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分化、衰灭和振兴,其中一直贯穿着盛行不衰的辩论。凡是蜚声于世的大法师和大禅师,无不都是佛教思想的传播者和雄辩家。释迦牟尼、禅宗始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无一不是灵知闪光、口若悬河的雄辩家。
当时,舍利弗在祇园精舍里已经晋升为持课师僧。这是寺院中的一种职称,负责主持和管理众僧的衣食住行,并接待四方施主来客。有一天早晨,佛陀把他召到禅堂座前,吩咐他近日准备迎接一批从迦毗罗卫国京城来的客人。
佛陀近来凭借着自己禅定中的遥感功能,预测到,净饭王获悉他成佛的消息后,日夜在盼望着儿子归来。他早就想派人前来迎请太子,可最大的顾虑是怕派人前来,也像当初五个侍臣那样,聆听太子的教化后,而不再复返,所以迟迟犹豫不定。
往事悠悠,不堪回首。
净饭王已到垂暮之年,他积劳成疾,面容憔悴而消瘦。在他身上,早已消失了往日的尊严,每当他想起太子奋不顾身地在追求一种高尚的理想和目标时,回头再看看自己衰弱污秽的身子,总是感到心如刀搅般的悔恨和痛苦……如果此生见不到太子,实在是抱憾终天。
摩诃波阇波提王妃常常流着眼泪,透过泪水回忆自己从前哺育太子那段难忘的岁月……
耶输陀罗公主,她简直无法揣度自己丈夫的心境,只是常常在夜梦中看见自己的丈夫,继而独床孤冷,长夜难眠……佛陀的独生子罗睺罗,已出落成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父亲没有留给他最后的形象。他只能凭着自己的想象,一见到外人,就高声大气地说:“我父亲是佛陀,人间的大觉者!”
有一天,波斯匿王写了一封书信,派遣一位使臣,前来迦毗罗卫国京城,把书信呈献给净饭王。净饭王看了书信后,知道太子确实是一位当今世间的大智大觉者。于是,这更增加了他对儿子的怀念,几乎到了忍受不住的程度,愁眉不展,茶饭不思。
宠臣优陀夷发现净饭王心事重重,情绪忧伤,上前问道:“陛下,看你的神色,近来好像有什么伤心的事?”
净饭王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道出了自己的心事。
“陛下请放心,臣愿意到舍卫城去迎回悉达多太子。”优陀夷自告奋勇。
“我看你去也靠不住。”净饭王捋捋稀疏的唇须,黯然神伤,“难道你忘了■陈如那五个侍臣,不是一去而不复返吗?”
“唉,陛下怎么能拿愚臣跟■陈如他们相提并论呢?”宠臣拍着胸脯:“太子要是能叫愚臣动上一点心,那除非是天地倒转,日出西山。”“好吧,那朕就派你到舍卫城去一趟吧。”晚上,净饭王百无聊赖地回到寝宫内室,把日间的事情对摩诃波阇波提王妃说了。王妃认定,悉达多太子的门下又要多了几个出家人。净饭王听了,只顾苦笑,莫可奈何。没过几天,持课师僧舍利弗果然在祇园精舍的门外,迎来了优陀夷大臣一行。引进禅堂后,优陀夷按佛门的习尚,跪地对佛陀行了大礼膜拜。他与太子已经一别近二十年,见太子完全变了,那圆融慈祥、优雅端庄的容貌,完全不是从前的悉达多了。佛陀接过使臣呈上的书信,只见净饭王在信中写道:
悉达多:
你是朕的太子,可现在究竟应该怎样称呼你,朕也不知道。
悉达多,你离开故国已经近二十年了,至今音讯杳无。这些年来,只听人传说,你在异国远乡到处流浪,甚至沿街乞食,经历意想不到的困苦和磨难,悟出了人生奥妙的玄理,修成举世闻名的佛陀了。自从你不辞而别以后,王宫中就开始了痛苦的岁月。你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王妃日夜思念和呼唤你。她一想起幼年哺育你的情景,就悲泣欲绝。你的妻子耶输陀罗公主早已哭干了泪泉。王孙罗睺罗也已长大成人。他天资聪慧,敏而好学,对你的出走,他常常提出各种疑问,继而陷入深深的沉思。因为一切疑问朕都无法解答。
所幸,“佛陀”这两个字对罗睺罗产生了不可思议的魅力,他因为有你这样一个父亲而自豪……我每想到这一层,心里既欣慰又痛苦……
我老了,晚景凄凉,大概在人世弥留之际不会太久了。
悉达多,你如果心里还有自己的父王和姨母,还追忆过去难忘的岁月,那么就该回来看一看……
释迦牟尼默默地看了父王的书信,向来使表示,他最近正准备回去省亲。优陀夷非常高兴,觉得此番没有辜负净饭王的派遣,不虚此行。
优陀夷一行,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和好奇,好像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一个冲破世俗藩篱、清静灵和、自净其意的世界。
第二天,佛陀率领着优陀夷和他的随从一行八人,在祇园精舍里到处参观。客人看到佛陀的弟子们早晚诵课,经声琅琅,相敬如宾,善良和祥,共同在追求和净化人生的一种真理。大家穿一样衣服,用一样饭食,睡一样席铺,语言和善,心意共悦,虔诚地向往着一种永恒福慧的境界。
钟声一响,佛陀要开始说法了。
弟子们陆续走进讲经堂里。优陀夷等人出于好奇,也尾随着众人进入讲堂,想听一听从前的太子到底在这里讲些什么道理。人们有条不紊地坐定后,持课大弟子舍利弗在讲坛上宣布,佛陀今天的讲题是《如何成佛,如何成为一个生命的觉者》。听,佛陀的声音饱含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是警钟,同时也是鞭挞:
“你们生活在一个虚伪、幻觉、假相的世界里,为了求生,人们常常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隐藏得很深,掩饰得很严。久而久之,人们便习惯了那个虚假的自己,而那个被隐藏起来的真实的自己,却渐渐地消失了。于是,扭曲、变形、丑陋的自己就成为生活中的定势。你们众生,都成了迷失自己的人,迷失真如自性的人……构成了眼前的假相而非实相的世界。人们都应该自问:自己的心地是明净还是昏沉呢?
“因此,我奉告你们,必须树立一种信仰,树立一种精神和感情的诚实,树立一种观照自身的体验。这个,有时候,这需要付出血和泪的代价,因为你要进行的是一场虔诚的、永恒的跋涉。牺牲幻灭的现实,去追一种真实不朽的希冀和向往。想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人生觉者的境界,一方面要制止内在的虚伪和恶行,一方面要净化内心的善意。人人如此,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无一不成佛……”
讲堂里的烛光,在轻微的气流中摇曳。佛陀昂然激越的声音,像喜马拉雅山上流下的清泉,清澈见底,汩汩流淌。他娓娓动听的声音又好像是悠扬悦耳的乐曲:“在娑婆世界里,众生芸芸,富贵贫贱,悲欢离合,沧桑万变。今天的幸福欢乐,明天倏忽而逝,纷至沓来的便是无尽的痛苦和烦恼。人为何而生?人为何而乐?人为何而苦?人为何而巧计争夺?人为何而利令智昏?人为何而迷醉欲念?人为何而朝夕空忙?……古今哲人圣贤常常为此而穷思苦索,而终不得究竟,无门可入,望生死而兴叹!
“千百年来,无数圣贤无不因此而感到人生义理难通,而惶惶不可终日……
“而你们众生,往往到了骸形入土时,方才醉后初醒,抱恨终天。可叹,此时也已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追忆往事,后悔莫及。觉着有多少事恨不能从头做起,遗憾的是失去了那么多因缘良机,只悔契根薄浅,多么渴望重新获得过去的机缘!
“人生既然是这样的痛苦,可以说不幸和烦恼伴随着我们的生命同生同死。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脱离苦海,活得潇洒、自在、安详呢?试想,究竟不出一点人生的真谛,在世间空走一遭儿,就稀里糊涂地撒手人寰,匆匆而去,岂不痛心?……”
佛陀发人深省的声音,在讲堂里回荡不息……众弟子们无不以震撼心灵的感触,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肃静的空气几乎凝固了。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人生的觉者呢?
据佛陀揭示,当时印度各种法门有两种探究和修炼的方法。一种是心外求法,认为人的觉心之外还有一个绝对的、永恒的真理存在,因而执意追求这种真理,以究竟生命的解脱。无疑,这种方法由于放弃自身的存在,使灵知为外境左右,必然求悟反迷,欲升还坠。莫要说自救,度人也是妄然。另一种是心内求法,提倡内明,清净自性,心外无佛。这正是佛陀所弘扬的真法正道。将六尘万缘一概放下,行善抑恶,大慈大悲,明了生活和生命的真实,回归自己原本真实的属性。离心之外无佛可成。明心的人,修心的人,净心的人,拂去染在心上的一切尘埃,灭却心中燃烧的一切欲火,悉心修习,发菩提心,诸恶莫作,诸善尽行,但念无常,必成觉者,必得佛果……
佛陀讲毕了以后,大堂里顿时钟磐齐鸣,木鱼咚咚,悠扬悦耳。众僧在舍利弗的带领下,齐声唱经:
娑婆起兵戎,空惹诸烦恼。一切如幻觉,今悟彼尘劳,如人在梦中,休得论短长。心静映明月,意空无风扰。修行清净法,境界无烦恼。红尘两茫茫,颠倒空图劳……
优陀夷等人不听则已,这一听,往日的尘心好像被乌云遮住的月光,黯淡无色,而此刻倏忽间云开雾散,景象光华,茅塞大破。真是“晨钟敲醒梦中客,经声指引迷路人”。
当天深夜,优陀夷和他的随从一行八人;顾不上敲门,就闯进佛陀的禅堂。他们鱼贯地走进后,一齐跪在佛陀座前,大喊佛陀。
“唔,”佛陀一怔,“你们更深夜静来到我这里干什么?”
优陀夷带头陈词:“佛陀,我们想剃除须发,皈依佛门,尊奉你的慈教,去追求人生的真理!”
佛陀听了,感到很庆幸,然而又非常不安。他坦率地表示,优陀夷等人是奉净饭王的特殊使命前来祇园精舍,如果剃度皈依,来而不回,那将怎么向父王交代?
优陀夷等人纷纷表示,听了佛陀的经课以后,他们心中的欲焰被一瓢水浇灭了,感到自己从前是重重牢笼、层层桎梏下的囚徒,是人生枷锁下俯首从命的懦夫。现在他们醒悟了,要重新净化自己,认识人生,今后在佛陀的教化下,去追求幸福美满、悟性圆融的人生。然而,佛陀还是婉言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不料,翌日清晨,当黎明的曙光揭去夜幕的轻纱,朝霞初照祇园精舍的瓦檐时,忽然有几个剃度发须、衣着袈裟的沙门,风风火火地进到佛陀的禅堂里,二话不说,跪下就大礼膜拜。领头的一个激动地大喊:
“佛陀,我们已经剃度,静等着皈依了!”
佛陀注目一看,原来是优陀夷和他的随从,矢心归佛,誓愿得度,一夜之间,生米煮成熟饭了!正当群情激动、满堂惊喜时,■陈如等五弟子也缓缓地进来了。两伙老相识禁不住相视而笑,他们双方都曾奉净饭王之命前来迎太子回宫,结果心灵都落到一个磁场了。
佛陀默默地凝视着他们,陷入了沉思。……
牧童牛背稳,佛陀马蹄轻。
历经二十年的辛苦修炼后,佛陀终于带领自己一百多个弟子回到故国京城了。二十年前,他穿着绫罗锦衣出走,而今身穿袈裟、手托钵盂而归。二十年前,他舍弃至高的禄位,毅然出走,而今,他证得大智大觉而归。
佛陀一行一进入京城,就沿街托钵乞食,妙音说法,开示真心,普渡众生。佛陀归来的消息,很快京城里就家喻户晓了。
国人相继而出,到处寻找往年那个向富贵荣耀挑战的悉达多太子,寻找他们心中失去的天堂。
净饭王很是震惊,太子为什么一回到京城就沿街乞食,还有,使臣优陀夷和他的随从们到哪儿去了?当侍臣禀告他,优陀夷一行全都剃度出家时,净饭王的脸色变得苍白沮丧,喊道:“快准备象辇!”
“陛下要到什么地方去?”
“朕要去把太子迎到宫里来。”
“这……陛下派几个人去就行了。”
“不,朕亲自去。”
不多时,路上两个行列迎头相遇。一边是佛陀率领着的众弟子,一个个身穿朴实的袈裟,手托紫铜钵盂,他们已经乞食完毕,步履整齐地向王宫走来;一边是净饭王和百官大臣们所乘的象辇。两个行列相逢时,净饭王慌忙地走下来,恨不得一下子就见到太子悉达多。
然而,眼前的情景使这位国王呆住了。但见这么多僧人全都穿着同样的袈裟,托着同样的钵盂,甚至从那端庄从容的仪表上也认不出太子的特征。净饭王为之茫然。岁月的河流,洗去悉达多少年的容貌,使得父亲实在认不出哪个是自己的儿子了。
佛陀恭恭敬敬地从行列中走出来。父亲对他眯眼凝望,怦然心跳,简直不相信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端庄慈祥、仪态万方的出家人,就是自己的儿子!然而净饭王很快就发现,这位中年出家人一对闪光的眼睛是那样的深邃,透露出一种非凡的智慧和悟性,好像永远在深思和追求人生的奥秘。于是,国王兴奋得手足失措,失声喊道:“啊,悉达多太子,悉达多!……”
悉达多却站在原地,威仪如神,凝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