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野外生存之旅
19901900000016

第16章 动物

在野外行走,常会遇见一些野生动物。通过以下简单地介绍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一方面,对于我们及时躲避危险动物的攻击,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是必要的;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因食物匮乏而危及生命时,能够获得必要的食物来源是必要的。

一、野生哺乳动物

(一)犬科

1.狼

地方俗称:灰狼、豺狼、灰豺狼。

保护等级:中国二级。

鉴别特征:狼是人们较为熟悉的野生凶兽之一,外貌颇似家犬,但吻较尖长。鼻梁光裸,且直毛短。体型较大,成年体重近30公斤。体长大约100厘米,头周长约200毫米。鼻骨唇中央凹陷,顶区较平,尾下段从不上翘,四肢长而强健。

地理分布:国内广泛分布,国外遍及欧、亚大陆和北美洲。

生态习性:狼的生态适应性极强而广泛。可生活于海拔5400米以下的多样景观区和气候带,喜群居或最少两只,多晨昏活动,主食动物,有时也吃植物或偶尔伤人。

2.赤狐

地方俗称:草狐、红狐、狐狸、毛狗、山狗。

保护等级:无。

鉴别特征:外貌颇似家狗儿矮小,通体披毛而密柔,故中国民间多称为毛狗。成年体重6公斤左右,体长60~91厘米,头骨长130~165毫米。面部宽阔,吻颌窄尖。头骨总体较低扁,鼻吻部狭长。四肢较短。

地理分布:国内广布各地区,国外遍及欧、亚和北美的大部地域。

生态习性:为典型的中小型林苑、荒野食肉兽种,主要栖于海拔4000米以下的多种环境。包括荒野、林苑、草坡、农田地角、果树茶园、山区居民房屋附近,以及沟谷乱石地带。穴居,晨昏单独或成对活动。主食鼠类、蛙类、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3.豺

地方俗称:豺狗、红豺狗、红狼、猫狗。

保护级别:中国二级。

鉴别特征:外貌颇似家犬,大小多居狼和狐之间。成年体重18公斤左右,体长90~130厘米,颅全长180~195毫米。头部较宽,吻颌较短,耳较宽大,尖端圆钝。头骨吻鼻部较宽,面部突出,尾长不及体长之半,四肢短粗。

地理分布:豺是亚洲的广布种。国内除台湾、海南以外的绝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国外分布在除一些极寒地域外的亚洲大陆国家。

生态习性:豺是适应能力极强的种类,从热带到寒带,自低海拔至高山的各种环境都可见其踪迹,喜群居,善围猎。能攻击中型兽类,甚至有时会伤害家畜。夜间常嚎叫。主食肉类。

(二)熊科

1.黑熊

地方俗称:狗熊、老熊、黑瞎子。

保护级别:中国二级。

鉴别特征:体大肥壮,四肢粗短,除胸中部和前肩呈“V”形白色或污黄白宽纹外,鼻端裸露;颈部短粗。通体几为一致的油亮黑色。吻鼻短,脑颅长,顶骨宽。体重200公斤左右,体长约1.8米。肩不十分隆起,臀部滚圆,尾甚短,前足较宽,具强健的利爪;后足似人脚,爪较弱,掌裸出。

地理分布:黑熊广布亚洲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

生态习性:黑熊为典型的林栖兽种,多见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也可在海拔高达4000米的针叶林带。单独或成对活动,无固定巢穴。食性杂,以植物为主,兼食鱼、蛙、松鼠、鸟卵和白蚁等动物性食物。

2.棕熊

地方俗称:人熊。

保护级别:中国二级。

鉴别特征:中国熊类中体型最大者。外貌粗壮强健,成年体重达400公斤以上,体长约2米,爬高约1米。头部宽圆,吻颌较长,眼较小,耳大而圆。肩部明显隆起,尾甚短,常隐于臀毛中,体毛色彩变异较大。胸部至前肩有一宽白纹,四肢粗短。

地理分布:广布北半球森林区。我国为南限区,国内见于东北和西北,国外广布欧、亚、北美洲和近岛以及北非的阿特拉斯山脉。

生态习性:属黑冷性动物,多栖息在海拔4500~5000米的高寒原草甸上,也见于亚寒带针叶林区和山间谷地。洞居、独行,白昼活动,主食植物的油嫩部分,也吃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有半冬眠习性。

(三)鼬科

1.青鼬

地方俗称:灵狗、大黄鼠狼。

保护级别:中国二级。

鉴别特征:青鼬为貂属动物中最大者,体形较家猫修长而较狐略小,体重约1.5-3公斤。吻较尖长,耳相对较大。躯体细长,体长450~560毫米。头骨相对较长圆粗大,颅全长约100毫米左右,额弓强健粗长,四肢短小,体毛油亮。

地理分布:青鼬的存在与否可指示森林的好坏程度。国内除新疆、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等少数地区外广泛分布,国外见于印度、克什米尔、缅甸、尼泊尔、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朝鲜和西伯利亚东部等地。

生态习性:主要栖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阔叶或针叶混交林和沟谷地带,一般成对多于晨昏活动,以鼠类等小型动物、蜂蜜为主食。

2.水獭

地方俗称:獭猫、水獭猫、水狗。

保护级别:中国二级。

鉴别特征:体修长略呈扁圆形,体毛长而致密,底绒绵软,裸露鼻垫上缘呈“W”形。体重达8公斤,体长700毫米左右,尾长约400毫米。头部宽扁,眼圆外突,耳小而圆,颈短粗,鼻孔和耳道有关闭防水的小圆瓣肉突。头骨狭长,吻部粗短,眶间狭窄,额部狭长,脑颅宽扁。四肢短,尾细长,由基部向尖端逐渐变细。

地理分布:水獭系广布性种类,国内广泛分布,国外分布于欧、亚及北非大部地域。

生态习性:栖江河、湖泊、溪流、池塘、鱼塘、低洼水地、沼泽地带、沿海淡水和咸水交界区域及近海岛屿登地带。居河、溪干性河穴,潜游泳。主食鱼类、蛙、蛇、水禽及昆虫等动物,兼食少量水草。

(四)猫科

1.丛林猫

地方俗称:灰豹、狸猫、草猫、草豹。

保护级别:中国二级。

鉴别特征:体型略小于金猫,而明显比豹猫大。耳尖微具棕黑色簇毛,躯体毛色基本一致,无任何明显斑纹。头骨吻较短,眶前总长小于眼眶直径,眶后突较细长。体重10公斤左右,体长一般不及800毫米,尾长不及体长的1/3。四肢较瘦长,略显黑斑,尾末端一般有3~4个显著黑环,端毛黑色。

地理分布:广布亚洲中南部,国内主要分布在云南和西藏东南较低海拔丛林区,国外见于中南半岛、印度半岛以及从伊朗里海到高加索地区。

生态习性:栖于海拔200米以下的热带、亚热带沿河、湖边苇丛及灌木林和海岸丛林,但极少见于热带丛林中。或可在郊外、野地或村落附近发现其踪迹。穴居,独行,昼夜活动。以野生雉、鸡和鹧鸪为食,偶尔觅食腐肉及野果等。

2.猞猁

地方俗称:羊猞猁、猞猁狲。

保护级别:中国一级。

鉴别特征:体型较家猫略大,体重约20公斤左右。耳尖有笔状簇毛,具有与小型猫类的共有特性——完全骨化的舌骨,以此区分大型猫类。头骨圆形,吻部短宽,鼻骨后端略超出上颌骨后缘,额骨高平,眶后突显著较长,颅弓宽而强健。四肢明显较粗长,且后肢长于前肢,尾较短,一般不及后足长。

地理分布:猞猁属北方型种类,国内见于云南西北至青藏高原以东和以北地区,国外广布欧亚大陆的北部地区。

生态习性:主要栖于海拔3000米以上森林地带或林缘雪地。长耳及其笔状簇毛能准确地寻觅声源。性喜独居,多喜夜行,也在晨昏活动,机警敏捷,善于攀爬,不畏风雪。主食小兽和鸟类。

3.豹

地方俗称:金钱豹、银钱豹、文豹、铜钱豹、豹子

保护级别:中国一级。

鉴别特征:外貌似虎但较小,重约50公斤左右,体长近1.5米,尾长不超过1米,通体散部大小悬殊的斑点或铜钱状的斑环。头大而略圆,耳短而阔,颈部粗短,颈部中央有毛旋,体毛基色橙黄或暗黄,斑点或斑环卫黑色。头骨形态与虎的相似,但较短狭,颅基长小于230毫米,额宽多在150毫米以下,吻鼻较宽,鼻骨中缝长不及其最大宽的1.5倍,四肢短键,前肢较后肢肥大;尾粗长,被毛蓬松。

地理分布:豹是广布性种类,国内除新疆、辽宁、山东、宁夏和台湾外皆有分布;国外广布于亚洲和东非的大部地域。

生态习性:豹适应性极强,栖多样环境,如丘陵山地森林、稀树灌丛、平原、干地、湿地、荒漠、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林等地带。独居,夜行,以多种动物为食。

(五)象科

亚洲象。

地方俗称:野象、大象。

保护级别:中国一级。

鉴别特征:野象是现生陆栖动物中体型最大者,亚洲象比非洲象小,成年象体重可达3000~5000公斤,体长约近5米左右。

地理分布:本种限于亚洲热带,国内只发现于云南南部;国外见于印度、缅甸和泰国以南区域。

生态习性:主要栖于海拔700米以下的热带、亚热带丛林,群栖,昼行,以阔叶树的叶、皮,竹叶和多种藤本植为食。

(六)猪科

野猪。

地方俗称:山猪、野猪。

保护级别:无。

鉴别特征:体貌似家猪,但吻鼻尖长,面部狭长斜直,耳下而直立,肩凸尾短,体被粗稀硬毛,体背髭毛粗长。背中部的最长者可达150毫米。四肢短键,头骨侧面观呈长三角形,吻鼻低矮,颅枕高凸,鼻骨狭长,约为颅全长的1/2,额弓粗大外扩,犬齿粗大锋锐成“狼牙”且向外上方曲翘。

地理分布:野猪为广布性种类,国内见于大部地区,国外分布于北非和亚欧洲及其近岛。

生态习性:属山地森林种类,广栖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多种林型的灌木丛和山溪草丛。性凶猛,善奔跑和泅水,喜拱土、翻石和滚泥水塘,属结群游荡性生活。多晨昏和夜间觅食,杂食,以植物为主,兼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七)鼷鹿科

小鼷鹿。

地方俗称:鼷鹿、小跳麂。

保护级别:中国一级。

鉴别特征:小鼷鹿系现生最小的有蹄哺乳类动物,成体大小如兔而略高,体重仅2公斤左右,体长多在500毫米以下,尾长约100毫米,后足长一般不及135毫米。头短、颈粗,耳细长,雌雄均无角。体侧毛色赭褐,通常不具斑纹,喉、颈下、胸、腹、尾下及四肢内侧均为白或灰白色。尾短小,四肢纤细,前肢短,后肢长。

地理分布:小鼷鹿为典型的热带兽种,国内仅见于云南南部,国外主要分布在泰国、缅甸以南的地区。

生态习性:主要栖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热带森林及灌丛地带,多喜在河岸、山溪附近林下植被茂密区活动。性孤僻,善躲藏,独居,夜行,以青草、嫩叶和野果为食。

(八)麝科

林麝。

地方俗称:香獐、麝鹿、獐子、林獐。

保护级别:中国二级。

鉴别特征:体型小,颈纹明显,背中高弓,肩臂斜低,头短小,耳长大,颈长尾短,前肢短,后肢长,体重10公斤左右,体长600~800毫米,颅全长1.50毫米以下。鼻吻端至眶前短于颅全长的1/2,体被易脱落的粗硬脆性波状长毛。头骨短小,吻部较窄,鼻骨长直,泪骨短方,宽大于长,成总体毛被榄褐色。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国内广布青海、甘肃南部以南地区,国外仅见于越南和老挝北部。

生态习性:典型林栖麝种,主要栖于海拔3200米以下的林、湿等多岩区。性喜独居,善攀爬跳跃,白天隐伏,晨昏活动。喜食苔藓、松萝、嫩草、嫩树枝和幼芽等植物。

(九)鹿科

梅花鹿。

地方俗称:梅花鹿。

保护级别:中国一级。

鉴别特征:属中型鹿类,重约100公斤,体长约达1.5米,肩高大约1米左右。体毛呈两色性,多杂排列成行的鲜明的白斑,形似梅花而得名。雄性鹿第二年起开始出角,大约在5岁时角成形。梅花鹿鼻骨长,其后端与眼眶前缘几乎处于同一线上。

地理分布:梅花鹿属北方型种类,国内残存于东北、华北、内蒙古自治区、甘肃、四川和长江中下游南部,国外主要见于日本、朝鲜、西伯利亚东南部。

生态习性:本种系典型的温带、寒温带类群,主要栖于丘陵山地的林间草区,野生种群已较为罕见,且日趋减少。性温顺,多喜小群活动,主为昼行,以多种鲜嫩青草和树叶为食。

(十)牛科

1.牦牛

地方俗称:犏牛、旄牛。

保护级别:中国一级。

鉴别特征:为大型笨重的牛类,体重可达3吨左右,肩高130~200厘米,但雌性通常较小。头形狭长,颊面较直而平,唇鼻部及耳壳均较小,肩部中央有明显隆凸肉峰,体背多平直,使其在站立时显得肩高臀低。颈下垂肉缺而短小,体被毛长,尤其肩、臀、肋和胸腰等处被毛更为密长,可卧冰雪。头脸、体被和四肢下端毛被短而致密,尾毛疏松,毛色为黑、深褐或黑白花斑,四肢短键,下端更粗壮。头骨狭长,泪骨狭窄,前端沿额骨外侧延伸,鼻骨宽阔。

地理分布:牦牛系青藏高原的特有类群。国内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和新疆昆仑山一带;国外见于尼泊尔、锡金和不丹等地。

生态习性:属典型高寒动物,栖海拔3000~6000米人迹罕至地,含高山、盆地、草原和荒漠等多种环境。性喜群居和游荡生活,多以木本科与莎草科植物为主食。家牦牛系牦牛的家养亚种,喜在空气稀寒的高寒山区驮运,被誉为“高原之舟”。

2.羚牛

地方俗称:野牛。

保护级别:中国一级。

鉴别特征:本种为中型牛科动物,其外貌既似牛又像羊,矮粗壮实,颈长尾短,吻鼻宽高,体毛绒长,肩臀高差不显著。成年羚牛体长2米左右,尾长不及20厘米,肩高多在1.5米以下,体重250~600公斤。雌雄均有短小锐角,但角间距狭窄,角形独特,即角基部向上,并向外侧延伸,在总角中部向后呈镰刀状斜弯。体毛青棕、棕褐、沙棕、棕黄和灰白色。

地理分布:国内分布于云南西部、西藏东南、四川西北、陕西秦岭和甘肃南部,国外主要见于不丹、缅甸东北边区。

生态习性:羚牛是较典型的高寒林缘种类,主要栖于海拔:3500米左右的林缘草坡、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陡岩山区,冬季可下迁至2000米左右的常绿阔叶林带。好群居,性凶猛,多于晨昏活动。主以嫩枝叶、青草等植物为食。秋冬季交配,春末夏初产仔,胎产1仔,约3岁左右达性成熟,正常情况下其寿命可达15年以上。

3.岩羊

地方俗称:石羊、崖羊。

保护级别:中国二级。

鉴别特征:本种属大型野生羊类,体长约1米左右,尾长一般不超过20厘米,肩高70—90厘米,体重可大于70公斤;雌性相对较小,体重多在50公斤以下。岩羊头部狭长,耳短小而尖,两性均有角,雄性的明显粗大而长,先向两侧分开,后向外后延伸,其内侧至上,前方可见一窄长凸脊,最长角可超过80厘米,其角基周长约近30厘米;雌性的角较短小,很少达到20厘米。夏毛短薄,冬毛厚密,颊部、体腹和四肢内侧白色,体背脊灰棕和黄褐,体侧有一显著黑褐分界线。

地理分部:国内主要分布于西南和西北地区的西部,四川、青海、云南、新疆东南、甘肃、陕西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国外见于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和缅甸北部边区。

生态习性:岩羊系高寒兽种,主要栖于海拔3500~5500米高山裸岩区,山谷间草地或雪地下线一带;性喜群居,晨昏活动,行动敏捷,善跳跃,好足卧;以高原矮草或灌木叶、枝为食;冬末夏初繁殖,寿命在20年左右。

二、蛇

(一)防蛇措施与蛇伤治疗

除眼镜蛇外,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我们没有发现蛇而过分逼近蛇体,或无意踩到蛇体时,它才会咬人。如果遇到蛇,如果它不向你主动进攻,千万不要惊扰它,尤其不要振动地面,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来救援。

蛇是变温动物,气温达到18°以上才出来活动。在南方通常5~10月份是蛇伤发病高峰期。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蛇类的活动有一定规律。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天活动,银环蛇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蛇伤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时,晚上18~22时。此外蝮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夜间行路用明火照亮时,要防避毒蛇咬伤。要穿高帮鞋(皮靴),穿着长衣长裤,戴帽,扣紧衣领、袖口、裤口。

尽量避免在草丛里行走或休息,如果迫不得已,要注意打草惊蛇(眼镜蛇会主动攻击人,打草惊蛇有可能会引起眼镜蛇主动攻击人)。

尽量避免抓着树枝借力,在伐取灌木、采摘水果前要小心观察,一些蛇类经常栖于树木之上。翻转石块或圆木以及掘坑挖洞时使用木棒,不可徒手进行这类活动。

如果与毒蛇不期而遇,应保持镇定安静,不要突然移动,不要向其发起攻击。应远道绕行,若被蛇追逐时,应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把手里的什么东西往它旁边扔过去,转移它注意力,或把衣服朝它扔过去蒙住它,然后跑开。如果迫不得已要杀死毒蛇,可取一根长棒,要具有良好的弹性,快速劈向其后脑。

野外生存时要避免在蛇鼠洞多、乱石堆或灌木丛中扎营。营地周围的杂草应铲除干净,另外,一条较深的排水沟也能较好地防止蛇虫入侵。

在营地周围撒上下列物品的一种或数种:雄黄、石灰粉、草木灰、水浸湿了的烟叶。

在使用包裹前要小心查看一遍,蛇类很可能就躲在下面。露营时应将帐篷拉链完全合上。睡前检查床铺,压好帐篷,早晨起来检查鞋子。万一发现蛇,可迅速退后,保持一定距离。

若打地铺,可用树枝、树叶或细竹垫铺,尽量不要用杂草。临睡前要先在地上敲打,清除爬在上面的昆虫。醒来时,应首先仔细地察看身体周围,否则附近若有蛇或昆虫会被突然的活动惊动。

注意保持营地的清洁,所有垃圾必须及时掩埋。因为只要有星点的油脂,就有可能把蚂蚁引来,蚂蚁又会将蜥蜴引来,而蜥蜴又会把蛇引来。注意不要用火烧鱼骨头,这种气味也会把蛇引来。

(二)常见蛇药

自制防蛇药。

材料:雄黄(有毒,使用时切忌用火烧)二两、大蒜一头、纱布一块。

制作:将大蒜捣烂,雄黄碾成粉末,两样充分拌匀后,用纱布包住,扎成一小球状,以不出水为宜。

用法:将雄黄大蒜球挂在腰间,若要更保险,制作两个球,分别绑在左右脚脖子上。这样,无论走到哪里,蛇族一概退避三舍。

特点:效果显著,经久耐用,制作一次可用一月。

蛇还怕风油精。当在野外被蛇咬后,服用蛇药片,并将解蛇毒药粉涂抹在伤口周围。各地药品供应站有不同的蛇伤药,可参照说明书使用。南通蛇药又叫季德胜蛇药(片剂),用于治疗毒蛇、毒虫咬伤,有解毒、止痛、消肿的功效;上海蛇药用以治疗蝮蛇、竹叶青等毒蛇咬伤,亦可治疗眼镜蛇、银环蛇、五步蛇等咬伤,具有解蛇毒以及消炎、强心、利尿、止血、抗溶血等作用。

有条件的话,最好根据当地动物志,准备相对应的血清,冷藏携带至当地,存放在医院中以备用。

(三)被毒蛇咬伤后的处理

在不能确定是被何种蛇咬伤的情况下,不能以为无明显症状就判断是无毒蛇。在多数情况下伤口可能模糊不清,在分不清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的情况下,应按毒蛇咬伤处理。无毒蛇咬伤常见四排细小的牙痕,毒蛇咬伤通常见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比较大而深的牙痕,有的毒蛇有两排毒牙。看伤口,毒蛇咬人有可能把牙断在肉里,要把它拔出来。

被毒蛇咬伤后有以下常见的一些处理方法:

1.烧灼。立即用火柴头5~7枝烧灼伤口,以破坏局部的蛇毒。

2.冲洗。蛇毒在1~3分钟内不会蔓延,这时挤出或冲洗蛇毒,可以有效排除大部分蛇毒。立即冲洗,用双氧水或0.1%的高锰酸钾,盐水或冷开水、肥皂、尿,最好将伤肢置于4℃~7℃冰水中(冷水内放入冰块),在伤处周围放置碎冰维持24小时,亦可喷氯乙烷(降温时注意全身保暖)。切记:千万不要在伤口处涂酒精!

3.扎结肢体。在近心端,用绑带像打绑腿一样呈螺旋形大面积紧缚肢体,延缓毒液蔓延。譬如脚踝被咬,就在膝盖下包扎。蛇毒是通过静脉传递的,静脉分布在人体表。用粗布条大面积压迫体表的静脉,可以有效防治蛇毒蔓延,同时又不会因为局部扎结过紧而阻断血液流通。这样可以尽可能阻止毒液的扩散,防止毒素进入淋巴系统。结扎之后,赶紧到医院治疗,急救处理结束后,一般不要超过2小时。没有绑带时,也可用绳子、布带、鞋带、稻草等,在伤口靠近心脏上端5~10厘米处做环形结扎,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结扎要迅速,在咬伤后2~5分钟内完成,此后每隔15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肢体因血液循环受阻而坏死。到邻近的医院注射抗毒血清后,可去掉结扎。

4.扩创排毒。经过冲洗处理后,用消毒过的小刀划破两个牙痕间的皮肤,同时在伤口附近的皮肤上,用小刀挑破米粒大小数处,这样可使毒液外流。不断挤压伤口20分钟。但被尖吻蝮蛇(五步蛇)和烙铁头蛇、蝰蛇、咬伤,不要做刀刺排毒,因为它们的蛇毒中有一种溶血酶,可以导致人大量出血不止,如果对伤口再做切开处理,只能加速人体失血。因为普通人无从分辨毒蛇,所以,治疗蛇伤时伤口切开的做法就不能予以推广。

5.针刺或拔火罐。对于血循毒(如蝰蛇、铬铁头、竹叶青、五步蛇)蛇伤患者,不宜针刺或拔火罐,以免伤口流血不止。如伤口周围肿胀过大时,可在肿胀处下端每隔1~2寸处,用消毒钝头粗针平刺直入2公分;如手足部肿胀时,上肢者穿刺八邪穴(四个手指指缝之间),下肢者穿刺八风穴(四个足趾趾缝之间),以排除毒液,加速退肿。

蛇毒如引发中风应积极治疗,同样在必要时应进行人工呼吸,时刻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银环蛇、金环蛇咬伤后昏迷的重病人可采取人工呼吸维持。

解毒药的应用。被毒蛇咬伤后应尽早用药,如南通蛇药(季德蛇药)、上海蛇药、新鲜半边莲(蛇疗草)、内服半边莲,另外半边莲和雄黄一起捣烂,制成浆状外敷,每日换一次。但别以为有药就没事了,药只能缓解毒性,还是应该赶快去医院治疗。

做好这些后还要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受伤部位下垂,相对固定。如条件许可,应由他人运送。运送伤员到医院的路上,伤员应尽量少活动,减少血液的循环,注意保暖。

无毒蛇咬后无须特殊处理,只需对伤口清洗、止血,去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即可。

(四)中国境内十大毒蛇

1.舟山眼镜蛇

形态特征:全长100~200厘米。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黑褐色或暗褐色,没有或具有若干白色或黄白色窄横纹,在幼体较为明显。受惊扰时,前半身竖起,颈部扁平扩展,显露出项背特有的白色眼镜状斑纹或此斑纹的各种饰变。腹面污白色,颈腹具灰黑色宽横斑及其前方的两个黑点。头呈椭圆形,与颈区分不十分明显,头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没有颊鳞。上唇鳞7枚,第三枚最大,它前切鼻鳞后入眶,第四、五两枚下唇鳞之间嵌有一枚小鳞。背鳞平滑,中段21(19)行;腹鳞162~182,肛鳞完整或二分,尾下鳞38~53对。

生态习性: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700米左右的平原、丘陵与山区,见于灌丛、竹林、溪涧或池塘岸边、稻田、路边、城郊,甚至进入花园或住房。白昼与夜晚均见活动。每年5月前后出蛰,11月进入冬眠。以食鱼、蛙、蜥蜴、鼠、鸟及鸟蛋、蛇等为食。

分布:我国特有种。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西至广西东北部、贵州、重庆东南部,包括台湾、海南及香港。

2.圆斑蝰

形态特征:全长1米,重达1.5公斤。头比较大,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腹部灰白色,散有粗大的深棕色斑。

生态习性: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区。主要栖息在宽阔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区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带活动,炎热时喜欢栖息在荫凉通风处。受惊时并不逃离,而是将身体盘卷成圈,并发出呼呼的出气声,身体不断彭缩,持续半时之久。以鼠、鸟、蜥蜴为食,采用突袭方式,躯干前部先向后曲,猛然离地再向前冲并咬住猎物,咬住不放直至吞食下去。通常9~10月间咬伤人畜较多。

圆斑蝰是我国剧毒蛇类之一,平均每条蛇咬物一次排毒量约为200毫克。

分布:福建、广东、广西;国外见于印度、缅甸、泰国等地。

3.原矛头蝮

原矛头蝮,又名龟壳花蛇。

形态特征:体长一般在70~90厘米,尾长16~18厘米,体重50~70克左右。头呈三角形,颈细,吻较窄,头顶具有细鳞,并有倒“v”形褐色纹斑。体背面为棕褐色,在背中央线两侧有并列的暗褐色纹斑。左右相连而成链状,在该纹斑下面还有不规则的小班纹。腹部为灰褐色,有许多斑点。

生态习性:栖息于山区灌木林、竹林溪边、住宅区附近阴湿的环境中,常盘踞在柴堆内,多在晚上活动,尾有缠绕性,有时盘缠在树上或竹子上。由于身体瘦长,捕食、攻击都比较灵活。以鱼、蛙、蜥蜴、鸟为食。小雪至次年清明为冬眠期,常利用树洞、竹洞作为越冬场所。

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四川、甘肃、贵州,国外见于印度、缅甸、越南等地。

4.银环蛇

形态特征:全长100~80厘米,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不隆起,尾末端较尖。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背鳞平滑,通身15行,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腹鳞203~231杖;肛鳞完整;尾下鳞单行,37~55枚。

生态习性:栖息于从沿海低地到海拔1300米的山区,常见于低海拔的平原、丘陵近水处。夜晚活动,到水边捕-a鱼、蛙或蛇类,白昼则隐匿于石下或洞中。4月出蛰,11月进入冬眠。人类活动之处已不多见,人迹罕到之处估计还有一定数量。

分布:指名亚种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包括台湾、海南与香港。云南亚种仅见于我国云南省西南部。国外分布于缅甸、老挝及越南北部。

5.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是眼镜蛇科,眼镜王蛇属唯一的一种蛇。又名山万蛇、过山风波、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

形态特征:眼镜王蛇属剧毒蛇类,体长120—400厘米,体重2000~8000克。眼镜王蛇有沟牙,头部成椭圆形,颈部能膨大,但无眼镜蛇状斑纹;其与眼镜蛇的明显区别是头部顶鳞后面有一对大枕鳞。眼镜王蛇体色乌黑或黑褐,具有40~54条较窄而色淡的横带,尾部为土黄色,腹部为灰褐色,有黑色线状斑纹。

生态习性:生活在平原至高山树木中,常在山区溪流附近出现,林区村落附近也时有发现。一般隐匿在岩缝或树洞里,有时也能爬上树,往往是后半身缠绕在树枝上,前半身悬空下垂或昂起。昼夜均活动。眼镜王蛇有剧毒,又是我国最凶猛的一种毒蛇。它受惊发怒时,颈部膨扁,能将身体前部1/3竖立起来,突然攻击人畜。

眼镜王蛇为“混合性毒”,一条成年蛇依次排毒量为300多毫克,对人畜危害极大。

分布:我国云南、贵州、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江西、西藏、湖南等地。

6.金环蛇

金环蛇,又名金甲带、佛蛇、黄金甲、金报应、金包铁、玄南鞭、金蛇等。

形态特征:头呈椭圆形,尾极短,尾略呈三棱形,尾末端钝圆而略扁,通身呈黑色与黄色相间的少数明显的棱骨。黑色环纹和黄色环纹几乎等宽,黄色环纹在体部有23~28环,在尾部有3~5环。背鳞平滑共15行,背中央的1行鳞片特别大,肛磷完整,尾下鳞片为单行,腹部为灰白色,体长100~180厘米。

生态习性:栖息于丘陵、山地,常见于潮湿地区或水边,怕见光线,白天往往盘着身体不动,把头藏于腹下,但是到晚上十分活跃。捕食蜥蜴、鱼类、蛙类、鼠类等,并能吞食其他蛇类及蛇蛋,性温顺,行动迟缓。其毒性十分剧烈,但是不主动咬人。

分布:广西、广东、海南、福建、江西、云南;国外分布于越南、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缅甸等。

7.尖吻蝮

尖吻蝮,又名五步蛇、崭蛇、棋盘蛇、翘鼻蛇

形态特征:头呈三角形,吻尖向上翘,故名尖吻蝮。全身背面呈暗褐色或棕褐色,体粗短,尾段短而尖,末端一枚鳞片尖长侧扁,俗称“佛指甲”。背面有一列前后以尖角相接的方形大斑块,正中有1行20多个方形的大斑块,两侧有“八”字形暗褐色的大斑纹,顶端在背部相接。在眼后到颈侧,有黑色带状条纹。腹面呈乳白色,腹鳞中央和两侧有大黑斑。体粗壮,全长有一米左右,大者可达两米,重达数公斤。

生态习性:生活于山区丘陵,溪涧沟边的岩石下或杂草中,村宅附近或柴禾堆内。行动比较迟缓,平时盘曲成圆形,头枕于中央,吻尖朝上,如遇惊扰则注视发出声响方向。阴雨天较活跃,晴初少有活动。隐蔽在阴暗处,凌晨或黄昏出洞,色斑与落叶明暗投影相衬,不易被发现。有扑火习性,见火光会主动袭击,如不受惊扰,一般不会主动袭击人。因其毒腺大,毒牙长,属管牙类,而且毒性很强,人被咬后如不及时治疗,常有生命危险。以蛙类、蜥蜴、鸟类、鼠类、蛇类为食。

分布:广西、广东、贵州、湖北、湖南、台湾、福建、安徽、江西、浙江、四川等地。

8.灰蓝扁尾海蛇

形态特征:体型细长,体长可达200厘米,体重0.5~1.5公斤。身体前部为圆形,后部至尾部逐渐变成侧扁。体背部青灰色,从头至尾有51~68个青灰黑色的宽横纹环绕蛇体。腹部黄色或橄榄色。

生态习性:生活在近海处,特别喜欢河口的地方。善游泳,离开水则笨拙,呼吸时投身出水面,换入新鲜空气后又潜入海水中,有趋光习性。主要以鳗类鱼为食。

海蛇是一种神经性毒蛇,主要含神经毒素,能麻痹被咬动物的横纹肌,人被咬伤严重时可以致死。

分布: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岛沿海;国外见于印度半岛沿海等地。

9.白眉蝮

形态特征:全长1米,重达1.5公斤。头比较大,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散有大的深棕色斑。

生态习性: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区。主要栖息在宽阔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区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带活动,炎热时喜欢栖息在阴凉通风处。受惊时并不逃离,而是将身体盘卷成圈,并发出呼呼的出气声,身体不断彭缩,持续半小时之久。以鼠、鸟、蜥蜴为食。采用突袭方式,躯干前部先向后曲,猛然离地再向前冲并咬住猎物,咬住不放直至吞食下去,9~10月间咬伤人畜较多。

白眉蝮是我国剧毒蛇类之一,平均每条蛇咬物一次排毒量约为200毫克。

分布:白眉蝮蛇多分布于东北长白山一带。

10.白唇竹叶青

白唇竹叶青,又名赤尾青竹蛇、赤尾青竹丝、白唇树奎。

形态特征:青绿色,腹部颜色较淡及偏黄,体侧无红白色线,尾褐色。以啮齿类动物、鸟类、树蛙、小型蜥蜴为食。具攻击性。

生态习性:中国南部及东南亚。树栖性,常发现于近水边的灌木丛。成体体型60~100厘米左右。夜间活动。

毒性:血液毒素,毒性一般,极少发生致命事件,但伤口处理不当则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