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冷眼看物
19898100000031

第31章 碎言短句说些事

1,那些个无赖无聊的造谣诽谤者

二战时,德国纳粹展开了一连串的屠杀,有一个人悔恨莫及地说:当他们抓耶和华见证人时,因为我不是耶和华见证人,所以我没说话;当他们抓劳工社会运动主义者时,因为我不是劳工社会主义者,所以我也没说;当他们开始抓犹太人时,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所以我还是没说话;最后,当他们来抓我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可以为我说话了。

历史就是这样的,现实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现实中那些阴险的小人,你不去揭露;那些奸邪的骗子,你不去揭露;那些披着文化外衣、打着道德旗号的高谈阔论的伪文化者,你不去揭露;那些把自己装扮得象正义化身、民族英雄的变态者,你不去揭露;那么,有一天,他也会去诽谤你、陷害你、欺骗你、攻击你的;他也会在损害你的基础上显示他自己,也会在颠覆你的言辞下伪装得更像个君子。

2,“眼球”暴涨出一个想“出名”的疯狂的时代

列宁说过:革命是负生产力。这个时代,那些想成就功名、靠“革命”来实现其英雄梦想的“没落英雄”,或“生不逢时的英雄”,看来是不会得逞他们的雄心壮志了,这不得不使那些自喻为“精英人物”的,自感为“思想启蒙者”的,自夸为“历史责任者”的,自吹为“铁间担道义”的,都有点“魂断蓝桥”般的遗憾了。

切·格瓦拉说,革命是不朽的。呵呵!好在这是一个多少可以放任自我个性、彰显不同思想的时代,“眼球”时代的到来,正好也多少满足了部分不甘寂寞的人,并给予那些个想出名想成名的“愤青”们,以及想装神做鬼的自以为是的“写手”们,还有矫情并装B的“绅士淑女”们一个绝好的平台和环境。

自大、自夸、自吹、自捧还不够,还要诋毁、诬蔑、陷害、诽谤他人,似乎不这样就不能达到快速“出名”目的,不这样就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正气豪气”,这在网络上的狼烟四起、烽火连连的漫骂攻击中可见一斑。

也如:推手炒作、明星自炒、八挂乱炒、大家来炒、人人都炒,为的就是一个眼球,一个眼球效益。炒得昏天黑地、炒到云里雾里、炒得善恶难辩、炒得真假难分、炒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是谁了。这种疯狂,这种近似于变态的疯狂,确有点假英雄主义的味道了。

3, 在自己家里看黄片被罚款的法律闹剧

在自己家里看黄片,和在自己被窝里自慰,不就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自然的个人行为吗?在家里看黄片可以被罚款,那么在自己被窝里自慰,是不是可以被强制进看守所戒戒呢?

如若说来,在家看黄片是淫秽的,那么古代男婚女嫁时,“压箱底儿”的“春宫图”就更是淫荡不堪、百恶不赦的东东了。姑且如此,那时的“法律执行者”也没有跑到别人家里去翻箱倒柜捉拿证据吧。

4, 在三聚氰胺之后还有的事

“三聚氰胺奶粉”毒害了孩子,又来了“地沟油”毒害大家;黑心棉被欺骗了消费者,又来了“电视购物”忽悠众人。 良知比财富重要,良心比金钱重要,这难道仅仅是口号吗?不是!做黑心事、做黑心产品的人,已经丧失了基本做人的人格。

5, 看守所和监狱

在看守所的羁押的人是犯罪嫌疑人,在监狱里关押的人那就是犯人,监狱的犯人也有自己的人权、人格,况且看守所里的犯罪嫌疑人了(应该是没有被完全确定有罪的人)。他们只是在羁押,侦察,立案,起诉等阶段,还没到判决阶段,甚至还有部分人是冤枉的,或是罪不当判的,或是可以从轻处理的,或是可以释放的等等.

而我们的看守所里,却上演了不少让人看不透摸不明的带有戏剧性的一出出剧本:啥“躲猫猫碰死”,以及啥“上厕所时摔倒猝死”、“心源性猝死”、“鞋带自杀”、“喝水死”、“掉床死”“怀孕死”……

正如大家所质疑的,难道我们的有些执法人员是在不断考验大众的智商,还是在有意侮辱大家的智商呢?或是在把践踏法律、蔑视人权、无视生命当做职业呢?

6, 尊重历史,并不是去完全的盲目的否定历史

历史,毕竟是也终究是历史,有些历史真相可能被淹没一时,甚至被篡改到面目全非,但它总会还原的时候。

因意识形态或政治集团的不同原因,同一段历史,彼此的解读是不一样的,甚至是相背而驰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混杂其中。

而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却喜欢拿特定历史时期的对立集团的所谓史料或坊间流传的奇闻轶事,来做他自己的历史依据,攻击诋毁真实的历史,修正误导传播他自以为的历史观念,以达到他因某种原因而仇视国家、社会、政党、政府的目的,这样一来,未免太滑稽和荒唐了,也未免太无耻和可怜了。

7, 你没有,他会笑你,你有了,他会恨你

你没有文化,他会笑你,你要有了,他会恨你;你没有钱时,他会轻视你,你要有了,他会“蔑视”你;你没有女人缘时,他会讥笑你,你要有了,他会嫉恨你;这就是个别国人的爱好和心理特征。

他总觉得自己才是一个成功者,其实,成功者只是他某一个方面的成功。诸如学术、专业、商业、官场或名利;但不能等于人品的完善、道德的成功、修养的提升。一个没有人品的成功者是可怜的,一个没有道德的成功者是可悲的,一个没有修养的成功者是可笑的。

8,我们还是可以得到些什么的

也许我们等不到耶稣、佛陀、真主的再世灵光,也不能奢望出现一个个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的哲人来重沐我们的思想,但好在我们有孔子、老子等等圣哲先哲的历史熏陶,也更渴望真正的思想者或文化人带给我们真正的思想和文化,给我们一个真正脊梁,好让我们站起来一直向前,以使我们能“礼赞晨曦和落日,礼赞老人和少女。”以使我们享受阳光明媚时感谢生命,看到天空明丽时感悟人生,感觉春天温暖时体会生活,以使我们犹如凤凰涅槃一样,有新的精神、风骨、信仰和追求。

9,不能自己模糊自己的历史

电影《建国大业》是一部众多名角参演的大戏。对本电影剧本上的艺术手法、表现形式、某些历史场面的真实刻画等,我无需做评论,但总觉得这电影名的“建国”两字,着实让人觉得别扭,或觉得缺乏更严谨的整体历史严肃性。

常识上都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文明发展五千年历史的民族,这个民族因历史原因而改朝换代形成政权一直也没有间断过地变化着,而中国这个概念也不因朝代更替或政权变化就不叫做中国了,因特定的历史原因,国号虽然不同,但中国就是一个。

严格说,远的各个朝代暂且不说,单说中华民国也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好,都只是中国的一个政权的形式,就犹如法兰西王朝、法兰西帝国、法兰西共和国一样,都是法国,你能说法国建国是从共和国开始的吗?其他各个国家的情况也一样。说建国这个词,说建国多少年时,最好科学点、严谨些,如果是因为意识形态的因素,是因为政治利益的因素,也不妨按照实际状况,加上一个特有的限定词或修饰语,如“新中国”。

共产党人闹革命时原来的政治诉求口号也是: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说要灭亡中国、取消中国。关于国号问题,其实毛泽东主席当时站在历史高度上,支持沿用“中华民国”国号,理由是新中国取代旧中国,是新政府取代旧政府,不是一个国家取代另一个国家,共产党反蒋介石不反孙中山。因为“中华民国”名号里的“民国”的“民”,就是“人民的意思”,而“民国”的“国”本身就含有“共和国”意味。后来,何香凝解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里面包涵了“中华民国”这4字,其实质是一样的,就形成了现在的国号了。(假设,现在还沿用那个国号,估计海峡两边的正统之争就没那么复杂了。当然这是另话了。)

《建国大业》这部电影本想客观地复原一段历史,但却在名称这个根本概念上出现了背离或模糊后人视线及思维的错误,就如同你总不能在做历史讲究或回答历史概念时说,从公元一九四九年后、建国六十年吧。固然电影只是电影,也固然大多数观众知道这个因政治利益、意识形态约定成俗的叫法,但电影也在起到影响和灌输的作用。电影虽说只是一个艺术或娱乐形式,但在讲述历史时,还是应该更严谨为好。

10,你长得那样美,难道是我的错吗?

“……你长得那样美,难道是我的错吗?”这是《巴黎圣母院》里的神甫弗罗洛用一种呻吟的口吻,对爱丝梅拉达说的一句来自内心世界真实的话。

弗罗洛是个虔诚的中世纪时的基督教信徒,但在面对美丽的爱丝梅拉达时,本来很有学问、信仰坚定、富有同情心的他,也压抑不住自己原始的本能,想得到她而又不能得到她时,他只能把她当做“一个女巫”,严格的斋戒生活和修道制度,冰冷的宗教信仰和禁欲主义,使弗罗洛在信仰和欲望、人性和宗教中,矛盾交加、不能自拔。

怎么能释放自己的情欲呢,怎么能解决自己的信仰呢?弗罗洛只能自我臆想,“你一定是一个女巫,不然哪里会有那些的魔力。于是我想效仿前人驱魔的方法来对付你,我告诉自己,如果我再看见你,我一眼就能从你那美丽的面容背后看到魔鬼的狰狞嘴脸。可悲的是,当我第二次看见你的时候,我就想一千次看到你!于是我就躲在一切阴暗的角落,像一个幽灵一样等待你的出现。”并最终以恨和报复的手段释放了自己的爱,还把责任归结于“如果人没有能够抵御住魔鬼的诱惑,错误只在于上帝没有给予人足够的意志和毅力。”最后他只能以杀死了爱丝梅拉达,来达到心理的平衡和满足。

19世纪末的奥地利著名学者弗洛伊德,他在研究人的心理潜意识时认为,被压抑的本能与欲望,以性本能为主。我们先不说这种理论是否完善,仅此可见,也印证了孔子的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所以,无论是中世纪时宗教的“性罪”,还是孟子的“性善说”与荀子的“性恶论”构成的两种对立见解的争论,也难以从根本上去回避或压制人类的本能。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认为,人性虽无法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制约,却深受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教育和社会能改变人;或是亚里士多德的观念,人性由生物遗传和自然本能决定,社会状况源于人的自然本能,社会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性的邪恶;16世纪的意大利哲学家马基雅维里,和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他们都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和邪恶的,因此须受法律的强制约束。凡此种种,都似乎无法真正客观全面,真实反映出“你长得那样美,难道是我的错吗?”这个“性”的实质内涵。

11,我们是正常的“人”吗?

我们为何有时候自觉活得坚强、活得滋润、活得得心应手、活得风调雨顺?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可能因为我们活得麻木了、活得圆滑了、活得八面玲珑了、活得适应了世俗的欲望和人性的弱点了。因而我们自觉一切都很正常了,我们也就是正常人了。其实呢?

医学上有一种说法,精神病人中有一部分人,他们想用自己的肉体抵挡住强大的外界压力,是因为想靠自己的意志和坚强来控制情欲或私欲;他们崇尚“超我”、压抑“自我”,不愿意放纵自己、不愿意随波逐流,想竭力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想打败自己身上的人性弱点,自然演绎了“自我”和“超我”之间的激烈斗争和厮杀,最终精神压力过大,导致精神崩溃,变成了所谓的不正常人。由此看来,先不说别的,这部分人的道德和人性才是真实的。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连《论语》都这么说,可见,圣人也感叹那个时代世风日下,为此而郁闷、感慨。更况且当今时代人心不古、物欲横流,谁又不曾无奈和迷惘呢?可谁又能真正超然或超脱呢。

我们毕竟是凡人、俗人,虽然不能有“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气概去蔑视欲望,但也不要为过多的欲望所束缚,人性天生对欲望是无为的自动追求的,因此要用有为来控制;人性天生对道德是有为而难求的,因此要用有为来追求无为。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能做到:情欲适度、恬淡自然、得失不计、荣辱不惊,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别辱没了自己的灵魂,就已经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