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波罗不是一个容易气馁的人,他耐心地向他最好的朋友解释这个计划,可惜的是并不能改变布鲁诺的想法。于是柏波罗决定,即使自己一个人也要实现这个计划,他将一部分白天的时间用来提桶运水,用另一部分时间以及周末的时间来建造他的管道。他知道,要在像岩石般坚硬的土壤中挖出一条管道是多么艰难的事。因为它的薪酬是根据运水的桶数来支付的。他知道在开始的时候,自己的收入会下降。他也知道,要等上1年,2年,他的管道才能产生可观的效益。便柏波罗坚信他的梦想会实现,于是他全力以赴地去做了。
不久,布鲁诺和其他村民就开始嘲笑柏波罗了,称他为“管道建造者柏波罗”。布鲁诺挣到的钱比柏波罗的多一倍,并常向柏波罗炫耀他新买的东西。他买了一头毛驴,配上全新的皮鞍,拴在了他新盖的两层楼旁。
他还买了亮闪闪的新衣服,在饭馆里吃着可口的食物。村民尊敬地称他为布鲁诺先生。他常坐在酒吧里,掏钱请大家喝酒,而人们则为他所讲的笑话而格外的高声大笑。
当布鲁诺晚上和周末在吊床上悠然自得时,柏波罗却还在继续挖他的管道。头几个月里,柏波罗的努力没有多大的进展。他工作得很辛苦--比布鲁诺的工作更辛苦,因为柏波罗晚上、周未也还在工作。
但柏波罗不断地提醒自己,实现明天的梦想是建立在今天 的牺牲上面的。一天一天过去了,他继续地挖,一次只能挖1英寸。
1英寸又1英寸……成为1英尺。他一边挥动凿子,打进岩石般坚硬的土壤中,一边重复这句话。1英寸又1英寸……成为1英尺,然后10英尺,……20英尺……100英尺……
“短期的痛苦带来长期的回报。”每天的工作完成后,筋疲力尽的柏波罗跌跌撞撞地回到他那简陋的小屋时,他总是这样提醒自己。他通过设定每天的目标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成效。他这样一直坚持下来,因为他知道,终有一天,回报将大超过此时的付出。
每当他入睡前,耳边尽是酒馆中村民的嘲笑声。“目光要牢牢地盯在回报上。”他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这句话。
就这样一天天,一月月地过去了。有一天,柏波罗意识到他的管道已经完成了一半了,这也意味着他只需提桶走一半路程了。柏波罗把这多出的时间也用来建造管道。终于,完工的日期越来越近了。
在他休息的时候,柏波罗看到他的老朋友布鲁诺还在费力地运水。布鲁诺的背驮得更厉害了,并由于长期的劳累,步伐也开始变慢了。布鲁诺显得很生气,闷闷不乐,好像是为他自己注定一辈子要运水而愤恨的样子。
他在吊床上的时间减少了,却花更多的时间泡在酒吧里。当布鲁诺进来时,酒吧的老顾客们都窃窃私语:“提桶人布鲁诺来了。”当镇上的醉汉模仿布鲁诺弓腰驮背的姿势和他拖着脚走路的样子时,他们都咯咯地大笑。布鲁诺不再习酒请大家喝了,也不再讲笑话了。他宁愿独自坐在漆黑的角落晨,被一堆空酒瓶所包围。
最后,柏波罗的重大时刻终于来了--管道完工了!村民们簇拥着来看水从管道中流到水槽里!现在村子里有源源不断的新鲜水了。附近其他村子里有人也都纷纷地搬到这个村子中来了,于是这个村子就发展和繁荣起来了。
管道一完工,柏波罗就再也不用提水桶了。无论他是否工作,水都一直源源不断地流入。他吃饭时,水在流入。他睡觉时,水在流入。当他周末去玩时,水还在流入。流入村子里的水越多,流入柏波罗口袋里的钱也就越多。
这是国外版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我们为许多人缺乏远见而感到悲哀。但现实令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是生活在一个“提桶”的世界里,只有一小部分人敢做建造管道的梦。你是谁?提桶者还是管道建造者?
没有成功,并不是你不愿意去努力有时候只是时机未到,不要泄气,拿出你勇气和坚定的心去面向命运给你的安排。虽然不成功但也曾经努力过,不要泄气重新在来。虽然被抛弃也不要哭泣,用坚定的心去寻找未来的笑容。记住这样一句话:遇事不逃避,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你所遇到的困难,抬起头看风雨变化,人生本莫测,输赢在一时。把握好自己手中的命运,珍惜好你所需要的一切,不焦虑,不贪心,不逃避,不狂妄,用平常心去创造你想要的未来。
真正聪明的人要会创造机遇
有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足以令他成功的机会。在过去的岁月中,或许我们一直在等待成功的机会,而耗去了过多的时光,却等不到机会的出现,从今天起,在等候的同时,我们可以开始做好准备,让自己保持在最佳状态,以便机会出现时,你可以紧紧抓住,不让它溜过。有人坐等机会,希望好运气从天而降。成功者积极准备,一旦机会降临,便能牢牢地把握。被动等待或守株待兔,根本是浪费时间、错失良机的举动,而这亦无异于把自己的命运交付给未可知的外力来决定。
自己创造好运,就是要力争主动,主动出击,发现适合自己的机会一定要全力以赴,这样,好运真的会时时伴随着你。
小学毕业时吴鼎民以全年级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一所全国有名的中学读书。可初二还没读完,文革就开始了,学校停了课,然后便是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他背着行李随着高中同学走了,这一去就是八年多。
八年中,劳动以外,他到处寻找精神食粮。附近鞭炮厂收了一大堆书籍准备卷鞭炮皮,他跑去像搜寻珍宝一样淘出一批大学文科教程,一本本地啃了下去。大多数人看不到前途,想学习又坚持不下去,他却走到哪儿都捧着一本书。有一次,同伴同他打赌:别看你今天在读书,明年的今天你还在读书,我把头砍下来送给你。他没想要同伴的头,但他确实一年后仍在读书,而且一年一年延续下来,当村里只剩下包括他在内的两名知青时,他把机会让给了年长的知青。他是第一批进村的,却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八年中,他不去考虑用什么办法回城,只知道看书学习。因为有一个信念支撑他。这个信念来自于一位长者对他说的话:“国家不会永远乱下去,总有一天知识会有用。”他努力着,等待机会。
机会来了,1978年初,初二未读完的吴鼎民一举考上了大学外语专业,他终于抓住了机会。在学习期间,他是学校允许可以不上课的两名学生中的一名,因为他还是学校中专班的先生。后来吴教授为了提高自身能力,一次次向新的高度进发,在南京大学,在华东师范大学,直到1988年取得广州外国语学院硕士学位。
寒来暑往,吴教授已不年轻。他的心却和年轻人一样,敏锐、进取。他深知机会到来之前准备的重要。现在他正引导、帮助学生做机会到来前的准备。在他带领下搞的分级分类教学试验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更注意的是以人为本,激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开发自己的潜能。吴教授为学生选的学习内容涉及很广,从中国古代美术到伯拉图的哲学思想,从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分析到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走向,从伦理道德到宗教法律,在外语教学的课堂上,他不但让学生掌握一门语言,还让学生同时接受综合素质的教育。这就是吴教授受学生欢迎的原因。吴教授所学所教的专业决定了他不会像理工科那样有震惊世界或者巨额经济效益的成绩。但是吴教授的了不起就在于他了解未来社会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他知道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所以他始终处于不知疲倦的探索中,去大力帮助学生在机会来临之前,做好充分准备。他热切希望每一位学生都有美好的明天。
帮助学生抓住机会的同时,吴教授自己的机会也会来临。
你不一定要等待机会,因为,你可以为自己创造机会。我们的方向在那里,我们的机会在那里,与其静静等待别人给予机会,不如主动为自己创造机会。机会就在我们的手里,全看我们能不能察觉。就像故事里的工匠,即使处在绝对有利的机会环境中,他还是沉着地选择,由此发挥自己的优势,为自己开拓了另一个机会的新天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到处都可以看见招募工匠的广告。一时间,建筑工匠的行情看涨,待遇也因此节节升高,其中有位曾经做过这类工作的年青人,一听说城里正在高薪招募工人,立即放下手边的所有工作,进城寻找亲的工作机会。然而,当他抵达城市后,看见四处张贴的广告,他不禁困惑地想;没想到工匠的而求量这么大,哪一家公司福利比较好?比较稳定?烦闷了半天的他,忽然跳了起来,开心地敲了自己的脑袋一下,惊醒似的说;我何必去应征工匠呢?只见年青人立启程,回到家乡,他筹措了一些资金,接着又回到城里租了一间小店面。第二天,他在门口张贴了一张广告纸,上面写着,资深工匠培植新人训练所。许多想应征工匠的人,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技能多数都无法被录用,因此当他们听说有这么一间训练所后,纷纷上门求教,并当场交了学费,立接上课,这个脑筋动得快的年青人,转了个弯,利用他的专业技能,赚进了大把钞票,这比他卖力地付出汉水做工匠能获得薪资,要多上好几十倍呢!
机遇不会莫明其妙地突如其来。任何一个机遇的降临常常都是由于本人过来的勤劳和蔼缘所至。有的人平常不勤劳进修,不留意积聚经历,即便公司某个职位有了空缺,但怎么也轮不到他的头上;有的人不会为人处世,不喜爱结交冤家,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够会有冤家(基本数不出几个冤家)来帮他呢?
培根说过:“智者发明时机”。时机是等不来的,它必需靠我们平常的勤劳运营和勤劳发明才干取得;时机也是同等的,关键是看你能否懂得如何去寻求时机,并且将它变成人天生功的垫脚石。假如你没有预备好“领带”,他人让你“进门”才怪呢?
适合自己的机遇才是成功的因素
没有任何人都适用的道理,只有最适合你自己的道理。一个人的性格会决定他如何面对社会,如何整合资源,最后看似水到渠成,背后其实是个人选择起到的作用。座椅在做生涯规划时,一定要看清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菲勒出生在一个贫民窟里,他和很多出生在贫民窟里的孩子一样争强好胜,也喜欢逃学。与众不同的是,菲勒从小就有一种发现财富的非凡眼光。他把一辆从街上拾来的玩具车修好,让同学们玩,然后每人收取0.5美分。在一个星期内,他竟然赚回一辆崭新的玩具车。
菲勒的老师深感惋惜地的对他说:“如果你出生在富人的家庭,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但是,这对你来说已是不可能的事了,你能成为街头商贩就不错了。”
中学毕业后,菲勒正如他老师所说的那样,成了一名小商贩。他卖过电池,小五金,柠檬水,每一样都经营得得心应手。与贫民窟的同龄人相比,他已经可以算是出人投地了。
但老师的预言也不全对,菲勒靠一批丝绸起家,从小商贩一跃而成为商人。那批丝绸来自日本,数量足有1吨之多,因为在轮船运输当中遭遇风暴,这些丝绸被浸染了。如何处理这些被浸染的丝绸,成了日本人非常头痛的事情。他们想卖掉,却无人问津;想运出港口扔了,又怕被环境部门处罚。于是,日本人打算在回程的路上把丝绸抛到大海里。
港口有一个地下酒吧,菲勒经常到那里喝酒。那天,他喝醉了。当他步履蹒跚地走过几位日本海员身边时,海员们正与酒吧的服务员说那些令人讨厌的丝绸。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感到机会来了。第二天,菲勒来到轮船上,用手指着停在港口的一辆卡车对船长说:“我可以帮你们把这些没用的丝绸处理掉。”结果,他没花任何代价便拥有了这些被染料浸过的丝绸。然后,他用这些丝绸制成迷彩服装、迷彩领带和迷彩帽子。几乎一夜之间,他拥有了10万美元的财富。
有一天,菲勒在郊外看上了一块地。他找到地皮的主人,说他愿意用10万美元买下来。地皮的主人拿到10万美元后,心里还嘲笑他:“这人样偏僻的地段,只有傻子才会出这么高的价钱!”
令人料想不到的是,一年后,市政府宣布在郊外建环城公路。不久,菲勒的地皮升值了150倍。城里的一位富豪找到他,愿意出2000万美元购买他的地皮,富豪想在这里建造别墅群。但是,菲勒没有出卖他的地皮,他笑着对富豪说:“我还想等等,国为我觉得这块地皮应该值得更多。”果然不出菲勒所料,3年后,那块地卖了2500万美元。
人的一生,不过是一个寻找的过程。就像过河的小马寻找着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一样。——题记小马过河的故事我们早已熟知在心,过同一条河,牛大伯和小松鼠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小马经过实践也得出了自己的真知:河水不深也不浅。孰对孰错?其实谁都没错,只不过它们各自条件、经验不同,都以自身条件为依据,分析客观事物河水的深浅。所以它们的结论无疑也只能适合自己。其实每个人的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追寻着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最终还是选择了归隐,因为那腐败昏暗的官场不适合他。他的清高与那个混沌的官场格格不入。而归隐,才是最适合他的。于是便有了东篱下的悠悠菊香。 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同样放弃了荣华富贵,选择了“仰天大笑出门去”,因为明争暗斗、勾心斗角的宫廷没有扭曲他的气质,或许,飘荡四方、游情于山水之间的生活更适合他。于是历史上留下了诗仙醇香佳酿般的数百诗篇。不畏身残的伟大科学家霍金,最终完成了著名的黑洞轮,因为他只能坐在轮椅上,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需要被人照顾。选择物理研究,无疑是适合他的事业。
相反,不适合自己的,即便得到了也是毫无用处。就像一个小故事当中讲的那样,公鸡在沙砾中寻找麦粒,但是却找到了一颗珍珠。然而公鸡却弃珍珠不顾,继续寻找能让它果腹的麦粒。珍珠相比于麦粒,不知要贵重多少倍。然而对于公鸡而言,不能填饱它的肚子,就只能作为“废物”。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实例。众所周知的一代君主李煜,无人否认他的词写的很美,而且工书,善画,通音律。若出身于一个平凡的书香世家,定能够引领一代风骚。可惜造化弄人,他不得不坐在皇帝的位置上。或许正因为他选择了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路,最终不仅害了自己,而且亡了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才有可能让我们走向成功。无论它的起点有多低,处境有多难。让我们大家都像小马那样,迈出自己的脚步,大胆地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