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细节决定成败
19901700000014

第14章 点滴积累,成就人生(2)

“李宁牌”初创时期,正赶上1990年亚运会筹办阶段。当时已有日本、韩国的两大财团打算买断火炬接力活动主办权。李宁找到火炬接力大型活动的负责单位,向有关同志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他从亚运会在中国举办的意义,谈到火炬接力活动的巨大影响;从商业活动渗透体育运动的历史,谈到最富商业色彩的美国利用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广告权大肆敲诈各国赞助商,却始终把横贯美国的火炬接力活动主办赞助权留给自己。他说:“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商人都没忘记这一点,难道我们就该让万千高举火炬的中国青年身穿印有‘三星’、‘富士’的运动服在中国大地上给他人做活广告吗?我李宁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登上领奖台,都没穿过中国人自己的服装。亚运会轮到在中国举办了,难道还让我们的选手穿着外国服装去面对国旗吗?”

耿耿此心,天地可鉴。火炬接力处的负责同志终于被李宁诚恳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终于,组委会最后拍板定案:由广东健力宝集团赞助火炬接力活动,金额为人民币300万元。李宁本人也同时被委任为到西藏唐古拉山迎接亚运圣火的第一接力手。

历时一个月的火炬接力活动,不仅使中国人接受了健力宝和李宁服,亚洲人也认识了健力宝和李宁服。也正是在1990年的亚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第一次穿上自己的运动服走上了国际体坛的领奖台。

李宁服在北京亚运会上一枝独秀,一炮走红,接着又伴随中国健儿奔赴巴塞罗那奥运会。李宁多年的夙愿实现了,李宁牌也从此确立了中国运动服第一品牌的地位。

李宁的成功是必然的,这种必然不仅取决于明星烁烁耀眼的光环,更依靠他的赤诚之心。李宁曾说过:“我参加过多次世界大赛,中国运动员领奖时穿的全是外国名牌阿迪达斯、彪马、阿瑞娜、耐克等,唯独没有中国人自己的服装。听着义勇军进行曲,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胸前的国徽却缝在外国的衣服上,您说别扭不别扭?这是中国运动员的憾事,更是中国人的憾事。不光我,所有中国运动员都盼着有一天能从里到外穿着自己国家的服装,昂头挺胸地站在领奖台上!”

谈判中最值得注意的细节就是谈判者的态度。积极诚恳的态度能使谈判的结果有利于己方。李宁服之所以能传遍中国,走向世界,其关键还在于李宁那颗火热的赤诚之心。

准确给自己定位

许多成就卓著的人士,他们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进行定位或重新定位,最终找准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行业。

有些人并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在哪里,而只是凭自己一时的兴趣和想法来选择行业,结果就会发生失误。对此,每个人都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生的路原本有很多条,但并不是任何一条路都是最适合自己的。通常,一次选择就能获得成功的人当然很幸运,因为这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毅力,并且把握了“自知之明”。像贝多芬、莫里哀、梅兰芳等人,就属于这类为数不多的幸运者。

但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却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认清自己的本质,选准努力的方向。人们只有经过社会实践的磨炼之后,才能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

古今中外,经过重新给自己定位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名人,十分之多:著名诗人艾青,本来在法国学的是绘画,只是偶尔在速写本上记下几句闪光的诗句,偶尔被一位诗人看到了,自作主张地寄给一家杂志,那首诗竟被发表了,这才使艾青认识到了自己的诗才,从而登上文坛。

作家冯骥才在步入文坛之前,曾是一名专业球队的职业球员,球艺一般;后又去学画,也没有成果。但他在学画时偶尔也写些东西,终于发现自己擅长文学。此后,他一气呵成,写出了成名作《义和拳》。

阿西莫夫是一位科普作家,也是一位自然科学家。他的成功,同样得益于对自己的再认识、再发现。一天上午,当他坐在打字机前打字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不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却能够成为第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科普创作上,终于使自己成为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

伦琴原来是学工程科学的,他在老师孔特的影响下,做了一些物理实验。由此他逐渐体会到,这就是最适合自己干的行业。后来,他果然成了一位很有成就的物理学家。

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更是碰撞过多种职业才开始进入科学领域的。他本来准备当牧师,后来步入军界,走出军界后又做了银行职员,这期间他又研究音乐和医学。就在一次植物园的散步中,他幸运地碰到了卢梭。从此,他才进入了大有用武之地的生物科学界。

现在许多人都在自己并不喜欢甚至厌恶的岗位上工作着,干自己并不愿意干的工作。与其折磨自己,空耗人生,倒不如早做决断,另起炉灶。这样你就会更容易获得成功。

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气馁

人的社会生活有其自身的跌宕起伏。有时阳光明媚,有时狂风暴雨。人的生活也一样。得意和失意总是交替出现在你的生活里。若你是个明智的人,就应该把它们都当做习以为常的事情,让你的情绪不至于随着这些习以为常而起伏不定。明智的办法是把自己的情绪避在一个平静的港湾里,不论天变地变人变,我心自不变。

阿欣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公司工作,她是以当时公司的最高学历进入这家公司工作的。从上班一开始,阿欣就受到了领导的器重,公司里的重大事件几乎都让她参与。很快,她便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在公司出了名。她的能干是无可挑剔的,可惜的是,阿欣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总是处于一种得意和高傲的状态,并很快在工作中懈怠下来。她觉得工作没有挑战性,从而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变得很拖拉。这种工作作风导致她在工作上常常出现一些小差错。慢慢地,她的这种行为引起了领导的不满,领导不再把重大的工作交给她,而是委派给其他的同事。

阿欣感到很失落,明明是自己看不上眼的工作,现在却交给了别人,总有一种受委屈的感觉。因此意志更加消沉。几天以后,她终于因为一次大的失误给公司造成了不能挽回的损失而被迫离开了公司。

我们在生活中都能遇到类似的情况,许多事情,在初始的时候总是新奇而富有创造性的,但只一会儿的工夫,就变得又老又旧。由于开始的热情而取得的一些成绩往往是不值得夸耀的。但年轻人却不能很好地认清这一点,因为一点成绩或好运就扬扬得意,因此而落入懈怠,造成失误。这时,他们又会因为这点挫败而一蹶不振,情绪恶劣,这是年轻人的大忌。而那些经历了沧桑世事的智者和真正成就伟业的人却绝不会沉浸在自己的成绩中或因为一时失意就意志消沉,一蹶不振。

弗兰克狄福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美国最著名的运动作家。他曾经为《运动画报》执笔27年之久,先后得过6次运动作家奖,完成了10本著作,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然而弗兰克狄福却在年过50岁以后,一手推翻了多年来在运动界所累积的声誉,改任《国家报》的总编辑。理由是,他觉得自己不能总在自己成绩斐然的地方,他应该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弗兰克狄福拥有着骄人的成就,可他却从未因此而扬扬得意,骄傲自满,反而更加鞭策自己必须不断的再突破和创新。

真正追求成功的人只是把眼前取得的成就看做是对过去的一个总结而已,在这一点上居里夫人堪称典范。

人生就是在这些高高低低中不断变化,不断循环。只有做到高处不忘形,低处不消沉,才能把握好人生的方向盘,逐步驶向成功。

一个选择,一个结果

对于我们而言,往往改变一个选择就能够让我们的未来面目全非。命运的千万种未来虽然不可预知,但是我们却因为选择的不同而到达不同的彼岸。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三个不同国籍的人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许诺满足他们每个人提出的一个要求。美国人选择了三大箱上品雪茄,法国人选择了一个美丽的妙龄女子,犹太人选择了一部能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去了,第一个冲出来的美国人浑身插满了雪茄,大声喊道:“给我火,给我火!”接着,法国人手里抱着个小孩领着两个小孩和那位美丽的女子出来了,女子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小孩。最后出来的则是犹太人,他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由于您给我的电话,这三年间我天天与外面保持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滞,而且还增长了200%!”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同的选择会造成不同的未来和结果,今天的生活是我们昨天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的选择又将决定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命运。不仅如此,一些人的选择还会影响其他人甚至整个国家整个历史的未来。

夏启选择了杀死益而称王,就让中国由禅让制走进了世袭制,从而赋予了中国五千年的封建王朝;德川家康面对织田信长的情义和丰臣秀吉的强大选择了屈服和忍耐,便有了后来的江户幕府;拿破仑在他最不可一世的时候选择了东征沙俄,就导致法兰西第一帝国瓦解的惨败。

蝴蝶效应理论说:“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而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今天的我们是否可以假想:如果当时那些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在那个时代做出不同的选择,历史将会如何发展,而我们的今天又是什么样子呢?

一个选择,一个结果。在每个选择的交织之下,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就这样形成了。如果可以重来……可是没有如果。选择一旦做出,就不会改变,其结果也已经注定。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谨慎选择,让结果令将来的你更满意。

小事情蕴藏大成就

“一叶损而知秋至”,从一片树叶的下坠,人们就可以感知季节的变化了。

同样的道理,生活中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信息确实重要,但这并不是说,你必须用高科技、用商业间谍、成天在报纸中扎堆,才能获取你所需的信息。生活中到处充满信息,很多高明的企业家,就是从观察生活中的小变化,见微知著,从而大发其财的。

美国有位叫米尔曼的女士,她在生活中常常被一件小事烦心,那就是她的长统丝袜老是和她作对。因为它老是往下掉,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或在公司上班时,袜子掉下来令她非常尴尬。她想这种困扰,其他妇女肯定也会有,而且人数不会少。“那我为什么不做这方面的生意呢?”

不久,她就开了一家袜子店,专门卖那些不易滑落的袜子。这家店铺不大,但生意却出奇的好。由于在她的店里,每位顾客平均可在一分半钟内完成交易,而且这里售出的袜子确实是使很多妇女摆脱了丝袜滑落带来的窘境,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来她的店里买这“不起眼的小东西”。米尔曼成功了,现在她已开了120多家分店,分布在美、英、法三国,她自己三十出头的年龄,就成了百万富婆。

而另一对美国年轻人,也是从极小的生活琐事中发现了财富,这是一对年轻的夫妇,他们刚刚有了一个小孩。在给小孩喂奶时,他们发现,市场上卖的奶瓶都太大了,8个月以下的婴儿都无法自己抱住奶瓶喝奶,这往往令小家伙烦躁不安。

有一天,小宝宝的外祖父——一个工厂烧焊产品的检查员,来到他们家在听到他们的抱怨后,顺口说,最好在奶瓶两边焊上瓶柄,这样小孩就能双手抓着吃奶了。这句不经意的话,却使这对年轻夫妇灵光闪动,他们有主意了。

不久,他们设法将圆柱形的奶瓶改制成圆圈拉长后中间空心的奶瓶投放市场。由于这一改进使得小孩能自己抓住奶瓶吃奶,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在60天内卖出了5万个奶瓶。他们开业的第一年就收入15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