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善用人脉就是抓紧钱脉
19929100000005

第5章 墙高还靠众人扶,成功人士随时随地把握人脉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如果没有众人的鼎力相助,成功机会将是十分渺茫的。多个朋友多条路,你的朋友、你的亲人、你的乡邻、你的同事、你的下属……这些人都能给你提供各种帮助,拓展你的思维、开阔你的眼界。因此,你必须广聚人缘,把众人当成你最强有力的靠山,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真心对待周围的人才能扩展你的人脉

小陈总觉得自己朋友不少,但真有什么事时,他却很难找到愿意帮他的朋友,所以他常抱怨自己的朋友“不够意思”。然而,小陈不知道,他的朋友也常批评他“不够意思!”比如,他的大学同学王某说,“小陈这个人不值得交往,他对朋友的态度从小事儿上就能看出来,上学时我不小心碰碎了玻璃黑板,他生怕老师误会他,还没等我主动承认错误呢,他就先跑去告密了,把我弄得被动极了!”他的同事赵某也说,“小陈太不够意思了,跟他同享福行,共患难就没戏了!有了好事就‘哥们儿’长‘哥们儿’短的,要是碰上了麻烦,他马上就和我们划清界线,生怕连累了他。平时油腔滑调的,把朋友义气说的那么好听,遇上事儿他一下子就跑了。他跟我们来虚的,我们又何必对他讲义气呢?平时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跟他太实诚了准吃亏!”

小陈对朋友总是留个心眼,无法对朋友保持忠诚,结果没有人把他当成是真正的朋友,遇到事情也没有人肯帮他,可以说在交友这方面他做的是相当失败的。《圣经》上说:“忠诚的朋友是无价之宝。”忠诚的朋友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但要得到朋友的忠诚,我们就必须敞开心扉,对朋友坦诚以待,这样才能换来朋友真挚的尊敬。

忠诚的朋友完全承认你的自主权,从不干涉你的所作所为。他只会带给你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来自真诚的友谊。

这里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位先生,他有一个朋友坐了牢。这位朋友既不是行凶抢劫犯,又不是强奸杀人犯,更不是纵火犯,只不过是因为做生意时无意中触犯了法律。这位先生当时不知道自己的朋友进了监狱,当他打电话到对方的办公室得知此事以后,便在星期六清晨,开车跑了60多公里路去探望他。到那以后,由于探监的亲属人多而未能看到朋友。第二个星期六清晨,他又去了一次。可是这次监狱方面要求他办个通行证。第三次虽然又遇到别的障碍,但他还是想方设法要见朋友,却没想到他的朋友因为感到羞愧,不愿见他。可他依然满不在乎,径直往监狱里走去,像在咖啡馆里一样自然,终于跟朋友会了面。朋友获释后,两人继续保持着友好关系。当这位朋友谈到自己在监狱的经历时,他只是静静地听着,不提问,不做任何评价。于是这位先生被他的朋友称为“最可信赖的朋友”。

最感人的还要算古希腊民间传说中的达蒙和皮斯亚斯之间真诚的友情:皮斯亚斯由于反抗君主被判死罪,达蒙用生命作担保使他能回家料理私事及与家人告别。但是,执行死刑的日子快到了,而皮斯亚斯却还没有回来。君主嘲笑皮斯亚斯的忠诚,说达蒙是个傻子,把友情看得过重,白白为朋友洒热血。君主还说如果达蒙能真正了解人的本性,他会明白现在皮斯亚斯早已逃之夭夭了。执行死刑的那一天,正当达蒙被押上刑场时,皮斯亚斯赶到了,他十分激动地冲上前去,上气不接下气地解释自己是由于洪水而迟到的。两个朋友亲切地互相问候,做了最后的告别,场面非常动人。君主被他们的真挚友谊深深感动了,宽恕了皮斯亚斯。并带着羡慕的口吻说:“为获得这种友情,我甘愿献出我的王国。”

如果你对朋友并不是真心实意,此刻不是惩罚自己的时候,而应从中汲取教训,抓紧时机表达你的真诚友情才是最好的补救方法。

如果你对他忠诚,那么你就找到了一位忠诚朋友。然而,不是每个朋友都能成为这种“宝石”,所以,你的手中一定要有一块试金石。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就是说是什么样的人就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因为他们价值观相近,所以才凑得起来。即《易经》中所说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以性情耿直的就和投机取巧的人合不来,喜欢酒色财气的人也绝对不会跟自律甚严的人成为好友。因此人们常说观察一个人的交友情况,大概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性情了。

没有真诚便没有真正的友谊,如果你希望朋友对你推心置腹,那么就不要以自己的圆滑和虚伪作条件,换取朋友的友情,坦诚地伸出你的双手吧,这样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好朋友,才能有个好人缘。

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

杜朋把“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当成了自己的座右铭,因此不管什么样的人,一起干两杯酒,说几句亲热的话,杜朋就把对方当成了“好哥们儿”,认为彼此“肝胆相照”。他的父母曾几次劝他交友要重“质”,不能只重“量”,否则早晚要出问题,可杜朋却根本听不进去。2003年,他的一个朋友来找他合伙做买卖,杜朋凑了3.5万元钱交给那个朋友张罗,结果买卖没做成,“朋友”带着那笔钱一去无影踪,警察在调查时才发现,杜朋除了那个人的名字,对他的其他情况一无所知。警察责备杜朋交友太轻率时,杜朋还大大咧咧地回了一句,“交友嘛,重的是义气,其他的管那么多干吗?”

杜朋错就错在不该把广交友等同于滥交友。我们说交友范围要广,但也要有选择,不加选择地滥交友,到最后只会害了自己。

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朋友都能肝胆相照,有的人交友就是为了害友。比如说有些人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者是为了实施某种非法行为,不择手段寻找勾引目标。一旦他选中了,便千方百计地拖其下水,使用胁迫、利诱、欺骗、教唆等种种手段使原来品行良好的人走上邪路,毁灭了自己。应该说,这类朋友是最可怕的,也是最恶毒的,和这样的人结交无异于自我毁灭。

“蔡宁被警察带走了!”这个消息惹得同事们议论纷纷,蔡宁本来是个不错的年轻人,怎么会犯罪呢?原来这都是由于蔡宁交友不慎引起的。蔡宁是个很开朗的人,一年前,他在迪厅里认识了一群“好朋友”,他们带蔡宁吃吃喝喝,跳舞玩乐,没几天蔡宁就把他们当作了自己的知己、死党。这群朋友又对蔡宁灌输了很多“哥们儿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思想,还带他去打斗、飙车……渐渐地,蔡宁变了,在公司还能维持彬彬有礼的样子,一出公司就满口赃话,蛮横无理。他和原来的同学、朋友都断绝了来往,只和新朋友混在一起……2004年9月,公安局打击违法犯罪团伙,他们在蔡宁家里搜出了二十多包摇头丸和K粉,还有大量的铁棍、匕首,蔡宁因此锒铛入狱。

有一句成语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的,一个益友,会拉着你共同进步;一个损友,却可能会把你推入万丈深渊,因此交朋友一定要精挑细选,千万不要犯蔡宁那样的错误。

交朋友时,你一定要多问问自己:你为什么要结交朋友?需要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选择朋友?在结交朋友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哪些问题?只有这样,你才能保证所结交的朋友对你会有帮助,不会因择友不慎而招致麻烦和灾难。

首先,我们在择友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标准,即结交品行端正、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奋上进的人。这样的朋友就是益友,一生中都会对你有很大帮助。有的人以兴趣相投作为唯一标准,而不论对方的思想品行,只讲朋友义气,只要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同样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肯为我赴汤蹈火,我也会为你两肋插刀。至于是不是有利于自己,有利于他人和社会,则根本不考虑了。在他的朋友中,既有讲吃讲喝者,又有讲玩讲闹者,甚至还有为非作歹,流氓地痞之类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一来,难免影响到自己。因此,我们一定要慎重选择朋友,切不可滥交,一定要避免和那些道德品行不端的人结交,免得沾染恶习。

再者,交友结友不在多,而在于质量,多交必滥,这是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交朋友的经验总结。人们常说:“朋友遍天下,知心有几人?”的确,知音难觅,况且,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加选择,一味地以多结交朋友为荣,则会整日忙于应酬,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与朋友的周旋上,必然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再者,结交的人多了,也必然影响到对朋友的视察和鉴别,如果所结交的人中有品行不端或用心不良者,也很可能给你带来危害。

第三,我们应把结交朋友看作一项十分严肃的事情。当你在结交朋友时,一定要认真对待,绝不可轻率。在与对方交往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其思想、兴趣、爱好、品质和行为,掂量一下是否值得结交。当然,这里并不强求朋友是各方面都比自己强的人。“毋友不如己者”。孔子是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种观点虽然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但也说明了交友的道理不可轻率。因为朋友之间本是互有短长的,在这方面你有优点,在其他方面他有特长,朋友相处,长短互补,这也是交朋友的益处之一。孔子的意思是要交思想纯净,品德高尚的人,向这样的人看齐。还要注意,看朋友是不是值得结交,并不是不允许朋友有缺点,人无完人,朋友也是如此。只要你所结交的朋友品行端正,能够真心帮助你,不至于对你有害,就可以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要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正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里面既有谦谦君子,也有行为不端的小人。我们不能为了求“量”就忽略了“质”,朋友虽然多多益善,但还是要审慎一点,免得事到临头“好朋友”跑得一干二净,有的甚至回头“咬”你一口。

大肚让你的交际圈子越来越宽

从前,一个年轻人走在山路上,忽然看见有个皮袋子横在路中间,他走过去随便踢了一脚,可奇怪的是皮袋不但没被踢开,反而还变得更大了。这个人很生气,就又狠狠踢了一脚,可皮袋变得更大了。这个人在暴怒中一脚又一脚地踢过去,可那个皮袋子竟然大得几乎把山路堵上了。正在这时,一个老人走了过来,“年轻人,快放开它走你的路吧,它叫仇恨袋,你越想报复它,它便越大,你不理它,它自然就变小了。”

在一个市场里有两个紧挨着的摊位,左边的甲经营着肉类产品,右边的乙则专卖各种调料。按理说两人应当是井水不犯河水,但因为刚来时两家抢摊位发生过一次争执,所以两个摊主就结下了仇,谁看谁都不顺眼,经常互相找碴争吵。一次乙不小心碰歪了甲的肉案子,甲就不依不饶地大骂一通。正在这时,一个顾客要买几斤猪肉,甲刚要下刀切,乙就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起话来,“要说买肉啊,还真得选对地方!听说现在有些不法商贩不是在猪肉里注水,就是拿没经过检疫的肉当好肉卖,不小心不行啊!”那个顾客听了这番话连忙朝甲摆手说不买了!甲气得把刀往案板上一摔,就跟乙对骂起来,闹到最后又动起了手。商场管理员把他们带走了,并按规定没收了他们的执照,把他们清理出市场,两人这时才后起悔来:何必把仇结得这么深呢,现在闹到两败俱伤,对谁又有什么好处?

甲乙二人的悔悟来得太晚了,如果他们能早点化敌为友,又何至于闹到如此下场。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一旦别人得罪了你,仍免不了耿耿于怀。看到这个人时,轻则形同陌路、视若无睹;重则似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其实世上没有永远的仇人,报复心不利于人际交往,你应该学着放弃仇恨,原谅你的敌人。

冤冤相报何时了,仇恨只会加深彼此的对立,加重生活的不安与忧虑,于人于己两不利。所以我们应当学会用大度和宽容去原谅敌人。

在一个偏远的山村,王姓与金姓两家是三代世仇,两户人家一碰面,经常演出全武行。有一天傍晚,老王与老金从集市里回来,碰巧在返村的路上遇见了。两个仇人一碰面,倒没有开打,不过,也各自保持距离,互相不搭理对方。两人一前一后走在小路上,相距约有几米之远。

天色已经相当暗了,是个乌云蔽月的夜晚,走着走着突然老王听见前面的老金“啊呀”一声惊叫,原来是他掉进溪沟里了。老王看见后,连忙赶了过去,心想:“无论如何总是条人命,怎么能见死不救呢!”

老王看见老金在溪沟里浮浮沉沉,双手在水面上不断挣扎着。这时,急中生智的老王连忙折下一段柳枝,迅速将枝梢递到老金的手中。

老金被救上岸后,感激地说了一声“谢谢”,然后猛一抬头才发现,原来救自己的人居然是仇家老王。

老金怀疑地问:“你为什么要救我?”

老王说:“为了报恩。”

老金一听更为疑惑:“报恩?恩从何来?”

老王说:“因为你救了我啊!”

老金丈二金刚摸不着脑袋,不解地问:“咦?我什么时候救过你啦?”

老王笑着说:“刚刚啊!因为今夜在这条路上,只有我们两个人一前一后行走。刚才你遇险时,倘不是你那一声‘啊呀’,第二个坠入溪沟里的人肯定是我了。所以,我哪有知恩不报的道理呢?因此,真要说感谢的话,那理当先由我说啊!”两人的双手紧紧握到了一起,山村生活重新恢复了平静。

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和解的,就像老王和老金一样,只要伸出和解之手,化解彼此心中的怨恨,我们就会减少一个敌人,多一个肝胆相照的好朋友。

另外,我们也应该明白,人与人之间只有合作才能共同获益,互相扯后腿互相对立,对谁都没有好处。美国竞选时,对手之间相互攻讦,甚至败坏对手的名声,但仍可在对手所组内阁中担任重要职务,对人性的协调不能不说是一种启示。能够与你成为对手的人,必定有着与你能够分庭抗礼的能力和实力,你能原谅你的仇人吗?由林肯委任而居于高位的人,很多都是曾批评或者羞辱过他的政治对手,于是林肯得以统一南北美。

可是,如果你用报复和仇视对待对手,你会招致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它将使你的敌手更坚定地站在你的对立面,去阻挠、破坏你的行动,破坏你创造的一切成果。而你,也会因为心中充斥报复的愤怒无暇他顾,你的思想和目标又如何能实现呢?“如果有可能的话,不应该对任何人有怨恨的心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如是说。

原谅你的敌人不是软弱,而是聪慧大度的表现。一个人如果想有好人缘,想在社会上吃得开,就要学会化敌为友、求同存异。这样才能扩大交际面、广泛进行合作,而更重要的是,大肚能容天下人,你的路子才会越来越宽。

经济上的互助只是友谊的派生物

张宇和铁哥们儿吕文闹翻了!起因是吕文抱怨两人在一起总是他花钱。张宇和吕文从初中到大学都是好朋友。刚毕业时两人合租了一套房子,发了工资就随手放在客厅的柜子里,谁想用就去拿,从来不分你我,两人戏称这种情况是“小共产主义”。后来由于工作变动,两人各自租了房子,但感情却没变,谁缺钱了只要说一声,几百块钱就送过去,从来也不记账。年初的时候吕文交了个女朋友,花费大了起来,常常向张宇拿钱,张宇渐渐地就有了怨气。有一次,吕文又要借八百,张宇拒绝了他,吕文很生气,他跟别人说:“这么多年了,这小子不知道跟我拿了多少钱,一起吃喝都是我付账,没想到他翻脸就不认人了!”张宇也很生气,“他花了多少钱,上一次他爸爸住院,不是我送去了三千吗?刚毕业时我的工资几乎是他的两倍,那些钱都让谁花了?”于是两人大吵了一架,从此一刀两断了。

俗话说:“交义不交财,交财两不来;要想朋友好,银钱少打扰。”把友情建筑在金钱的基础上,就像把大楼建在沙滩上一样,是极不牢靠的,而且严格地说这种友谊也算不上真正的友谊。如果朋友交往中,像张宇和吕文一样,经济上长期不分你我,那么必然会导致恶果。

首先,会使友谊变质,使纯洁的友谊蒙上金钱拜物主义和物质至上主义的灰尘。天长日久,相互之间的平等关系会变成经济上的依附关系。

其次,由于物质至上主义的侵入,朋友之间平等的关系还会被金钱交换关系所代替。这时,被金钱腐蚀了的“友谊”就可能变成掩盖错误甚至包庇违法犯罪行为的“保护伞”;经济上的不分你我,就会演变成不讲原则,不分是非。

最后,因为受金钱腐蚀,“以财交友,财尽则交绝”,最终会使友谊不复存在。比如吕文便因为张宇不再借钱给他而与张宇一拍两散。

但是朋友之间,免不了要牵涉到经济问题。

比如,请客吃饭。这是一个礼尚往来的事情,朋友之间为了增进友谊,加深了解,一起吃吃饭,娱乐娱乐都是很正常的。甚至一起出去旅游,尤其年轻人喜欢结伴旅游。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表现得大方一点,因为没有人愿意同小气的朋友来往,互相算计的友谊是长久不了的。当然,现在都很时兴AA制,一副亲兄弟明算账的架势,这样最能获得大家的认可,但要注意的是,有些人不喜欢AA制,觉得这样疏远了感情,那么就要事先沟通好,要将AA制的形式提前提出来,然后才能执行。

再比如,婚丧嫁娶,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情礼。曾经有媒体反映,中国家庭中一个月的人情礼钱就要高出平均收入,这在外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也许这就代表了“礼仪之邦”的特点吧,遇到红白喜事,作为朋友、亲戚、同事,都要表表心意,尤其是朋友,随着关系的远近还会轻重有别。所以,朋友之间既然免不了这个“俗”,就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首先是不能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水平,量入为出;其次要考虑到对方的经济条件,因为中国人都知道这些人情礼都是要“还”的,礼送得太重就等于给朋友加上了包袱,这样做也是很不合适的。

再有就是借钱。这个问题向来是很敏感的。朋友之间,往往是一方不好意思开口,另一方则不好意思拒绝。处理这个问题,作为借钱的一方,开口前要想到,能否想出别的办法,向银行贷款什么的;对方的实力如何,借钱绐自己是否有难处;自己的偿还能力怎么样,可以向对方承诺多长时间内一定还清(承诺了就一定要兑现,否则就没有下次的机会了)。而借钱出去的朋友,一旦朋友开了口,碍于面子又不好拒绝,而除非真的是大款,否则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借钱给别人还真是比较为难,那么,你就应该想好了:首先这个朋友是不是有信用,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道德约束,品质不好的人本身就不值得你为借不借钱给他而发愁;然后是自己的实力,是否真有这样一笔闲钱,还是要从自己的开支中省出,如果是省出来的钱借给别人,就要问问自己愿不愿意,还要考虑家人的感受;还有,考虑对方的还钱能力是无可厚非的,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当然要花在刀刃上,有去无回的借钱是绝对不能忍受的。如果朋友已经犯过一次这样的错误,绝对不要再给他第二次骗你的机会,借钱不还的人终归是没有信用,不值得一交的朋友。

应该肯定,朋友之间经济上的帮助是应该的,也是无私的,不希图对方报偿的。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应该明白,帮助从来是相互的,即使被帮助的一方无力对等的给朋友以相应的帮助,但也要心中有数,记住“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古训,当有机会对朋友的帮助进行报答时,一定要及时报答,使这种物质上的来往大体保持平衡。当在朋友之间已经和正在产生较大的经济利益关系时,则不要忘记“好朋友还须明算账”,采取适当的方法,互相尊重对方的权益,商妥处理相互经济利益关系的原则和方法,把权利、义务关系弄清楚。这样做,看似无情,实则有义,“买是买,送是送”,可以避免许多无益而有害的纠纷,使友谊更加牢固。

每个人都想有好人缘,每个人都想有许多朋友,可好人缘不是靠吃吃喝喝、大撒金钱换来的,经济上的互助只是友谊的派生物。如果有人认为友谊是金钱上的互通有无,那么他永远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

工作中建立友谊好处多

在三角债严重时期,有个公司欠一家工厂的一大笔资金迟迟不还,工厂几次派人交涉都无结果,后来使出“杀手锏”——把老于世故的人事科长魏某用上。

魏某先不着急立即去找欠债公司的经理刘某,而是打算先与对方建立私交。于是他多方了解刘某的年龄、性格等,得知刘某并非还不了钱,而是希望拖延一天是一天,不想那么快还钱;刘某的儿子刚考上重点大学,刘某爱好广泛,特别喜欢书法,而且造诣颇深,在刘某家里还挂着他自己写的一些字画。魏某得知这些情况后,对催债成竹在胸,已有全盘统筹规划。

魏某打电话与刘某约定某日晚上将登门拜访。魏某如期赴约,来到刘家就问寒问暖,极其热情,似乎久别重逢,他乡遇故知。落座后,魏某只字不提债务,反而和刘某聊起了家常,问及家中儿女几个?现在境况如何?刘某一一予以回答,当说到儿子刚考上某重点大学时,刘某脸上泛起了层层笑意。这怎能逃过魏某锐利的眼睛。魏某说自己也有一个儿子,快高三了,可惜不成器,学习不好,魏某言语间流露出对刘某有如此上进的儿子的羡慕之情,并耐心向刘某讨教如何教育子女的方法。刘某对此深有感触,侃侃而谈,极尽父母对儿子的拳拳教诲之心和望子成龙的期盼,魏某不时对刘某的某些观点表示赞同,大发感慨。魏某似乎不经意地抬了一下头,盯着墙上的书法,口中赞叹了几声,然后转过头来问刘某,这是谁的墨宝?刘某连说:“过奖过奖”,这是他自己的作品。魏某又夸了几句,便说自己也酷爱书法,想请刘某指点一二。刘某看来了同行就更来劲了。两人愈谈愈投机,感情升温。在适当的时候,魏某委婉地说工厂目前十分困难,请刘某考虑一下债务问题,刘某欣然同意。第二天,魏某得胜回朝,追回了巨额的欠款。

魏某把对方当成自己的朋友,在广泛而亲切的交谈中,很自然地得到了对方的支持,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说不定还多了一个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好朋友呢。其实工作中也可以建立私人友谊,那样一来不但能够避免尴尬生硬的工作场面,还能够在松弛的状态下拉近彼此的距离,对提高你做事的效率大有帮助。

一位刚刚调换到新部门供职的年轻人很希望一开始就同他的新上司搞好私交,于是频频拜访之。不料新上司由于同年轻人的旧上司关系不好,由此“厌鸟及屋”,每次都借故避而不见或只是打哈哈,不肯放松谈话的语气。有一次年轻人注意到上司挂在衣架上的明尼苏达垒球队的帽子和办公室周围摆设的这个球队的衣服和用品,他便决定冒险一试。“我必须给你看一样东西,你会认为值得的。”他对上司说,并站起来,伸手到腰间抓住短裤的弹性腰带,并解释这是女朋友送的礼物,他把它拉出来足以让上司看到那上面印着的明尼苏达垒球队的商标。两人大笑起来,轻松下来,开始谈垒球,两人融洽起来。从而使谈话变得相当愉快,且有收获,年轻人也得到了好处。

你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从你步入社会的那一天起,大多数时间都要与你的同事共同度过。与他们中的一部分建立私交,成为你特殊状态下的特别朋友,无论对你的事业、工作还是生活都是极其有益的。

因为一些个人的经验和情感是普通人共有的。不管你拥有什么头衔或者挣多少钱,从个人角度来说,大家相似之处实在多于相异的事。如果你能记住这点并从这个角度与人们建立关系,那么你会发现:

首先,人们对你的感情会更有利于你。因为大家没有想到你会指出你和人们的共同点并把你个人的情形告诉他们,大家在惊奇之余也感到高兴。他们马上感到与你很近并且乐于接受你告诉他们的一切。

其次,人们对你会更开诚布公。你的开诚布公也使他们有信心和勇气表露他们自己。当你继续做这样的人际关系的沟通时,你肯定会发现大家有更多的共同基础去建立一种积极的工作关系。

第三,你不仅了解他人也更了解自己。当你从他人口中听到与自己一样的想法,了解到别人也有同样的感情或有使你遭遇挫折的同样问题时,你所产生的情感是极少能与之相比的,你马上就与他有亲近感——比如你听到对方说:“我是世界上最幸运的。”这正是你自己常说的话,这时你对他的亲近感就产生了。这些见识也帮助你在个人和事业上更好地成长和改进。

第四,建立信任。人们跟随和支持他们所信任的人,而一个表现出有人性的、可亲近的、不在意人家知道自己短处的人,会为大家更信赖。你的下属、同事和上司不会因为你的角色、地位和头衔而信任你,但却会因你让他们看到真实的你和你对他们的兴趣而逐步信任你。

“朋友多了路好走”,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如果你能在工作中与同事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你的个人发展将是非常有益的。不过你应该注意的是在工作中建立私交要把握分寸,千万别因私废公。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姚东是个典型的成功人士,家有名车和别墅,有自己的公司。可他常说自己最大的财富并不是这些东西,而是围绕在身边的朋友。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单枪匹马是寸步难行的,只有广布人缘,多结交朋友,才能走上成功之路。因此,姚东广交天下良朋,而且对每一段友谊都十分珍视,朋友有困难时他总是全力以赴,对朋友无论高低贵贱,一律一视同仁。结果他的朋友越聚越多,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只要是他想做的事情很少有做不成的,这都要归功于他有那么多的好朋友。

姚东因为珍视朋友而得到了一个坚实的靠山,朋友成了他永远的财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努力为自己寻找朋友,把朋友当作靠山,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成功。

一个真正的朋友,在思想上会与你接近,也能够理解你的志趣,了解你的优势和弱点。他会鼓励你全力以赴地做好每一件正当的事,消除你做任何坏事的不良念头。为你增加无穷的能量与勇气,让你以“不达成功决不罢休”的精神,积极地度过生活的每一天。

一个见识过人、能力很强的人,即使目前看上去已经事业有成,如果没有几个真正的朋友,那就不能称得上是成功。因为“一个人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择友是否成功”。

朋友的力量是你永远的财富;而失去了朋友的人生则会变得黯淡无光,找不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

杰克·伦敦的童年,贫穷而不幸。14岁那年,他借钱买了一条小船,开始偷捕牡蛎。可是,不久之后就被水上巡逻队抓住,被罚去做劳工。杰克·伦敦找机会逃了出来,从此便走上了流浪水手的道路。

两年以后,杰克·伦敦随着亲戚一起来到阿拉斯加,加入到淘金者的队伍。在淘金者中,他结识了不少朋友。他这些朋友中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而大多数是美国的劳苦人民,虽然生活困苦,但是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充满了生存的活力。

杰克·伦敦的朋友中有一位叫坎里南的中年人,他来自芝加哥,他的辛酸历史可以写成一部厚厚的书。杰克·伦敦听他的故事经常潸然泪下,而这更加坚定了杰克·伦敦心中的一个目标:写淘金者的生活。

在坎里南的帮助下,杰克·伦敦利用休息的时间看书、学习。1899年,23岁的杰克·伦敦写出了处女作《给猎人》,接着又出版了小说集《狼之子》。这些作品都是以淘金工人的辛酸生活为主题的,因此,赢得了广大中下层人士的喜爱。

杰克·伦敦渐渐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他著作的畅销也给他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刚开始的时候,杰克·伦敦并没有忘记与他同甘苦共患难的淘金工人们,正是他们的生活给了他灵感与素材。他经常去看望他的穷朋友们,一起聊天,一起喝酒,回忆以往的岁月。

但是后来,杰克·伦敦的钱越来越多,他对于钱也越来越看重。他甚至公开声明他只是为了钱才写作。他开始过起豪华奢侈的生活,而且大肆地挥霍。与此同时,他也渐渐地忘记了那些穷朋友们。

有一次,坎里南来芝加哥看望杰克·伦敦,可杰克·伦敦只是忙于应酬各式各样的聚会、酒宴和修建他的别墅,对坎里南不理不睬,一个星期中坎里南只见了他两面。坎里南头也不回地走了。同时,杰克·伦敦的淘金朋友们也永远地从他的身边离开了。

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写作的源泉,杰克·伦敦的思维日渐枯竭,他再也写不出一部像样的著作了。于是,1916年11月22日,处于精神和金钱危机中的杰克·伦敦在自己的寓所里用一把手枪结束了一生。

一位作家说过这样的话:“谁也无法单枪匹马在社会的竞技场上赢得胜利、获得成功。换句话说,他只有在朋友的帮助和拥护下,才不至于失败。”杰克·伦敦就是因为抛弃了朋友,才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社会中有许多靠着朋友的力量而成功的人,如果能把他们的成功过程一一研究起来,你会发现朋友是一笔多么巨大的财富。

和你的朋友在一起不但可以陶冶性情,提高人格,还可以随时在各方面给你带来帮助。而且,你的朋友往往还会给你介绍许多使你感兴趣、获得益处的同性异性朋友来。在社会上,你的朋友又能随时帮助你、提携你,能把你介绍到本会被拒绝的地方。这些朋友都是诚心诚意的,无论是对于你的生意,还是你的职业都到处替你做宣传,告诉他们的朋友说,你最近又出了什么书;或者说你的外科手术很高明;或者告诉别人,说你是水平极高的大律师,最近又赢了一场官司;或者说你有许多先进的发明;或者说你的业务非常棒。总而言之,真挚的友人没有一个不肯帮你不肯鼓励你的。

如果你知道有人信任你,那是一种极大的快乐,能使你的自信得到格外的增强。如果那些朋友们——特别是已经成功的朋友们——一点都不怀疑你,一点都不轻视你并能绝对地信任你;他们认为,你的才能完全是能够成功的,是完全可创下一番有声有色的事业的,那么,这对于你来说不啻于一剂激励你奋发有为的滋补药。

许多胸怀大志者正在惊涛骇浪中挣扎、在恶劣的环境中奋斗,希望获得一点立足之地时,倘若他们突然知道有许多朋友恳切地期待着他们的成功,那么这个时候,他们将变得更有勇气、更有力量。

有些命运坎坷、经历无数限难险阻的人,在为成功而奋斗的路途上正要心灰意冷、准备停顿、不再前行时,突然想起他那亲如手足的兄弟来了,他的兄弟不是拍着他的肩膀,告诉他不要让大家失望吗?已经心灰意冷的奋斗者重新又振作起精神来,重新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力和无限的忍耐力继续去争取他们的成功。

中国有句俗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就多了几分能量和智慧,也多了一份帮你分担痛苦、分享快乐的源动力,依靠你的朋友那是你一生也用不尽的财富。

别把同行当冤家

小郑在市里一条步行街上开了一间书店,开张三个月后,生意还算不错。可惜好景不长,一个姓胡的商人很快就在街角也开了一间书店,一份生意两家做,自然就没有当初那么赚钱了。小郑气得直跳脚,发誓一定要让对方生意做不下去。他很快就想出了一个吸引顾客的办法:打折。小郑书店的玻璃上贴出了一张宣传单:本店图书除教材外,一律八五折!这之后,书店的生意果然红火了几天,不过胡某也很快想出了对策:本店图书一律八折。小郑一狠心,又贴出了告示:本店部分图书七五折,凡购书满百元者赠送精美礼品!就这样,两家书店打起了“价格战”,两个老板见到对手眼睛都冒火。两个月后,小郑拿起计算器一算账才发现,两个月来,劳心劳力却利润微薄,几乎成了赔本买卖,想来对手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生意可不能这样做了,他决定与同行和解。两人一商量,胡某提出了个建议:两家书店尽力避免进同类图书,比如一家进教辅,一家就卖漫画杂志,这样就不会出现恶性竞争了。半年下来,两家书店都有赢利,两个老板也成了不错的朋友,经常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交流一下开店的经验,提起过去的争斗,两人都戏称是“不打不相识”。

两家书店如果继续斗下去,难免会弄个两败俱伤。幸亏两家及早醒悟,化干戈为玉帛,才出现了双赢的局面。都说“同行是冤家”,面对同一领域的竞争对手,很多人常常会怒目而视,相互排挤,非要争个你死我活才肯罢休。其实在同行业之间,竞争能够催人奋进,合作也有利于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达成共赢,为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空间和利润空间。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如果能够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精诚合作,把对手变成朋友则会弥补各自的不足,借“对手”之力,达到双赢的局面。一代奇商胡雪岩就非常注重同行间的合作,他说:“同行不妒,什么事都办得成。”

胡雪岩做丝业生意的时候,同行业就有几家已经相当有规模,而胡雪岩却没有忌妒,倾轧对方,而是设法联络他们。湖州南浔丝业“四象”之一的庞云缯“童年十五习丝业,精究利病……镇中张氏(指张源泰)、蒋氏(指三松堂蒋家)初与公合资设丝肄,大售,众忌其能,斥资以困之。公遂独操旧业……数年舍去,挟资归里,买田宅,辟宗祠,置祀产,建义庄,蔚然为望族。”可见,此人亦非等闲之辈。

胡雪岩为了将自己的丝业做得更大,便寻求对生丝颇为内行的庞云缯的合作。两人携手,资金充足,规模宏大,联系广泛,从而在丝业市场上形成了气候,胡雪岩也得以在华商中把持蚕丝的国际业务。

当然,与对手的合作是以利益互惠为基础的,胡雪岩做生意得到了庞云缯的帮助;反过来,他也向庞云缯传授了经营药业的经验,后来庞氏在南浔开了镇上最大的药店——庞滋德国药店,与设在杭州的胡庆余堂关系密切。

实际上,胡雪岩生意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也得同行同业的真心合作。胡雪岩的每行生意都有极好的合作伙伴,而几乎他的每一个合作伙伴,都对他有一个“懂门槛”、够意思的评价。由此观之,依靠对手,联合对手的力量非但不会影响到自身的经济效益,更有利于以对方为靠山,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保证自己的经营稳步前进。

市场总是一定的。一行生意,同行之间由于经营内容的相同,也就意味着要分享同一市场。对同一市场的分享,也就是利益的分享,因此同行间的竞争也是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而为了各自利益,同行间互相忌妒,以至于由忌妒到倾轧、竞争,成了同行间的常事。在竞争中,或者一方取胜,另一方被迫称臣;或者两败俱伤,第三者得利;或者一时难分胜负,双方维持现状,酝酿新的一轮竞争。这似乎是我们都能理解的,也似乎是我们大家也都能认可的市场规律。

在这种循环中有没有既不触动对方利益、己方又能得利的第三条路可走呢?

胡雪岩走的正是这第三条路。他时时顾及到同行的利益,既为别人留余地,也给自己开财路,保持了稳定的经营,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由古至今,善于联合对手的商人,总能打开别人难以打开的局面。在新加坡,有个地方叫“好客天国”。这个地方,白天是免费停车场,停满了各种各样的车子。晚上,则是小摊王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吃摊,天南海北的风味小吃应有尽有。在这里,顾客随便坐在一家摊位上,吃了这家的食品,如果还想吃其他风味的,摊主马上会派人取来奉上,结账时只要向这家结就可以了。顾客感到非常方便,摊主之间也从未发生利益上的纠纷。这样,彼此合作,相互依靠,既保证了自己的好处又照顾了别人的利益。

而相反,如果一个人只知经营自己的事业,把同行对手全都当作真正的敌人来对待,那么他的利益必然不会长久。

香港漫画家黄玉郎,曾经红极一时,但是他对竞争者残酷无情,对身边助手和旗下员工也不友好,以致在他炒股失手时,竞争对手和周围的人,或高价收购他的股权,或控告他账目作假,或控告他抄袭他人作品,或控告他妨碍他人著作出版。于是,不但公司改了别姓,别墅和轿车等被政府没收,人还被送进监狱。业界同行都说,这是他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不顾他人的结果。所以说,同行之间不仅要竞争,更要合作。依靠对手的力量,将眼光放远,舍小利而逐大利,才能取得最大的利润。

多个朋友多条路,同行未必是冤家,只要你有心,如果你能选对方法,那么同行也能变成帮手,变成你的靠山。当你与同行斗得两败俱伤时,请记住,这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你们有更好的相处方式可以选择。

以心交心同仁情深

在一个寒冷的深夜,纽约的一条不是很繁华的道路上已经几乎没有车辆行驶。这时从街中心的地下管道洞内钻出一位衣着笔挺的人来。路旁的一个行人十分狐疑,他上前想看个究竟,一看却怔住了,他认出这钻出来的人,竟是大名鼎鼎的电话业巨头,密西根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福拉多!

原来福拉多是因为地下管道内有两名接线工在紧急施工,福拉多特意去表示慰问。

福拉多被称作“十万人的好友”,他与他的同事、下属、顾客,乃至竞争对手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位富有人情味的企业巨子,事业如日中天。

可以说福拉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他的好人缘,他用自己富有人情味的领导,赢得了同仁的赞誉和支持。然而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忽略了,你身边的同仁就是不能缺少的靠山。敬人者,人皆敬之;爱人者,人皆爱之。只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你的同仁就能够得到对方同样的回报,为自己增加一个可以同甘苦、谋事业的坚强靠山。古代做大事、成大业的人,也都是以心换心,才得到了无数同仁的支持,并依靠他们的力量,取得了事业的成功。

正所谓“得其民者得其国”,同仁的力量不可小视。帮助了他们,他们就会对你感恩,成为你人生的靠山。

三国时,刘备为了避免与曹操几十万大军交战,便弃樊城,带领百姓向江陵进发,在当阳长坂坡与曹操的追兵展开血战,赵云为救刘备妻儿单枪匹马,突出重围,历尽艰险,终于来到了刘备的面前。

当时刘备正在距离长坂桥二十余里的地方和众人在树下休息,赵云看到刘备便立即下马“伏地而泣”,而“玄德亦泣”。赵云不顾自己的疲惫,气喘吁吁地对刘备说:“赵云之罪,万死犹轻!糜夫人身带重伤,不肯上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墙掩之。怀抱公子,身突重围。赖主公洪福,幸而脱险。”说着,想起来怀中的公子刚刚还在哭,现在怎么没了动静,便急忙解开来看,原来阿斗正睡着还没有醒。于是赵云欣喜地说:“幸得公子无恙!”便双手递给刘备。刘备接过孩子,扔在地上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看到刘备如此,连忙从地上抱起阿斗,泣对刘备说:“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虽然人们对刘备掷阿斗一事历来颇有争议。无论是刘备故意作态给别人看,以笼络周围将士的心,还是他真的爱将胜于爱子,但阿斗的确是赵云从地上抱起来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刘备当时是轻父子情,重君臣心的。

他对赵云的感激怜爱之心溢于言表,赵云也由此更加坚定了为刘备效力的决心。正是刘备对于将士有着感恩之情,他的周围才聚集了赵云、张飞、关羽、诸葛孔明这些才华横溢的杰出人士,成为他振兴大业的有力依靠。

同时,刘备还懂得安抚民心,实施“仁政”。刘备在与川军的斗争中,竖起免死旗,收降川兵,又谕众降兵“愿降者充军,不愿者放回”,实行优待俘虏的政策。这样一来反而使得人心向之,川军不战而溃。当军队进入成都时,百姓“香花灯烛,迎门而接”。正是因为刘备对百姓施行了仁政,才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将士的爱戴,从而顺利地占领了成都。

刘备最终之所以能在三分天下后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其中,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以一颗仁义之心换得了同仁对他的支持与感恩,使他得以依靠同仁的力量而成就自己的事业。

不仅在古代社会如此,在我们当今的社会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与人相互支撑”也是社会生活以及同仁间关系的法则。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罗尼克认为,一个人走向成功,必须通过6道关门。在20多岁至30岁是第二道关口——脱颖而出。这期间,多数人投入可观的时间,动脑筋钻研业务,和别人比高低,希望能得到好声誉。然而,有些人为了使自己凸显出来,便会经常地批评别人,贬低别人,对别人不信任;称赞自己,把功劳归于自己。

这样,他们就很难得到别人的合作。甚至不得不与其他人处于对抗之中,也就失去了在群体中的地位。这些人往往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和好感,难于与他人合作,因此,得不到上司的赏识、同事的接纳和合作,常常失去晋升的机会,这样的人也难于获得成功。

因此你一定要紧紧抓住你的同仁,获得他们的支持。这样不表示你要变得很虚伪,相反的,你要用你的正直和仁慈去面对你的同仁,让他们在对你感恩的同时,激发自己最大的能量和工作热情,成为你事业和人生的靠山。

同仁也可以成为朋友,成为你成功的助力。只要你乐于帮助别人,善于与别人共事,你就能得到对方相应的付出,得到无数同仁的信赖和支持。

老乡见老乡,有事好商量

孙某是个早年离开家乡出外闯荡的游子,现在异乡成家立业,家庭生活美满,但美中不足的是,孙某一直为没回家乡而感到遗憾,哪怕在这里能碰上几个老乡也好,思乡之情可见一斑。

恰在这时,同在这个城市的另几位老乡,深感有必要成立一个老乡会,定期聚会,加深感情,有什么事大家以后可多加照应。

一接到邀请,他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其中,积极筹划、联络老乡,把这个同乡会当成了自己的“家”,并成为“家”中领导之一。

经过两年的时间,同乡会终于发展到了具有近500人的规模,孙某也等于多认识了近500人,这些老乡,各行各业,贫穷富贵,兼容并包,用孙某自己的话来说:“我现在办什么事非常方便,只需一个电话,或打声招呼,我的老乡都会为我帮忙……”

因为孙某充分认识到了结交老乡的重要性,他才会有了这么大的一个关系网,做起事来才会有那么多的方便。所以,搞好老乡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多交几个朋友,更重要的是会获得很多帮助,也许一辈子都会受益无穷。

当今社会人口的流动性很大,许多人离开家乡到异地去求职谋生。身在陌生的环境里,拓展人际关系有一定的难度,那就不妨从同乡关系入手,打开局面。

在外地的某一区域,能与众多同乡取得联系的最佳方式是“同乡会”。在同乡会中站稳了脚跟,跟其他老乡关系处得不错,那就等于交结了一个关系网络。也许,有一天,你就会发现这个关系网络的作用是多么巨大,不容你有半点忽视。

中国的老乡关系是很特殊的朋友关系,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人际关系。既然是同乡,那涉及某种实际利益的时候,“肥水不流外人田”,只能让老乡“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就是说,必须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给予适当的“照顾”。

既然中国人对老乡有特殊的感情,学会利用同乡关系便可以多几个朋友,更重要的是可以拓宽路子,万一自己在外面有了什么麻烦,也可以有“征讨”别人的资本。那么,该怎样利用老乡关系呢?

(1)利用乡音作为拉关系的契机

既然是老乡,就必然有共同的特点存在于双方之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乡音”。

清朝末代的大太监李莲英的发迹可以说是运用了此种技巧。

李莲英出身贫苦,个子瘦小,若以当时清朝宫廷太监的标准来衡量,他是根本不够资格的。可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莲英听说在宫廷中有一个太监是他老乡,且是同一村的。于是李莲英大胆地去找了这个老乡。

李莲英当时很穷,没有钱买东西去送礼。他虽然知道这位老乡很重乡情,但怎样才能引起老乡的注意呢?

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天,他瞅准了正当这位老乡出来当值时才去报名,然后用一口地道的家乡话说出了自己的姓名与籍贯。李莲英的这位老乡听了这声音,身体不由得抖了一下,遂抬头看了看眼前的这位小老乡,心里暗暗记了下来。

后来,在这位老乡的帮助下,李莲英做了慈禧太后梳头屋里的太监,以梳得一头好发型深得慈禧宠爱,最后成了慈禧太后面前的大红人。

李莲英只说了几句话,就博取了对方的注意与好感,但要注意的是,这几句话是家乡话、是乡音,而对方也恰巧是同乡人,且又同处异乡,在这种情况下,李莲英轻而易举地争到了一个名额就不足为奇了。

用家乡话作见面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需要物质上的东西。在这里,有一点相当重要:那就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场合,最好是在异乡,因为在异乡才会有恋乡情绪,才会“爱乡及人”,这时再来个“他乡遇老乡”,哪有不欣喜之理。对方离乡愈久、离乡愈远,心中的那种情就愈沉、愈深。因此,越是这种情况,越要运用“乡音”这种技巧,你就会得到老乡所带给你的种种好处。

(2)利用乡产作为拉关系的契机

在与老乡打交道时,一般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想法:既为同乡,理应帮忙,如还用礼物送之,这不太俗了吗?这种想法在某种特定意义上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就广义来说,则是谬论。

老乡与其他关系不同之处在于,老乡之间的关系是以地域为纽带的,有一份“圈子”内的情存在心上。

“乡产”也许是很普通的东西,本身并不贵重,但在“乡产”上所包含的情意却非“外乡人”能看出来,体会出来的。它会起到勾起老乡思乡之情的作用,然后会在这种感情的支配下,对你这位老乡“另眼相待”,照顾有加。你再适时加上句“老家的东西,尝个鲜儿”之类的人情话,效果更佳。

(3)利用乡情作为拉关系的契机

一个人,无论是出自什么原因,离开家乡,离开生他的土地,也许开头并不感到有什么难过,但时间一久,或在他乡碰到不习惯的生活习俗、或遇到挫折,他就会感到家乡的亲切、家乡的美好。也许,这个时候,一个人才会深深地感到,自己在家乡上有割不断、丢不掉的感情寄托,那是支持着游子出外去闯世界的精神依靠。

因此,在游子的记忆深处,有一块属于家乡的领地,也许,现实的生活会暂时把这块领地掩盖起来,而一旦触及了这块领地,那一股思乡潮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来,如闪电一般,充满游子的大脑,触及记忆的神经。

老乡见老乡,有事好商量。老乡关系是一笔巨大的人际关系财富,只要你运用得当,你就会广结人缘,这样需要老乡帮忙的时候,你就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水”,涉及某种实际利益时,老乡当然不会让“肥水流入外人田”。如此看来,搞好老乡关系,不但可以多结交朋友,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很多重要的东西,也许可以让你一辈子受益无穷。

一个人再神通广大,也无法事必躬亲

某知名广告公司老总郭某是个惜才爱才的人,他手下有二十几名杰出的广告设计人员,而且这些设计人员对郭某忠心耿耿,拼死效力。那么郭某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凝聚力呢?用员工的话说就是“郭总有情有义”。从小蒋的经历就可以印证这一点。小蒋是某大学广告设计专业的高才生,遗憾的是在毕业前夕,因醉酒和同学打架而被学校开除。这样一来,小蒋虽有满腹才华,但因为没有毕业证而在人才市场上备受冷落。但他的设计作品却打动了郭总,他破格将没有学历的小蒋录用了,还委以重任。小蒋也决心好好努力回报郭总的信任,但由于缺少经验,他的设计出现了一个致命性的失误,给公司造成了很大损失,小蒋惭愧地向郭总递上了辞职信,但郭总却好言相慰,将他留下来,依然信任他,这使得小蒋万分感动,工作起来更加卖力。现在小蒋已经成了广告界有名的设计师,有几个公司曾以重金来挖小蒋,不过小蒋却不为所动。正是有了小蒋这样的忠诚的员工,郭某的事业才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

郭某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有一大批得力的下属,而他之所以会获得下属爱戴,还要归功于他的爱才、惜才,归功于他对与下属关系的成功处理。“独木难成林”,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获得众人广泛的支持,有个好人缘,“孤家寡人”在这个社会上是行不通的。

除了尽可能多地把能人拉到自己身边外,还要懂得惜才,这样才能使人才为我所有,全力支持你、效忠你。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才也会犯各种错误,这时作为领导者就要能够容短护短。所谓容短护短,就是根据领导管理活动的需要,在“伸缩度”允许的范围内,宽厚地容忍下属的短处,甚至适当偏袒下属。这样,既可以用他可用之处,又可以让下属感恩,成为你更坚实的依靠。

名扬古今的诸葛亮,不仅广揽人才、重用人才,还千方百计地保护人才。蒋琬,就是在诸葛亮的精心保护、培养下,才逐渐成为蜀汉政权中重要的谋臣的。

蒋琬,三国时零陵湘乡人,字公琰。在刘备入蜀前,他只是一个州衙门里的小吏,做些缮写文书之类的事。刘备入蜀后,让他做了广都县令。他办事公正,勤勤恳恳,又颇为妥善,受到了同僚们的赞赏和百姓的拥戴,也引起了诸葛亮的分外关注。可是,有一次刘备因事到了广都县,蒋琬却因醉酒而未出面欢迎,不禁大怒,当即革职,并判其死罪。诸葛亮闻知,火速赶来,奉劝刘备说:“蒋琬平时办事严谨,勤奋公正,且博学多才,有治理国家的本领。这一次,只不过是他偶然的过失而已。再说,蒋琬一贯以安定百姓为本,不善于官场上的迎来送往,不宜因为眼前这件事而判其死罪。”刘备一向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而今见他如此表示,也便收回成命,赦免了蒋琬的死罪,但仍然罢免了他的官职。

不久,诸葛亮又把蒋琬扶持起来,并大力培养。蒋琬也发奋努力,精忠报国,对诸葛亮更是感恩戴德。后来,蒋琬做了尚书郎,还曾代理丞相职务。诸葛亮率师出征时,总是让蒋琬全权负责军需保障,而蒋琬也总能做到“足兵足食以相供给”,帮诸葛亮解除了后顾之忧。数年后,当诸葛亮六出祁山病危时,还特地给后主刘禅写信,称赞蒋琬的人品与才干,并提议在他死后,让蒋琬来接替自己的职位。刘禅遵照诸葛亮遗嘱,先是命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次年又令蒋琬为大将军,录尚书事。蒋琬终于成为继诸葛亮之后的蜀汉政权的又一依靠。

当然容短护短也讲究方式方法的,在这方面,可以选择的方法很多,其中比较有效的是:

(1)当下属偶犯过失,懊悔莫及,已经暗地里采取了补救措施时,只要这种过失尚未造成重大后果,性质也不甚严重,领导者就应该佯作不知,不予过问,以避免损伤下属的自尊心;

(2)在即将交给下属一件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之前,为了让下属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领导者不要急于清算他过去的过失,可以采取暂不追究的方式,再给他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甚至视具体情节的轻重,宣布减、免对他的处分;

(3)护短之前,不必大肆声张,护短之后,也无须用语言来点破,更不要摆出施恩者的样子,让下属感激自己。唯有一切照旧,若无其事,方能收到施恩无痕迹的最佳效果;

(4)当下属在工作中犯了合理错误,受到更高领导的责难,处于十分难堪的境地时,作为他的上司,不应落井下石,更不要抓替罪羊,而应勇敢地站出来为下属辩护,主动分担责任,这样做,不仅挽救了一个下属,而且将赢得更多的下属的心;

(5)关键时刻护短一次,胜过平时护短百次,当下属处于即将提拔、晋级的前夕,往往会招致众多的挑剔、苛求和非议,这时候,就应该奋力抵制嫉贤妒能的歪风邪气,勇敢保护那些略有瑕疵的优秀人才。

一个人神通再广大,也无法事必躬亲,没有得力的人才相助,注定难以成功。所以,我们要像淘金一样去挖人才,挖得越多越好;要像爱惜手足一样爱惜人才,不为小过弃贤才。把人才变成你的朋友,这样人心才会向着你,有了众人的帮助,你也就有了迈向成功的法宝和靠山。

敬重老师维系人际关系

蒙代尔教授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在学术界备受尊崇。在一次采访中,蒙代尔表示对自己一生影响最大的是他大学时一位教授,没有那位教授,他也就无法走到今天。年轻时的蒙代尔家境贫寒,好不容易才读到大学毕业,但蒙代尔还希望能够继续深造,可是他该选择哪所大学呢?为此,他去向三位教授请教,第一位教授建议他找一个有钱的女孩结婚,让妻子供他上学;第二位建议他找一所奖学金较高的学校学习,这样可以减轻他的负担;第三位教授直截了当地告诉他,选一所你最想去的,最能造就你的学校,需要多少钱我来出。最后,蒙代尔接受了第三位教授的建议,去了麻省理工学院,24岁时他已经成为经济学博士,并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

如果没有那位教授的热心帮助,蒙代尔就很难顺利地走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可见,维系好师生关系,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了解你,教给你生活的本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点你、帮助你,所以如果你能理顺与老师的关系,那么你也就多了一分成功的助力。

学生在与老师相处时,一定要时时对老师表示尊重。尊师是一种美德,只有尊重老师,才能妥善地处理好自己与老师的关系,才能使老师器重你,才能达到你所要的目的。汉代张良就是因为具备尊师的美德,善于用尊字铺路,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所以得到了“太公兵法”。

我国著名的“两弹”专家钱学森在赴美留学时,本身已具备了核物理知识的扎实基础,但他并不满足于以前所学的东西,而是继续从基础学起,始终保持着尊师的态度,从而得到了当时学校各位美国老师的一致好评,使他们抛弃了对中国人的歧视观念,一心一意地传授知识给钱学森。终于,钱学森经过自己不懈地努力和尊师的态度,处好了在特殊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并且达到了自己留学美国的目的。

我们一定要注意尊重老师,因为老师传授给你知识和各种本领,引导你走向一条通往辉煌的道路。所以于情于理在尊师问题上,你都应该永远注重。钱学森就是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所以才获得了老师的赏识,最终攀上了核物理学的高峰。

生活中,有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在学校时固然要注意同老师的关系,但出了校门后,这份关系就没什么用处了,因此也不必再与老师拉关系。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师生关系是一项重要的人际关系资源,说不定什么时候它就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小蔡上学时是学校的活跃分子,跟同学、老师的关系都不错。毕业后,同学们各奔东西,彼此间的联系变少了,更是很少有人想起给昔日的老师打个电话、问声好。但小蔡却是个特例。毕业后他不但主动跟同学联系,还常回学校探望老师,与老师的关系反倒比上学时走得更近了。小蔡学的是师范英语,毕业后就在本地一所高中当老师,但是这样毫无新意的生活和他的个性并不相符,他觉得很苦恼不知何去何从。有一次,陪几个老师闲聊时,他说出了他的烦恼,他过去的班导笑了,“就知道你小子待不住!你这个性还真不太适合做老师!”这时计算机老师给他提了个大胆的建议,“小蔡,我觉得你个性活跃,敢想敢干,更适合在竞争激烈的环境里奋斗!现在社会上缺少的是综合能力强的人才,你是学英语专业的,文笔也不错,对于计算机也很了解,如果去涉外企业,应该会干得很出色!你应该为自己做个长远规划,是要当一辈子你不喜欢的老师,还是冒点险出去闯闯,决定权就在你手中!”老师的话让小蔡非常震动,经过一番考虑后,他决定出去大干一场!临行前,一个外教又送给小蔡几张朋友的名片,他们都是外企的经理、主管,让小蔡跟他们联系一下。两个月后,小蔡在一家德资企业做协理;两年后,小蔡已经成为了一家中美合资公司的总裁特助,公司给他配了汽车,月薪过万。大家都说小蔡变化特大,当然,他喜欢和老师同学保持联系的习惯还是没变。

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师生关系,正确处理师生关系,这对每个人都是大有益处的。那么处理师生关系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注意小节。无论是在上学时,还是在毕业后,我们都应该在老师面前保持恭谨的态度,注意小节。比如语气上对老师要客气,举止上要有礼,要让老师感受到你的敬意。曾经有一位先生毕业后飞黄腾达,志得意满,有一次居然在公共场合称呼以前的一位老师为老×,这位老师气得拂袖而去,而他的这种做法,也给在场的领导、同事留下了极差的印象。

(2)不忘师恩。在今天物欲充斥的社会里,很多人都忘记了尊师之情。如果你能对老师表现出感激之意,就会让老师们感到非常欣慰。一封问候信,一个礼仪电话或一件小礼品,都显得弥足珍贵,只要你有心,这其实不难做到。

(3)态度谦逊。一些人在社会上功成名就后,总忍不住炫耀自己。但无论你有多得意,也千万别到老师面前吹嘘,这对你,对师生关系绝不会有任何好处。某君上学时非常顽皮,经常被老师训斥,但毕业后却来了个大翻身,经过十年的商海翻腾,成为了一个大公司的经理。同学会上,大家纷纷祝贺某君,以前曾经训斥过他的班主任老师也不断夸赞他。某君非常得意,大声地说:“以前啊,谁都觉得我不会有前途,谁知道这一不小心还折腾成了个经理!现如今,我手下管着百来号人呢!电视台还想采访我,报社也要采访我,可我这么大买卖哪有时间理他们啊!就让秘书一律挡驾!人真没法说!老师,你当年也没想到我会有今天吧!”听完某君的话,老师的脸沉下来,同学们也都觉得他太狂妄,于是一场同学会不欢而散,以后再有聚会同学也很少找他。

在儒学传统中,尊师是一项重要的美德,甚至还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在今天,师生关系已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师生关系已经成了一种值得珍惜的、有价值的人际关系资源,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已经成了每个人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