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野外生存之旅
19901900000023

第23章 自然灾害的避险与预防

一、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块等物奔泻而下形成的急流。其特征是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泥石流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带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

泥石流按其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由大量黏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黏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黏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称为水石流。

泥石流按其物质状态可分为两类:一是黏性泥石流,即含大量黏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黏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其中的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亦短,破坏力大。二是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黏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似“石海”。

以上分类是我国最常见的两种分类。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泥石流的成因分类有:水川型泥石流、降雨型泥石流;按泥石流流域大小分类有:大型泥石流、中型泥石流和小型泥石流;按泥石流发展阶段分类有:发展期泥石流。旺盛期泥石流和衰退期泥石流等。

(一)泥石流的发生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资源。

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域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

松散物质来源条件: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另外,岩层结构松散、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的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一些人类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

水源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池)溃决水体等形式。

(二)泥石流发生的规律

我国泥石流的暴发主要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集中降雨的激发。因此,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与集中降雨的时间规律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多雨的夏秋季节,因集中降雨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的降雨多集中在6~9月,因此,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6~9月。西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尤其是7、8两个月降雨集中,暴雨强度大,因此西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7、8两个月。据不完全统计,西北发生在这两个月的泥石流灾害约占该地区全部泥石流灾害的90%以上。

泥石流的发生受暴雨、洪水、地震的影响,而暴雨、洪水、地震总是周期性地出现。因此,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其活动周期与暴雨、洪水、地震的活动周期大体相一致。当暴雨、洪水两者的活动周期相叠加时,常常形成泥石流活动的一个高潮。如云南省东川地区在1966年是强震期,使东川泥石流的发展加剧。仅东川铁路在1970~1981年的11年中就发生泥石流灾害250余次。又如1981年,东川达德线泥石流,成昆铁路例子伊达泥石流,宝成铁路、宝天铁路的泥石流,都是在大周期暴雨的情况下发生的。

我国泥石流的分布,明显受地形、地质和降水条件的控制,特别是在地形条件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泥石流在我国集中分布在两个带上:一是青藏高原与次一级的高原与盆地之间的接触带;另一个是上述的高原、盆地与东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在两个带中,泥石流又集中分布在一些大断裂、深大断裂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这是我国泥石流密度最大、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地带。在各大型构造带中,具有高频率的泥石流又往往集中在板岩、片岩、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及泥岩、页岩、泥灰岩、煤系等软弱岩系和第四系堆积物分布区。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冰雪融化的显著特征密切相关。高频率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较暖湿、局部暴雨强度大、冰雪融化快的地区,如云南、四川、甘肃、西藏等地。低频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地区。

泥石流的活动强度主要与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和水文气象条件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比如崩塌、滑坡、岩堆群落地区,岩石破碎、风化程度深,则易成为泥石流固体物质的补给源;沟谷的长度较大、汇水面积大、纵向坡度较陡等因素为泥石流的流通提供了条件;水文气象因素直接提供水动力条件。往往大强度、短时间出现暴雨容易形成泥石流,其强度与暴雨的强度密切相关。

(三)泥石流的危害

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的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它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居民点的危害。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是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及其他场所设施。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如1969年8月,云南省大盈江流域弄璋区南拱泥石流,使新章金、老章金两村被毁,97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2.对公路、铁路的危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没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颠覆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有时泥石流汇入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他构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甘川公路394公里处对岸的石门沟,1978年7月暴发泥石流,堵塞自龙江,公路因此被淹1公里,白龙江改道使长约两公里的路基变成了主河道,公路、护岸及渡槽全部被毁。该段线路自1962年以来,由于受对岸泥石流的影响己3次被迫改线。泥石流给我国铁路和公路造成了无法估计的巨大损失。

3.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

4.对矿山的危害。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二、雪崩

积雪的山坡上,当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山体崩塌,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作雪崩,也有的地方把它叫做“雪塌方”、“雪流沙”或“推山雪”。雪崩,每每是从宁静的、覆盖着白雪的山坡上部开始的。突然间,咔嚓一声,勉强能够听见的这种声音告诉人们这里的雪层断裂了。先是出现一条裂缝,接着,巨大的雪山体开始滑动。雪体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迅速获得了速度。于是,雪山体变成一条几乎是直泻而下的白色雪龙,腾云驾雾,呼啸着声势凌厉地向山下冲去。

雪崩是一种所有雪山都会有的地表冰雪迁移过程,它们不停地从山体高处借重力作用顺山坡向山下崩塌,崩塌时速度可以达20~30米/秒,具有突然性、运动速度快、破坏力大等特点。它能摧毁大片森林,掩埋房舍、交通线路、通讯设施和车辆,甚至能堵截河流,发生临时性的涨水。同时,它还能引起山体滑坡、山崩和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现象。因此,雪崩被人们列为积雪山区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

(一)雪崩的发生

雪崩常常发生于山地,有些雪崩是在特大雪暴中产生的,但常见的是发生在积雪堆积过厚,超过了山坡面的摩擦阻力时。雪崩的原因之一是在雪堆下面缓慢地形成了深部“白霜”,这是一种冰的六角形杯状晶体,与我们通常所见的冰碴相似。这种白霜的形成是因为雪粒的蒸发所造成。它们比上部的积雪要松散得多,在地面或下部积雪与上层积雪之间形成一个软弱带,当上部积雪开始顺山坡向下滑动时,这个软弱带起着润滑的作用,不仅加速雪下滑的速度,而且还带动周围没有滑动的积雪。

人们可能从来不知道,其实在雪山上一直都进行着一种较量:重力一定要将雪向下拉,而积雪的内聚力却希望能把雪留在原地。当这种较量达到高潮的时候,哪怕是一点点外界的力量,比如动物的奔跑、滚落的石块、刮风、轻微的震动,甚至在山谷中大喊一声,只要压力超过了将雪粒凝结成团的内聚力,就足以引发一场灾难性雪崩。特别是风不仅会造成雪的大量堆积,还会引起雪粒凝结,形成硬而脆的雪层,致使上面的雪层可以沿着下面的雪层滑动,发生雪崩。

然而,除了山坡形态,雪崩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人类活动。据专家估计,90%的雪崩都由受害者或者他们的队友造成,这种雪崩被称为“人为休闲雪崩”。滑雪、徒步旅行或其他冬季运动爱好者经常会在不经意间成为雪崩的导火索。而人被雪堆掩埋后,半个小时不能获救的话,生还希望就很渺茫了。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说某某人在滑雪时遭遇雪崩,不幸遇难。但这种不幸到底是雪崩自然发生造成伤害,还是在人的运动影响下发生的就不能得知了。

(二)雪崩发生的规律

雪崩的发生是有规律可循的。大多数的雪崩都发生在冬天或者春天降雪非常集中的时候,尤其是暴风雪爆发前后。这时的雪非常松软,黏合力比较小,一旦一小块被破坏了,剩下的部分就会像一盘散沙或是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连锁反应而飞速下滑。春季,由于解冻期长,气温升高时,积雪表面融化,雪水就会一滴滴地渗透到雪层深处,让原本结实的雪变得松散起来,大大降低积雪之间的内聚力和抗断强度,使雪层之间很容易产生滑动。雪崩的严重性取决于雪的体积、温度、山坡走向,尤其重要的是坡度。最可怕的雪崩往往产生于倾斜度为25°~50°的山坡。如果山势过于陡峭,就不会形成足够厚的积雪,而斜度过小的山坡也不太可能产生雪崩。

和洪水一样,雪崩也是可重复发生的,也就是说,如果在某地发生了雪崩,完全有可能不久后又卷土重来。有可能每下一场雪或每一年都在同一地点发生一次雪崩,这一切都取决于山坡的地形特点和某些气候因素。

雪崩发生的多少跟气候和地形也很有关系。我国天山中部冬季积雪和雪崩经常阻断山区公路,而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地经常发生的雪崩是供给现代冰川发育的重要来源之一。在这种地区选择合适的登山时间就比较苛刻。与此同时,在我国西部靠近内陆的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等山地,降水量比较少,没有明显的旱、雨季之分,雪崩可能也就比较少,选择合适的登山时间也就比较宽裕。另外,这些内陆山地相对高度较低,一般都在1000~1500米,故山地的坡度也比较缓和。而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相对高度在:3000—4000米,甚至达到5000~6000米,故山地坡度较陡,发生雪崩的可能性和雪崩的势能也就大。

雪崩的发生还有空间和时间上的规律。就中国高山而言,西南边界上的高山如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及横断山地,因主要受印度洋季风控制,除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4月)之分外,全年降水都比较丰富,高山上部得到的冬、春降雪和积雪也比较多,易发生雪崩。此外,天山山地、阿尔泰山地,因受北冰洋极地气团的影响,冬春降水也比较多,所以这个季节雪崩也比较多。

(三)雪崩的三个区段

雪崩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三个区段,即形成区、通过区、堆积区。

雪崩的形成区大多在高山上部,积雪多而厚的部位。比如,高高的雪檐,坡度超过50°~60°的雪坡,悬冰川的下端等地貌部位,都是雪崩的形成区。

雪崩的通过区紧接在形成区的下面,常是一条从上而下直直的u形沟槽。由于经常有雪崩通过,尽管被白雪覆盖,槽内仍非常平滑,基本上没有大的起伏或障碍物,长可达几百米,宽20~30米或稍大一些,但不会太宽,否则滑下的冰雪就不会很集中,形成不了大的雪崩。

堆积区同样是紧接在形成区的下面,是在山脚处因坡度突然变缓而使雪崩体停下来的地方,从地貌形态上看多呈锥体,所以也叫雪崩锥(或雪崩堆)。

(四)雪崩的分类

雪崩分湿雪崩(又称块雪崩)、干雪崩(又称粉雪崩)两种,它们的形成和发生有不同的地貌和气候条件。

湿雪崩也许是最危险的,一般发生于一场降水以后数天,因表面雪层融化又渗入下层雪中并重新冻结,形成了“湿雪层”。在冬天或春天,下雪后温度会持续快速升高,这使新的湿雪层不可能很容易就吸附于密度更小的原有的冰雪上,于是便向下滑动,产生了雪崩。湿雪崩都是块状,速度较慢,重量大,质地密,在雪坡上像墨渍似的,愈变愈大,因此摧毁力也更强。这种块雪崩的形成区通常在坡度稍缓的雪坡上。因为陡坡上的粉雪(松散的雪)要几乎崩完了,才会轮到相对的缓坡,发生块雪崩。它的下滑速度比空降雪崩更慢,沿途带起树木和岩石,产生更大的雪砾。一旦卷入块状的雪崩体中,就决不会有像遇到干雪崩那样幸运了。而且它一旦停止下来会立即凝固,往往令抢救工作十分困难。

干雪崩夹带大量空气,因此它会像流体一样。这种雪崩速度极高,它们从高山上飞腾而下,转眼吞没一切,它们甚至能在冲下山坡后再冲上对面的高坡。一般而言,大雪刚停,山上的雪还没来得及融化,或在融化的水又渗入下层雪中再形成冻结之前的雪是“干”的,也是“粉”的。当此种雪发生雪崩时,气浪很大,底层也容易生成气垫层。探险队遭遇此类雪崩时,人可以被裹入雪崩体中并随雪崩飞泻而下,但是干雪崩和粉雪崩对探险者致命的威胁相对较小。

另外还有雪板雪崩。不稳定且致命的雪板通常位于30°~45°的开放坡面上,看起来通常是很好的路线。通常由于体重的作用引发,发出“砰”的声音,同时破碎。如果运气好,发生在你的下面,但很大可能是破碎就在你周围,裹挟着受害者。雪板雪崩也可能由自然因素引发,扫过数千尺,甚至经过平坦的路线。避免的方法就是大雪后呆几天让雪层之间冻结实(但危险的雪板仍可能存在很长时间)。走路的时候注意空洞的“砰砰”声,这是不结实雪层的信号。

松雪塌陷。通常位于更陡峭的路线上,这种路线雪板留不住。这种雪崩是可预测的。开始下雪后雪坡就会崩陷。这种雪崩一般规模比较小,但是大的也很危险。最好的防范是,一旦看起来要下雪,就离开这种陡峭路线。如果下雪时在峡谷里或陡峭的坡面上,就在有遮蔽的地方设保护,并且爬到雪流走的主要通道那一面。

湿雪下滑,是湿且重的表层雪崩,发生在春夏解冻或夏天的大风雪之后,相对容易预测。由于日照或0°以上的气温使雪变暖,一般发生在30°以上的雪坡。特别有可能是由于夜间的雪没有冻住。湿雪下滑通常由于攀登者引发,由一点向下成三角形扇面发生。一般下方的人会被扫走,比上方引发雪崩的人处境更危险。避免湿雪下滑就要夜里攀登,上午之前离开雪坡。如果穿过一个可疑的坡面,记得保护下方的人。

冰崩,包括冰塔和冰壁崩塌,通常由于中午较热或冰川运动引发。可能引发下方雪坡的大规模雪板雪崩,从而导致整面山体的巨大雪崩。冰崩的时间和规模无法预料,但是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可以大概预料这座山的冰崩的情况。如果要从看来不稳定的冰塔或悬冰川下通过是极度危险的。

(四)雪崩的破坏

通常雪崩从山顶爆发,在它向山下移动时,以极高的速度从高处呼啸而下,用巨大的力量将它所过之处一切扫荡干净,直到广阔的平原上它的力量才消失。雪崩一旦发生,其势不可阻挡。这种“白色死神”的重量可达数百万吨。有些雪崩中还夹带大量空气,这样的雪崩流动性更大,有时甚至可以冲过峡谷,到达对面的山坡上。

比起泥石流、洪水、地震等灾难发生时的狰狞,雪崩真的可以形容为美得惊人。雪崩发生前,大地总是静悄悄的,然后随着轻轻的一声“咔嚓”声,雪层断裂,白白的、层层叠叠的雪块、雪板应声而起——好像山神突然发动内力震掉了身上的一件白袍,又好像一条白色雪龙腾云驾雾,顺着山势呼啸而下,直到山势变缓。

但是,美只是雪崩喜欢示人的一面,就在美的背后隐藏的却是可以摧毁一切的恐怖。领教过其威力的人更愿意称它为“白色妖魔”。的确,雪崩的冲击力量是非常惊人的。它会以极快的速度和巨大的力量卷走眼前的一切。有些雪崩会产生足以横扫一切的粉末状摧毁性雪云。

据测算,一次高速运动的雪崩,会给每平方米的被打物体表面带来40~50吨的力量。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哪种物体,能经得住这样的冲击。1981年4月12日,一块体积约一栋房子那么大的冰块从阿拉斯加的三佛火山顶部冰川上滑下,落在旁边的雪坡上,造成数百万吨雪迅速滚下,将沿途13公里地区全部摧毁。据有关专家指出,该雪崩产生了长达160公里的粉末状雪云,是迄今为止有纪录的最为严重的一次。事实上,一旦这种时速可高达400公里,足以吞没整座城市的自然怪物开始行动,我们就只能束手就擒了。

了解雪崩的人应该知道,其实在雪崩中,比雪崩本身更可怕的是雪崩前面的气浪。因为雪崩由于从高处以很大的势能向下运动,譬如从6000米高处向下坠落或滑落,会引起空气的剧烈振荡,故有极快的速度甚至会形成一层气浪。这种气浪有些类似于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雪流能驱赶着它前面的气浪,而这种气浪的冲击比雪流本身的打击更加危险,气浪所到之处,房屋被毁、树木消失、人因窒息而死。因此有时雪崩体本身未到而气浪已把前进路上的一切阻挡物冲得人仰马翻。1970年的秘鲁大雪崩中,雪崩体在不到3分钟时间里飞跑了14.5千米,速度接近于90米/秒,比十二级台风擅长的32.5米/秒的奔跑速度还要快得多。这次雪崩引起的气浪,把地面上的岩石碎屑席卷上天,竟然叮叮咚咚地下了一阵“石雨”。

(五)雪崩的预防

对雪崩可以采取人工控制的方法加以预防。人们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后,对雪崩已经有了一些防范的手段。比如对一些危险区域发射炮弹,实施爆破,提前引发积雪还不算多的雪崩,设专人监视并预报雪崩等。如阿尔卑斯山周边国家、挪威、冰岛、日本、美国以及加拿大等国家都在容易发生雪崩的地区成立了专门组织,设有专门的监测人员,探察它形成的自然规律及预防措施。

如果最近下过雪,小心了!新雪增加了原来雪层的重量,连接性也很差。此外,如果气温突然回升或可能艳阳高照,也会导致积雪融化,连接性变差。应该选择一条没有雪崩危险的路线。如果非要穿越该地段,应该选一个寒冷、阴云、冰点以下的天气,并且一段时间内不会有降雪。对于夏季高山攀登来说,应该在黎明之间动身,在上午之前离开陡峭的雪坡。同时注意观察雪况,包括最近的雪崩痕迹。脚下的雪崩塌时发出“砰砰”声,敲鼓一样的声音说明硬雪层下有空洞。用铲子向下挖,寻找有雪崩倾向的“雪板”——松雪上面的硬雪层。

考量线路的雪坡。30°的雪碗(碗状雪崩槽,上大下小)比陡峭的岩柱更危险,在这里只能猜测雪况。是否会遇到雪崩?是否日照很长时间使雪层变差?如果有疑问,就不要上。正确的判断是唯一的预防。如果别无选择必须穿过可疑的雪坡,应尽可能保护通过。如果雪坡太宽无法设保护,应该首先测试雪况。先用一个遮蔽的、坚固的锚点(比如树或石头)设保护,测试者走到雪坡的上端,跳向陡峭的部分。然后在安全的地方解开保护,一次一个快速通过。从高处走,减少被上方下来的雪埋起来的危险。互相之间注意观察,一旦出事,多少可以了解一些遇难者的位置信息。

遇上雪崩是很危险的,在雪地活动的人必须十分注意以下情况:

探险者应避免走雪崩区。实在无法避免时,应采取横穿路线,切不可顺着雪崩槽攀登。在横穿时要以最快的速度走过,并设专门的瞭望哨紧盯雪崩可能的发生区,一有雪崩迹象或已发生雪崩要大声警告,以便赶紧采取自救措施。另外,还应在上午10时以后再穿越。因为,此时太阳已照射雪山一段时间了,若有雪崩发生的话也多在此时以前,这样也可以减少危险。

大雪刚过,或连续下几场雪后切勿上山。此时,新下的雪或上层的积雪很不牢固,稍有扰动都足以触发雪崩。大雪之后常常伴有好天气,必须放弃好天气等待雪崩过去。天气时冷时暖,或天气转晴,或春天开始融雪时,积雪变得很不稳固,很容易发生雪崩。

高山探险时,无论是选择登山路线或营地,应尽量避免背风坡。因为背风坡容易积累从迎风坡吹来的积雪,容易发生雪崩。不要在陡坡上活动。因为雪崩通常是向下移动,在1:5的斜坡上,即可发生雪崩。最好每一个队员身上系一根红布条,以备万一遇到雪崩时易于被发现。在行进和休息时,不要大声说话,以减少因空气震动而触发雪崩。

行进时如有可能应尽量走山脊线,走在山体最高处。如必须穿越斜坡地带,切勿单独行动,也不要挤在一起行动,应一个接一个地走,后一个出发的人应与前一个保持一段可观察到的安全距离。要警惕所选择的平地。因为在陡峻的高山区,雪崩堆积区最容易表现为相对平坦之地。

注意雪崩的先兆,例如冰雪破裂声或低沉的轰鸣声,雪球下滚或仰望山上见有云状的灰白尘埃。

雪崩经过的道路,可依据峭壁、比较光滑的地带或极少有树的山坡的断层等地形特征辨认出来。

(六)遇到雪崩的急救措施

不论发生哪一种情况,必须马上远离雪崩的路线。

判断当时形势。雪崩发生时人出于本能,会直朝山下跑,但冰雪也向山下崩落,而且时速达到200公里,向下跑反而危险,可能被冰雪埋住。向旁边跑较为安全,可以避开雪崩,或者能跑到较高的地方。

抛弃身上所有笨重的物品,如背包、滑雪板、滑雪杖等。带着这些物件,倘若陷在雪中,活动起来会更加困难。

切勿用滑雪的办法逃生。不过,如处于雪崩路线的边缘,则可疾驶逃出险境。如果给雪崩赶上,无法摆脱,切记一定要闭口屏息,以免冰雪涌入咽喉和肺引发窒息。抓紧山坡旁任何稳固的东西,如矗立的岩石之类。即使有一阵子陷入其中,但冰雪终究会泻完,那时便可脱险了。

如果被雪崩冲下山坡,要尽力爬上雪堆表面,平躺,用爬行姿势在雪崩面的底部活动,休息时尽可能在身边造一个大的洞穴。在雪凝固前,试着到达表面。扔掉你一直不能放弃的工具箱——它将在你被找到时妨碍你抽身。节省力气,当听到有人来时大声呼叫。同时以俯泳、仰泳或狗爬法逆流而上,逃向雪流的边缘。

被雪掩埋时,应先冷静下来,让口水流出,从而判断上下方,然后奋力向上挖掘。逆流而上时,也许要用双手挡住石头和冰块,但一定要设法爬上雪堆表面。

三、沙尘暴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

(一)沙尘天气的分类与过程

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

浮尘: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

扬沙: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以内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

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

沙尘天气过程分为四类:浮尘天气过程、扬沙天气过程、沙尘暴天气过程和强沙尘暴天气过程。

浮尘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5个或5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浮尘天气。

扬沙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5个或5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扬沙天气。

沙尘暴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3个或3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沙尘暴天气。

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3个或3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强沙尘暴天气。

(二)沙尘暴天气的成因

有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有利的沙、尘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气不稳定条件是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沙尘暴的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

除此之外,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气候背景;地面冷锋前对流单体发展成云团或飑线是有利于沙尘暴发展并加强的中小尺度系统;有利于风速加大的地形条件,即狭管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有利条件之一。

(三)沙尘暴形成的物理机制

在极有利的大尺度环境、高空干冷急流和强垂直风速、风向切变及热力不稳定层结条件下,引起锋区附近中小尺度系统生成、发展,加剧了锋区前后的气压、温度梯度,形成了锋区前后的巨大压温梯度。在动量下传和梯度偏差风的共同作用下,使近地层风速陡升,掀起地表沙尘,形成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天气。

(四)沙尘暴的主要危害方式

强风:携带细沙粉尘的强风摧毁建筑物及公用设施,造成人畜死亡。

沙埋:以风沙流的方式造成农田、渠道、村舍、铁路、草场等被大量流沙掩埋,尤其是对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威胁。

土壤风蚀:每次沙尘暴的沙尘源和影响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风蚀危害,风蚀深度可达1~10厘米。据估计,我国每年由沙尘暴产生的土壤细粒物质流失高达106~107吨,其中绝大部分粒径在10微米以下,对源区农田和草场的土地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五)黑风的危害

黑风的危害主要有两个字:一是“风”,二是“沙”。

风力的危害也有两个:一是风力破坏,二是刮蚀地皮。

先说风力破坏。大风破坏建筑物,吹倒或拔起树木电杆,撕毁农民塑料温室大棚和农田地膜等等。此外,由于西北地区四、五月正是瓜果、蔬菜、甜菜、棉花等经济作物出苗、生长子叶或真叶期和果树开花期,此时最不耐风吹沙打。轻则叶片蒙尘,使光合作用减弱,且影响呼吸,降低作物的产量;重则苗死花落,就更谈不上成熟结果了。

大风作用于干旱地区疏松的土壤时会将地表面的土刮去一层,叫做风蚀。其实大风不仅刮走土壤中细小的黏土和有机质,而且还把带来的沙子积在土壤中,使土壤肥力大为降低。此外大风夹沙粒还会把建筑物和作物表面磨去一层,叫做磨蚀,也是一种灾害。

沙的危害主要是沙埋。前面说过,狭管、迎风和隆起等地形下,因为风速大,风沙危害主要是风蚀,而在背风凹洼等风速较小的地形下,风沙危害主要便是沙埋了。此外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的损失。

(六)沙尘暴天气的危害

沙尘暴天气是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沙尘暴的危害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生态环境恶化

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着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在沙尘暴源地和影响区,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大气污染加剧。

2.生产生活受影响

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造成太阳辐射减少,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恶劣的能见度,容易使人心情沉闷,工作学习效率降低。轻者可使大量牲畜患呼吸道及肠胃疾病,严重时将导致大量“春乏”牲畜死亡,刮走农田沃土、种子和幼苗。沙尘暴还会使地表层土壤风蚀、沙漠化加剧;在植物叶面上覆盖厚厚的沙尘,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作物减产。

3.生命财产损失

1993年5月5日,发生在甘肃省金昌、武威、民勤、白银等地的强沙尘暴天气,受灾农田253.55万亩,损失树木4.28万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36亿元,死亡50人,重伤153人。2000年4月12日,永昌、金昌、武威、民勤等地市强沙尘暴天气,据不完全统计仅金昌、武威两地市直接经济损失达1534万元。

沙尘暴天气经常影响交通安全,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使汽车、火车车厢玻璃破损,甚至停运或脱轨。

(七)沙尘暴产生的原因

通过研究,专家们发现,土壤风蚀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首要环节。风是土壤风蚀最直接的动力,其中气流性质、风速大小、土壤风蚀过程中风力作用的相关条件等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土壤含水量也是影响土壤风蚀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还证明,植物措施是防治沙尘暴的有效方法之一。专家认为植物通常以3种形式来影响风蚀:分散地面上一定的风动量;减少气流与沙尘之间的传递;阻止土壤、沙尘等的运动。

此外,通过实验研究人员得出一条结论:沙尘暴的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

5.沙尘暴的避险身处户外遭遇沙尘暴时,不要惊慌失措,到处乱跑,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以最快的速度寻找安全的避风处,进行躲避。例如:山洞、山凹等处。

如果距离避风处较远,应该先用衣服蒙住头,以免吸入空气中的沙尘或被大风卷起的东西砸伤。同时蹲下身子,尽可能抓住一个牢固的物体或干脆趴在路边等待沙尘暴过去。

风沙来时,空气中悬浮着粒径极小的颗粒物,它们被吸进肺部会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的疾病。所以在风沙天气中最好戴上口罩和风镜,以避免风沙对呼吸道和眼睛的伤害。

其他户外保护措施还包括穿戴防尘的手套、鞋袜、衣服和防风眼镜,以保护眼睛和裸露在外的皮肤,勤洗手脸(尤其在进食前)。在沙尘暴退去前,都应该暂时停止户外活动。

沙尘天气里,应多喝水,多吃清淡食物。

四、雷雨

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的物体尖顶,所以孤立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击。人们在户外遇到雷电大作时,应遵守以下规则,以确保安全。

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五、山洪

山洪是山丘区特殊的洪水,群众习惯称之为“发蛟”。洪水历时一般几十分钟到1~2个小时。

(一)山洪的成因

1.地形条件

一般形成山洪泥石流的地形特征是中高山区,相对高差大,河谷坡度陡峻。表层为植皮覆盖有较厚的土体,土体下面为中深断裂及其派生级断裂切割的破碎岩石层。

2.森林覆盖条件

大范围树林、毛竹覆盖,汛期当暖湿空气携带大量水汽,达到林区上空,与林区温度偏低,相对湿度偏大的冷空气交锋,易造成大的局部降水。

3.水源条件

水体既是山洪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因素,主要来自降雨。降雨激发山洪的现象,一是前期降雨和一次连续降雨共同作用;二是前期降雨和最大一小时降雨量起主导激发作用。山顶土体含水量饱和,土体下面的岩层裂隙中的压力水体的压力剧增。当遇到暴雨,能量迅速累积,致使原有土体平衡破坏,土体和岩层裂隙中的压力水体冲破表面覆盖层,瞬间从山体中上部倾泻而下,造成山洪和泥石流。

暖湿气流遇山体阻挡,产生暖湿气流上升运动,在山顶和迎风坡形成冷暖锋面产生暴雨。由于山体的中上部伸入云层,地面还是十分闷热,山雨欲来风满楼时,山体的中上部早已处于两层之中。所以往往地面降雨不久,山洪就爆发了。

山洪的成因除山体结构条件外,主要是喇叭形河口地形所致,形成短历时暴雨,引发山洪。

(二)野外预防山洪

在野外宿营时,先看看这里是不是容易引发洪水的地方,如果是就要考虑以下问题:如果夜里发山洪,往什么地方跑?那个地方会不会被淹没?如果雨水过大,挖的防排水沟够用吗?要不要换个地方?

去野外前听听当地的天气预报。

雨季时不要在干涸的河床上宿营。既然是河床,就说明曾经是水道,现在是干的,下起雨来就不一定了。

在可以预料洪水到来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往高处跑,如果有时间,尽量带上火种、食物、衣服、可以信赖的漂浮物。这样,一旦跑不了,可以有个漂浮物做依靠。没有高点,或者来不及跑向高点,应该马上寻找漂浮物,最好是方便固定或者是容易抓住的。

如果必须面对水里逃生,又不会游泳,下水前用棉花或者软布等堵上鼻孔。这是一个必要的方法。当人在水下缺氧时,会不由自主地做出吸气的动作。一般从鼻腔吸入的物体会直接进入肺部;从口腔吸入的气体会进入肺部,液体会受到阻碍而进入胃部,这就避免了呛水死亡。当然这样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不能解决长时间呆在水下的问题。

在暴风雨到来前,选好宿营地;用不透水的布包好备用的衣服;预备干燥的引火物同样重要。

(三)遇到洪水的求生方法

在洪水到来时,如果处于急流中,想办法抓住看上去还不会马上被冲走的树、山石等物体,先让自己停下来,然后向上,保持头部露出水面,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下一步怎么办。在一般情况下,洪水往往是浅的地方急,深的地方缓;窄的地方急,宽的地方缓;陡的地方急,平的地方缓。所以急流往往出现在山坡、湖口、水道变窄处。而这些地方往往有可以抓到的东西,离岸边不远或水不是很深。

如果你不会游泳或者水性不佳,想办法利用一切可以漂浮的东西。如果没有现成的漂浮物,可以用扎起裤脚的裤子,两个裤腿充满气会有不小的浮力。记住,充气前,裤子一定要是湿的(水可以填充纤维间的缝隙,保持气体)并且不断用嘴向里面吹气。塑料袋、雨衣都能做成临时的漂浮物。

如果没有什么可利用物,不论会不会游泳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沉下去前,先深深吸气,马上主动钻进水里。人体的密度与水很接近,加上吸进的空气,本身就有了一定的浮力。当人体全部进入水里时,自然的浮力会把人浮到水面,至少离水面很近。会游泳的人都知道,吸足气的人想沉下去是很不容易的。当你感到气短时,再把头露出水面迅速呼吸,然后,马上再钻进水里。露头的方法有:在深水区,两腿夹起,同时两手迅速下压,突然抬头;在浅水区,两脚蹬地钻出水面。

如果被急流冲到宽阔的水域,水流会逐渐缓慢下来。这时应该是想办法上岸的时候了。游向岸时,不要横渡,更不能逆流,应该顺应水流的方向,斜着向岸上游去。如果有漂浮物,就抱着漂浮物,用脚拍打水。

如果是处在有浪、漩涡的湍急区域,千万不要惊慌,也不要乱挣扎。扑腾上来以后马上深吸一口气,干脆就向水底扎去。水底巨大的翻腾力量会把人抛到很远的地方,并举上水面。

如果你会游泳,但就是体力不支,而且离岸边又很远,可以采用主动漂浮的方法。这样的大面积水域往往没有急流。仰面朝天,头尽量不要埋在水里,两臂张开,水平,慢慢拍水,呼吸时下颌向上抬起。

尽量甩掉鞋子和吸水后比较笨重的衣物。口袋里如果装了很重或吸水后很重的东西,即使很重要也要放弃。

六、地震

地震或许是自然界中最可怕的暴力。它与别的自然灾害如洪水、火灾等不同,我们很少能对它采取防范措施。地震震幅范围很大,小的震动仅精密的测量仪器才能探测出,大的地壳隆起可将整个山体撕开。

小的地震处处都能发生,但大多数地震主要集中在所谓的地震带上。那里的建筑物都作了抗震设计,如果倒塌,也只能引起较小的损失,如日本的传统建筑。现代化的城市很少考虑这种因素。

由于地震学家们长时间的监控和研究,主要的地震有可能被预测,某些事前疏散工作是可能的。地震前夕动物会变得很警觉、紧张,出现异常行为。

(一)地震产生的原因

有说法地震是由地壳中聚集的张力突然释放引起,在地下700公里深处发生,但仅在地壳上层数十公里的破裂才有可能产生影响地表的运动,例如1964年阿拉斯加大地震产生的冲击波便来源于地下大约20~30公里深处。

地震带位于形成地壳的半硬性板块的边缘。最深的地震沿着海沟发生,形成或毁灭火山岛屿。最剧烈的地震常发生在一板块插入另一板块底部的地域。如沿着北美洲西海岸,安德雷斯缺陷区是特别易震的地带。

连续的初步震动,即所谓的前震(通常伴有一段地震平静期)通常预示着一场大地震即将发生。实际上前震相当于扳机。起初的震动几乎不能引起人们注意。

(二)防震

如果你已收到可能发生地震的警告,继续保持收听当地电台等最新的报告和建议,如建议关掉液化气、电源时一定要照做。将大而重的物体从高的搁架上拿走;将瓶子、玻璃、瓷器和其他易碎的东西放进低橱内,隔板应有挡手,以防止物体下落,橱门应紧闭,移走悬挂物体。

准备以下物品以备急用:新鲜淡水和应急食物、手电、灭火器。

远离那些可能落下来砸着你的东西。在户外的树木可能会被连根拔起,小镇中的建筑即使足够牢靠不能被摧毁,碎石块也可能滑落。逃到空旷处最理想,但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呆在屋内可能更安全,在大街上的话,破裂的煤气管道或电线会增加危险性。进进出出的人最危险,极易被建筑物上的砖石击伤。

1.1室内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就呆在里面,将火熄灭,远离玻璃特别是大的窗户(包括镜子)。屋中的角落或有好的支撑的内部门道是好避难处。较低的地面或地下室或许能提供最好的存活机会。

躲进桌底或别的坚固的家具下,这不仅能给你提供防护,而且也有较大的呼吸空间。

在商店时,远离大的货物展厅,这些货物可能会倒下来。

在多层楼房且装有电梯的办公室里,呆在原处别动。不要进电梯,楼梯处也可能会拥挤着惊恐的人们,会发生踩踏,最好躲进桌底。

2.在车中

地震发生时若在车上应尽可能快和安全地停车,但呆在车内可以免于被下落的物体击中。蹲伏于座位下,如果有东西落在车上,你将会得到保护。当震动停止下来,注意观察障碍物和可能出现的危险,如被破坏了的电缆、破损的道路和坍陷的桥梁。

3.户外

地震发生时若在户外应平躺在地面,不要跑。跑会摔倒,也可能会被裂缝吞没。远离高大建筑或山体。不要往地下走或进入坑道,这会导致被困。

如你已经准备到户外,就别返回建筑物内。首次地震使任何建筑都不太牢固,如果接着再发生小震,建筑物就会坍塌。

到山顶更安全。斜坡上的土石容易滑落,如果被数千吨重的土块或岩石压倒(它们具有可怕的速度),很少有幸存的机会。在地上像球一样滚动更易存活。

若在滩地,只要不在悬崖下就会相当安全,但由于海啸经常伴随地震而来,所以当震动停止后应尽快离开滩地向更高的开阔地转移。余震的危险性就不像海啸那么可怕了。

(四)地震后危害的预防

排污系统的破裂、水污染和废墟中的尸体能引起疾病的传播,这与地震本身一样可以致命。应掩埋所有的死尸(动物的和人的)。

不要躲避在破损的建筑物或废墟中。利用废墟重建一个庇护所。

特别小心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过滤并煮沸用水。不要用火柴和火机或电力器具,如果存在燃气泄漏,火花会点着燃气。在使用厕所前检查排污系统。打开柜门时要小心,物体可能会滚出来。防备余震。

七、火灾

(一)森林火灾

森林大火发生前的第一个迹象是浓烈的烟雾,看到火苗前你也许能听到草木燃烧的声音。在意识到火灾发生前,你可能会注意到一些动物的异常举动。

不要慌不择路、四处乱跑,应选择好脱险的路径,注意观察周围的地形以及风向,估计火势扩展的趋势。

假如火势正在蔓延,但大火离自己的距离相当远,有时间逃脱险境,就不必慌不择路,掉头就跑,除非已被大火逼迫得无从选择。

尽管身上的衣服可能妨碍行动,但不可以脱下!衣服可以提供一定的庇护,使身体免受猛烈的辐热的侵袭。

浓烟的方向预示着风向,同时也向你表明火势蔓延最快的方向。如人在火中,则只能顶风逃出火海。寻找天然的防火带,例如树林中的一条开阔平地就可以阻挡火势。河流是最理想的防火带,即使火苗能够越过流,呆在水中依然相当安全。所以最好在丛林中找到道路、河流和其他防火带。

如果大火随风迎面扑来,注意,大火的推进速度可能比你预想的更快——火苗可以跳跃式前移,所以最好能绕道避开大火。不过如果大火在前面绵延数公里,你既不能绕过边缘也不能将大火远远抛在身后,就寻找一个宽大开阔的深谷、水道或峡谷躲在其中。

若被包围在大火之中,有些时候,脱险的最佳方式就是穿过火场快速奔跑,但如果火势强劲或者大火覆盖大片地域,这种做法是下策。在开阔地带或荒地,穿过火势较弱的地方到已被烧光的地面避难则是可行的。尽可能遮蔽体表,如有水,将衣服浸湿,头发及覆盖不到的体表也弄湿,用潮湿的衣服遮住鼻和嘴。

草木繁茂的地带火势很旺,放慢速度——选择利于穿越的地点,坚定信念,不要耽搁,做深呼吸,蒙住口鼻避开浓烟,加速跑。

在丛林之中主要的往来路线间隔一段距离放上一些灭火器具,或将一束树枝系在扫帚上扑火。在火势刚起时,这很有作用。

不要用树枝快速击打火焰,这只能扇风点火扩大火势。正确的做法是将这些简易工具压在火苗上,熄灭火。宽大扁平的叶子在熄灭地面刚开始的火苗时特别有效。如果没有这些东西,用大衣或毯子压盖火焰,切断火苗的氧气供应。

如在车辆上遭遇森林大火,躲在车中,关闭车窗车门以及通风系统,汽车能有效隔开辐射热。如可能,马上驾车逃离;如果汽车已经抛锚,自然只能呆在里面。在车中存活的机会相对更大。如果玻璃开始融化,则说明火焰已越过车辆,此时如果惊慌失措,跑进火中,则必死无疑。

虽然油箱可能发生爆炸,但呆在车内的生存机会仍然远远大于车外——如果车子周围火势正猛。

如果没有天然隔离带或山谷可以躲避,火势又猛,想穿过它几乎等于送死,那么可能不得不向泥土寻求保护。许多人在熊熊大火中运用这一方法侥幸生存下来:在地面挖一坑钻入其中,用泥土覆盖,忍受大火在身上烧过。这样做当然十分危险,不仅因为热度,而且会引起窒息——大火耗光了氧气。

尽可能挖出一个合适的凹形坑,将泥土盖在大衣或布料上(如果有),然后将被泥土覆盖的大衣拉到身上,手曲成环状放在口鼻上以利于呼吸。这样虽然不能增加氧气量,但可降低气温,将过热的大气和火星过滤一遍,以防损伤呼吸系统。当火焰通过时,屏住呼吸。

如无法脱离火势或穿越火场,而大火仍有一段距离,可采用以火攻火的办法。其方法是在大火主体到达前点燃一片地,使其没有残留可燃物,火苗自然无法前进,这样就给自己提供了一个避难所。注意与大火主体必须间隔一段距离,有时间烧出一块空地。

点燃的火带尽可能宽,至少宽10米,它将同火灾火向同一方向燃烧,产生一条足以避难的隔离带。风向一定要正确。

切记:风有可能旋转变向,火可能自己产生气流,因此或许必须冲出自己点起的火势。火灾火势必须离自然火有相当的距离,不能低估火苗的前行速度,它或许比你跑得更快。

(二)建筑物火灾

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通常有烟出现,如火仍小,则尽力扑灭。用毛毯或厚窗帘盖住火苗,隔绝其氧气供应,或者用沙土、水、灭火器。

如果是由于错误用电引起建筑物火灾,则不能用水扑灭火,应先切断电源,最好是切断总开关,煤气管也要关掉,同样关闭总管道最好。如是电视机或计算机起火,也不能用水,即使已经关闭了电源,残留的大量电荷也会给你重重一击(甚至致命)。冰水可能造成显像管爆炸,所以应使用窒息方式灭火或从电器的后面扑火最安全,因为显像管有爆炸危险。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是拉或打开开关;对准火苗;抓住或按住扳机;扫射,从一边到另一边。

应查看灭火器型号,有些灭火器只能扑灭微弱的火势,另外一些可用来扑灭油料、甘油、油漆或溶剂等引起的火灾(例如由于汽油的溢出引起的火灾),还有些灭火器适于扑灭电路起火。多功能干粉式灭火器可用于多种火灾。

如果火势太旺,手中的工具已不可能扑灭大火,则要疏散财物,关闭干线电路,关上火焰可能穿过的门窗。疏散完毕后,最好将火势控制在一处,以便在消防人员或营救人员到来之前阻止火势的漫延。

火向上扩展的速度比向下更快,尽管坍塌的地板或墙壁会携着火苗向下方扑去。

楼层起火时千万不能使用电梯!楼梯和通风管道、天井等地点也是最危险的。

开门之前查看房门边缘的烟,试试门的温度,如碰一下金属门上的拉手(用手背试试),如太烫则不能打开屋门,抓住拉手会引起烫伤。结实坚固的屋门可以抵挡火势达半个小时或更长时间(但不要指望现在的薄板门有这么高的质量——除非是防火门)。

如果必须进入着火的房间,用脚将门抵住,留出一条小缝,以防止屋内干热的空气膨胀引起的压力将门冲开,弯腰进入。门只能开得很小,使火尽可能少地蔓延过来。走出屋子后,要关闭屋门,阻止火势扩大。

如果自己孤立无援,不能消除危险,那么躲到一个离火势尽可能远的房间(但房间不能位于更高层,除非已确定携带长梯或别的装备的援助人员就在附近)。如高度合适,可以跳出房间,但应选择松软的地面。草坪、花园,甚至有些砾石的地面比圆石块地面、混凝土制或砖铺的路面更加松软,地面最好没有围栏。如果屋内有床单或窗帘,用它们结成一根绳索。如果必须跳到坚硬的混凝土地面时,若有一个斜坡造成的伤害会小一些。

紧闭屋门,用窗帘、垫子或其他厚东西塞紧门周围的缝隙。如果可能,用水浸湿。火灾发生之后如一直无法报警,可打开窗户呼救,如果窗户打不开,用一些器具睁窗子敲破,也可以用脚踢破,但不可迅速将脚抽回,要小心破玻璃。如用手,要把手包裹好,用拳猛击。身上如穿着厚夹克,用肘部撞击效果也很好。

短时间内不可能获得营救时,应设法滑落到地面。采取各项措施,降低下落的高度。将床单、毛毯、松软的覆盖物和其他结实的东西系成一根绳,即使不能垂到地面,也可以降低你跳下的高度。连接时使用平结,拉动每一个系好的平结检查牢固性。将笨重的家具推倒在窗前,把“绳子”在上面固定好,或者系在暖气管道上,或者击碎玻璃,系在厚实的窗框上。下落时,面对斜坡,两脚并拢,膝盖轻微弯曲,头部低至胸前,肘部在两侧并拢,手护住头部。当滑到绳端时,准备下跳。首先用一只脚将自己推离建筑物,这样松手下落时就不会撞击墙壁;弯曲膝盖,用手护住头部。要注意特别保护头部,摩托车的防撞头盔最理想,用运动衫、毛巾像头巾一样裹住头部同样有所帮助。落地时,膝盖进一步弯曲,滚向一侧,用背部着地滚动(仍然注意护住头,脚伸向空中),这样可使撞击面更大,增加生存机会。如果“绳子”长度不够,将坐垫、枕头、被褥等一切比地面更软的东西从窗口扔下。如果没有东西可结成绳子,可爬出窗口,悬在窗台上;如没有窗台,则抓住窗框的底部。

一般不要往楼下跳,等待最后的救援机会,冒险跳下生存机会微乎其微。除非有消防队员等人员用毛毯在地面接着。要学会利用地面能阻碍下落的东西,而不要径直跳到坚硬的地面上。汽车顶棚就可起到缓冲作用,落在上面可减轻损伤。同时也要当心,树木可以阻止下落之势,但同时也相当危险,可能被钉在树枝上。

如被迫穿越火场,用毛毯、窗帘或大衣(如可能,要弄湿)裹住全身(包括头部),然后深呼吸跑过去。从大火中跑出时,如衣服着火,不能站在地面,不能跑动,跑动会增强火势。应在地面滚动,用毛毯、大衣等东西裹住身体以熄灭火苗。如他人逃出大火时衣服已着火,应将其推倒在地,用同样的方法使火苗缺氧自然熄灭。不要抱住他们,否则会引火上身。

八、风

(一)风的定义

相对于地表面的空气运动,通常指它的水平分量,以风向、风速或风力表示。风向指气流的来向,常按16方位记录。风速是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水平距离,以米/秒为单位。大气中水平风速一般为1.0~10米/秒,台风、龙卷风有时达到102米/秒。农田中的风速可以小于0.1米/秒。风速的观测资料有瞬时值和平均值两种,一般使用平均值。风的测量多用电接风向风速计、轻便风速表、达因式风向风速计,以及用于测量农田中微风的热球微风仪等仪器进行,也可根据地面物体征象按风力等级表估计。

(二)风的成因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在水平方向分布的不均匀。风受大气环流、地形、水域等不同因素的综合影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季风、地方性的海陆风、山谷风、焚风等。简单地说,风是空气分子的运动。要理解风的成因,先要弄清两个关键的概念:空气和气压。空气的构成包括:氮分子(占空气总体积的78%)、氧分子(约占21%)、水蒸气和其他微量成分。所有空气分子以很快的速度移动着,彼此之间迅速碰撞,并和地平线上任何物体发生碰撞。

气压可以定义为在一个给定区域内,空气分子在该区域施加的压力大小。一般而言,在某个区域空气分子存在越多,这个区域的气压就越大。相应来说,风是气压梯度力作用的结果。而气压的变化,有些是风暴引起的,有些是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有些是在一定的水平区域上,大气分子被迫从气压相对较高的地带流向低气压地带引起的。

大部分显示在气象图上的高压带和低压带,只是形成了伴随我们的温和的微风。产生微风所需的气压差仅占大气压力本身的1%,许多区域范围内都会发生这种气压变化。相对而言,强风暴的形成源于更大、更集中的气压区域的变化。

(三)风的分类

根据风对地上物体所引起的现象将风的大小分为13个等级,称为风力等级,以0~12等级数字记载。

(四)遇风后的自救措施

当狂风大作时,在户外的人们应该立即停止一切活动,迅速寻找避难场所。切不可往高处去。

强风中尽量少骑自行车。顺风虽不会对骑车造成太大危险,但是一旦侧风向骑行,很可能被大风刮倒,造成摔伤。

不要在老树下长时间逗留。有的树根枯萎不牢,在强大风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倒塌,砸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