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生涯男女有别
1986600000007

第7章 怎样做个好的男上司(4)

例二,高经理一走进办公室,便唠叨开了:“你看你,怎么把废纸篓放在这里?难看不难看广“小王,我昨天不是让你把头发剪短的吗?怎么还是这副披头散发的样子?”“哎哟哟,瞧你这办公桌,简直象垃圾堆!” 当高经理一边说着,一边走进尽头的经理办公室。众人刚刚不约而同地舒了口气时,高经理又伸出头来嚷道:“喂,你们都听好,今天可不准再提早吃饭!”

例三,“小陈啊,我这可是为你好。” 办公室主任老张一面说,一面把沾在小陈衣领上的一小片枯叶拂掉,“这件事我已经和你谈过好多次了,你怎么就是不听呢?这样下去怎么行呢?” 小陈眼睛看着窗外,对张主任的话置若罔闻。

不难看出,上述例子中的领导都用了“家庭式”的指责法。那科长如同严父,一点也不给下属面子,搞得别人非常狼狈,失去了以后搞好工作的信心。高经理是“婆婆嘴”,事无巨细,唠叨个没完。老张则像个教子无方的慈母,对不听话的孩子束手无策。

下属不是孩子,既不可以溺爱,也不可以过分严厉。像那个科长,应该对小王说:“你的字写得太潦草了,打印起来有困难,希望你重新誊抄一下。另外,你经常要搞这类工作,有空的时候可以练练字。” 这样,该表达的意思也都表达清楚了,但却不至于让下属下不来台。高经理对那些小事,则应该是视若无睹的。假若觉得有必要整顿,不如于脆把全体人员召集起来,说一下劳动纪律和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的问题。这样既能解决问题,却不显得婆婆妈妈。张主任对小陈则应该严肃点。国有国法,厂有厂规,屡教不改要受相应的处分。哀求苦恼只会丧失威信,而收不到好效果。

在家庭中有很多事情和工作场所不同。家庭是由有血缘关系的人组合而成的,有一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亲情紧紧地维系着。家庭中自然也有快乐与痛苦,但每一分子都责无旁贷地分享着苦和乐,这和以劳动契约为基础而结合的工作关系根本不一样。即使工作场所的气氛非常平稳,也不可能像一家人。在家庭中,再没有道理的指责,都可能因为特殊的亲情联系而得到谅解、理解,好管闲事也不会引起反感。但工作中,不适当的指责给双方关系所带来的损害,日后不管你怎么苦心挽回,要恢复都是非常困难的。领导者应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

指责自己也无法完成的事

古语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按照这个道理,自己无法达成的事,也不要去指责别人。从表面上看,对当领导的提出这个要求有点过份。领导者不可能是万能的,如果自己无法达成的事就不能指责,那不是什么都管不了吗?

如果是技术性、专业性的问题,当然不能作此要求。我们所说的恰恰是将技术性、专业性排除在外的问题。

某年,国内不少地区遭受特大水灾,全国各地都纷纷募捐救灾。某厂厂长在会上慷慨激昂地作了一番动员,又严厉地批评了某些人见灾不救的行为,宣布干部带头捐款,款额大致为厂级干部100元,部级50元,科级30元,工人5元至10元。但是,这位厂一长自己捐了多少线呢?10元!当他搁下钱想走时,台下嘘声四起。工人们都为有这样的厂长而感到丢人。

这位厂长自然是吝啬成性,以致做出来的事情荒唐得无以复加。其实,既知自己有这个毛病,就不要再去指责别人,这样做,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既伤着了自己,又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反而叫人耻笑。

当然,在更多的时候,问题不是这样明显的。比如,有的领导要求职工准时上下班,自己却爱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爱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有的领导要求职工不要化公为私,自己的孩子却常常坐厂里的小车。凡此种种,也许你自己并不觉得,别人却都看得清清楚楚,并由此而对你的批评产生抵触情绪。

有些属于任务一类的事,也要注意这一点。有的领导喜欢说:“限你三天完成。” 或“这件事办不好别下班。” 说这种话时,领导应该考虑到完成工作的可能性,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假若自己是那位职工,有没有可能在你所说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假若做不到,就不能这样要求别人。

鉴于这一点,领导精通业务的问题也应该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在对下属提出要求、或者批评下属时,下属态度强硬地说:“你来做做看。” 你胸有成竹地说:“好,我来做,你好好看着。”’然后,你不慌不忙地做了,做得非常完美,那么下属是不会不心悦诚服的。即使心中还不服,也是决不敢再强辩了。这样来处理问题,当然是最理@的。所以领导者即使不能做到样样精通,也要尽可能地熟悉业务。

当然,现代社会科学发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涌现了许多新的、复杂的、专门化的东西,领导者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样样精通的。我们只要在道理上做到了不指责自己也无法做成的事,专业技巧上的不如人,可以坦率地承认。可以这样来回答下属挑衅性的话语:“这个工作我不会做。在这方面不如你,因为你是负责这个工作的,就如我负责管理这个厂子一样。管理的工作你也同样不熟悉。我们各司其职。” 谦虚的态度加上严格的要求,想来是能够说服下属的。

从上面的例子得知,要影响别人最佳的办法是改变自己的行为;尤其是与难缠的人物交手时,特别适用。

当你遇到人际相处的问题时,下面的方法,也可供你参考:

A.对事不对人。把焦点转向当事者的人格特质不但于事无补,有时反而造成更难收拾的残局。此时,不妨请教对方解决之道。通常提出解决办法的人,会比较努力去执行。

B.不要互相报复。以牙还牙、以眼还限的心态,只会造成两败俱伤。相互报复的结果,使问题恶性循环,而目.愈来愈难解决。

C 认识你的不足。每件事都有正反三面。你的看法或许非常正确,但可以试着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假设对方所说都是正确无误的。

D.保持耐心。立即情绪化地反击难缠的人,只会破坏彼此的关系,特别是你愤怒时更可能一发不可收拾。试着摆脱心里的偏见与冲动情绪,冷静而理性地回应。

E.不要失去重点。有时候我们被某一个问题或行为困住,以致失去立场,结果使问题似乎比实际存在的还大。

F.不要责备任何人。责备只会让问题变成对与错、好与坏、输与赢的罪魁祸首,会使一个单纯的问题升级成为冲突。

G.采取正面的态度。赞美总是比批评受用,一般人也比较喜欢和欣赏他们的人共事。试着从周围难缠的人物身L找出值得赞美的地方,而诚恳、实在地赞美他(她)。如果这是你头一次这么做,这个难缠人物可能刚开始会心存怀疑,但没有关系。多正视对方的优点也许是改善人际关系最简单、最没有风险的方法,而且即使对难缠人物也非常奏效。

乱发脾气

领导者也是凡人,也有心情好坏的变化。比如,昨天晚上和妻子吵了嘴;或者刚从电话里得知儿子数学考试又开了“红灯”;或者原有的订货单位突然取消了订货;或者刚受过上司的一顿批评;再或者什么事也没有,就是情绪低落,莫名其妙地心情不好。

当领导处于这种情况和心理状态下时,下属做错了事,或在批评下属时,对方态度恶劣,便容易冲动骂人。往往在怒不可遏的情况下,一下子说了许多不该说的事,事后却又悔恨莫及。

要请别人原谅,不是这么容易的事。人总希望他人能以宽容的美德对待自己,但人们又常常不肯真正原谅别人的过错。即使嘴上说了原谅的话,心里仍在想:“这家伙,骂我骂得这么难听,你气出完了,就来叫我原谅,有这么容易吗?” 甚至嘴里心里都想原谅对方,潜意识中却仍耿耿于怀。一遇到合适的时机,对对方的反感又会涌上心头。所以,领导者在遇到麻烦的时候,或心情不好的时候,尤其应该警惕,不要让自己随意发脾气。发脾气所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不可收拾的。这真是一“发”不可收呢。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领导者也是人,难免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在这种时候怎么能有效地控制住自己,不发脾气呢?除了加强意志的力量外,还有几种办法也行之有效:

一种是暂时把四周的人统统当作物看(这不含有不尊重人的意思)。因为生气全是因人而起。有人使你不满意了,他的脸、甚至他的一撮胡子也会使你大生反感。所以不妨把对方视为物品。对桌子。椅子或机器电脑,有什么气可生?这样就可以使你在发脾气前有一段缓冲,可以用比较客观、公平的标准来看问题。

第二种是用深呼吸的方法使上冲的血液得以缓和。命令自己放松,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地吐出来。然后说:“我不生气。我心情很平和。”(必须说出声音来!)如此重复数次,必能使胸中的忿间有些舒解,甚至彻底舒解。

第三种是运动转移法。就是你不妨请几小时的假,去跑步或打球,或游泳,什么运动都行,但必须做到大汗淋漓为止。然后用热水冲一个浴,换上洁净宽松的衣服。最好再到美发厅做一下头发,随后你一定会觉得心情不那么压抑了。

心情不好的时候,切记不要大量抽烟喝酒或蒙头大睡。古人早卞说过:“借酒消愁愁更愁”。烟和酒对神经中枢都有麻醉作用。麻醉之后,自控力更差。所谓“酒后吐真言”、耍酒疯、酒糊涂,都是这个意思。自控力差,自然更容易发脾气。睡觉也是如此。睡不着时,千头万绪涌上心头,越想越烦。睡着的话,又潜意识活动占了主要地位,一旦醒来,睡意朦陇,自控力也处于较低的水平,极易发脾气俗话说的“被头疯”,就是指这种状态。

(6)男主管如何对下属进行情感投资

拒绝,会损害威信

“高科长,今天我们科里的同事约好一起去市工人文化宫舞厅,庆贺小余夜大毕业,请您一起参加。” 科员小王笑容可掬地对高科长说。

“哎呀,我可不会跳舞,免了吧。” 高科长也笑容可掬地说。

从此之后,高科长再没接到过诸如此类的邀请。本来,他也没放在心上。他还以为属下的科员们没再搞过类似的活动呢。但有一天,当他来到一家酒楼喝外甥的喜酒时,意外地发现,属下的科员正团团圆圆坐成一桌,又吃又喝,又说又笑。当发现了邻桌的高科长时,彼此的神情都非常地尴尬。

高科长这才想起,科员们这些日子来同自己一直是疏远的。有时,他明明听到办公室里人声鼎沸,正在热烈地讨论什么事情,但只要他一跨进去,立刻变得鸦雀无声。即使上班时间未到,每个人也都正襟危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前,不苟言笑。他有时也想说些亲切的话,把气氛搞得轻松点,但回答他的总是~张讪油的笑脸。高科长不明白,问题就出在他拒绝参加下属活动的那一次。

首先,他没有表示应该去和很想去。其次,也没有提出充分的理由,说明他为何不能去。他只说不会跳舞,这显然是个借口、要知道,下属让你参加一次“活动”,并不一定要你跳舞,更没有要求你会跳舞。“不会跳”,可以不跳,或者学着跳,却不成其为“不去” 的理由。所以,下属们便以为你在摆架子,认为你在强调自己的地位和机不一样,不屑与他们同乐。自然,他们也就不会再有和你亲近的感受和愿望了。你虽是他们的上级,但他们都对你敬而远之。

事实上,高科长那个部门的科员曾不止一次地搞过活动,但都是瞒着高科长的——也免得他又要找借口。说不定他拒绝参加还意味着压根儿反对这种活动哩。让他知道了,倒又不能不邀请他。这就是高科长与他的下属疏远的由来。

有的领导也许会觉得,和下属疏远一些好,这样才有威信。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参加下属的活动是接近和了解他们的绝好机会,千万不要错过。在酒席上、舞厅里,你可以听到许多平时绝对听不到的话;下一盘棋,跑一次4×400米接力,与下属联络感情的作用也可能远胜于一次谈话或家访。一个与下属在感情上有隔膜的、对下属情况又不甚了解的领导,无论如何是不会真正有威信的。至多,也是有威无信罢了。

当然,也不是说,凡下属的活动一定要参加。可以去,也可以不去。不去,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能去。如上所述,你必须把理由向下属说明,并明确表示自己应该去也很想去,只是迫不得已罢了。另一种是不该去。那就是活动本身内容不够健康。比如说赌博,那时不仅自己不去,还要劝阻下属不搞这种活动。

你的腰包不会白掏

还有一点也须注意,就是参加下属的活动,必须自掏腰包,以表示自己是普通一员。活动中也要放弃指挥的习惯,让下属充分发挥。有时候,装装“小三子”,会大有好处哩。

据说某位专职训练马拉松选手的教练为了照顾选手,不惜将自己每个月的津贴拿出来贴补选手们的花费;不仅如此,对于队员食量惊人的伙食费,也由他自己掏腰包供应。除此之外,他还将自营的工艺店的大部分收人及演讲费等,投资在选手身上。

就此情形看来,与其说他们是师徒关系,不如说是站在同一条线上、为了同一目标而努力的伙伴。在这些选手的心目中,教练不但是他们的伙伴,也是盟友。以这个例子而言,这位教练无论在田径场上及人情世故、精神生活各方面,都堪为队员们的老师。像这种为了训练选手而将自己的财产、时间完全奉献出来,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又像是选手们的“佣人”。

当然,若要每一位上司都像这位教练一样地照顾下属,自是不太可能。然而,站在教导者的立场,偶尔也应把自己当做下属的“佣人”,在某方面有所牺牲,才可达到教导的效果。何况,自己乃是在为公司培养人才,除了自己应辛苦一些,还必将付出代价。

为了由衷地表现出重视下属的态度,身为上司者,虽不必如同以上那位教练般供应选手们的伙食,但至少偶尔应自掏腰包请下属吃饭,以示慰劳。

要知道,时下的年轻人对于金钱都极为敏感。当上司请吃饭时,他们必定在一旁观察,看看上司是否站在收款机台等着开发票。通常,如果上司掏了腰包,他们往往会心存感激,认为上司特别安排了这顿饭,自己也应好好地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当上司自掏腰包请属下吃饭时,切忌存有“我请你们吃饭,你们就该为我认真工作”的想法及行动表示,否则必然产生反效果。唯有排除自私的心理,才可获得下属绝对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