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移民在晚清形成高潮,移民方向主要是美洲和东南亚。
东南亚在清代泛称南洋,它包括今天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11个国家。由于来往方便,我国东南沿海百姓自古以来就有移居东南亚的传统。
在商品贸易高度繁荣的唐、宋时期,中国沿海商人就经常驾船频繁往来于东南亚沿海各地,向这些国家的商人出售货物或进行物物交换。为了经商的方便,有些商人就干脆定居下来。15世纪初,在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地,就有成规模的华人聚居区陆续形成。到了明朝中后期直至清朝中前期,政府虽曾多次颁布禁令,限制居民出海,但因为海外贸易的繁荣兴盛,前往东南亚的人仍是有增无减。但都没有形成规模,真正形成规模并将其影响扩大至今的移民活动,则是被近代历史称之为“下南洋”的移民热潮。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近代的移民浪潮?
答案是贫困和战乱。
17世纪以后,西方殖民势力开始逐步侵入东方。当时,海上运输比较发达的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等国先后在东南亚各国开辟商埠,一步步将东方纳入世界殖民和贸易体系范畴。然而,要想开发东南亚必须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而非洲黑奴贸易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就已经衰落。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遂将眼光投向人口众多的中国大陆,鼓励华人前往东南亚拓荒。
当时,就国内来说,“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福建、广东自古就是海上贸易和对外移民比较活跃的地区,此时海禁废弛,该地之民更是得风气之先。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远下南洋的华人就已达到150万之众,以经商谋生者为主。
鸦片战争爆发之后,清政府被迫接受了西方侵略者纷至沓来的不平等条约,被迫允许西方国家在中国东南沿海各地招募华工。由于应募者都要同其订立契约,故又称之为“契约华工”,或者叫“卖猪仔”、“当苦力”。自此开始,下南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其过程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公元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出现了以华人劳工为主体的海外移民潮,我们可称之为苦力贸易输出阶段。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经济急速凋敝,百姓生活困苦,在经历了太平天国和广东土客大械斗以后,东南地区已是满目疮痍,农村生活举步维艰。当时正值美洲发现金矿和东南亚种植园经济迅速发展之际,急需大量劳动力为殖民者谋取暴利,在不平等条件的支持下,各国纷纷在列为开放城市的中国东南地区设立洋行和招工公所。通过雇佣所谓的“客头”(“猪仔头”),将生活无着的贫民诱至“猪仔馆”,诱使其签订契约,以出国后的工资作为抵押,换取出洋的旅费,成为了历史上所谓的“契约华工”。当时,甚至还发生了很多利用欺骗甚至绑架等手段掠夺华工的现象。仅仅数十年的时间,就有约200万华工来到东南亚,主要集中在中南半岛的种植园和印尼等国矿山之中。
因为深受“猪仔馆”与船主的非人待遇,契约华工们不断反抗,各界的舆论也纷纷对此质疑、抨击。迫于各界内外压力,各殖民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条例,华工的状况始得以改善。
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第一个禁止贩运“猪仔”和保护华侨的法令,这也宣告了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十年的苦力贸易的终结。当然,在这一时期,也有相当大一部分华人是以自由劳工的身份前往东南亚从事商业、手工业以及农业活动的。
第二阶段:从上世纪初到上世纪50年代初,是下南洋新的高峰期。二十世纪早期,由于中国国内兵连祸结,烽火连年,人民啼饥号寒。相比东南亚各国,由于得到了殖民宗主国的大力扶持,除开发传统的种植园、采矿经济以外,铁路、航运、金融和制造等新产业也获得了空前发展。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他们对熟练劳工的需求进一步增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向东南亚移民已达到顶峰,仅1922年至1939年的17年里,从广州、厦门等港口出洋的移民就超过了500万。
日军入侵东南亚以后,大力打压华人社会,大量华人回迁于国内。二战后,迁往东南亚的华人大幅度减少。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历史上持续数百年的“下南洋”移民潮终于宣告结束。
中国人是世界移民的主力军,经过数年或一世的拼搏,有人成功了,成为传奇。但更多的却是泪泣黄昏,怅然国门,“下南洋”的过程充满了辛酸以及艰险。
第一是与政策相抵牾。因为自明清以来厉行海禁,在朝廷看来,迁居海外就是“弃绝王化”。所以,移民海外没有任何形式的保护不说,回国后还会受到严厉的制裁,甚至砍头。直至晚清,清政府在不断的对外接触中,才逐渐意识到海外华侨的经济实力以及国内商埠的重要性。清光绪三年(1877年),政府任命东南亚华侨领袖胡璇泽担任新加坡首任领事一职,管理侨事。光绪十九年(1893年),清政府第一次解除了华侨海禁。到了民国,华人的地位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已经逐步参与到了当地政治、经济和教育事业当中,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二是旅途风险莫测。早期移民者多为偷渡,常遭受偷渡船主的讹诈、官军的稽查以及海盗行劫,海上航行更是风险难测,帆船随时都会有倾覆的危险。而近代出洋华工则基本上和奴隶差不多,饱受猪仔头和猪仔馆的非人虐待。华工大多被封禁在船舱内,生活条件恶劣,死亡率非常高,贩运华工的船只则被称之为“移动地狱”。
第三是登陆后的遭遇也不容乐观。一方面要克服水土不服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受当地各方势力的重重压迫。殖民者虽然急需华人参与当地的经济开发,但同时又对华人迅速扩张的经济实力以及社会影响,忧心重重。因此,就有意压制华人,以致于迫害甚至屠杀华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其中最为惨烈的,当属印尼发生的多次屠杀华人事件。各国殖民势力消退之后,当地土著政权也延续了殖民者之前排华、限制华人的政策。一旦当地政局出现动荡,华人首当其冲,成为各种政治势力发泄不满的对象甚至是牺牲品。
长期漂流海外的孤独感和来自当局的压迫,促使华人不断寻求方式来保护自己。这就是一,和当地土著通婚,逐渐融入到当地社会生活之中。二,是创立同乡会馆,守望相助。三,是加入秘密会党,寻求靠山。
晚清末期,随着大量华人移居东南亚,一方面缓解了当时国内的人口压力,一方面推动了东南亚社会与经济的开发与发展。作为东南亚各国本地族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华人华侨现在已经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但限制华人、排斥华人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