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19959900000065

第65章 能言善辩的智囊(2)

在赵王征询意见时则使用了类比论证法:他为留后路引用公甫文伯母亲的故事,说明由于身份不便发表意见。楼缓向赵王表明自己是冒着罪名说真话,便增加了自己意见的可信性。

虞卿正确分析了各国间的关系,建议用土地结交齐国来迫使秦送礼求和。从中可以看出他既有口才,又谙熟外交策略。他能精辟地分析形势,知道如何利用各国间的微妙关系,采取正确的外交策略为赵国取得外交胜利。

苏代妙语取高都

楚韩雍氏之战时,韩国向周国征集兵器和粮食。周国国君十分忧虑,将此事告诉了苏秦的弟弟、纵横家苏代。苏代说:“有什么可忧虑的?我能让韩国不向您征集兵器和粮食,并且让他们把高都送给您。”周国国君高兴极了,说:“您如果能办到,我将让全国人民都听从您。”

苏代前往韩国,见到臣相公仲,他对公仲说:“您没有得知楚国的计谋吗?楚臣昭应对楚王说‘韩国疲于用兵,粮食都空了,无法守城。我们用饥饿他们的办法攻击他们,不需一个月的时间,必然攻克韩国。如今围困了雍氏五个月还攻克不下,都是楚国的失策啊。’楚王目前还没有相信昭应的计策,您今天向周国征集兵器和粮食,是将韩国缺乏粮食的消息公开告诉了楚国。昭应听见了必然会劝楚王增加兵力攻打雍氏,雍氏马上就要被攻克了。”

公仲说:“您说得很好,但我的使臣已经走了。”苏代说:“您为什么不把高都送给周国呢?”公仲愤怒他说:“我不向周国征集兵器和粮食,给予他们的照顾就够多了,为什么还要把高都送给他何?”

苏代说:“给了他们高都,周国一定会归顺韩国。秦国听说后,必然大怒,他们会焚烧周国的符节,不与周国通使往来。这样,您就以一个贫弱的高都,换来了一个完整的周国。”

公仲说:“好啊!”于是,韩国不再向周国征集兵器和粮食,而将高都给了周国。楚国最后无法攻克雍氏,只好退兵离开了韩国。

魏国臣相田需死了。楚襄王的臣相昭鱼对苏代说:“田需死了,我害怕张仪、薛公、公孙衍三人中有一人会做魏国臣相。”苏代问:“那么让谁做臣相对您更有利呢?”昭鱼说:“我希望魏太子自己作臣相。”苏代说:“那我请求为您到北方去面见魏王,一定让太子作臣相。”昭鱼问:“您怎能达到目的呢?”苏代说:“假如您是魏王,我来说服您。”昭鱼说:“您怎么说服呢?”于是,苏代把昭鱼当成魏王,对他说:“苏代从楚国来,昭鱼很忧虑。我问他:‘君有何忧?’他说:‘田需死了,我怕张仪、薛公、公孙衍三人中有一人会做魏国的臣相。’我说:‘您不要优虑,魏王是个贤明的君主,必然不会让张仪作臣相。张仪作了魏国的臣相,必然会将秦国的利益放在前,而把魏国放在后。同样,薛公作了魏国臣相,必然会将齐国放在前,把魏国放在后。而公孙衍做了魏国臣相,又会把韩国放在前,把魏国放在后。魏王是个贤明的国君,必然不会用他们做臣相的。’魏王问:‘那么寡人用谁作臣相好呢?’我说:‘不如用太子作臣相。太子作了臣相,这三个人必然都会认为这只是暂时的,都会为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而尽力侍奉魏国,以便有朝一日掌握臣相的宝印。魏国这样强大的国家,再抓住三个万乘之国来辅佐自己,魏国一定会平安无事了。所以,不如让太子作臣相啊。’”昭鱼听了,认为言之成理。于是苏代去见魏王,将这些话告诉了他,魏太子果然作了臣相。

智囊

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就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苏代妙语取高都,就是因为他善于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以高都本身为突破口,指出如果韩国让出高都,周国一定会归顺韩国。秦国听说后,必然大怒,他们会焚烧周国的符节,不与周国通使往来。这样,韩国就以一个贫弱的高都,换来了一个完整的周国。这样直陈利弊,紧紧抓住了的对方的心理,令对方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自己的“圈套”。

同样,在说服魏王的故事中,同样也是采用了直陈利弊,突破问题的论辩技巧。

陈轸驳张仪谤己

陈轸离开楚国到秦国,作了秦王的臣子。张仪对秦王说:“陈轸做大王的臣子,常常把国家的情况透露给楚国,我不能与他共事,望大王将他驱逐出去。如果他又回楚国去,望大王将他杀掉。”秦王说:“陈轸怎么敢到楚国呢?”秦王将陈轸召来,把张仪的话告诉了他,并说:“我尊重您的意见,您想到哪里去?我将为您准备车马。”陈轸回答:“我愿意到楚国去。”秦王说:“张仪认为您将到楚国,我也自知您将到楚国,您不到楚国到哪里去呢?”陈轸说:“我离开秦国,必然故意去楚国。好顺从大王和张仪的意思,以表明我是否到楚国。有个楚国人有两个妻子,有人调戏其中年龄大点的那个妻子,这个妻子立即痛骂了那人一顿。那个人又去调戏年龄小点的那个妻子,那个妻子允许了,并以身相许。过了不久,有两个妻子的人死了。有客人问那个调戏人妻的人:‘你想娶那个年长的寡妇作妻子呢?还是娶那个小的?’这个人回答说‘娶年长的。’客人说:‘年长的那个骂你,年少的与你私通,你为什么娶那个年长的呢?’这人说:‘她是别人的人,当然希望她能与我私通,如今要做我的妻子,当然就希望她能为我而痛骂别人了。’

如今楚王是贤明的君主,楚将昭阳是贤明的臣相。我作为秦国的臣子,常常将秦国情报送往楚国,楚王必定不会留我,昭阳也不会与我共事。从这里难道还不清楚我是否到楚国去吗?”

陈轸从宫中出来,张仪马上进了宫,他问秦王:“陈轸果然到那里去?”

秦王说:“陈轸是天下的善辩之才,他看了我很久,然后说:‘我必然到楚国。’我就没有办法了。我于是问他:‘你真的要去楚国,那就果然被张仪所言中了。’陈轸说:‘不只是张仪会这样说,路上的行人都知道这一点。

这去伍子胥忠于他的国君,天下各国都想用他做臣相;孝已爱他的父母,天

下人都想要他作自己的儿子。所以,要卖的仆妾不出里巷就被人买走的,是良仆好妾。女子能嫁给乡邻的,是好女人。我不忠于大王,楚王又为什么会把我当成忠臣呢?我忠诚于大王却被大王您遗弃,我不到楚国又到哪里去呢?’我认为他说得在理。”从此后,秦王对陈轸十分信任,待遇优厚。

【智囊】

“君为臣纲”,这是封建社会政治的一个重要主题,这也是封建社会政治的理想模式。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君主一般都对臣有戒备之心,缺乏信任,往往就干扰了这一理想模式的实现,因此,陈轸虽然以自己的雄辩口才、充分的论据暂时消除了秦惠王的疑虑,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受到秦惠王的重用。

“忠且见弃”,这是战国时的策士陈轸在这里所阐述的中心思想。的确,陈轸善于用浅显生动的寓言故事,来表达其抽象深奥的道理,使他人很容易的了解和接受他的思想方法。在这段话里,陈轸采用了以退为进的言辩谋略,表面上看来,陈轸处于守势,言辞卑微,承认了张仪和秦惠王对他的猜疑和推理;实际上,他是在用“楚人有两妻者”的寓言故事,来说明“不忠将被抛弃”这样一个人所共知的道理,便有力地驳斥了张仪对他的诬陷,进而,暂且得到了秦惠王的谅解,接下来对其百般厚爱和信任。

触龙劝说赵太后

赵太后刚刚主持国政,秦国就加紧攻赵。赵国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国说:“必须让长安君来做人质,我们才会出兵。”赵太后不肯,大臣们都极力劝谏。赵太后明确地告诫左右大臣们:“谁要是再提起叫长安君做人质的事,我一定吐他一脸唾沫。”

左师触龙言说自己想拜见太后,太后怒气冲冲地等待着他。触龙进宫后慢慢走上前去,走到太后跟前就向她谢罪,说:“老臣的脚有毛病,一直无法正常行走,很久没有拜见太后您了。虽然自己原谅自己,但仍然担心太后您的身体欠安,所以希望能拜见一下太后。”赵太后说:“我只能靠车子行动了。”触龙问:“每天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靠喝点粥维持。”触龙说:“老臣最近很不想吃东西,就勉强散散步,每天走上三四里,渐渐地喜欢吃东西了,身体也舒服了。”太后说:“我可做不到这点啊。”太后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些。

左师触龙说:“老臣我有个儿子叫舒祺,年龄最小,没什么出息。我已经年老体衰了,私下里很疼爱他。我希望他能充当一名王宫卫士,来保卫王宫,因此我冒死来向太后提出这一请求。”太后说:“好吧。他今年多大了?”触龙答道:“十五岁了。虽然年纪尚小,老臣还是想趁着自己没死之前把他托付给您。”太后说:“男子汉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吧?”触龙答道:“比妇人家还厉害。”太后笑着说:“妇人家疼爱小儿子才特别厉害呢。”触龙说:“老臣私下里还认为您疼爱燕后要超过长安君呢。”太后说:“你错了,我疼爱燕后远不如疼爱长安君厉害。”解龙说:“为人父母的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您送别燕后时,在车下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掉泪,因为您想到她要离家远嫁。这就是爱她啊!燕后走了以后,您并不是不想念她,祭礼时总是要替她祷告说:千万别叫她回来。这难道不是替她做长远打算,希望她的子孙世代为王吗?”太后说:“正是这样。”

左师触龙问:“从现在起,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推到赵氏立国的时候,赵王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在侯位的吗?”太后答道:“没有。”触龙又问:“不只是赵国,就是其它诸侯的子孙,他们的后代还有在侯位的吗?”太后答道:“没有听说过。”触龙就说:“这些封君们,有些是自己取祸而亡;有些是祸患延及子孙而亡。难道说国君的子孙们都不会有好结果吗?只是因为他们地位尊贵却无功于国,俸禄丰厚但没有为国出力,只是拥有大量的金玉珍玩而已。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很尊贵,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贵重的金玉珍玩,却不让他趁现在为国立功。有朝一日太后您不幸去世,长安君将依仗什么在赵国安身立命呢?老臣认为您替长安君打算得不够长远,所以说疼爱长安君不如疼爱燕后。”太后说:“好吧,那就任凭您怎样安排他吧!”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一百辆随行的车辆,送他到齐国充当人质,齐国这才出兵援救赵国。

子义听说了这件事,感叹道:“君主的儿子,是骨肉之亲,尚且不能倚仗没有功勋的高位,没有劳绩的俸禄,来长期守住金玉珍玩,更何况是做臣子呢!”

【智囊】

《鬼谷子》一书曾讲“钓语”,“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常持其网驱之,其不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

钓语是言谈开始时的导引性、启发性言语,以便引出对方的话头以及对方不愿外露的思想情感。清人俞樾释曰:“钓语谓人所隐藏不出之言,以术钓而出之。”就象钓鱼投饵一般,用简单而富有引诱力的话语引导、开启对方,使得对方非得开口说话不可。

庸芮巧问救丑夫

秦宣太后在宫中守寡,与大臣魏丑夫明来暗往,十分情投意合。后来,太后忽然染上重病,卧床不起,眼看就要不久于人世·她越发感到离不开魏丑夫,想来想去,便下了一道命令,死后要魏丑夫为她陪葬。

听到这个消息,魏丑夫吓得面无人色,感情再怎么好,性命还是最重要的呀,于是,到处找人说情,请人帮忙说服太后饶他不死,但是谁也不知道该如何说服太后。大臣庸芮答应了他的请求,到宫中去见太后。

见到太后,庸芮行了大礼,然后庄重地问:“请问太后,人死了还会有知觉吗?”

太后有点纳闷,不知道庸芮问话的用意,只是想着自己死后要魏丑夫陪葬,到了阴间,还可以长相厮守,但愿是有知觉的吧,便随口说道:“我想是会有的。”

庸芮早料到太后会这么说,听了她的回答,便接着说:“如果人死了还会有知觉,那么,在阴间的先王早知道你和魏丑夫的关系了,积怨一定很久很深了。而今假如你要魏丑夫一同陪您到阴间,难道先王不会责怪你吗?到那时,你在先王面前请罪都来不及,还能有什么空闲、有那份闲心与魏丑夫相好呢?”

这一席话,使太后振聋发聩,想到如此严重的后果,有些害怕了,于是连连挥手,说:“罢了,罢了。”撤回了自己的命令,魏丑夫由此得救。

【智囊】

庸芮简单的几句话,救了魏丑夫一条小命。庸芮先问太后一个“人死后有无知觉”的问题,等太后回答“有知觉”后,他假设太后的回答正确,然后按照你回答的观点引出一个荒唐的结论,让你还无法反驳。

有人说,倘若太后回答“人死后没有知觉”呢,这也不要紧。如果太后承认人死后没有知觉,庸芮又可以说,既然没有知觉,太后你把先前所爱的人,活活地弄到坟墓里同死人埋葬在一起,又有什么道理呢?总之,无论太后如何回答,庸芮都是有说词的。

在游说活动中,有时被游说对象,或由于情感的纠缠,或由于思想的混乱,或由于思维方法的错误,自觉不自觉的心存谬误。在此种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借矛陷盾,先假定他的观点成立,以此推论,引出荒谬的结论,将其引入他自己设下的“死胡同”,然后加以剖析、纠正,使其醒悟,从而放弃他原来的错误观点,这就是归谬正误的方法。

狄仁杰谏天后立侄

唐代的武则天临朝当政时,他的侄子武三思,一心钻营想当太子,武则天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一天,她向大臣狄仁杰征求意见,狄仁杰从容地对武则天说:“姑侄和母子哪一个更亲呢?陛下如果立自己的儿子,那么千秋万代之后,也会被供奉在太庙之中;如果立侄子,我还从没有听说侄子作天子,而把姑姑供奉在宗庙里的。”太后于是猛然醒悟。

别人的道理讲得透彻酣畅,合情合理,虽然你不想听从,大概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卢陵王被武则天再次立为太子,表面上是因为武则天梦到鹦鹉遮断翅膀,数次玩双陆的游戏都没有取胜,实际上是狄仁杰一针见血地端出了“姑侄母子之说”,句句在理,打动人心。凡是留恋生前的人,没有不计较死后之事的。

当时王方庆作丞相,将他的儿子任命为眉州司士参军。武则天问他:“君在相位,为什么将儿子放在遥远的地方呢?”王方庆回答:“卢陵王是陛下的爱子,现在尚在远方,臣的儿子哪里敢安置在近处呢?”这也可以说是很善于讽刺的。因此,仁慈的皇帝可以用情去感动他;圣明的皇帝可以用理去说服他。武则天明白这些道理但而不重感情,所以狄仁杰侮辱张昌宗她不发怒,提拔张柬之她不生疑,这都是因为她贤明,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起用这批人。

智囊

古人大臣判断一件事物的性质,决释君主的疑惑,这当然是他们的重要职责之一,但是由于它关系到社会的拨乱反正,帝业的成败得失,因此,臣子为了君主下决断是十分困难的事情。《鬼谷子·诀篇》说:“为人决疑,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故其有使失利,其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决疑之所以难,关键在于:所依据的客观资料扑朔迷离,而主观判断又往往受到人的爱憎以及对这些资料的取舍与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