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山德士上校因白血病不幸逝世,享年90岁。他的遗体曾安放在州议会受人们瞻仰。虽然他离去了,但他的人生传奇和他创立炸鸡事业给肯塔基州带来永恒的魅力。现在,人们可以不知道美国地理上的肯塔基州,但他们不能不知道“肯德基”,不能不知道那个永远的微笑——“肯德基”标志。
山德士用一只鸡,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世界。
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一个小生命降生在德国的一个叫乌尔姆的小城。父母为他起了一个很有希望的名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看着他那可爱的模样,父母对他寄托了全部的期望。然而,没过多久,父母就开始失望了:人家的孩子都开始学说话了,已经3岁的爱因斯坦才咿呀学语。后来,爱因斯坦的妹妹已经能和邻居交谈了,爱因斯坦说起话来却还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看着举止迟钝的爱因斯坦,父母开始忧虑。他们担心他的智能是否会不及常人。直到10岁时,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学。可是在学校里,爱因斯坦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大家都称他为“笨家伙”。学校要求学生上下课都按军事口令进行,由于爱因斯坦反应迟钝,经常被教师呵斥、罚站。
一次工艺课上,老师从学生的作品中挑出一张做得很不像样的木凳对大家说:“我想,世界上也许不会有比这更糟糕的凳子了!”在哄堂大笑中,爱因斯坦红着脸站起来说:“我想,这种凳子是有的!”说着,他从课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凳子,说:“这是我前两次做的,交给您的是第三次做的,虽然还不行,却比这两个强得多!”
在讥讽和侮辱中,爱因斯坦慢慢地长大了,升入慕尼黑的卢伊特波尔德中学。在中学里,他喜爱上了数学课,却对其余那些脱离实际和生活的课不感兴趣。孤独的他开始在书籍中寻找寄托,寻找精神力量。就这样,爱因斯坦在书中结识了阿基米德、牛顿、笛卡儿、歌德、莫扎特……书籍和知识为他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视野开阔了,爱因斯坦头脑里思考的问题也就多了。
一天,他对经常辅导他数学的舅舅说:“如果我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一道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间里振动着的电磁波呢?”舅舅用异样的目光盯着他看了许久,目光中既有赞许,又有担忧。因为他知道,爱因斯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同一般,将会引起出人意料的震动。此后,爱因斯坦一直被这个问题苦苦折磨着。
1895年秋天,爱因斯坦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报考瑞士苏黎世大学。可是,他却失败了,因为外文不及格。落榜后的他并没有气馁,参加了中学补习。一年以后,他获得了中学补习合格证书,并且考入了苏黎世工业大学。这时的他,已经在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了。他把精力全部用在课外阅读和实验室里。教授们看见他读和学习无关的书、做和考分无关的实验,非常不满和生气,认为他“不务正业”。
爱因斯坦大学毕业时,正赶上经济危机爆发,由于他是犹太人血统,又没有关系,没有钱,所以只好失业在家。为了生活,他只好到处张贴广告,靠讲授物理获得每小时3法郎的生活费。这段失业的时间,给了爱因斯坦很大的帮助。在授课过程中,他对传统物理学进行了反思,促成了他对传统学术观点的猛烈冲击。经过高度紧张兴奋的5个星期的奋斗,爱因斯坦写出了9000字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狭义相对论由此产生。可以说,这是物理学史上的一次决定性的、伟大的宣言,是物理学向前迈进的又一里程碑。
尽管还有许多人对此表示反对,甚至还有人在报上发表批评文章,但是,爱因斯坦毕竟还是得到了社会和学术界的重视。在短短的时间里,竟然有15所大学给他授予了博士证书,法国、德国、美国、波兰等许多国家的着名大学也想聘请他做教授。当年被人们称为“笨蛋”“笨东西”,认为无法成才的爱因斯坦,终于成了全世界公认的、当代最杰出的聪明人物。由“丑小鸭”变为“白天鹅”。
爱因斯坦根据自己的成功经验说出了成功的真谛:“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许多年来,爱因斯坦的这句话一直被人们传颂着。
小个子创造的篮坛奇迹——乔丹
乔丹是20世纪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之一,曾率领芝加哥公牛队6次获得NBA总冠军,建立起“公牛王朝”的神话,创造了NBA历史上的奇迹。
成长之路
乔丹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的一家天主教院里。乔丹家有5个孩子,他们多半都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没有给父母惹太多麻烦,但只有喜欢恶作剧的小乔丹,令父母费心劳神。
乔丹13岁的时候,全家搬到了北卡罗来那州南部小城威明顿,乔丹的父亲在那儿买了一大块空地供孩子们打球和骑自行车,乔丹家很快成为附近孩子们聚会和玩耍的中心。乔丹是兄弟姐妹中最爱玩闹、也最难管束的一个。
如果有什么新奇玩意儿需要尝试,乔丹总爱出这个风头。
由于威明顿地区一度没有可供黑人及白人孩子一起读书的公立学校,乔丹兄弟姐妹5人每天的主要活动就是体育运动。他们玩篮球、美式足球、棒球,有时候赛跑、跳远。这些无疑成了乔丹后来驰骋篮坛的第一课。当父亲终于发现不可能让乔丹继承自己的衣钵,做一名合格的机械维修师之后,便决定让乔丹顺着自己的兴趣发展。就这样,在上小学后,乔丹很快成为小学篮球队的主将。12岁时,乔丹和他的小队友们便为学校赢得北卡罗来那州少年篮球锦标赛冠军。1979年,年仅16岁的乔丹参加着名的“明星夏令营”。
夏令营比赛结束时,他被评为“最有价值的球员”。
篮坛新星
虽然乔丹非常喜欢打篮球,而且球技在同龄人中技高一筹,但在高二年级的一次篮球队的选拔赛中,还是名落孙山,原因是他的个子太矮。乔丹知道自己先天不足,于是他把希望寄托在训练中,把业余时间几乎全部用于练球。努力没有白费,奇迹终于发生了,他的球技突飞猛进,身高也从1.80米长到1.90米。
后来,学校的足球队、田径队、棒球队都曾拉乔丹加盟,而他则把一切机会都视为向命运的挑战。各种各样的训练使乔丹具备了超人的身体素质。
以后人们发现,篮球场上的乔丹具有足球队员的果敢敏捷、跳高运动员惊人的弹跳力和棒球投手的准确有力。
1982年,乔丹考入北卡罗来纳大学。虽然此时他只有19岁,但他已成为美国大学生篮球队的大明星了。就在这一年,他随队一举夺得全美大学生篮球联赛NCAA冠军。第二年,他荣膺该年度NCAA最佳球员称号。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刚满20岁的乔丹当选美国男篮主力队员,并出任队长。在比赛中,乔丹平均每场比赛得17.7分。这一年,国际篮联《篮球》杂志评选的世界最佳球员中的第一位,就是迈克尔·乔丹。奥运会后,乔丹和芝加哥公牛队签约,从此,他步入NBA赛场。
“篮坛飞人”
在乔丹之前,人们形容篮球天才的杰出表演,总不外乎用“跑”“跳”“盖”“投”等词来形容,而在乔丹来到篮球场后,人们才想起了另一个词——“飞”。乔丹的弹跳之高,腾越距离之远,滞空时间之长,尤其是在空中避开封堵,纵身扣篮之绝,使他拥有了“飞人”的专利称号。乔丹最着名的一次“飞行”是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他在比赛中带球突破,刚过中线,便连跨3步,腾空,飞行,最后将球扣入篮框。据测定,他的“飞行”距离长达9米。
有一次,公牛队与波士顿凯尔特人队交手,乔丹连过两名队员,切入右路跳起正欲扣篮,超级球星拉里·伯德迎上封堵。这时,只见乔丹在空中飞至篮板左侧,180度转身将球扣入篮框内。目睹了这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现场评论员赞叹道:“即使上帝穿上球衣,也休想挡住乔丹!”
很快乔丹成了美国乃至全世界青少年崇拜的偶像。他的飞行,他的扣球,他投篮前的吐舌头,让无数球迷为之痴迷、倾倒。
逆境中求生存——培根
培根出生于伦敦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曾在剑桥大学攻读法律,他思想倾向进步,信奉英国国教,反对教皇干涉英国内部事物。母亲安妮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她娴熟地掌握希腊文和拉丁文,是加尔文教派的信徒。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培根成熟较早,各方面都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才智。当培根还在童年的时候,父亲常带他到宫廷里去,很快小培根也成了伊丽莎白女王的宠臣之一。女王喜欢培根在回答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少年老成的智慧,因此时常叫他“小掌玺大臣”。
思想成熟
为了使这样早熟的孩子接受更多的教育,父母于1573年将培根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这一年他12岁。在大学学习期间,培根对传统的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他在研究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形而上学以及圣·托马斯的神学时,遭遇了一种不可避免的幻灭的痛苦,于是开始独自思考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在剑桥大学学习三年后,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埃米阿斯·鲍莱爵士的随员来到了法国,在旅居巴黎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法国,接触到不少的新鲜事物,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这对他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579年,培根的父亲突然病逝,他要为培根准备日后培养之资的计划破灭,于是培根的生活开始陷入困境。在回国奔父丧之后,培根进入了葛莱法学院,一面攻读法律,一面四处谋求职位。1582年,他终于取得了律师资格,在1596年被聘为伊丽莎白女王的特别法律顾问。此时,培根在思想上更为成熟了,他决心要把脱离实际、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这一伟大抱负成为他的科学“伟大复兴”
的主要目标,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
潜心着述
1597年,培根发表了处女作《论说随笔文集》。他在书中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浓缩成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这本书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1605年,培根用英语完成了两卷集《论学术的进展》。这是以知识为研究对象的一部着作,培根在书中猛烈抨击了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论证了知识的巨大的作用,提示了知识不能令人满意的现状及补救的办法。1609年,培根又出版了第三部着作《论古人的智慧》。他认为在远古时代,存在着人类最古的智慧,可以通过对古代寓言故事的研究而发现失去的最古的智慧。
培根原打算撰写一部六卷本百科全书式的着作——《伟大的复兴》,这是他要复兴科学,要对人类知识加以重新改造的巨着,但他未能完成预期的计划,只发行了前两部分,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是该书的第二部分。
《新工具》一书中提出了培根在近代所开创的经验认识原则和经验认识方法。这本书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篇》是相对立的。
培根在结束其政治生涯后,仅用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亨利七世本纪》一书,这部着作得到后世史学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是“近代史学的里程碑”。
大约在1623年,培根写成了《新大西岛》一书,这是一部尚未完成的乌托邦式的作品,由罗莱在他去世的第二年首次发表。培根在书中描绘了自己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社会蓝图,设计了一个称为“本色列”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科学主宰一切,这是培根毕生所倡导的科学的“伟大复兴”的思想信念的集中表现。
被同学们嘲笑的外乡佬——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