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研究针灸方法、推拿手法等,并将其作用于穴位或部位,以达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目的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推拿手法、针灸推拿治疗等。
针灸推拿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因而数千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对世界医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针灸推拿是历代医家及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认识、总结、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它在治疗疾病、养生保健方面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显著的临床疗效。近年来,针灸推拿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已蔚然成为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养生健体。
针灸
针刺和艾灸都是通过刺激体表的经络腧穴而达到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针法的含义已非常广泛,在养生保健中用得最多的是毫针刺法和耳针疗法;灸法主要是指艾灸。
一、针灸原理
针灸治疗疾病,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刺和艾灸的方法,对人体经络腧穴进行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来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总结出针灸具有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作用。并且,国内外众多研究者,运用现代科研方法和技术对针灸的治疗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结果不仅从多方面证实了针灸具有上述治疗作用,而且深化了人们对针灸治疗作用机理的认识。
(一)疏通经络
是指当人体由于各种病因造成经络闭阻不通而引发多种疾病时,可采用针灸刺激腧穴和经络,激发经气,使经络通畅。
经络组成了气血循环的通路,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若多种病因作用于人体,则经络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受阻,而出现病理变化,引起疾病发生。
经络闭阻,可造成局部气滞血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等,正所谓“不通则痛”。另外,还可造成气血运行不畅,使经脉所濡养的肌肉和脏腑,失去营养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等,或相应的脏腑功能活动失去平衡。
由于引起经脉不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疗时应针对不同的原因选用不同的方法。若局部经络闭阻,如扭伤、劳损等,热者可行针刺,寒者可行艾灸,血瘀者可行刺络,气滞者可行针刺或拔罐;而对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行、经络失养者,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从而取得“通其经脉,调其气血”的作用,排除病理因素,促使气血正常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现代医学临床和实验证实:针灸有止痛作用,对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调节功能。它能增强血管张力,降低外周阻力,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排出病理产物,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二)扶正祛邪扶正,就是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祛邪,就是消除病邪,消除致病因素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实质上是正邪相争的过程。如果正气旺盛,邪气就不易侵犯人体产生疾病;如果正气虚弱,邪气就会乘虚而入,疾病也就由此产生。因此,疾病的发生,说明正气处于相对劣势,邪气处于相对优势。正如《内经》所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扶正祛邪是治疗一切疾病的基本法则。
针灸治病,就在于能够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针灸扶正祛邪作用的实现,可以通过针刺补泻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一般而言,针刺补法和艾灸有扶正的作用,针刺泻法与刺络有祛邪的作用。但在具体运用时,又必须结合腧穴的特性来考虑,如:关元、气海、膏肓俞、命门、肾俞等穴有扶正的作用;曲泽、委中、十二井穴、十宣、水沟等穴有祛邪的作用;而中脘、内关、三阴交、合谷、太冲、足三里,既可扶正,又有祛邪的作用。
临床和实验观察证实:针灸通过对机体多个系统的调整,来提高抗病能力。针灸可使周围血中白细胞总数提高,白细胞吞噬活性增强。艾灸足三里可降低血液黏度,预防脑血栓形成,防止脑血管病发生,且有一定远期疗效。针灸对高血脂患者有明显的降低胆固醇作用。针刺还有调整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三)调和阴阳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的各个方面,针灸治疗也不例外。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的平衡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因六淫七情以及跌仆损伤等因素,导致人体阴阳偏盛偏衰,失去相对平衡,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失常,引起疾病的发生。针灸治病正是通过调和阴阳,来达到治疗目的。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针刺补泻手法和腧穴的配伍来实现的。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属阳热偏盛,治宜清泻胃火,可取内庭穴,针用泻法;由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属阴虚阳亢,治宜育阴潜阳,可取太溪穴,针用补法,配行间穴,针用泻法;而阳气盛、阴气虚导致的失眠,阴气盛、阳气虚引起的嗜睡,可取照海和申脉穴进行治疗,但失眠应补阴泻阳,嗜睡则应补阳泻阴。
临床和实验观察证实:针灸对消化道的运动、消化腺的分泌、胆汁流量以及胆囊、胆道的舒缩功能等,均有调整作用。调整作用呈现双向性正常化特征,如针刺足三里、胃俞等穴位,可使胃肠道运动减弱者增强,而使过强者减弱。针灸对心率、心律、血压及外周血管、冠状动脉、脑血管、内脏血管、左心功能等有明显的调整作用。但对正常人的心脏无明显影响,对心脏功能失调者作用明显。针灸对血压的影响具有双向性作用,即对高血压者有降压作用,对低血压者有升压作用。
针灸的治疗作用,实质上就是对机体的一种良性调整作用,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都是从针刺方法和腧穴的选择上来说明的。此外,还与机体的功能状态(包括禀赋、年龄、性别、心理素质、病变表现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治疗时间、辅助治疗方法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机体的功能状态,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内在因素,在整个治疗中起主导作用。
二、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经”指经脉,犹如路径,以上下纵行为主,是经络的主体部分;“络”指络脉,就如网络,是经脉的分支。《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及很多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经络系统的组成见表7-1。
十二经脉
经脉
手三阴经
手三阳经
足三阴经
足三阳经
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别
经络奇经八脉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阴脉
阳脉
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附属于十二经脉
十五络脉络脉浮络
孙络
难以计数,遍布全身
1.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之为十二正经。
(1)十二经脉的命名。十二经脉的名称是依据手足、阴阳、脏腑三方面确定的。根据经脉循行于上、下肢的不同,划分为手经、足经;依据经脉循行分布于四肢的内、外和所属脏腑的阴阳属性不同,有阴经、阳经之分。由阴阳之气的多少又分三阴(太阴、少阴、厥阴)经、三阳(阳明、太阳、少阳)经。这样就形成了十二经脉的名称,如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等。
(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按立正姿势,拇指在前,小指在后的体位,将四肢分为内、外侧。6条阳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部;6条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其中上肢外侧是手三阳经,下肢外侧是足三阳经,并且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分布。上肢内侧是手三阴经,下肢内侧是足三阴经,并且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但下肢内踝上8寸以下的部位例外,即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3)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关系。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阴经与阳经有表里属络关系。如肺与大肠表里相合,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则表里属络。如此,十二经脉就形成了六组表里属络关系。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时相互为用。
(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及其交接。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这就是《灵枢·逆顺肥瘦》所说的“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是:阴经与阳经在在四肢末端交接;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5)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十二经脉中的气血是循环传注的,其气血传注的顺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注至足厥阴肝经,再传回手太阴肺经。即: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十二经脉形成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使各组织器官不断得到营养物质的供养,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
2.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脉、阳脉的总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督脉行于背腰正中、头正中线,可调节全身的阳经之气,故称“阳脉之海”;任脉分布于腹胸正中线,可调节全身的阴经之气,故称“阴脉之海”。由于督脉、任脉均有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脉”。而冲脉,带脉,阴、阳脉,阴、阳维脉的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脉和督、任二脉之中。十四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其循行分布见图7-1。
3.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为“十五络脉”,又称“十五别络”。其以所别出的经脉名称为名,主要作用是加强四肢部表里经和躯干前、后、侧三部联系。
络脉有别络、孙络和浮络之分。十五别络是络脉中比较主要的部分。孙络,是从别络分出的最细小络脉,即《灵枢·脉度》所谓的“络之别者为孙”。孙络遍布全身,难以计数。络脉分布在皮肤表面、浮显易见者称为“浮络”,即《灵枢·经脉》所谓的“诸脉之浮而常见者”。它们的作用主要是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
4.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人体的支脉。十二经别有加强脏腑和头面的表里经联系,扩大十二经脉主治范围的作用。
5.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十二经筋的作用主要是濡养和支配人体的筋肉关节,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正如《素问·痿论》所说的“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6.十二皮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十二皮部是机体卫外的屏障。
(二)经络的作用
1.联络脏腑,沟通内外经络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联系起来,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运行气血,营养周身通过经络的传注,气血才能输布全身,从而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营养作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经络能运行营气和卫气,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当营卫之气密布周身时,就能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
三、常用腧穴及功效
腧穴,也叫穴位。它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接受刺激的部位。
“腧”与“输”义通,有转输的含义;“穴”有孔、隙的意思。
(一)腧穴的分类
人体的腧穴很多,通常可分为三类: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1.十四经穴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两脉的腧穴,称为“十四经穴”,简称“经穴”,共有361穴。十四经穴是腧穴的主体部分,主要治疗本经病证,为临床所常用。
2.经外奇穴经外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一类腧穴,简称奇穴。这类腧穴的主治较为单一,多数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3.阿是穴阿是穴是指以病痛局部的压痛等反应作为针灸施治的特殊部位,没有固定的名称和归经的一类腧穴,又称为“压痛点”、“不定穴”、“天应穴”等。其作用主要是治疗局部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