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宗听说要罢他的官,当即撒起泼来,脱口而出:“臣有大功于国,这点小事何至于免官”。一个男宠,没干过什么正经事,却口称有大功于国,听到这句话,武则天都笑了。她问宰相:“你们说说,张昌宗他到底有没有为国家立下大功?”宰相们面面相觑,还是那个曾经称赞张昌宗貌似莲花的杨再思宰相的政治水平高,他说张昌宗曾经给陛下合药(既炼丹),陛下吃了,身体康复,陛下健康就是国家的福气,臣认为张昌宗确实有大功于国。武则天一听,觉得这话有些道理,于是借坡下驴说,既然宰相认为张昌宗有大功,那就赦免他吧。这样一来,倒张派就不干了,韦安石和唐休璟两个宰相挺身而出。两人既是宰相,又是太子府的官员,一个是太子左庶子,一个是太子右庶子,他们说此案重大,必须进一步审理。武则天铁了心要赦免张昌宗,懒得接招儿,一纸调令把韦安石调任扬州长史,唐休璟调任幽州都督,你们找地方歇歇吧,别在这儿掺和了。
这个回合,二张兄弟毫发无损,倒张派却损失了两员大将。
但是,倒张派没有泄气,准备下一拨攻击,他们不信,正义在手奈何不了两个为非作歹之徒。
长安四年(704)十二月,洛阳城的大街小巷忽然出现了一批飞书,也就是匿名传单,飞书上写着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谋反的内容,很快整个洛阳城沸腾了。飞书上虽然没有列举具体的谋反证据,但二张兄弟还是很害怕,尤其是张昌宗,自从当上武则天男宠后,因为害怕武则天死后自己难以善终,就去找人算命,这算命的人说他有天子相,张昌宗大惊,当即就把那个算命的打发走了。现在忽然出现飞书说他谋反,他认为准是那个算命的先生把这件事泄露出去了。兄弟两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去跟武则天主动交代这件事,武则天一听就乐了,原来六郎还有天子相,你以为天子是谁都可以做的吗?她拍拍张昌宗的脑袋说:“放心吧,有朕罩着,不会有事的”。
武则天对这件事想不了了之,倒张派却要把事态升级。几天后,一个叫杨元嗣的人公开递上状子说:“昌宗尝召术士李弘泰占相,弘泰言昌宗有天子相,劝于定州造佛寺,则天下归心。”这么一告,就不同寻常了:张昌宗曾找术士李弘泰相面,李弘泰说他有天子相,劝他在定州建造一座佛寺,这样一来,天下就归心了。之所以不同寻常,是因为张昌宗确实撺掇武则天在定州建造了一座佛寺。动机有了,行动也有了,这就是标准的谋反案,是大案要案了。没有办法,只能走司法程序。
武则天当即委任了三个人来查这个案子,三人分别是宰相韦承庆、司刑卿崔神庆、御史中丞宋璟。三个人之中,韦承庆是二张党羽,有心为二张开脱。很快他拿出了自己的调查结论:关于算命的事,张昌宗已经向陛下交代了,属于自首,既然已经自首,谋反就不成立,应该撤案放人。宋璟当即表示反对,说张昌宗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若不是因为飞书的出现,他会自首吗?动机和行动如此明朗,罪在不赦,必须将张昌宗正法。
武则天心里明白了,问题卡在宋璟那儿,只要搞定了宋璟,这个案子就可以不了了之。她决定故伎重演,调虎离山。她让宋璟去一趟扬州,处理一些陈年旧案。没想到调令下达后,宋璟却不奉诏,说扬州那点小事派个监察御史去就行了,臣身为御史中丞,应该负责大案要案。宋璟这番话符合当时的制度,制度上就是这么规定的。没办法,过了两天,武则天又给了他一个新的任命,让他去幽州调查幽州都督的贪污案。但宋璟还是不奉诏,幽州都督官虽大,也只是个具体的个案,臣身为御史中丞,非军国大事不离朝出使。意思是御史中丞是不具体经办地方上的那些案子的,同样有理有据。没办法,几天后,武则天想了个办法,她派宋璟陪宰相出使蜀地,也就是去一趟四川,安抚当地百姓。没想到宋璟仍不奉诏,理由是:现在蜀陇一带既无天灾,又无兵变、民众叛乱,风调雨顺,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滋润,臣去那里干什么?不过是浪费朝廷的差旅费。这样说还不算,他还把武则天的老底给揭了出来:陛下一次又一次将臣外调,是不是不想让臣经办张昌宗谋反一案?而且摆出了一副不办此案绝不罢休的架势:“昌宗分外承恩,臣知言出祸从,然义激于心,虽死不恨”。意思是,张昌宗这样嚣张,不就是因为有陛下宠着吗?臣知道此言一出,马上就会为自己召来祸端,但是,臣心中既然存有大义,就一定要把这个案子办到底,即使为这件事丢掉性命也在所不辞。话说到这个份儿,等于是公然跟武则天叫板儿了。宰相杨再思见场面如此尴尬,赶紧劝宋璟说,你怎么如此对陛下说话,还不赶快退下。没想到宋璟把脸一沉,眼睛瞪着杨再思说:“圣主在此,不烦宰臣擅宣敕命。”武则天算是开了眼界,自己平生阅人无数,还从未见过如此耿介之士,虽然宋璟不给她面子,但她发自内心佩服宋璟的耿介、无私、无畏。她笑了,对宋璟说:“宋爱卿说得对,朕身为一国之君,怎能够徇私枉法呢?现在,朕命张昌宗跟着宋爱卿回御史台受审!”
宋璟大喜,带着张昌宗就走,到了御史台,他马上就开审。没想到他刚刚展开卷宗,武则天的特使就到了,特使当即宣敕:皇帝下敕,特赦张昌宗。话音刚落,张昌宗就像兔子一样跑了。这宋璟给气得差点七穷流血。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所有的人都明白了,只要有武则天在,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就可以肆无忌惮,不受法律约束。二张被反对派这样修理了一番,当然咽不下这口气,报复是肯定的,而且反对派无论怎样反击,也奈何他们不得,因为有武则天在,所有的法律对他们都不适用。如此一来,倒张派就被动了,君臣关系、母子关系变得异常微妙起来。但此时的倒张派不同于当年的倒武派,至少武则天没有向他们挥舞屠刀、斩尽杀绝的意思,她只是不想自己的两个小情人受到伤害。问题是倒张派不想再这样被动窝囊下去,眼看着朝政被二张等人搅得乌烟瘴气。于是,一股巨大的暗流开始涌动,武则天对于二张问题的不明智,必然要以牺牲政治生命为代价。
职场圣经语录
情人与江山事业,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本来不是什么问题,答案是很明确的。但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因为沉湎于情人而丢掉了江山,无数的男人是如此,作为女人的武则天也是如此。为了两个男宠,她不惜枉法,得罪太子和司法部门的人,罢免了几位宰相。如此自乱国本,焉能善终,武周王朝的提前终结是注定了的。
5.神龙政变
对于倒张派来说,二张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他们的威胁不亚于夺嫡之战时的武承嗣。而且他们的背后还有梁王武三思等人,如果再任凭二张胡作非为,在武则天面前挑拨离间,势必会引起同样的夺嫡之战。当初,二张能说服武则天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难道现在就不能说服武则天改立自己的侄子吗?何况武则天之前曾经有过这样的念头。
一连串的事实证明,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二张是行不通的。有人主张策划一次暗杀,可问题是暗杀虽然容易,但武则天饶得了凶手吗?追查下来如果牵涉到太子,一纸诏令就可以把太子废掉,那么武氏子侄被立为太子,就成了定局了。这条路显然不能走。有人说,干脆来一次政变,处死二张,逼武则天提前退位。这条路风险虽大,但这是一箭双雕的事,一旦成功,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了。此举最大的受益者是太子及相王李旦、太平公主等李唐宗室,其次是反对二张的大臣,只要二张不倒,他们随时都可能倒在二张的脚下,他们巴不得二张兄弟赶快下台。于是,这两方面人物成了宫廷政变的核心力量。
倒武派大臣中的核心人物是张柬之。张柬之生于唐高祖武德七年,比武则天小一岁,是个大器晚成的人。他是高宗朝的进士,但那时进士不如明经吃香,因此很不得志。直到载初元年,在武则天举行的一次殿试中,66岁的张柬之一举高中,官拜监察御史,从此时来运转,很快他遇到了人生中的另一个贵人狄仁杰,在狄仁杰的鼎力推荐下,他从从八品的监察御史到四品的荆州长史、洛州司马、刑部侍郎,到80岁时,终于官拜宰相。应该说,武则天对张柬之也有知遇之恩:要是换了别人,80岁早就该退休了,还想做宰相?张柬之并非不知道这一点,但他依然站到了武则天的对立面上,不因为别的,只因为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气焰熏天,朝政日非,国家前途未卜。作为正统的儒家知识分子,他不能容忍,再说,任凭二张胡闹下去,他自己会是什么下场,也未可知,因此,他决定“清君侧”,确保太子李显能够顺利即位。这是一个政治立场坚定,胸有城府,手握大权的人,理所当然地成为大臣之中倒张派的核心人物。
为了这次政变,张柬之凭借手中的权力和武则天的信任,做了两件事:
首先是策反官员。他首先策反了右羽林大将军李多柞。李多祚是靺鞨人,少数民族,为人比较讲义气,没有那么多的心机,他是唐高宗时期投降过来的,在高宗朝步步高升,对高宗很是感念,张柬之就利用他这个身世去打动他,结果成功了。
当时,武周王朝直接掌控的京师驻军有两支:一支叫做北衙禁军,负责保卫皇帝及皇宫的安全;一支叫做南衙卫兵,负责保卫中央政府的安全。北衙禁军的最高统帅就是左右羽林大将军,李多柞是这两个最高统帅中的一员,做通了他的工作,政变就有希望。
当然,光靠一个李多祚是无法左右军方的,必须要让李多柞手下的军官、士兵们也同情政变。张柬之利用自己当宰相的用人权,把一些亲信安插到羽林将军的岗位上,通过他们去做中下级军官的工作,并控制中下级军官。这样一来,军队问题解决了。
策反了李多祚以后,张柬之又做通了另外两个人的工作:一个是司刑少卿桓彦范,另外一个是中台右丞敬晖两个人。两人与张柬之曾是同僚,而且都是狄仁杰推荐到朝廷上来的,是同门关系,意气相投。所以,张柬之对两人的策划几乎没有费什么口舌,一拍即合。就这样,张柬之、桓彦范和敬晖,就成了政变指挥部的核心成员。
其次是联络李唐皇室。要诛杀二张,逼武则天退位,必须要打着皇室的旗号,尤其要有太子的参与才能进行,否则就是犯上作乱。要跟太子李显取得联系并不难,因为他每天都要从玄武门进宫给武则天请安,桓彦范和敬晖已经在张柬之的安排下做了羽林将军,每天守在玄武门,两人找准机会向太子交待政变计划,此事关系到太子的利益,太子又是最大的受益者,而且照目前的情形看,不这样做已经不行了。因此,太子李显没有理由不赞成。
皇室这边的主要成员有三个:太子李显、相王李旦,还有太平公主。三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二张是他们的共同敌人,自然是会精诚团结。李显是政变的旗帜,当然要负责皇室的协调,他派出太子右庶子、宰相崔玄曄与张柬之等人沟通联络,就这样,崔玄曄也成了指挥部的成员。
相王李旦此时是左卫大将军,这是南衙卫兵的最高领袖,只要政变爆发,他就立即带领南衙卫兵来控制中央政府,稳定京师秩序。
太平公主的任务就是策反大内宫女。太平公主是女中豪杰,行事很像武则天,宫女们无不敬畏她三分。她出面,很快就做通了部分宫女的工作。只要政变发生时,这些宫女不给卧病在床的武则天通风报信,武则天就成了孤家寡人了,同时,让她们监控武则天和二张兄弟的一举一动。这样,武则天的情报网就瘫痪了。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转眼长安四年就过去了,第二年的正月初一,武则天宣布改元神龙,进人了神龙元年(705),她一点儿也没有还政于太子的意思。此时的武则天继续病卧长生殿,身边只有二张兄弟出入。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若是武则天有什么不测,没有倒张派的大臣在场,二张就极有可能伪造遗诏,若是来个废除儿子,改立武氏子侄的话,这事情就麻烦了,不能再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