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共产党英烈志1(爱国主义教育丛书)
1990400000012

第12章 邵飘萍

邵飘萍(1884~1926)原名镜清,又名振清。浙江金华人。

邵飘萍自幼勤奋好学,14岁中秀才。1902年考入杭州浙江高等学堂学习,被聘为《申报》特约记者。1905年毕业后回金华教书。1912年他去杭州与杭辛斋创办《汉民日报》。此间,因批判袁世凯专制独裁,连续三次被捕。1914年《汉民日报》被封后,他逃亡日本,入政法学校读书。此间,他激于爱国热情,联合学友,组织东京通讯社,向国内各报发稿,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阴谋和袁世凯的卖国罪行,有力地推动了国内反日爱国运动的发展。1916年回国后,先后任《申报》、《时事新报》、《时报》主笔,撰文反对袁世凯。袁死后,他被《申报》聘为驻北京特派员。1918年7月,他创办了我国第一通讯社——北京新闻编译社,10月,又创办《京报》,自任社长。“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坚决支持学生们的爱国行动。因揭露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卖国罪行,发表不满北洋军阀政府的言论,被通缉,再度流亡日本,被聘为《朝日新闻》特约记者。

1920年下半年,邵飘萍从日本回国,在北京重新办起《京报》,利用其副刊积极宣传新文化。当时《京报》成为北方最具有战斗性、最活跃而有生气的报纸。此间,他还受聘于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和北京政法学校,讲授《新闻学》,积极投身于新闻教育事业。1925年春,由李大钊、罗章龙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卅惨案发生后,他撤掉了《京报》上所有英、日商品广告,并用三到四个版的篇幅,刊出大量新闻、评论和图片,声讨英日帝国主义的暴行,声援上海人民的正义斗争。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邵飘萍怀着极大的愤慨,连续在《京报》上发表评论,声讨段政府的罪行,支持人民群众反帝反军阀的斗争。4月26日,他被奉系军阀以“宣传赤化”的罪名枪杀于北京天桥刑场,时年4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