷讽热嘲,皆在己有以召之也,于人乎何怨!语云:欲人莫知,除己莫为。”清·评花主人《楼中月》第32回:“秘密也勿相干格,俗语两句说得好: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清·徐震《珍珠舶》卷1第2回:“若要不知,除非莫为。任你做得隐藏,只怕瞒不到底。”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1回:“俗言: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那日倪太公得了此子,早已就有人知道,道喜的不离门。”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8回:“若要不知,除非莫为。如今那一个不晓得,止有圣上不知。”清·吴璇《飞龙全传》第4回:“常言道:若要不知,如非莫为。万一当今知道,画影图形,将我拿住,岂不枉送性命!”清·曾朴《孽海花》第16回:“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何况一嫁一娶,偌大的事,虽姑娘嘱咐不许声张,那里瞒得过人呢!”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8回:“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此事关系甚重,断不敢遵命。”清·张南庄《何典》第8回:“冤鬼晓得了实细,忙回来报与豆腐羹饭鬼知道。正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有凭有据,怎么说是无根之谈呢?”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9回:“早有邻舍把昨晚的光景,都悄悄对王中学说,正是: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清·俞万春《荡寇志》第74回:“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那两个承局来盘问我好几次,问我出门否。”清·王浚卿《冷眼观》第26回:“谁知天下事,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旁边人听了这边的,又听了那边的,四面印证起来,便知得个清楚。古语说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5回:“这件事以情理论,与强奸闺女无异,幸尚未成,你还要竭力护短。俗语说得好: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常言说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尹子崇既做了这种事情,所有同乡京官里面,有些正派的,因为事关大局,自然都派尹子崇的不是。”清·王梦吉《济公全传》第128回:“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在梁官屯杀死刘喜之妻,你打算我不知道?”清·丁耀亢《续金瓶梅》第43回:“从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粘太太见金二官人一连三夜全不回宅,只说是随兀术打围去了,使人去打听。”清·四桥居士《隔帘花影》第32回:“从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宋夫人见金二官一连三夜全不回家,只说是随朋友打围去了。”清·无名氏《玉娇梨》第16回:“俗语说得好:若要不知,除非莫为。况才子佳人,一举一动,关人耳目,动成千秋佳话。妹虽疏远,实知之久矣。”清·无名氏《小五义》第54回:“焉知晓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个风声就到了岳州府了。”清·无名氏《绣鞋记》第4回:“古云:好事不出门,恶言传万里。又云: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因风姐声名狼藉,良雪佯作不知。”清·无名氏《婆罗岸全传》第11回:“你这话儿倒好笑,俗语说的:若要人莫知,除非己不为。又叫我做这事,又要稳便,这怎能够呢?”清·陆士谔《十尾龟》第27回:“俗语说得好:若要不知,除非莫为。康小姐与这少年订的密约,以为没有第三国加入,秘密到个极顶,总可以安然无事。”清·无名氏《带印奇冤郭公传》第26回:“却不想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况语云:好事不出名,坏事满街飞。不到两月,果然传遍通城了。”清·无名氏《一片情》第8回:“然有句俗语说得妙:若要不知,除非莫为。”清·无名氏《蜃楼志》第19回:“若要不知,除非莫作。雪里葬死尸,不久自然消化出来。”清·无名氏《驻春园》第11回:“欲人不知,除是不为。姐姐看燕题诗,登楼赠帕,乃使俊白郎君驰心香阁。两下痴情,旁人不晓,愚妹先知。”清·无名氏《常言道》第7回:“谁知早有一个人晓得了,要到独家村去告知将军。正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清·无名氏《岭南逸史》第11回:“若要人不知,除非事莫为。足像行恶,都是尔这狗才引导。今日我容得尔,天理也容不得尔。”清·无名氏《妖狐艳史》第3回:“真正是:要叫他不知,除非己不为;兔精充好人,情虚理又亏。”清·无名氏《金云翘传》第12回:“天下事若要人不知,须是己莫为。恁般娶姊妹,惊官动府,怎么瞒得许多。早有人将这些行径传在宦小姐耳中。”民国·蔡东藩《前汉通俗演义》第8回:“天下事若要不知,除非莫为,当时被他隐瞒过去,后来总不免渐渐漏泄。”
苦无隔宿之炊,愧没半星烟火
原著
《金瓶梅》第1回:“晚来摸一摸米瓮,苦无隔宿之炊;早起看一看厨前,愧没半星烟火。”
释义
生活困苦,饮食无着。描述生活艰难,衣食不保。半星,半点的意思。
例句
清·王梦吉《济公全传》第26回:“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足之地,日无隔宿之粮,柴无一把,米无一粒。”清·刘璋《斩鬼传》第8回:“这个鬼益发可怜,住着半间草庵,并无家伙在内。头上戴着开花帽,身上穿着玲珑衣,家无隔宿之粮,灶无半星之火。”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回:“因先入厨房,搜寻食物,那知这庙中,竟无隔宿之粮,东翻西倒,只有一个腌菜坛。”清·无名氏《鬼神传》第6回:“老身冀门苏氏,单生一子,年长五十,因病告故。只是家贫因乏,并无隔宿之粮。”
表壮不如里壮
原著
《金瓶梅》第2回:“常言:表壮不如里壮。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什么!”
释义
外表的强壮不如内心的强壮。按照中国社会传统家庭观念,幸福的家庭生活,确实离不开“贤内助”。即是说无论丈夫在外怎么奔波劳累,仍需要妻子在家里勤俭操持。
例句
明·罗贯中《风云会》第3折:“卿道是糟糠妻不下堂,朕须想贫贱交不可忘。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妻若贤夫免灾殃。”明·沈璟《义侠记》第10出:“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须知里壮才堪羡,怕什么男儿家柔软。却不道夫祸少皆因妇贤,篱牢处犬难穿。”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我哥哥为人质朴,全靠嫂嫂做主看觑他。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什么?”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卷3:“尝闻善说媒者曰:‘某家女上炕是剪,下炕是铲,吃饭穿衣,一概全管’。又语曰:里壮强如表壮。否则是家之蠹也。”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回:“表壮不如里壮。这事多亏贤妻你巧咧!这孩子这时候管保叫虎吧嗒咧。”清·无名氏《包阎罗演义》第4回:“果然是表壮不如里壮,这事多亏了贤卿妙算。”
金命水命,走投无命
原著
《金瓶梅》第35回:“(西门庆)连韩二都喝出来了。往外金命水命,走投无命。”《金瓶梅》第69回:“(西门庆)喝令左右:‘扠下去!’众人望外金命水命,走投无命。”《金瓶梅》第85回:“几句骂得敬济往外金命水命,走投无命。妇人羞的半日不敢出来。”《金瓶梅》第93回:“那陈敬济金命水命,走投无命,奔到家把大门关闭如铁桶相似,由着杨二风牵爹娘、骂父母,拿大砖砸门,只是鼻口内不敢出气儿。”
释义
星相家五行生克之理,推定人的生命寿数。意指情势窘迫,狼狈逃窜,走投无路。
例句
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7回:“那皂隶不惟不怕,一发拿起一根哭丧棒来一顿赶打,打得那人金命水命,走投没命。”清·丁耀亢《续金瓶梅》第17回:“每人赏了一枝令箭,金命水命,走投无命,只得叩头去了。”清·邹必显《飞跎全传》第11回:“人果都破了你的法,我再传你三样遁法,一名谎遁,一名尿遁,一名屁遁。到了金命火命,跑个没命,再行此法。”
青龙与白虎同行,吉凶事全然未保
原著
《金瓶梅》第26回:“贲四、来兴少不的把棺材停在寺里来回话。正是:青龙与白虎同行,吉凶事全然未保。”《金瓶梅》第86回:“敬济作辞出门,到家收拾行李,次日早雇头口,上东京取银子去。此这去,正是:青龙共白虎同行,吉凶事全然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