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野外生存之旅
19901900000021

第21章 食物

一、野外就餐

野外生活时早餐应丰富,以保证一天所需的营养。晚上应吃上一顿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的热饭菜。在早餐和晚餐之间,可以吃些速食品、零食以维持血糖含量,并喝大量的水或热饮料。大多数野外生存者一天吃两顿中餐。停下来时,边休息边喝饮料、吃零食。在天气比较冷的情况下,就是一碗热汤加上助消化的薄饼。保持体内血糖平衡很重要,如果血糖偏低又不及时补充,你就会感到虚弱并有寒意。

晚餐要丰盛,在煮饭时,要用足量的水。把吃晚餐当作一次放松的机会,喝完热汤后再吃主食,然后吃一些零食。这样,你就能充分享受其中的乐趣。

睡觉前喝大量的水能预防脱水。宁可清晨早起上厕所,也不可因白天出汗和消化干粮消耗大量水而引起口渴和消化不良。天冷时,喝加糖的热饮料能使你睡觉时保持身体暖和。在睡觉前,可以在保温瓶里备一些热饮料,这样第二天清晨不用起床就能喝到热饮料。

二、野生植物的食用与检测

在野外,我们也可利用一些野生植物来补充养分,使我们能顺利完成野外实践活动。虽说植物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得到的食物来源,但是除非你有非常好的识别植物的能力,否则它们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杀手。因此,我们在出发前要学习一些植物识别的知识以便我们在实践中运用。

可食用性检测的一般原则:确保要检测植物的供给非常充足;只能用新鲜的植物来进行检测;要用处理过的水对要检测的植物进行清洗;一次只对一种植物或者该植物的某个部分进行检测;在做检测的这段时间里不要吃其他东西,只能喝一些净化的水;在开始检测前8小时内不吃东西。

确认你不该去碰的植物的特征:蘑菇或者外形像蘑菇的植物;伞状的花簇;那些流出像牛奶一样汁液的植物,或者流出的汁液在空气中会变黑的植物;球茎(像洋葱头和大蒜头一样的形状);长得像胡萝卜一样的植物的叶子、根或者块茎;豆荚或者外表像豆荚的植物;被真菌感染的植物(从地里拔出的植物中被真菌感染的情况很常见);那些长着发亮的叶子的植物或者有很多绒毛的植物。

植物的检测:把植物分割成若干个基本部分,如树叶、茎、根部、芽和花等;一次只检测潜在食物来源的一个部分。闻一下要检测的植物,如果它的气味非常浓烈或者有酸味的话,最好选择另一种植物进行检测。用准备对其进行烹调的方式来对植物的某个部分进行处理。

把一片经过处理的植物放在手腕上,保持约15分钟。感觉一下手腕是不是有灼热感、刺痛感或者发炎的情况。如果出现任何一种状况,就不要把检测继续下去了。

拿一小块经过处理的植物(大约一汤勺的量),把它放在嘴唇上,检测5分钟。如果有任何灼热或者发炎的情况出现,即刻停止检验,另外挑选一种(或者被检测植物的另一部分),并重新开始检测。

在舌头上放一点经过处理后的植物,让它在舌头上停留15分钟左右,不要吞咽任何植物中流出的汁液。如果有灼热或者发炎的情况出现,即刻停止检验。

充分咀嚼一汤匙的植物,持续时间约15分钟。不要吞咽任何植物的汁液。如果你感受到了某种刺激的话,另外挑选一种植物(或者被检测植物的另一个部分),并重新开始检测。如果没有出现灼热、刺痛或者发炎的情况,就吞下咀嚼后的植物。等待8个小时,看看是不是会出现腹部局部绞痛、恶心、呕吐或者其他腹部不适的症状。如果出现任何一种症状,就要设法让自己呕吐并且喝下足够多的水;如果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的话,吃下约半杯植物(处理方法和前面的一样),再等8个小时。若没有产生什么不良反应,那么就说明,按照前面的处理方式进行加工的该植物是可以食用的。一定要按检测中的烹调方法来加工植物,然后再食用,不要用其他方法进行加工。

如果通过检测确定某种植物是可以食用的,也不要吃得太多。因为尽管安全系数比较高,但是大量食用的话还是可能会出现腹部绞痛或者腹泻的情况。

对浆果的可食用性进行判断的原则:绿色、黄色和白色的浆果中只有10%是可以食用的;红色的浆果中有50%是可以食用的;紫色、青紫色和黑色的浆果中90%是可以食用的;簇状的浆果,如树莓和黑莓中99%都是可以食用的。

三、野外可食用的昆虫

提起昆虫,人们就会想到蚂蚁、蟋蟀、蜻蜒等各种形态各异的小动物。有时把这些小动物捉来玩玩,观赏一下未尝不可,但要作为食物吃进肚中,可能会有很多人觉得难以想象。其实,昆虫作为人类的食物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而且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食用昆虫的习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作为食物食用的昆虫约有数十种。

为了进一步“激励”野外活动者吃昆虫的勇气,笔者在此列出昆虫的主要营养成分。昆虫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例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而且无机物质如各种盐类、钾、钠、磷、铁、钙的含量也很丰富,还有人体所需的游离氨基酸。根据资料分析,每100毫升的昆虫血浆含有游离氨基酸24.4~34.4毫克,远远高出人血浆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昆虫体内的蛋白质含量也极高,烤干的蝉含有72%的蛋白质,黄蜂含有81%的蛋白质,白蚁体内的蛋白质比牛肉还高;100克白蚁能产生500卡热量,100克牛肉却只能产生300卡热量。

昆虫作为食品除了有上述优点外,还有世代短、繁殖快、容易获取等特点。因而在野外遇险时,昆虫往往是遇险者的首选食物。笔者自己在野外就吃过十余种,感觉味道还不错。为使户外活动爱好者对可食用昆虫有一些了解,笔者在此列出我国野外较易获取、口感尚好的可食用昆虫的捕捉及食用方法,供打算吃昆虫的“勇敢者”参考。昆虫名后标有“*”号者为首选食用昆虫。

蝗虫:各种蝗虫包括蚱蜢,其成虫或幼虫均能食用。用带树叶的枝条扑打,或用塑料薄膜平铺在地上将蝗虫驱赶到薄膜上,因薄膜光滑蝗虫无法逃跑而易于捕捉。

蝼蛄:食用其成虫。徒手捕捉或在夜间用灯光引诱捕捉。

蟋蟀:食用成虫。徒手捕捉或用树枝扑打。

螽斯:又叫蝈蝈。捕捉方法与蟋蟀相似。

家蚕、柞蚕:主要食用蛹,系家养昆虫,野生的不易遇见。

蛾类:包括天蛾、刺蛾、夜蛾、螟蛾各种蛾类,由于其幼虫体表多长毛,外貌丑陋,一般多选择吃蛹。

蝶类:各种蝶蛹均能食用,幼虫较蛾类幼虫而言,大多数种类不长毛,也可食用。

白蚁:食用成虫和卵,寻找蚁穴掘取。白蚁分为生活在树木中和土壤里两大类型。树栖的白蚁体色纯白,食用没有异味;地栖白蚁多为棕褐色,食用时有一点怪味。

蚂蚁:食用成虫、幼虫、蛹、卵。寻找蚁穴掘取或用食物诱捕。食用蚂蚁要特别注意蚂蚁中臭蚁科的种类有毒,不可食用。臭蚁个体小,尾部上翘,有异味,易与其他蚂蚁区别。

蝉*:食用成虫。用树枝扑打或用胶杆粘。在南方一些山野的河滩边有时可见到饮水后死亡的蝉大量聚集在一起,可以收集。

蜻蜒*:成虫、幼虫均可食用。成虫用树枝扑打或胶粘,也可用网捕;幼虫用网具在水中捕捞。

负子蝽:食用成虫,用网具在水中捕捞。

石蚕:食用幼虫,幼虫生活于溪流中,用丝将几块石头黏在一起构成栖身之处,徒手在水中捞取石蚕的石窝,捉取幼虫。

螳螂:食用成虫、幼虫,用手直接捕捉成虫或幼虫,螳螂卵也可食用。

龙虱*:成虫、幼虫均可食用,用网具在池塘、河流里捞取。

蜂类:包括胡蜂、黄蜂、蜜蜂,食用成虫、幼虫和蛹。找到蜂巢后用火烧死成虫后,才可收集幼虫和蛹。收集蜂类即使用火烧也有被蜇伤的危险,要选在夜间进行,多准备几支火力强劲的火把,同时将自己的头、手等用厚衣服或其他物品保护起来。

在野外活动中,蚯蚓、蜘蛛、螃蟹、虾也常被作为食物,但它们都不在昆虫之列,故不在此述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