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野外生存之旅
19901900000004

第4章 目的地的选择(一)

在出发前,每个野外生存爱好者对目的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都应进行全面地了解,这对装备和用品的准备都有一定的帮助,对实际的实践活动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下是对一些典型特征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简单地介绍,希望对各位野外生存爱好者有所帮助。

一、地理

(一)高原

1.高原的定义

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称,它是在长期连续的大面积的地壳抬升运动中形成的。它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平原,又以较大的平缓地面和较小的起伏区别于山地。有的高原表面宽广平坦,地势起伏不大;有的高原则山峦起伏,地势变化很大。世界最高的高原是中国的青藏高原,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

2.高原的类型

按高原面的形态可将高原分成几种类:一种是顶面较平坦的高原,如中国的内蒙古高原;一种是地面起伏较大,顶面仍相当宽广的高原,如中国的青藏高原;一种是分割高原,如中国的云贵高原,流水切割较深,起伏大,顶面仍较宽广。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高原大部分被厚层黄土覆盖。陕西黄土高原地层出露完整,地貌形态多样,是中国黄土自然地理最典型地区。

3.高原的特点

高原海拔高,气压低,氧气含量少,利用这一低压缺氧环境,可提高人体的体力耐力素质,故其成为体育界耐力训练的“宝地”。1968年第1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高原城市墨西哥举行,来自非洲高原的运动员,取得了中长跑和马拉松的5项冠军和5项亚军、2项第三名的好成绩。此后,高原成了世界各国体育界中长跑、马拉松、竞走等耐力项目的训练“宝地”。另外高原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高原区水的沸点低于100℃,如用普通锅煮饭,会夹生。

一般选择高原为生存活动地,大都是为了登顶后的那份超越一切的感觉。因此选择高原为目的地,运动形式也就确定好了——登山。根据目的地海拔高度,个体要谨防高山反应,在出发前多进行低气压和缺氧的训练,并做好登山的一切准备,最好是结伴而行。

(二)高山草甸

高山草甸又称为高寒草甸。在寒冷的环境条件下,发育在高原和高山的一种草地类型,是高原的一种特有的地理结构。其植被主要是冷中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伴生中生的多年生杂类草。植物种类繁多,莎草科、禾本科以及杂类草都很丰富。密丛性短根茎蒿草属,为高寒草甸重要的组成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层次不明显,生长密集,植株低矮,有时形成平坦的像毡子一样的植被层。草类如蒿草、羊茅、发草、珠芽蓼、马先蒿、堇菜、毛茛属、黄芪属、问荆等,小灌木如柳丛、仙女木、乌饭树等,下层常有密实的藓类,形成植被的茎层。草群高为3~10厘米,覆盖度70%~90%,常为分散的片状。高寒草甸,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年降水量约400~500毫米。冬季有冰雪覆盖。土壤主要为高山草甸土。生草过程发育强盛,形成致密紧实的草皮层,有机质含量较高,但未能分解。土壤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部分土壤有永冻土层。我国高寒草甸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四川北部,在西北和西南部亦有分布。高山草甸草层低,草质良好,为良好的夏季牧场,适于牛、羊等畜群放牧。

草甸是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以多年生中生草本为主体的植被类型。草甸与草原的区别是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是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而一般的草甸属于非地带性植被,可出现在不同植被带内。在湿润气候区,草甸可以伴同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出现,草甸可以分布在山间低地;尽管草原带和荒漠带的气候干旱,大气降水不足,但在地表径流汇集的低洼地和地下水位较高之处仍可形成草甸。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高山地区还能形成高寒草甸。因此,北自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冻原带,南至南极附近的岛屿上均有草甸出现。不过,典型的草甸在北半球的寒温带和温带分布特别广泛。草甸在中国主要散布于东北、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和青藏高原,类型多样,尤其是青藏高原上大面积的高寒草甸是中国植被的特点。

(三)平原

1.平原的定义

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对比较小的地区称为平原。指广阔而平坦的陆地。它的主要特点是地势低平,起伏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50米,坡度在5°以下。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它以较低的高度区别于高原,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丘陵。平原是陆地上最平坦的地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2.平原的类型

平原的类型较多,按其成因一般可分为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和堆积平原,但大多数形成一般都是河流冲击的结果。堆积平原是在地壳下降运动速度较小的过程中,沉积物补偿性堆积形成的平原。洪积平原、冲积平原、海积平原都属于堆积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冲积平原。侵蚀平原,也叫剥蚀平原,是在地壳长期稳定的条件下,风化物因重力、流水的作用而使地表逐渐被剥蚀,最后形成的石质平原。侵蚀平原一般略有起伏状,如我国江苏徐州一带的平原。构造平原是因地壳抬升或海面下降而形成的平原,如俄罗斯平原。

平原的其他分类很多,成因复杂。根据海拔高度,平原可分为低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和高平原(海拔200~500米之间);根据地表形态可分为平坦平原(如冲积平原)、倾斜平原(如海岸平原、山前平原)、碟状平原(如内陆平原、湖成平原)、波状平原(如冰碛平原,多河流泛滥平原)等;根据成因可分为构造平原和非构造平原,非构造平原又分为堆积平原和侵蚀平原。

3.平原的形成

平原是地壳长期稳定、升降运动极其缓慢的情况下,经过外力剥蚀夷平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的。

冲积平原主要由河流冲积而成。它的特点是地面平坦,面积广大,多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两岸地区。

侵蚀平原主要由海水、风、冰川等外力的不断剥蚀、切割而形成。这种平原地面起伏较大。

4.平原的特点

世界平原总面积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4。平原不但广大,而且土地肥沃,水网密布,交通发达,是经济文化发展较早较快的地方。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另外,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石油等也富集在平原地带。

一般野外生存选择平原为目的地,大都是为了探寻河流的源头或水上探险。如果是以这种运动形式,就应多考虑生命安全,尤其是跟水有关的一切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无论是物质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应考虑全面。最好有有关水域的地图。这样的活动一人是无法进行的,因此通常都是结伴而行。

(四)沙漠

1.沙漠的类型

沙漠的地表覆盖的是一层很厚的细沙状的沙子,沙漠的地表在风的作用下是会自己变化和移动的。因为沙会随着风跑,沙丘就会向前层层推移,变化成不同的形态。

沙漠地区温差大,平均年温差可达30℃~50℃,日温差更大,夏天午间地面温度可达60℃以上,若在沙子里埋一个鸡蛋,不久便会熟了。夜间的温度又降到10℃以下。由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贮存糖分,所以沙漠绿洲中的瓜果都特别甜。

沙漠地区风沙大、风力强,最大风力可达12级。强大的风卷起大量浮沙,形成凶猛的风沙流,不断吹蚀地面,使地貌发生急剧变化。

值得人们警惕的是,有些沙漠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为造成的。如美国1908—1938年间,由于滥伐森林9亿多亩,大片草原被破坏,结果使大片绿地变成了沙漠。苏联在1954—1963年的垦荒运动中,使中亚草原遭到严重破坏,非但没有得到耕地,反而带来了沙漠灾害。据史书记载,我国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就是被沙漠吞没的。现在,人类正在千方百计地防沙治沙,如植树造林、植草固沙、设置沙障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阿拉伯语撒哈拉意即“大荒漠”。它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北纬14°。线(250毫米等雨量线)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红海之滨。横贯非洲大陆北部,东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的32%。撒哈拉沙漠干旱地貌类型多种多样。由石漠(岩漠)、砾漠和沙漠组成。石漠多分布在撒哈拉中部和东部地势较高的地区,主要由大片砂岩、灰岩、白垩和玄武岩构成,或岩石裸露或仅为一薄层岩石碎屑。廷埃尔特石漠、哈姆拉石漠、莎菲亚石漠等,尼罗河以东的努比亚沙漠主要也是石漠。

砾漠多见于石漠与沙漠之间,主要分布在利比亚沙漠的石质地区、阿特拉斯山、库西山等山前冲积扇形地带,如提贝斯提砾漠、卡兰舒砾漠、盖图塞砾漠等。沙漠的面积最为广阔,除少数较高的山地、高原外,到处都有大面积分布。

著名的沙漠还有利比亚沙漠、赖卜亚奈沙漠、奥巴里沙漠、阿尔及利亚的东部大沙漠和西部大沙漠、舍什沙漠、朱夫沙漠、阿瓦纳沙漠、比尔马沙漠等。面积较大的沙漠称为“沙海”。沙海由复杂而有规则的大小沙丘排列而成,形态复杂多样,有高大的固定沙丘,有较低的流动沙丘,还有大面积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偏南靠近草原地带和大西洋沿岸地带。从利比亚往西直到阿尔及利亚的西部是流沙区。流动沙丘顺风向不断移动。研究人员在撒哈拉沙漠曾观测到流动沙丘一年移动9米的记录。

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居民和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绿洲,部分以游牧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漠中陆续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磷酸盐等矿藏。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改变了该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面貌,如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尼日尔成为著名产铀国。沙漠中也出现了公路网、航空线和新的居民点。

2.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1)海市蜃楼。

在大海之滨瞭望,或在海面航行,有时在平静无风的条件下,会突然看到空中映现出船只、岛屿、楼台、城郭等奇异现象,当大风一起,这种景象就立刻消逝。这是大气中的一种幻景,称为海市蜃楼,或简称蜃景。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海面,还可能发生在湖泊、大江、沙漠、戈壁等处的空气层中。我国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记载过这一幻景:“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睹。”登州即今山东省蓬莱县,位于渤海南岸,渤海中有庙岛群岛,距蓬莱几十公里。这里所记载的正是在蓬莱看到的庙岛群岛的幻景。

在古代,由于无法科学地解释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因此人们赋以种种神话传说,将自然幻景视为海里的蜃吐气而成。其实,海市蜃楼的形成是在特殊的气象条件下,光线在大气中发生剧烈的反常折射而形成的。光的折射是指在不同的空气密度情况下,光线的速度发生改变和前进方向发生曲折的现象。当你用一根直杆斜插入水中时,从侧面看就好像折断一样!这就是光线折射造成的。在夏季,白昼海温较低,下层空气受水温影响,较上层空气冷,出现上冷下暖的逆温现象,下层空气的密度就显得特别大,而上层空气密度则显得特别小。远方的景物发出的光由密的气层逐渐折射进入稀的气层,并在上层发生全反射,又折回到下层密度大的空气中来。经过这种弯曲的路线,投入到观察者的眼中,就会出现海市蜃楼的现象。由于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象来自直线方向,因此我们所看到的景象比实物抬高了许多。这种现象又称为上现蜃景。

在沙漠里,由于白天沙石被太阳晒得灼热,接近沙层的空气升高极快,形成下层热上层冷的温度分布,造成下部空气密度远比上层密度小的现象。这时前方景物的光线会由密度大的空气向密度小的空气折射,从而形成下现蜃景。远远望去,宛如水中倒影。在沙漠中长途跋涉的人,酷热干渴,看到下现蜃景,常会误认为已经到达清凉湖畔,但是,一阵风沙卷过,仍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这种景象原来只是一场幻景。

(2)绿色沙漠。

大家知道吗?还有一种沙漠被称为“绿色沙漠”。

绿色沙漠,是指大面积的绿色树林,其中树木种类单一,年龄和高矮一致,且十分密集。密集单一的树冠层完全遮挡了阳光,使下层植被无法生长,林下缺乏中间的灌木层和地面的植被。之所以称之为“沙漠”,一是指这样的树林中植物种类极为单一,无法给多种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二是指这样的树林地表植被很差,因而保持水的能力很差,一般比较干燥,易形成火灾;三是指这样的树林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因而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很易感染虫害,而且一旦发生虫害,极易造成大面积损害。

选择沙漠为目的地的生存者,一般都是野外生存经验丰富的人。穿越沙漠的运动形式有多种,徒步、驾车、骑骆驼、骑自行车等。沙漠荒无人烟,生存者应提前掌握大量的资料,准备好用具,并找当地居民了解情况。能否在沙漠里找到水源是沙漠生存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水源之间行进时不要采取任何冒险行动。出发前,应该完整详细地了解行程计划,在没有把握时,就放弃该计划。

(五)丘陵

1.丘陵的定义

丘陵是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丘陵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丘陵在陆地上的分布很广,一般是分布在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在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都有大片的丘陵地带。

我国的丘陵约有1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分之一。自北至南主要有辽西丘陵、淮阳丘陵和江南丘陵等。黄土高原上有黄土丘陵;长江中下游河段是江南丘陵;辽东、山东两半岛上的丘陵分布也很广。

东南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面积最大。

丘陵是一种高度差在平原和山地之间的地形。各地对丘陵的定义不十分一样。在相对而言比较平坦的地方高度差50米就可能被称为丘陵,而在山地附近可能在高度差100~200米以上才会被称为丘陵。

2.结构

丘陵的形态和结构相当“然”:这反映了丘陵形成时风化过程的因素。

丘陵中的河流很少像山脉那样流向平行。这是因为丘陵的形成原因往往与山脉的形成原因不同。山脉一般是通过地壳运动造成的褶皱和断层,河流一般沿这些断层流行,因此一般与山脉平行。

丘陵中的居民点既有在高处的,也有在低处的,很少有一致的特征。其主要原因是过去人类建立居民点时考虑日照时间、水源、背风等因素,而丘陵地区这些因素非常复杂,因此居民点也非常多样。

同样的丘陵地区的田野排布也非常多样。在善于耕作的丘陵地区丘陵的小结构就更加明显了。丘陵地区内的田野面积一般比较小,每块田野里的作物也不同,往往粮食、蔬菜、果园和树林混合。

3.形成

丘陵有多种形成原因:小的山脉的风化;不稳定的山坡的滑动和下沉;风造成的堆积;冰川造成的堆积;植被造成的堆积;河流造成的侵蚀;火山和地震;史前陨石等。另外还有人造丘陵,比如露天开矿造成的堆积、古代居民点造成的堆积等等,此外还有园林工艺故意造成的丘陵地区,比如高尔夫球场等。

地球表面形态起伏,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坡度一般较缓,切割破碎,无一定方向。按相对高度分为:200米以上为高丘陵,200米以下为低丘陵;按坡度陡峻程度分为:大于25°以上称陡丘陵,小于25°称缓丘陵;按不同岩性组成可分为:花岗岩丘陵、火山岩丘陵、各种沉积岩丘陵,如红土丘陵、黄土梁峁丘陵等;按成因又可以分为:构造丘陵、剥蚀一夷平丘陵、火山丘陵、风成沙丘丘陵、荒漠丘陵、岩溶丘陵及冻土丘陵等;按分布位置可分为:山间丘陵、山前丘陵、平原丘陵,在洋底,称为海洋丘陵等。丘陵地区,尤其是靠近山地与平原之间的丘陵地区,往往由于山前地下水与地表水由山地供给而水量丰富,自古就是人类依山傍水,防洪、农耕的重要栖息之地,也是果树林带丰产之地。其因风景别致,多可辟为旅游胜地。

(六)森林

1.森林的定义

森林是一个高密度树木的区域。这些植物群落覆盖着全球大面积并且对二氧化碳下降、动物群落、水文湍流调节和巩固土壤起着重要作用,构成地球生物圈当中的一个最重要方面。

俄国林学家G.F.奠罗佐夫1903年提出森林是林木、伴生植物、动物及其与环境的综合体。森林群落学、地植物学、植被学称之为森林植物群落,生态学称之为森林生态系统。在林业建设上森林是保护、发展,并可再生的一种自然资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

2.森林的类型

我国现有原生性森林已不多,它们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天然林区。按森林外貌划分,针叶林和阔叶林面积约各占一半,前者占49.8%,后者占47.2%,其余3%为针阔叶混交林,现分述如下。

(1)针叶林。针叶林在我国分布广泛,但作为地带性的针叶林则只见于东北和西北两隅以及西南、藏东南的亚高山针叶林,其余的则常为次生性针叶林,如各种次生松林,更多的则是人工营造而成,如杉木林等。这些针叶林不仅植物组成丰富,而且还栖息着大量的动物种类,成为众多特有种类的栖息地和避难所。

★北方针叶林和亚高山针叶林。它们分别作为高纬度水平地带性植被和较低纬度的亚高山带植被类型。在分布区和地理环境方面差异很大,但都属于亚寒带类型,其外貌、组成、结构都十分相似。

★暖温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辽东半岛,主要的建群种有油松、赤松、侧柏和白皮松。

★亚热带针叶林有卡西亚松、华山松、高山松、杉木、柳杉、柏木、冲天柏(干香柏)、油杉、铁坚杉、银杉等。

★热带针叶林树种很少,且多零星分布,不成林,如南亚松、海南五针松和喜马拉雅长叶松。

(2)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红松阔叶混交林。红松阔叶混交林是中国温带地区的地带性类型,主要分布于东北长白山和小兴安岭一带山地,向东一直延伸至俄罗斯阿穆尔州沿海地区以及朝鲜北部,主要建群种是红松和一些阔叶树,如核桃楸、水曲柳、紫椴、色木、春榆等。

★铁杉、阔叶树混交林。主要分布在中国亚热带山地,是常绿阔叶林向亚高山针叶林过渡的一种垂直带森林类型,主要有长苞铁杉和铁杉与壳斗科植物混交的森林。亚热带西部山地海拔较高,在海拔2500~3000米之间形成特殊的混交林带,喜马拉雅铁杉与阔叶树混交林常常占据主要的地位。

(3)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广泛分布在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广阔范围。主要的森林类型有华北、西北地区的落叶阔叶混交林、栎林、赤杨林、钻天柳林、尖果沙枣林;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被破坏后形成的栗树林、拟赤杨林、枫香林;北方针叶林和亚高山针叶林的次生林类型的山杨林和桦木林以及发育在亚热带山地的山毛榉林和亚热带石灰岩山地的化香林、青檀、榔榆林和黄连木林等。

★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是中国湿润亚热带森林地区的地带性类型,所含物种丰富,就高等植物而言,约占全国种类的1/2以上。常绿阔叶林的优势种不明显,经常由多种共建种组成,有青冈林、拷类林、石栎林、润楠林、厚壳桂林、木荷林、阿丁枫林、木莲林。

★硬叶常绿阔叶林。在川西、滇北和藏东南一带曾为古地中海的地区,有类似地中海硬叶常绿阔叶林残遗的群落存在,主要见于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阳坡。一般山地常见的类型为滇高山栎林、黄背栎、长穗高山栎林、帽斗栎林、川西栎林、藏高山栎林。而河谷地区常见有铁橡栎林、锥连栎林、光叶高山栎林和灰背栎林的分布。

★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这类森林种类组成相当复杂。它又可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如分布在北亚热带地区的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主要见于东部亚热带山地海拔1000~1200米以上至2200米左右的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以及分布于亚热带石灰岩山地的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等等。

★季雨林。中国季风热带的地带性代表植被类型,大多数分布在较干旱的丘陵台地、盆地以及河谷地区。它们多数属于长期衍生群落性质,如麻楝林、毛麻栎林、中平树林、山黄麻林、劲直刺桐林、木棉林、楹树林、海南榄仁树林、厚皮树林、枫香、红木荷林等最为常见。

★雨林、季节性雨林。多见于我国热带地区海拔500~700米以上山地。海南岛一带山地以陆均松、柯类等为主,云南南部则多为鸡毛松、毛荔枝等。石灰岩季节性雨林主要见于广西南部,组成种繁多。

3.森林的价值

覆盖在大地上的郁郁葱葱的森林,是人类拥有的一笔巨大而又最可珍贵的“绿色财富”。人类的祖先最初就是生活在森林里的。他们靠采集野果、捕捉鸟兽为食,用树叶、兽皮做衣,在树枝上架巢做屋。森林是人类的老家,人类是从这里起源和发展起来的。直到今天,森林仍然为我们提供着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资料。据估计,世界上有3亿人以森林为家,靠森林谋生。森林提供包括果子、种子、坚果、根茎、块茎、菌类等各种食物,泰国的某些林业地区,60%的粮食取自森林。森林灌木丛中的动物还给人们提供肉食和动物蛋白。木材的用途很广,造房子、开矿山、修铁路、架桥梁、造纸、做家具……森林为人们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其他的林产品也丰富多样,松脂、烤胶、虫蜡、香料等等,都是轻工业的原料。我国和印度使用药用植物已有几年的历史,今天世界上大多数的药材仍旧依靠植物和森林取得。在发达国家,有1/4的药品中的活性配料来自药用植物。薪柴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燃料。世界上约有20亿人靠木柴和木炭做饭、取暖。像布隆迪、不丹等一些国家,90%以上的能源靠森林提供。

森林就像大自然的“调度师”,它调节着自然界中空气和水的循环,影响着气候的变化,保护着土壤不受风雨的侵犯,减轻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森林中的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一棵椴树一天能吸收16公斤二氧化碳,1.50公顷杨、柳、槐等阔叶林一天可产生100吨氧气。城市居民如果平均每人占有10平方米树木或25平方米草地,他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有了去处,所需要的氧气也有了来源。

森林能涵养水源,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青山常在,碧水长流。”降水中的雨水,一部分被树冠截留,大部分落到树下的枯枝败叶和疏松多孔的林地土壤里被蓄积起来,有的被林中植物根系吸收,有的通过蒸发返回大气。1公顷森林一年能蒸发8000吨水,使林区空气湿润,降水增加,冬暖夏凉。这样大面积的森林就能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森林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狂风吹来,它用树身树冠挡住去路,降低风速,树根又长又密,抓住土壤,不让大风吹走。大雨降落到森林里,渗入土壤深层和岩石缝隙,以地下水的形式缓缓流出,却不会带走土壤。据非洲肯尼亚的记录,当年降雨量为500毫米时,农垦地的泥沙流失量是林区的100倍,放牧地的泥沙流失量是林区的3000倍。要制止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最有好的帮手就是森林。

森林还能改善空气质量、缓解“热岛效应”、减少泥沙流失、涵养水源、减少风沙危害、丰富生物品种、减轻噪音污染、优化投资环境。

选择森林或者丘陵为野外生存的目的地,基本上运动形式也就为徒步穿越。在森林中穿越,最大的危险是迷失方向和遇到大型兽类。因此,在出发前要找当地居民了解具体的情况,还要清楚在迷失方向后如何呼救和辨别方向返回;在遇到大型兽类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在同同伴失去联系后如何联络和救助等。这些都要在出发前准备好,才能进行具体的实施。

二、气候

(一)沙漠气候特征

沙漠的气候特点很多,比如说,晴天多、阳光强、干燥、昼夜温差大、风沙多等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干”。因为干,云雨少,日照多,阳光强;因为干,天上没有云彩,不能挡掉部分阳光,地面没有水分,无法蒸发降温,太阳晒到地面的热量,全都用来加热了大地和空气,所以夏季白天温度特别高,昼夜温差特别大;因为干,地面很少有植物,一起风,就刮沙。

我国的沙漠地区,年降雨量大都在5~100毫米以下,最少的地方只有10~20毫米。盛产葡萄干和哈密瓜的吐鲁番,年降雨量只有16.4毫米。托克逊县城雨量更少,甚至只有6.9毫米。这么点雨量还不够沙漠里一天的蒸发量呢。谈起雨日,吐鲁番每年平均只有15.0天,托克逊还不到10天,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仅能淋湿地皮的小雨。1958年8月14日下的一场雨,是36毫米,算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在沙漠地区里,有时天空布满了乌云,狂风怒吼,亮起了耀眼的闪电,眼看着一场雷雨就要来临,但常常是等了半天,又眼看着云都散了,雨点还没有下来。其实,天空中倒确实是在下雨,只不过因为空气太干燥了,雨滴经过厚厚的干燥的大气层,还没有落到地面,在半路上就都蒸发光了。这种情况在气象学里称为“雨幡”。过去的老百姓不明其理,称其为“魔鬼雨”。不过,因为沙漠中地表温度极高,空气的上下对流很强,因此有时可以在云中生成极大的雨滴。这些雨滴一路上蒸发不完,还是能掉到地面上,不过这种雨的雨滴很稀。一位地理学家笑称,如果人能始终保持在雨滴之间,就可以在雨中行走而不湿衣。

气象部门经常用相对湿度来衡量空气含水汽的多少,相对湿度100%就是空气饱和了。沙漠地区的平均相对湿度只有20%左右,午后经常会低于10%。有时,在气象记录里,还会发现有0%的记载。也就是说空气中一点水汽也没有了,至少是仪器测不出来。在夏天相对湿度很低的情况下洗衣服,如果你一件一件地洗,一般来说,当你洗到第三件时,第一件就已经干了,真是立等可穿。

沙漠里的中午,地面上究竟有多高的温度呢?在我国,70℃的纪录是不少见的。吐鲁番地面温度表的最高刻度是75℃,可是有好几次水银柱已经远远超出了75℃。在吐鲁番盆地南部沙丘的表面,曾经测得82.3℃的高温。

沙漠白天的高温,是由于强烈的太阳辐射。沙漠地区每年太阳照耀的时间,都在3000小时以上,最多的地方,可以超过3600小时,撒哈拉沙漠甚至达4000小时。也就是说,每天太阳要照耀10小时以上。可是,太阳一落山,因为大气中没有云雾,空气中极少水汽,地面冷却散热的速度也十分快,因此,沙漠干旱地区温度日较差也特别大。在夏季,一般来说午后最高气温和清晨最低气温之间,总可以相差15℃~16℃左右。例如,吐鲁番7月份最低气温平均25.1℃,最高气温平均39.9℃,相差14.8℃;在9月份,吐鲁番午后最高气温平均27.5℃,经常可以出现30℃以上,但清晨最低气温平均又只有9.3℃,有些日子可以降到0℃~5℃。所以吐鲁番盆地素有“早穿皮袄午穿纱”之说。

在世界上的许多戈壁沙漠里,由于烈日暴晒,岩石破裂,常常发出射击般的响声,有人称它为“太阳声”。这就是因为沙漠气候温度日较差大,夜晚已经很凉的石块,在太阳升起后,表面被强烈加热,石头内外膨胀不匀而发生破裂。时间长了,石块最终就变成沙子啦。

据记载说,我国祁连山区,过去曾经有人用手能捻碎岩石,顺风扬沙,选取黄金。其实在大自然的冷热夹攻下,哪怕是最坚硬的花岗岩也终会粉身碎骨。

沙漠表面的高温使得贴地气层内上下温差极大。而气层上凉下热的气温分布,可以把远处景物倒映在旅人的前下方,气象学上称为下现蜃景,俗称海市蜃楼。因此,沙漠中旅人常常见到前面有蓝蓝的湖水,其实那是远方天空的倒映,使他们空欢喜一场。夏季午后黑色柏油路面上,我们也常能望见前方路面上有一汪蓝色的水,走近看又没有了,又移到了前方。这也是马路上下现蜃景的骗局。

沙漠里的四季和同纬度其他的地方也有很大不同。我国东部地区,因为是季风大陆性气候,春、秋季节本来就短。然而在沙漠地区,春、秋更短。因为沙漠地区太干了,没有水分调节。春季里气温直线上升,秋季里气温直线下降,春、秋两季加起来也只有2个半月到3个月左右。春、秋季节一短,冬、夏季节就显得格外的长,所以有人形容说:“中亚干旱地区,一年只有两季:西伯利亚的冬季和撒哈拉的夏季。”这是有点道理的。沙漠气候中的温度变化,是世界各种气候中最最极端的。

(二)高山气候特征

一般评定一座山攀登的难易程度,其标准常不在山的海拔高度,而在路程远近,因此,登山者应有充沛的体力,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齐全的装备。但是高山气候的急剧变化给登山者往往造成意想不到的阻力。小则扫兴,大则发生山难事件。高山气候的一般特性:高山上的气候较平地要显得更不稳定,变化急剧。这是因为高山上的气温变化迅速,气温的高低差(日温差)比较大,而平地的日温差则一般不超过10℃。

1.气温低、气压低

自海平面起,每升高1000米,温度则下降大约6℃。因此,虽在温度高达30℃,海拔高达4000米的高山,如玉山,却只有摄氏10℃左右。至于气压则成反比。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在标准状况下,每升高100米,气压降低10毫巴。当气压为750毫巴时,4000米高山顶约460毫巴。低气压的现象对人体所造成的影响则是呼吸急促、食欲不振等症状,也就是高山病的表征。

2.多露、多风

由于高山上的气候在一日之间的变化多端,无论是在夏季或冬季,经常浓雾弥漫,使整座山陷入白茫茫的世界里。四周的能见度降低,易使人迷失方向。原已低的温度,再加上雾所带来的潮湿空气,使暴露在外的表皮易被冻伤。

高山上又为何多风呢?那是因为高山上地形起伏相差悬殊,地面接受太阳辐射热及由于热力分配不平均,所以经常产生空气流动的现象。又因为高山上对空气流动阻力较大而多。

冬季降霜雪,夏季多热雷雨,降雨之际多冰雹。高山上的夏季热,雷雨多在午后15~18时,多突来骤去的阵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