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国演义语典
19640500000026

第26章 七画(3)

例句

宋·普济《五灯会元》卷16:“忽大悟,乃别有男不婚,有女不嫁之偈曰:‘男大须婚,女长须嫁。讨甚闲工夫,更说无生活!’”元·施惠《幽闺记》第35出:“相公,男大须婚,女大须嫁。此是门庭美事,况兼圣旨,有何敢违!”元·王晔《桃花女》第2折:“常言道的好:男大须婚,女大须嫁。既是你肯许了,我也许。”元·高明《琵琶记》第12出:“男大须婚,女大须嫁。小姐是瑶台阆苑神仙,状元是天禄石渠贵客。”元·无名氏《张协状元》第18出:“男便当婚,女便当嫁。今年却是春选之年,妈妈与你选个有才有貌底宫人。”明·朱鼎《玉镜台记》第4出:“自古道:男大当婚,女长须嫁。润玉年已及笄,要觅一婿,斧柯之任,相属何如?”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劝了后来人:男大须婚,女大须嫁。不婚不嫁,弄出丑咤。”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4:“常言道:男大须婚,女大须嫁;不婚不嫁,弄出丑咤。多少有女儿的人家,只管要拣门择户,攀高嫌低,耽误了婚姻日子。”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22回:“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须嫁。如今永儿年已长成,只管留他在家,不是长久之计。他的终身,也是不了。”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回:“男大须婚,女大必嫁。这是人伦大事,五常之礼,何故烦恼?”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3回:“李逵骂道:‘打脊老牛!男大须婚,女大须嫁,烦恼做什么?’”明·周楫《西湖二集》卷19:“世上那里有终身不愿嫁丈夫的?俺眼里没有见,你休得说这话,误了你终身大事。从来道男大须婚,女大须嫁。这是中国的孔夫子制定之礼。”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卷6:“常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这般年纪,少不得配个老公。”明·陆人龙《型世言》第21回:“男大须婚,女长须嫁。怎只管留他在家,替你做用?”明·无名氏《香山记》第3出:“我儿,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分付五凤楼前高结彩楼,与你自招驸马。”明·无名氏《绨袍记》第2出:“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昨日已令院子请张媒婆过此。我要央他去苏家说合那婚姻之事。”清·李渔《风筝误》第11出:“自古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今年齐头十八岁了。你不见东边的张小姐,小我一岁,前日做了亲;西边的李小姐,与我同年,昨日生了子。”清·陈天池《如意君传》第10回:“难道男人家这不娶亲的,女人家不嫁的,这都是古之常理?男大当婚,女大须嫁!”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卷11:“男大当婚,女大须嫁。论起年纪,十八岁,就是小户人家也多嫁了,何况宦家?”清·俞达《青楼梦》第45回:“有家谚语云:儿大须婚,女大须嫁。如今你们多知道了,哪位说?”清·洪琮《白牡丹》第40回:“那一日观看只二女长大,常言:男大必婚,女大当嫁。心思二女奇货可居。”清·吴璇《飞龙全传》第42回:“愚兄想:男大须婚,女大当嫁,古来大礼。自父母去世,只有我们兄妹三个,一体同胞。愚兄每每与你寻其佳偶,皆非门当户对之人,因此心下常怀不置。”清·李雨堂《万花楼》第3回:“老爷之言不差。男大须婚,女大须嫁,一定不移之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经》云:干道成男,坤道成女,乾坤定而后地平天成;女大须嫁,男大须婚,男女别而后夫义妇顺。”清·陈忱《水浒后传》第39回:“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理之当然。兄长之举,真为两全其美。”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0回:“古来说的男大须婚,女大须嫁。老太太想,倒是赶着把他们的事办办也罢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如今刚刚十八岁。自古道:男大须婚,女大须嫁。虽则是我干女儿,因我自己并未生养,所以我待他却同我自己所生的无二。”清·王梦吉《济公全传》第41回:“我侄女已然十八岁,媒人一来说亲,你就骂出去,再不然抢拨出去,你莫非等着你死了,叫我侄女自己找婆家去?自古以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人之常礼!”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卷2:“男女居室,人之大伦。故男须婚,女须嫁,固不宜太早,亦不宜太迟。”清·翟灏《通俗编》卷4:“杨次公杰,判有男不婚,有女不嫁之偈曰:男大须婚,女大须嫁,讨甚闲工夫,更说无生活。”清·无名氏《海公大红袍全传》第10回:“忽一日,有媒婆李三妈来到,仇氏接入问其来意。李三妈先自作了一番寒温之语,次言及儿大当婚、女大当嫁之事。”清·无名氏《施公案》第345回:“大人的明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小人就要送妹子于归。”清·无名氏《终须梦》第4回:“男长当婚,女长当嫁。平娘与梦鹤娶去了。”清·无名氏《风流悟》第8回:“男大当婚,女大须嫁,论起年纪十八岁,就是小户人家,也都嫁了,何况宦家。”清·无名氏《山水情》第11回:“想着了自己年方及笄,尚无婚配的消息,不免有摽梅之恨,自言自语的道:古礼有云:男大须婚,女大须配。”清·无名氏《玉娇梨》第1回:“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任是如何娇养,也不可愆于归之期。”清·无名氏《林兰香》第3回:“我家主母多多拜上夫人,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夫人不弃自是好事,且彼此又都知道,再有何说?”清·无名氏《萤窗清玩·连理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圣训在昔,小姐焉能外之?”清·无名氏《闹花丛》第7回:“只道留在家中送终养老,不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儿这般年纪,尚未婚姻,女儿这话可是对人说的么?”清·无名氏《好逑传》第8回:“古语说得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侄女年虽不大,也要算做及笄之时。若是哥哥在家,自有他做主张;今又不幸被谪边庭,不知几时回来,再没个只管将你耽搁之理。”清·无名氏《温凉盏》第17回:“水姑娘,你也大了很该懂,难道说男大当婚女当嫁,门当户对无人提。”

纵有英雄,无用武之地

原著

《三国演义》第43回:“今操芟除大难,略已平矣;近又新破荆州,威震海内;纵有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释义

英雄虽有谋略和才能,却没有机会得以施展。感叹那些有才能的人,无处施展自己的抱负。这是中国古代社会无数志士仁人对社会现实的悲叹语辞。

出典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卷35:“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

例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卷65:“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明·沈采《千金记》第4出:“谁想亡秦失鹿,天下兴兵。我想智谋有必战之时,英雄无用武之地。”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8:“唐兵陷于伏中,又且路生力倦,如何抵敌?李都督虽然骁勇,奈英雄无用武之地。”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回:“这个晁大舍原是挥霍的人,只因做了穷秀才的儿子,叫他英雄无所用武。”明·罗懋登《西洋记》第80回:“百里雁一天英气,只看见断了口刀,就激得火暴连天,英雄无用武之地。”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卷9:“然而英雄无用武之地,纵有纬地经天的手段,终付一场春梦!”明·吴拱宸《鸳鸯针》卷2第4回:“高进之道:‘时相公你一肚才学,缘何不出来一试?’时大来道:‘如英雄无用武之地何?’”明·陆人龙《型世言》第8回:“只是时正在洪武末年,海内宴安,可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6回:“如今在此家庭相聚,彼虽多谋,只好痴守,英雄无用武之地。”清·张南庄《何典》第9回:“那黑漆大头鬼已经攻出牢门,看见众鬼都拿着手使家伙,自己赤手空拳,英雄无用武之地,不免有些心慌。”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第2回:“我们如今是背时的人了,只可以暂时守守。任凭你们有多大的本事,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清·胡式钰《语窦》:“曹操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请救于孙权曰:‘操破荆州,刘豫州英雄无所用武。’”清·崔述《感遇十首》诗:“大瓠置市井,不如斗筲器。哀哉英雄人,用武苦无地!”清·无名氏《金云翘传》第17回:“纵有才无命,英雄无用武之地。流芳百世,亦当自我造命;弄兵潢池,遗耻万年。”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原著

《三国演义》第60回:“窃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昔楚怀王不听屈原之言,会盟于武关,为秦所困。”

释义

好药味苦难以咽下,但有利于治病救人;忠诚劝告刺耳逆听,但有利于纠正失误。喻指听到直言规劝或尖锐批评感觉不舒服,但对自己非常有益处。这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观念提醒人们采纳建议,听取意见的经典语辞。

出典

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卷11:“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例句

汉·刘向《说苑·正谏》卷9:“良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故武王谔谔而昌,桀纣嘿嘿而亡。君无谔谔之臣,父无谔谔之子,兄无谔谔之弟,夫无谔谔之妇,士无谔谔之友,其亡可立而待。”汉·桓宽《盐铁论·国病》:“夫药酒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故谔谔者福也,浅浅者贱也。”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卷55:“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汉·班固《汉书·张良传》卷40:“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孔子曰:‘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孙奋传》卷59:“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夫治膏肓者,必进苦口之药;决狐疑者,必告逆耳之言。”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谭传》卷74下:“(审)配闻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便于行。愿将军缓心抑怒,终省愚辞。”唐·徐坚等《初学记》卷18:“张良曰: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愿听樊哙言。”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高帝元年》卷9:“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纣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451:“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张良曰:‘夫秦无道,故沛公得至此矣……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愿听樊哙言。’”宋·薛据辑《孔子集语》卷上:“(孔)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故武王谔谔而昌,桀纣嘿嘿而亡。’”元·高明《琵琶记》第33出:“自古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昨日女孩儿要和伯喈归去,同事双亲,自家不肯放他去,却将几句言语冲撞我。”明·沈采《千金记》第34出:“将军宏量,心胸开广,苦口良药须尝,逆耳忠言须讲。”明·聿云氏《量江记》第6折:“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杂]来者何人?[生]樊若水。昨蒙主公有命,今日特来朝见。”明·冯梦龙《新灌园》第5折:“他披肝胆,沥悃诚,危行危言真骨鲠。[净]也不敢劳。[生]尝闻: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明·范受益《寻亲记》第11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员外做事不明,屡屡劝他不听,今日假装一病在此,待他来时,劝他一番,多少是好。”明·郑之珍《目莲救母·刘氏开荤》:“自古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苦口皆良剂,逆耳皆公议。”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39:“若汪革早听其言,岂有今日?正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有智妇人,赛过男子。”明·宋濂等《元史·许国祯传》卷168:“世祖过饮马湩,得足疾,国祯进药,味苦,却不服。国祯曰:‘古人有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已而足疾再作,召国祯入视,世祖曰:‘不听汝言,果困斯疾。’对曰:‘良药苦口既知误,忠言逆耳愿留意焉。’世祖大悦。”明·刘基《苦斋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明·无名氏《破窑记》第14出:“小姐,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如若姐姐不听梅香之言,只得且自回去,又作道理。”明·无名氏《南牢记》第1折:“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爽利一发说了,信不信由你!”清·梅痴生《玉燕姻缘全传》第6回:“又道:忠言拂耳利于心,良药苦口得于病。吾弟大才,请自细想。”民国·蔡东藩《前汉通俗演义》第19回:“古人有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愿公听樊哙言,勿自取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