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识人用人的具体方法
作为领导者,仅有思才之心还远远不够,他们更需要识才之能和用人之智。我们常讲,人才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爱惜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推荐人才、保护人才,固然难得,选准人才、用准人才,更属不易。因此,掌握识人选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善于使用人才,才能履行好领导者的基本职责,并确保事业的成功与发展。
一、识人人才在于发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作了科学的肯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人才不仅是那些专家教授、名流学者,凡有一技之长者,有某方面的专门才能者都是人才。领导在选才方面,要破除求全责备的观念,要先看他能干什么,不要先看他不会干什么,要先看优点、长处,而不要盯住他的短处不放。科学家熊庆来从华罗庚撰写的《苏家驹教授之代数的五次方程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中,看出其非凡的数学才能,将这个不称职的小学教员举荐到清华大学。华罗庚如鱼得水,终成名声显赫的著名科学家。我们现在苦于没有人才,这是旧观念在阻碍我们去认识人才,发现人才,其实,只要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才观,人才就站在面前了。
人才需要多角度考察。全面衡量一个人,必须经过实践的考察和多方面的考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识人,并且应将人置于各种环境中给以多方面的考验。
识人,既要看顺境中的表现,又要看逆境中的作为。真正的人才既能在顺境中做出成绩,也能在逆境中有所作为,并且在逆境中能表现出坚定的意志和非凡的能力。
识人,既要听其言,又要观其行。是不是人才,能不能办事,不仅要听他说得如何,还要看他干得怎样,尤其要看他是否言行一致。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样一个人。”
识人,既要看其对上的态度,又要看其对下的态度。真人才、好干部对上级真诚尊重,但拒绝人身依附,对下级真诚关爱,平易近人;“伪劣人才”对上阿谀奉承、百般讨好,对下则是装腔作势,盛气凌人。
识人,既要看领导的评价,又要听群众评价。领导赞赏,广大群众也认可、拥戴的人是真正的人才;只有领导肯定赞赏而没有群众认可、拥戴的就未必是真正的贤良之才。
二、用人
(一)用人不疑,放手使用
渴望信任是人类心理的普遍需求之一,是人际交往中的最高奖赏,是激励人才奋发进取的助推器。充分信任下属,会使其在领导者的信赖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从而激起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领导在任用下属时,应该坚持用人不疑,放手使用。如果领导者既要用人又要疑人,则将产生种种弊端:一是容易令真正的人才寒心,而离开组织。欧阳修说:“凡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若无贤不肖一例疑之,则人各心阑,谁肯办事?”无论贤者或不肖者,不分良莠,一概怀疑,那么,下属的积极性从何而来呢?魏征也说:“任之虽重,信之未笃,则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则心怀苟且。”对下属来说,勤勤恳恳地做事,还要受到上司的猜疑,窝窝囊囊、苟苟且且地工作,怎么能尽心竭力地干好事业呢?二是容易使下属变得虚伪奸诈。王夫之在总结历史经验后,揭示出一条真理,即“君愈疑,臣愈诈“。倘若领导者无端怀疑下属,那么,下属就不会再以真心对待领导,于是乎,说假话、办假事,就不足为奇。三是容易导致事业失败。苏轼在《策略·三》中说:“君不疑其臣,成功而无后患,”“使其心无所顾忌,故能尽其才而责其成功。”王夫之更是据理断言:“有可信之人,而不敢信,必败。”
(二)扬长避短,量才使用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优点和长处,也有缺点和不足。用人的要诀首要的是扬长避短。清朝诗人顾嗣协在《杂兴》中写道:“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诗用马、牛、车、船各有其长处和短处的道理,告诉人们用人要用其长,避其短,否则舍长求短,任何有智慧的人也难为其谋。用人贵在量才而用,万万不可过多地苛求。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长与短、强与弱、好与差都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的。有些人在某一方面或者在许多方面具有超群的能力和不凡的见识,我们将这些人称为“人才”。但无论再高明的人才,都有自己的弱项和短处,有未知领域和不及的能力。世上原本就没有无所不通的“全才”,领导者只有谙知其能,量才使用,才能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成为某一领域的“人才”。如果误将这些“人才”放到他们未知的领域,或者去做他们能力不及的工作,可能就会转化为“庸才”。所谓“择人犹如择器”(——贵在择其所长,避其之短)就是这个道理。因此,领导任用下属,要认真了解和分析他们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看他们会干什么、能干什么,从而根据他的能力和长项安排其做最适宜的工作。
《读通鉴论》卷二十六。
苏轼:《读通鉴论》卷三。
(三)区别情况,因人而用
每个领导者都会面临不同的下属,每个下属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在年龄、个性、品德、知识、涵养、生活经历和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均有差异。古人云:“少年之人,不患其不奋迅,常患以奋迅而成卤莽,故当抑其躁心;老成之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缩,故当振其惰气”;(《前集·闲适》)“才智英敏者,宜以学问摄其躁:气节激昂者,当以德性融其偏”。(《前集·修省》)可见,要视具体对象,采取不同的用人方法,方能达到更佳效果。
(四)珍惜人才,适时使用
领导者运用人才,应当择人而任势。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个机会错过了,有时不仅会耽误下属一辈子,还会或大或小地给工作造成损失。用人应正当其时,只要其具备才能,不必论资排辈。在这方面,中层领导者有责任、有义务在下属条件成熟时适时使用或举荐使用。
(五)理解下属,用当其愿
人的工作干劲的大小与其愿望得到满足的程度往往是成正比的,若爱某行而干某行,则更容易专某行进而成功于某行。领导任用人才时,不仅要看到下属的长项和优势,还应理解下属的愿望,并尽量满足其在“岗位意愿”和“任务选择”方面的正当要求,最大限度地使领导安排与个人愿望相一致,使下属因为爱岗而更加敬业。为此,领导者在引导人们培养、确立适合现实工作需要的新的职业兴趣的同时,还应充分理解和尊重“个人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