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像他们那样——成长·学习·创新
19912700000024

第24章 创新凸显个人能力(1)

创新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所谓创新,就是要敏锐地发现人们没有注意到或未重视的某个领域中的空白、冷门或薄弱环节,改变思维定式,进行创造和革新。创新并不是少数几个天才的权利,每个人都能创新。我们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都要时刻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只要你在某一个方面能够有新发现,那么你会比其他人以快百倍的速度到达成功的顶点,因为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力。

让人们再不用爬上抽油机加油了——代旭升

代旭升是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的采油工,这个只有初中学历的工人发明家,数十年如一日,痴迷于技术创新,先后完成技术创新80多项,其中13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国家技术成果奖。通过自己的努力创新,代旭升成为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胜利油田采油技能大师、胜利油田第一个享受山东省政府津贴的工人,高级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立足岗位的种种创新成果都为企业和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创新当然要有良好的基本功做保障。为了练习在2毫米粗的钢丝绳上打结拴刮蜡片,代旭升攥着如同缝衣针一般粗细的钢丝,练了一遍又一遍,手上磨出了一串血泡,右手血肉模糊,一伸一攥疼得脸上滚汗珠子,但他就这么咬着牙手攥钢丝一天天练下去。

为了学习理论知识,代旭升痴迷上了“沉积岩”“地震勘探”“油层”

这些地质名词,他勤学多问,在上下工的班车上、在回家的道路上也在琢磨。一个初中文化的工人,就这样依靠自己的努力,精读了《采油工十懂十会》《采油工技术手册》《采油地质》《采油工艺》等十几本采油及地质学书籍。

有付出必有收获,技艺的纯熟、理论的提升,让代旭升在创新的道路上渐入佳境。他经过半年多的反复试验,发明了“气压式加油包”,从此,人们再不用爬上抽油机加油了,也不用担心从高空掉下来了;在三九严寒的季节,他骑着破旧的自行车,穿梭在油井之间。90多个日日夜夜,他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经过上百次的计算、设计和试验,“JN-150型节能电加热器”问世了;他提出用“提捞法”采油的建议,并改造发明了自动泄压式凡尔抽子和自热式配重器,填补了国内“四次采油”工艺空白;他研制成功集原油回收、除沙、防火、防盗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计量站玻璃钢污油储存罐”,成为油田行业实现文明采油的里程碑式突破……代旭升如是总结自己的创新经验:要技术创新,一要经常学习积累知识;二要深入基层,这样才能善于发现问题,不管大小问题,都认真解决,只要你坚持下来了,那么你就有创新成功的希望;三要把创新当成乐趣,别认为创新是负担,当作负担,就会形成压力,有了压力,就很难创新了。同时,作为技术创新,都是由易而难,要善于观察、发现生产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不论难题大小都要认真对待和解决。小问题的解决,属于合理化建议;大问题就可以深一步报厂、局技术革新成果,技术含量高的,可以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

胜利油田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忠华感慨地说:“代旭升的成长印证了两句话:一是学习改变命运;二是咱们工人有技术才能更有力量!”

从生活中发现创新的灵感——孔利明

1993年,上海宝钢集团的“日野”载重车的启动马达被国产替代的离合器片粉末堵死,大量烧坏。面对一个个价值1万多元,堆成小山似的报废启动马达,工人发明家孔利明和领导、职工一样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不能眼看着离合器片国产化方案流产,他决意要攻下这个新课题,可他先后设计20多个方案都不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恰这天孔利明去买面粉,谁知装面粉的塑料袋被自行车扎了个洞,面粉咝咝地往外流,孔利明一看,顿时喜从中来,解决问题的方案找到了,他顾不上堵一下洞口,飞快地赶回家,扔下已漏了一大半面粉的塑料袋,直奔实验室。第二天,他在马达上开了一个小洞,没花一分钱,就解决了启动马达容易被烧坏的问题,离合器片国产化也顺利推行。当年为宝钢节支148万元。

2000年4月26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技创新小组在宝钢运输部修理车间电工班组成立。不久,宝钢冷轧厂反映,由于成品库的行车空调滴水,导致库内的成品卷表面经常被腐蚀而生锈,影响了产品的整体质量。

“我们创新小组去试试,看能不能解决?”孔利明带着几位组员去了冷轧现场。果然,行车空调的冷凝水从高空飘下,洒落在裸露的成品卷上,形成锈迹。孔利明是修理电工,解决钢卷表面的斑斑锈迹,是他第一次进行跨部门跨领域的攻关。他启发组员一起想办法,自己动手做试验:让水形成喷雾——好像是下毛毛雨,腐蚀的面积会更大,不行!让水电解——既耗电也不安全,不行!……一连做了10多个方案,没有一个满意的。

那段日子,孔利明经常在家里做试验,弄得家里也是湿漉漉的。

正当孔利明百思不得其解时,家中《雾中黄山》的挂历让他解开了谜团:如果让水变成冷雾,在冷轧厂温度这么高的环境里,冷雾就飘走了。孔利明一拍脑袋,马上动手。他走进卫生间,用电炉对着房间进行加热,使房间与冷轧厂房内的环境相似;又加了一个风扇,让室内空气流通;接着他又利用机械振荡原理,使水变成冷雾……最后,孔利明用手在墙上一摸,一点没湿,“成功啦!”

创新小组运用这样的原理做了一个蒸发器,安装到了行车上。一年多运行下来的结果显示:多年的顽症彻底解决了。

又有一次,孔利明带着七岁的儿子去看电影《地雷战》,当看到影片中日本鬼子用探雷器满地找雷时,心头豁然开朗:做一个能找到短路点的“探雷器”,汽车短路故障不就好办了吗?想到这里他转身就往外跑,回到家里摆弄了半天,才猛然想起:儿子还在电影院里!他急忙赶回影院,放映厅里空无一人……最后在影院的办公室里,才找到早已哭红了眼睛的儿子。虽然委屈了儿子,可他的心血结晶“汽车电路短路检测器”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几十倍,荣获了中国第六届专利新技术博览会金奖!

在一些高温陶瓷材料内部实现了自我修复和自动愈合——李建保

1995年10月,李建保以中国材料学青年委员会主任的身分,发起组织了首届海外中华青年学者材料科技研讨交流会。在人民大会堂,江泽民主席接见了与会的60多名代表,并参加了座谈……是10年前的一个重要决定成就了李建保——

1985年,李建保结束在日本国立山口大学的研究生学业,如果继续攻读结晶化学,他可以被保送到九州或大阪大学直接读博士;但他却毅然选择了报考东京大学新材料系柳田博明教授的博士生,因为只有这样,他才可以学习国家建设所急需的材料专业。

三年以后,李建保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次日他便登上了回国的班机。

李建保被分配到清华大学材料系任教。教学之余,他开始了新型陶瓷材料增韧、增强的研究。

对于自己的领域,李建保做了这样的通俗介绍:“你知道,汽车一般都是靠燃烧汽油等燃料驱动前进的,其热效率只有30%左右,也就是说,燃料的70%都被白白浪费掉了。如果能够有一种新材料,使发动机的燃烧温度由现在的800℃提高到1300℃,则汽油燃烧的热效率可以提高一倍。那么,也就可以节约近一半的汽油能源,而且还能够显着降低不完全燃烧造成的污染。现在的发动机是用金属材料斜作的,使用温度不能超过1000℃。新型的陶瓷材料可以在1300℃多的温度下使用,但由于其脆性和不可靠性,还不能满足发动机材料的严格要求。我的研究便从这里切入,最终是要找出一个有效的办法,使新型陶瓷的韧度和强度得到提升,以适应汽车和航空工业的需要。”

他想到的有效办法是要找到一种独特的陶瓷短纤维——晶须。

在实验室里,在高温合成炉里,李建保进行着艰难的实验。他将一些碳质和硅质原料放进合成炉,加入催化剂,希望能够得到他想要的那种物质。

但一次次实验,却一次次无功而返。他不气馁,咬牙坚持。终于有一天,他实验成功了一种名为α相的碳化硅晶须。

这是一种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柱状单晶体短纤维,性能优越,在世界上属于首次发现。加入这种晶须的新型陶瓷,不仅能耐1800℃高温,韧性和强度都有大幅度提高。用其制作的陶瓷刀具,寿命比同类硬质合金刀具高30倍以上……这以后,李建保将目光转向智能材料的研究,目标是在材料内部发生裂纹或损伤时,材料自身能够发出警报;在微细缺陷和裂纹形成后,能够自动愈合修复;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强度退化后,能够自行给予能量刺激,使材料回复或恢复。这种自检测自修复自恢复的智能材料的研究,在国际上属于尚未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尖端课题,而李建保已初获成功:在一些高温陶瓷材料内部实现了自我修复和自动愈合。他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在国内外同行中引起极大轰动,他也由此成为智能材料领域里的知名学者。

致力于源头性创新研究——孙方臻

孙方臻的研究生涯始于英国剑桥,而他的回国在中国科学院更是一段佳话。

1992年2月,中国科学院派出了一个海外招聘团到国外去延揽人才,中国驻英国使馆科技参赞特别让招聘团带给中国科学院领导一封推荐信,被推荐者就是当时年方29岁的孙方臻。其时,孙方臻用5年时间完成了在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研究,正受聘为剑桥大学动物生理和遗传所高级研究人员、项目主持人。他的研究组在有关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研究方面,处于国际最前沿。得知他的情况,中国科学院领导求之若渴。周光召院长特别嘱咐有关人员:“孙方臻什么时候回来参观,一定提前告诉我。”不久,周院长亲自接待了回国参观的孙方臻,并当面答应给他建一个实验室。第二年秋天,孙方臻如约回国;又过一年,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发育研究所所长。

人类如何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为具有三维复杂结构的生命体?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将从根本上揭示人类疾病的发生、生长和衰老的调控机制。孙方臻这些年所聚焦的研究就是关于生物发育的早期事件的调控,如受精卵的发育如何启动、细胞核中遗传物质调控细胞发育的能力是如何操纵的,等等。

“要想做出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成果,就必须致力于开展源头性的创新研究。”孙方臻一直抱定这样的信念。虽然少年成名,但他不是一个急于求成的人。他说,科研也像种树一样,先要选好树苗,然后要持之以恒地培土、施肥、修枝,最后才能育出参天大树。他选的无疑是一株好树苗。

被快速提拔到所长位置上时,他曾有些意外,但随即就进入了角色。他的雄心是,不但自己要做出国际一流成绩,还要把研究所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中心之一。为此,他的治所方略主要是两条:一是广罗俊才,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二是扩大国际交流合作,使科研站在世界前沿。

回国以来,孙方臻已带出了14位博士和7位博士后,在自己周围聚集了一个很好的科研群体。“我们是在发挥个人创造性的同时,又群策群力来攻科研上的难题。”他说。近几年,好几个重要的国际研讨会邀请他和同事们作了特邀报告,这是对他们科研实力的一种认可。

当年,他的导师摩尔教授在给周光召院长的信里这样评价他:“他不仅工作努力,而且明显地表现出他有开展具有国际声望的、最高水平的工作的能力。”导师言犹在耳,孙方臻一直在努力做着证明。

创新先锋——陈有德2008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五届领导班子和部分工会代表时,专题听取了义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有德同志关于义乌工会社会化维权的汇报,并亲切接见陈有德同志。10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总书记会见陈有德同志的照片。一名普通的工会工作者定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的身边,让他的生命绽放了七彩的灿烂,让义乌的“工运之梦”谱写了新时代“创新维权”的篇章。

“血案”引发的新思考

自1998年9月~2000年5月28日,义乌大陈、苏溪新厅、廿三里下骆宅等地先后发生4起劳动纠纷血案,杀死老板娘2人、小孩子3人,外地农民工2人,务工者杀人后跳楼自杀1人。

这4起血案发生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一起是人格受辱,报复杀人;两起是支付工资、生活费引发矛盾;一起是企业因食堂管理不善而引发农民工冲突并杀死两人。

上述4起血案都发生在企业,引发动因皆在劳动、劳资矛盾。1998年10月才来义乌市总工会出任主席的陈有德深感自己肩上担子沉重,通过工会参与现场处理后,他觉得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于把农民工“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才能阻止恶性事故的发生,于是他果断地做出两个决定:①尽快总结苏溪工会组建试点经验,创新维权机制建设;②迅速开展全市性非公企业劳动用工调研,配合劳动局相关职能部门,找出问题症结,及时上报市委,采取应急举措。

通过工会常委扩大会议,工会决定由常委带队,分成6个调研工作组分赴6个乡镇,抽样600家企业进行劳动用工和工资发放情况调研。

工会人员经过社会调研,在新建600家乡镇企业中,存在组建工会的企业少,绝大多数的个体企业主和工商户都不知道工会为何物;劳动用工奇特,大多数是外地人;企业用工极不稳定,一年以下工龄者占大多数;劳动工资发放极不规范,95%非公企业工资按季发、半年发甚至年发。由此,陈有德更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劳动用工有显着的两个特征:一是文化层次低、技术水平低、法制观念弱;二是雇佣劳动观念强,利欲驱动观念强,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弱。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非公有制企业最突出的矛盾、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劳动关系不稳定,职工跳槽多,务工者流动多,工作岗位变换多。这“三多”

是引发劳资矛盾和纠纷,企业不和谐,劳动关系不和谐的根本动因所在。

上述劳动用工现实让陈有德感到工会的“四项职能”应在“解放思想,创新维权”中实现升华;应在“大化爱民”、“大化维护”中突破传统思维,才能实现“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新突破;才能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为义乌工运事业的发展,开创一片灿烂的新天地。鉴于此,陈有德锐意在四个方面开展“工运创业”和“工会维权”的有效尝试和大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