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的实施谋略中,要想取得一定成效就一定注意前人给予我们的借鉴方法。要让对方感到鲜明的德行;不要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真实目的,不到自己的最终目的;同时也要让被说服者感到说服者的诚信以及说服者行事沉着、稳重等。事例中,拿破仑不仅把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藏的很好,让士兵觉得他十分生气,并有放弃他们的意图,同时拿破仑的表现也让士兵们感到,他是真诚的将自己的士兵当士兵,希望他们能鼓足勇气与自己奋力杀敌。最后顺着战士们后来的激情,打响了一次又一次的胜仗。
顺民心、达民意有效实施相关政策
每个人遇事之后,都会产生一些疑点,于是就会揣摩中的疑点到底在哪里?有时巧妙运用诱饵,就可以把疑点找出,从而将问题一一解决。关键问题就是看你这个诱饵是不是对方愿意接受的,是不是对对方有吸引力,要是人家不甘兴趣,你说的天花乱坠也没有用,所以在做决策前,先审视事情的关键之所在。然后顺势将自己想要的东西引出来,从而针对症状一一解决。
某市,因为多年的交通习惯,多半的人都不喜欢遵守交通规则,相关部门想尽了办法,比如重金惩罚违规者。但被处罚的人自认倒霉,以后该如何开车还怎么开,对此,相关部门是绞尽脑汁都没有好的办法将本地的交通管理好。
小邱是某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刚毕业就准备回家乡发展。最近听在交通局工作的亲戚讲当地的交通让他们很头疼,上面的领导也在想办法治理。
一日下午小邱正在看电视“商鞅变法“忽然想到了一个好的办法就去找了在交通局工作的亲戚……
没过两天,交通局推出了相关的办法“以奖励压制惩罚”。在中山路与建设大街交叉口,当红灯亮起,步行人中第一个停下脚步的,就会受到奖励。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妇女就是其中一个得到奖励的人。当时她兴奋的说:“就因为我这么一个简单的举动,自己就当场被奖励500元奖金。真是太意外了。”
当然这突入起来的奖金不仅仅只降临在她一个人身上,当天在那个路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都各获得500元奖金。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重奖,正是当地交通局为了立信于民所作出的一项活动。平日里只要有违反交通的人被逮到,交通局就会“带上鞭子”的重磅出击,甚至有的将违章者处罚重金外,还罚其穿黄马褂站岗执勤,一直到抓住下一个违章的人才可走人。纵然是这样,交通问题还是没有好到哪里去。现在,一个捧着奖金的活动来了,学习“商鞅立木取信”——仅仅是将一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便有赏金十两,后来提高到赏金五十两,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小邱正事用了这个道理向交通局提了建议。这样的做法,不仅仅是满足了常日里大家想要的畅通无阻的交通,自己自觉遵守了交通规则还能收到奖励。
重罚与重奖,都能推动某些观念的入脑入心,应该说,奖与罚都是一种重磅出击。
从此角度来看,这种方式是一种积极、创新的方式。以精神的、物质的奖罚来推动新政,来鼓励守法自觉的行为,是所有政府及部门都应该试试施行的。它以随机抽取方式来有限奖赏,其用意只关传播功效,并无意张大此举,来做全民素质评价并予以全面奖赏。
重金奖励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人的措施实施以后,交通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为此相关负责部门还在众多居民的调查中发现,大家对以上的奖励的方法宣传政策鼓励大家遵守交通规则的方法表示强烈的支持并决心将原本的旧习、恶习改正。
每个人都喜欢被奖励,当某一方面的行为受到表扬时人们就会很自觉的去遵守。虽然只是以一个短暂施行,但对遵守交通法规做了进一步的推广宣传,算是一次专项活动,这与以往的重罚比较,500元的奖赏实在是太值了,它所带来的效应却是巨大的。
鬼谷子说:“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赏赐贵信,必验而目之所闻见,其所不闻见者,莫不谙化矣。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君。”信任是影响力和威信的基础。你如何取信与人?要想得到百姓、员工或下属的支持,就必须真正的赏罚有信、严格按章办事,顺民心、达民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实施所有的策略。
郑板桥以"仿古肉"击仿古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什么人都有,与人要看清,遇事要分析,认真判断区分对方是否跟自己的是一路同人,同时自己能够说服并加以所用,如若不行就不要接触的太深。对于一些不怀好意的人,要通过他的表现了解他的真实意图,从而很好的制定出相应的谋略给予对方以打击。
郑板桥一生才华,只是招致小人的暗算最终得罪了大官吏。皇上也听信了好佞谗言,将郑板桥罢了官免了职。于是郑板桥只好回扬州老家重操书画旧业。他居住在扬州城北竹林寺,经常与诗朋画友研究书法绘画艺术的革新。
有一天,好友们又相约在他家聚会,此次光临的除了“扬州八怪”之中的金农、李鲜,罗聘等人,还来了一位不请自来的老板王四鼎。
这位画店王老板专门卖仿古画,近来生意十分清淡,人们越来越喜爱“扬州八怪”的新派书画,尤其是郑板桥的字画,他听说郑板桥也想卖画,就生怕自己的货越发没人要岂不要关门收摊子。他的不请自来其目的就是想拉拢郑板桥到他店里合伙经营字画。以免影响他的生意。
郑板桥晓得,王四鼎他们的字画,全是仿古山水,毫无生气,可他们却自封为正统,而鄙薄郑板桥他们有创造性的字画,认为是歪门邪道,不能登大雅之堂;如今王四鼎却行动反常,要郑板桥与他合开字画店,仔细琢磨一下,王老板不外乎是怕抢了他的生意。
郑板桥哈哈笑道:“板桥字,不登大雅之堂,王先生实在是错爱了。”
看似简单的话一句话,但这一句话不软不硬,不甜不辣已经使王老板很不是滋味了。
何必让这姓王的坏了大家的兴致?大家又兴高采烈吟诗作画起来。最后公推郑板桥亮一手。
郑板桥是个爽快人,一句没推辞,随即画了一幅翠竹图。
大家看了这幅画,都说郑板桥当了十年县官,技艺不仅没有生疏,而且大有进长。只是李鲜看过这幅画之后,有点不解地问:“板桥兄过去画石头,都是清清秀秀,或卧竹旁,或立于篱下,今天因何画这么大的石头,上顶天,下柱地,兰花且不谈,就连翠竹也矮它三分了,岂不怪哉奇哉!”
郑板桥答道:“石头出自高山之上,向来顶天立地,巍峨屹立,千古不朽。我们为何总要叫它寄人篱下,屈居竹旁!”
李鲜一听,恍然大悟:“啊呀!板桥兄胸中之石!”其他几位画家也无不称妙。
坐在一旁的王老板却不以为然,他带着鄙夷的口吻说:“郑先生的字画,功夫的确深厚。不过,鄙人以为,凡写诗作画,必须效法古人。古人的诗书画好比是规矩,大家就应当仿效,不然,没规矩哪有方圆呢?”
罗聘笑道:“照王老板的意思,古人的画法,今人不能超越一步了,那画潭死水,岂不变臭了么!”
一向稳重的金农截住他们的话说:“诸位不必争了。仿古也好创新也好,君子涨中人所好,各走各的道吗!”时近中午,郑板桥再三挽留,大家就留下在此用膳。
郑板桥的确是真心实意留大家小聚,以叙衷肠。同时也想借此机会,教训一下王老板。既然王老板口口声声要仿古,画画更在仿古,好吧,今天我就做一样仿古菜给你尝尝。于是郑板桥亲自下厨房,不一会儿,红烧鱼、凉拌豆腐等都烧好了。郑板桥厨艺还真不错,每样菜都做得色香味俱全。当把一碗红烧肉烧好后,他又把那块半生不熟的肉放置上面,加了点佐料葱花,看上去同碗里其他肉一样。
王老板最爱吃红饶肉,郑板桥特地把这道菜放在他面前。还未等碗放平稳,王老板的筷子早已伸将过来,不偏不倚就将那块“仿古肉”夹了过去。一口咬下去,一股生腥味直冲脑门,咬又咬不动咽也咽不下,吐吧,又有失身份,堵在嘴里很费力的问道:“郑先生,这肉恐怕还没做煮熟就盛上来了吧?”郑板桥放下筷子,慢条斯理他说:“这是一块仿古肉,特请王先生品尝的。”
罗聘笑道:“王先生不是口口声声说字要仿古,诗要仿古,画也要仿古么,想必王先生一定是处处羡慕仿古人的了。”
李鲜也打趣道:“古人云,肉都是吃生的,可见生的一定比熟的好吃,王先生千万别客气,吃吧!”
几句话,逗得四座哗然大笑,王老板也羞涩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要想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意图,一定要先观察那个人的一举一动,然后根据其外在的表现来分析其内心的目的,事例中,王老师为了不使自己的生意受到影响,特意跑到郑板桥家商议此事,真实意图很快就被郑板桥识破。并同好友给予其难堪。
接着郑板桥还借王老板喜欢吃红烧肉的爱好顺势做了“仿骨肉”一次来进一步讽刺他的“凡事仿古”的言论。最终让王老板羞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