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云阳风情录
19644100000018

第18章 历史遗痕(2)

彭氏宗祠建筑位置选定在三面绝壁的一个山丘上,只有一方与外交通。外层有0.5米厚的围墙,围墙四角各设有一个炮台,对近处目标可直接攻击;内层建有2米厚的城墙,城墙重要部位设有32个射击口;在呈封闭式四合院落中央,建有一座石砌37米高的箭楼,箭楼四周墙面设有方形、圆形两种瞭望射击孔36个,可远望目标和远距离防御;当年,箭楼顶部还放置有一面大鼓,用于报警。这里不仅可以自己供水吃,里面还有粮仓、药铺等,功能十分齐全,易守难攻。彭氏宗祠成为当时彭氏族人共度乱世的居住场所。

彭宗义虽然读书不多,但他也十分注重对子女的培养。在他的倡导下,彭氏家族在祠堂内开办了私塾,培育本姓族人和乡邻子女。到清末取消科举制度时为止,彭氏家族共考取武科举人3人,秀才10多人,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山村堪称空前之盛。直到解放前夕,这里还是彭氏私立育才小学,解放后改成为黎明村小学,直到20世纪70年代,村小学才从彭氏宗祠搬出。

为了显示宗族实力以及文化积淀,彭宗义还不惜重金延请名人书写诗文祖训,请名师雕琢花鸟虫鱼等嵌砌于祠堂门壁之上。彭氏宗祠至今还保存着近代渝东著名书画家彭聚星、刘贞安、刘孟伉、姚仁寿等人的书画篆刻作品20多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文物价值。

与彭氏宗祠相距不足200米的彭家老屋始建于1804年,是典型的四合院式建筑。在当年的修建过程中,也是动用了许多能工巧匠,花了近20年的时间才建好。在房屋的主体建筑结构中,采用穿斗式的砖木结构,整个建筑错落有致,梁托童柱,横梁穿枋,精雕细刻,鎏金涂彩,无不显示出整个彭家老屋的富丽堂皇。

彭家大院共分为12个天井,房屋面积6000多平方米。正殿、响殿和厢房通过一道道回廊相连,即使是在下雨天,行人不撑伞也不会湿脚。威严的大门平常都是关闭的,只权威的家中长老和从外面衣锦回乡的人才能由大门进出,平常人只能厢房巷道进出。

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历史沧桑,彭家老屋已经变得残缺不堪。今天,还有几户彭氏后裔住守在这历经沧桑的大院里。他们悠闲自得地生活在这里,给这座古老的民宅增添了不少生气。对他们来说,只有在外来人前来造访时,他们才会回忆起彭家“大豪宅”昔日的辉煌。

“北有邬涂二姓,南有彭薛二家”,盛极一时的彭氏宗祠曾是云阳县最大的地主庄园,其地产遍及利川、开县等地,但后来也由于子嗣众多,家道逐渐衰落。随着本地区的解放,独霸一方的彭氏地主家族彻底地从历史的舞台上退出了。

如今,历经风雨的彭氏宗祠依然默默地矗立在那里。在古代与现代之间,仿佛形成一道空隙,一种阻断,让人在充满飞扬思绪的空隙和阻断中去探寻一个家族的兴衰,去默想一个民族的命运走向。

历经近两个世纪的历史冲刷,彭氏宗祠在遭到严重的破坏之余,仍基本保持原貌。2000年9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将彭氏宗祠建筑群列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云阳县有关部门正加强彭氏宗祠的保护、开发力度,投资130多万元建成了2.95公里的旅游专线。彭氏宗祠必将成为三峡库区又一道耐人寻味的景点。

水下奇观龙脊石

在云阳老县城南长江中,靠原张飞庙下游约150米处,有一处砂岩石梁,宛若一条巨龙潜于大江,昂首向西,迎着东去的浩瀚江水掀波劈浪,发出阵阵轰鸣,它就是著名的龙脊石。在月色皎洁之夜,江波翻腾闪烁,江涛呼啸长吟,有声有色,情景奇特,古人称之为龙脊夜涛,为云阳著名八景之一。

龙脊石,又名龙潜石,长约200米、宽10余米,在三峡大坝修建前,每年冬春枯水季节露出水面,一般其中部潜于江面之下,形成东西两岛,水位十分低下时,两岛才连成一体。

在云阳县民间,龙脊石有着神奇动人的传说。相传,洞庭湖中的一条老龙,游入长江,来到巴地,到处兴风作浪。于是,玉帝派大禹到凡间斩龙劈蛟,大禹见此孽龙残害生灵,不禁怒火中烧,金斧一挥,砍中老龙颈项,老龙作垂死挣扎,搅动龙尾,浊浪翻飞,天昏地暗,大禹再将一根金刺向龙脊,结果了它的性命,老龙的残尸便化作铁石留在了江心。据说,龙脊石中部低洼处,就是孽龙挨了一斧所致,中部脸盆大一个圆洞,为大禹金斧錾凿而成,人们称之为“龙肚脐”。“龙肚脐”无论冬枯多久,洞里总是清泉一潭,十分甘洌。

传说终归是传说,但它却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民渴望战胜大自然的决心。以前,每逢农历正月初七,当地人便纷纷登上龙脊石,用公鸡占卜岁月的丰吉,江中过往船工也将龙脊石作为行船的标志,视其盈缩以为进止。

龙脊石历来是人们春游之地。根据宋朝冯时行《龙脊滩留题》推断,唐朝以前便形成了农历正月初七游龙脊石的风俗。

每逢枯水月份,龙脊石露出水面的时候,当地的一些居民都到龙脊石上去集会,占卜、唱戏、说书,络绎不绝,非常热闹。

文人雅士游乐宴饮之余,或诗或文,在龙脊石上留下了大量的题刻,号称水下碑林。有的因为长江水位提高而泯入水中,现仅发现公元1088年以来的石刻170余块。这些题刻中,阴刻、阳刻、单线双钩,技法各异;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各种字体皆有,大都字迹清楚。题刻中有的多达百字,小者仅2厘米,大字如床,小字如粟。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云阳县令单行举所书“水落石出”4字,字长近人,书法遒劲,意趣盎然。

“龙脊对沙洲,江水二面流。污官几多载?清官不到头。”这首刻在龙脊石上的诗歌,是三峡库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有关反腐败的诗歌,曾在云阳民间广为流传。龙脊石题刻不仅是艺术宝库,也是十分难得的长江枯水水文记录。水文工作者对题刻进行深入研究后,获取了53个枯水水文年份的历史资料,高程在平均枯水年水位以下的可用枯水题刻68段,以宋代最多,其中宋代30段,元代1段,明代24段,清代13段。这是世上历时最长的实测枯水位记录。这对分析长江水文历史、综合开发利用长江资源,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虽然经历了上千年的浪打水冲,但龙脊石的水下题刻大多保存完好。有人认为,其文学艺术价值超过涪陵白鹤梁,水文价值亦与白鹤梁不相上下。龙脊石上题刻至今仍有:“古渝之义熙,涪陵之石鱼,云阳之龙脊石,虽地各异,然意皆同”的记载。

近几十年来,由于长江水位逐年升高,龙脊石已经很少露出水面。特别是1982年7月的宝塔乡大滑坡后,宝塔沱段江水升高,一般的枯水年份,龙脊石已经很难显露,只在水位十分低下时,方才露出龙脊来。

2003年,在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前的最后一次枯水季节里,龙脊石终于“善解人意”地露出了江面,冒出水面约4米高,石刻全部现身。这是自1998年后,龙脊石最后一次露面。得知这一消息的人们纷纷乘舟登上龙脊石,一遍又一遍地抚摩着龙脊石上的题刻,不忍离去。与张飞庙原样搬迁的幸运相比,在大江中时出时没的云阳八景之一龙脊石则不幸得多,库区蓄水之后已永沉于江底,云阳人再也不能“游于上,以鸡子卜岁丰凶”了。2002年,云阳县文物保护部门对龙脊石题刻进行抢救性保护。一是修筑防波堤,防止江水直接对本体进行冲刷;二是对龙脊石表面的一些缝隙和单体的一些即将分离的石块进行加固、修补;三是对题刻表面进行了防护处理;四是在龙脊石埋植磁铁定位,在岸边修永久性的保护标志。

由于龙脊石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因此,有关部门决定将龙脊石原样复制搬迁到新县城磐石城下,与云阳老城南城门、高阳节孝牌坊、云安维新学堂等三峡库区水位线下文物搬迁到一起,组成一道奇特的地面文物景观。

经过复制,如今,这座水下碑林虽然失去了往日浑然天成的意趣,但仍然再度显示出宏伟的雄姿,成为一处不可多得的人文圣地,吸引了不少人关注的目光。

今天,龙脊石已经永沉江底,人们再也无法重温龙脊夜涛的美景了,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遗憾。然而,龙脊石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将与复制到新址的龙脊石一样,永远复制在云阳人的心中。

佛地洞天下岩寺

云阳县古称朐忍,是三峡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物古迹遍布城乡。下岩寺就是云阳县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处寺庙,被誉为云阳县佛教文化的始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因此成为了人们朝拜、旅游的一个好去处。

在双江镇塘坊村长江边上,有一块向内凹进的岩石,它里面深藏着了一座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的寺庙,它就是云阳县著名的佛教文化圣地——下岩寺。

下岩寺面临长江,与盘石镇隔江相望,面积近200平方米,因其依岩而建,又名古书岩,是云阳县一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下岩寺究竟建于何年何月,至今都没有发现较为详细的记载。

但据宋扬辅《古书岩留题》记载,秦汉时期,即有游人在此岩上刻字或造像,为县人游冶之地。照此推算,下岩寺距今至少有2000多年。

人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地方修建寺庙呢?

在云阳县民间,有着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说下岩寺为鲁班的徒弟赵小二所建。

相传,当年鲁班为了考验其弟子赵小二的能力,就在上下岩寺的地方来修一座寺庙,比比谁的速度最快。相约以鸡鸣为结束信号。当晚,二人便开始动工兴建。为了赢过师傅,赵小二便耍了一点小聪明,在夜半时,跑到附近农家的小院学鸡叫,一时群鸡齐鸣,鲁班无奈只得遵照约定回家休息。聪明的赵小二则在下岩寺里加班加点地修建,到天亮时,一座宏伟的寺庙就出现了,鲁班只得认输。众说纷纭的传说给下岩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但在距下岩寺不远的地方,的确有一处与下岩寺相对应的上岩寺,只是规模要相对小得多。后因上岩寺发生垮塌没入长江,现仅剩下岩寺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北周以后,云阳县城由双江镇的旧县坪迁到了今天的云阳镇,下岩寺也因此渐渐荒废。到了唐朝,随着佛教的兴起,下岩寺逐渐发展成为寺院,人们称为燕子龛。唐朝开元末年,著名诗人王维途经燕子龛时,还写有《赠燕子龛禅师》一诗。

在唐朝末年,河北无极县人刘道禅师云游至此,恋庙宇结构神奇,景色幽静,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并自己开凿石龛一口,嘱咐其徒弟在他圆寂后将其葬于龛内。门人奉其命。刘道禅师由此被后人尊为本县开岩第一祖。人们为怀念他开岩的功绩,便沿山岩扩建成了一座寺庙,名云岩寺(今下岩寺)。

在唐宋时期,下岩寺就已经是重楼碧瓦,梵香缭绕。因其上有岩唇飞瀑高挂,庙前四季翠竹郁青,加之背靠山涧、前瞰大河,景致奇绝,被称为“云岩滴翠”,为云阳著名的八景之一。

1067年1月,嘉州眉山县人苏轼、苏辙受雅州知府雷简夫推荐,乘船入京师面君。在云安驻足时,恰逢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也在云安停留,于是三人便相邀来到云岩寺游玩。见到这里雄浑壮阔的山川河流景象,三位大诗人心潮澎湃。苏轼不能自已,提笔写下了《下岩留题》:“子瞻、子由与侃师至此,院僧以路恶见止。不知仆之所历,有百倍于此者矣。丁未正月二十日书”。

后人为纪念苏轼、苏辙、黄庭坚三人壮游云岩寺的盛举,便将云岩寺改称三贤寺。云岩滴翠、大河奔涌的自然景象吸引来的不仅仅是三苏,无数名流也纷至沓来,吟诗作赋,下岩寺几乎成了文人骚客的赛诗之地。

宋代以后,摩崖之风盛行,下岩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建。经明、清两代的陆续开凿,下岩寺左右两边,崖上全都凿满了佛像,寺庙的房间也扩建至十多间,楼房六七栋。到清朝末年,下岩寺崖壁上的佛像已经有了1000余尊大小不同的神像人物。高大的有一两丈,矮小的不过两三寸,上下数层交错,大小依次排列,错列有致。整个塑像群形象逼真,刚健有力,壮丽大气,蕴涵着深邃的艺术魅力。人们为形容当时的盛况,还将下岩寺称之为千佛寺。

来到下岩寺,就如同走进一座古代雕塑和佛教艺术的殿堂,每天来此烧香敬佛的人络绎不绝。这里成为渝东地区长江沿岸最著名的文化禅院,是研究巴渝地区的宗教美术和宗教发展史极其宝贵的资料库。

下岩寺的奇特景观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让许多过境的官员名流都要来寺里上香、题诗留念。范大成、郭印、黄人杰、冯时行、陆游、朱焕、张灏等人均在此留有诗文,是云阳县历代名人咏题最多的地方之一,下岩寺成为渝东地区重要的文萃之地,名声日上。

清朝末年,云阳县著名文化人涂凤书遍集歌咏下岩寺的诗、词、歌、赋,共得50余篇,请奉节县人张朝墉先生刻于崖壁之上。涂凤书亲自书写了云阳下岩寺诗录碑以记录其事,此碑至今仍藏于张飞庙内。

解放后,下岩寺里的和尚陆续还俗,庙宇逐渐冷落。但每年仍有不少佛众前来敬香。“破四旧”时,部分佛像被毁。1980年后,国家调整宗教政策,万县天城区和本县双江等地群众自发捐资重修庙宇,重塑神像金身,并请来两位神职人员主持寺务,香火重生,下岩寺再次成为云阳县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