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余光中是伟大的诗人、散文家、评论家,他的诗文朗朗上口,令人爱不释手,很多人都能背上那么两三句。然而,我们不知道他还主编过多种重要诗文刊物,翻译过多部外文经典作品,并写出了精辟的译论。余光中自己说:“我出身于外文系,又教了二十多年英诗,从莎士比亚到丁尼生,从叶芝到佛洛斯特,那‘抑扬五步格’的节奏,那倒装或穿插的句法,弥尔顿的功架,华兹华斯的旷远,济慈的精致,惠特曼的浩然,早已渗人了我的感性尤其是听觉的深处。”翻译其实是一个重新创作的过程,中西文化的冲突在余光中身上碰撞出了眩目的火花,精通外文,畅晓中文,满腹诗书、气度不凡的他在翻译和原创中自由行走,游刃有余,诗文也更加深远,辽阔,耐人寻味。
古往今来,大凡有作为的人都是通才,而且都是有一技之长的通才。
达芬奇如果没有没有对数学、力学、生物学的悉心研究和深刻理解,也不会创造绘画的奇迹,“就是使平的画面呈现凹突感”。肯定这个世界会少了一个美丽的“蒙娜莉萨”,少了一个“耶稣”和“犹大”。
学英文出身的余光中如果没有饱度诗书,怎么能写出那一句句打动人心,快炙人口的诗句。如果不是学富五车,怎么能翻译出如行云流水般的名家名篇。
杨振宁说:“你可能倾全力于某个狭窄的领域,因为想要什么都懂必然是浪费时间。但你也可能持另外一种看法,即想扩大知识面,对科学进展有广泛的兴趣。我认为后者一般来说更容易成功。”
我们在“充电”的过程中,也要广泛摄取知识和技术,做到博大精深。“一招鲜,吃遍天。”我们不仅要加强学习与自己的工作和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也可以学学其它的东西。如果“招招都鲜”,那我们还怕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参与职场的竞争吗?融会贯通的运用各科知识和技术,做个有一技之长的“万精油”,那我们还怕不会得到老板的喜爱吗?
潘玉林在一家茶叶公司做销售,他每年销售业绩还不错。每天的生活都是见客户、谈生意、签合同。玉林觉得生活渐趋雷同和平淡,没有激情。自己平时喜欢计算机,没事就喜欢瞎琢磨。还报名参加了一个多媒体后期制作学习班,这样也可以让自己的业余生活充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