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医师说:“学生们为什么要嘲笑你,那是因为他们看出了你在演戏。作为一名老师,你不一定非要自己表现的十分完美,偶尔也可以表现得愚笨一点,孩子们依然会尊重你。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摘掉你的面具,显现出你的真是,你才会喜欢自己。”
离开诊所的时候,李梅的心情好多了。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担心自己的面孔,以真实的自己工作和生活,生活反而更幸福了,自然,抱怨也没有了。
对我们来说,天空本该是明媚的,但是,抱怨的阴云却让很多人看不到明朗的蓝天。对那些喜欢抱怨的人,人们总是退避三舍。抱怨像一个气球被烟头烫破一个洞,使自己与别人同时泄气。抱怨不仅让我们失去了朋友和生活的勇气,更给我们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所以,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们要尝试拒绝抱怨,遇到问题,就要想尽方法去改变环境、克服困难。我们要摒弃抱怨,因为抱怨是坏习惯,因此我们要远离抱怨,化怨气为志气,生气不如争气。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人的一生,在面对困境时,不要急着去抱怨,而要想如何去改变,即使我们改变不了外界的大环境,我们还能改变内在的小环境。如同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的纯金一样,世上也没有绝对完美的生活,也没有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满意的生活。尽管,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诸多不如意,但是,只要我们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就能远离抱怨,这样才能幸福地工作和生活。
学会慢生活,让心情“充充电”
开心的人知道适当的放慢节奏,在人生旅途中欣赏周围的美景,体验生活的乐趣。而郁闷的人总是嫌脚步太慢,从而沦为速度的奴隶。
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环境危机,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焦虑证等等,都可以从压力与速度上找到根源。我们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句话如果反过来就成了,“我们生活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违背了我们生活的初衷,现在有的人却逐渐的背离生活的主旨。
现代人也已经开始反思快节奏给我们带来的危机。
1986年开始,意大利人Carlo Petini推动“慢食运动”,“慢食”风潮从欧洲席卷全球。一群关注“如何生活是好”的先锋,在各个领域和层次,以各种创新的方式,体现“慢”的态度。
比如说”慢食“,应该在轻松的环境下吃精心烹制的食品,不接听手机,不查看掌上电脑。意大利的”慢一族“喜欢每天花两个小时来吃午餐;法国的”慢人“们更是每天三顿饭都精雕细镂,该有的程序一个都不能少;有些美国人还在自家院子里种菜,从头到尾地享受食物带来的乐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在1000多年前用诗词表达了自己向往田园生活的心情。现如今,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广州出现了这样一群都市人,他们为了逃离城市的喧嚣,竟到市郊另辟天地开创出“懒人部落”,过上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据《羊城晚报》报道,广州的这群都市人放弃了城里五光十色的热闹,选择到郊外山清水秀的僻静山谷,租下百亩荒地,共同建设家园,过起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简朴生活:在自家庭院前后种植蔬果花草、喂养鸡鸭鱼,‘更多的时候是在钓鱼、晒太阳、发呆。他们称这种生活形态是懒人的活法,所以就叫”懒人部落“了。在部落里,成员们实行的是”原始共产主义“,即所有建设成本和生产成本共同投入,共同劳动,劳动成果平均分配,生产以自给自足为目标。
豪戈尔曼·斯特尔里戈夫是俄罗斯一个富豪。近日他突然厌倦了穷奢极欲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的私人飞机、豪宅,带着家人回到乡下,重新过上清贫的农夫生活。当人们问其原因时,他说,以前我总是追求快,快速的工作,高效的工作,却忘记了享受生活,尽管我非常富有,但我并不开心,终日忙碌而感受不到快乐。
物质财富的确很重要,但有的时候它并不能带来你所期望的快乐。还是适当放慢速度吧,这样才能变得开心。
当你在寒风凛冽的街头为客户奔波劳碌,当你为赶上最后一班公交车拼命狂奔,当你在办公室中忙碌而机械地处理着业务……你有没有发现你的神经被敲打得日益衰弱?而心脏在这马不停蹄地追赶中也渐生疲惫?此时此刻,你有没有想到要过”慢生活“?你觉得推行这项运动可行吗?现代人该怎样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
198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瑞·多西首创“时间病”一词,用于描述“时光飞逝”、“时间不够”、“必须加快速度迎头赶上”等急迫的情景。如今,全世界都为时间所困扰,我们都属于对速度膜拜的一族。为什么我们总是步履匆匆?什么是治疗时间病的良方?放慢节奏是否可能、甚至是否值得尝试?
世纪的最初几年,每一件事以及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加快速度带来的巨大压力。不久前,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先生用极端的措辞清楚地指出:“我们正从一个大鱼吃小鱼的世界步入一个快鱼吃慢鱼的世界。”他的这一提醒比达尔文的商业世界法则更能引起巨大的反响。在这个忙碌而喧闹的时代,一切都要争分夺秒。英国心理学家盖伊·克莱斯通认为,现在加速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二天性。“我们已经逐渐形成了迅速、省时及效率最大化的内在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与日俱增。”
由于以上这种心理状态,难怪抑郁症逐步成为人类的杀手。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可“满意度”却在逐步下降,这就是我们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无法赶到快乐,只能在我们肩膀上一次又一次的增加负重。在这样的时代,如果不知道自己调节,那就无法感受快乐。
如果工作量适当的话就可能是健康的,然而,当前职业人对丁工作量的掌握已经失控。比如,“休假病”的传播,对适当休假的厌恶。在对5000英联邦工人进行的里兹调查中,60%的人表示不会用满2003年的假期。平均而言,美国人的带薪假期使用不足1/5。即使生病,雇员也不愿离开办公室:1/5的美国人本该在家卧床休息或去看病的时候坚持上班。
郁闷的人总是快节奏的工作,那让我们看看快节奏带来什么样的恶果。
日语中有一个词“过劳死”,意思是因工作劳累过度致死。
最著名的过劳死例子就是龟井修治,他在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期股市繁荣期间,常常每周在股市上花费90小时的时间。他效力的公司在时事通讯及训练手册上对他的超人精力大加宣传,将他树为全体员工的学习典范。根据日本的规定,休息时间极少,但在有限的休息时间里,他还要为资深同事传授销售技巧,他单薄的肩膀上压上了额外的担子。1989年,日本股市泡沫破灭,他更是倍加努力地工作。1990年,他因心脏病猝死,年仅26岁。
他会快乐吗?当然不会,至少我们认为不会。终日为工作奔波,除了工作还是工作,那样的人和机器有什么两样。这个世界是绚丽多彩的,而不是单一颜色的。除了工作,人们还有好多要做的事情,有的时候人们需要停下来休息一下,看看周围的风景,然后带着美好的心情上路,这样在创造美好人生之时也体验了生活的意义。
这个时代不缺乏速度,却缺乏这放松。高速度发展固然重要,但过分的追求发展让人们忘记生活的意义是与我们初衷相悖的。
心理学家认为:一张一弛谓之道,万事万物阴阳相抱,动静相倾,快慢相辅;放慢脚步是为了积蓄力量,也是为了欣赏路边的风景。适当的放松不但可以感受生活真谛,体验生活乐趣,同时也为以后的发展积蓄力量——不要让速度透支了你的健康。不要让膨胀的欲望,扼杀了你的幸福!
好心情成就完美人生
良好的心态和快乐的感觉不会从天而降,它是由知识、修养和奋发向上、豁达开朗、宽宏大量、知足知止等品德组成的。它需要人们积极进行“知识充电”,努力进行“人格调理、滋润、丰盈”,然后才能得到。快乐需要智慧。快乐的人活得都很有味道,很潇洒,也很豁达。他们体悟到生命的无常,所以,清醒地意识到不知何时灾难会突然降临,惟有保持豁达才能从容应付。
任何人在生活的道路上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可能有旦夕祸福,生命潜藏着未知之数,所以,拥有一个好心态,以微笑面对坎坷的人生,才是人生路上始终充满快乐的真谛,也许你没有多少钱,也没有多大的权,更没有多高的名声,但拥有好心态,拥有快乐,你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轻松、最惬意、最富有的人。
不管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下,只有当我们的心态处于积极健康之时,才能正确地看待得失、成败;正确地处理竞争、压力;正确地对待他人、自己……由此可见,心态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巨大。心态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呢?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组织者一共找来了九个人参与实验,然后把他们带到一座曲曲弯弯的小桥旁边,对他们说:“你们九个人听我的指挥,走过这个小桥,千万别掉下去,不过掉下去也没关系,底下就是一点水而已。”
九个人听明白之后,哗啦哗啦很快都从桥上走过去了。走过去后,组织者打开了旁边的一盏黄灯。透过黄灯,九个人吃惊地看到,桥底下不仅仅只是一点水,而且还有几条因为饥饿正在蠕动的鳄鱼。九个人都吓了一跳,暗自庆幸刚才自己没掉下去。正在这时,组织者问:“现在你们谁敢再走回来?“组织者一连问了几声,竟没人回应。组织者又说:“你们只要勇敢一些,照样可以安全地走回来。不妨采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想象自己就是走在坚固的铁桥上……“他鼓励、诱导了半天,终于有三个稍微勇敢一点的人站出来,表示愿意尝试一下。第一个人颤颤巍巍地走回去了,但比上次走的时间多花了一倍;第二个人心理恐惧,哆哆嗦嗦地走了一半就再也坚持不住了,吓得趴在了桥上;第三个人才走了三步就吓趴下了。组织者这时打开了所有的灯光,大家这才发现,在桥和鳄鱼之间还有一层保护网,由于网是黄色的,所以刚才在黄灯下看不清楚。大家现在都不怕了,纷纷说要知道下面有保护网,我们早就过去了。后来几个人就哗啦哗啦又走回来了。只有一个人不敢走,组织者问他:“你怎么回事?“这个人说:“我担心网不结实。”
这个试验很好地证明了一个原理:心态对一个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由于心态能左右一个人的一切,所以,无论情况好坏,都要抱着积极的心态,莫让沮丧取代希望。生命可以价值更高,也可以一无是处,关键是看一个人的心态如何。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便有什么样的人生。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心态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自己的视野、事业和成就。
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佛家常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歌德也曾经说过:“人之幸福在于心之幸福。”说的都是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活现实。
心理学家认为:人生的方向是由“态度”来决定的,其好坏足以明确我们构筑的人生的优劣。心态的不同必然导致人格和作为的不同,而且会有天壤之别:不良的心态是形成不良性格与不良人生的罪恶根源,而好的心态却能带领我们走向人生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