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生气不抱怨不折腾大全集(超值金版)
19966900000061

第61章 职场不折腾:做一个工作达人(4)

有个青年,写七八行信都有十几个错别字,却做着“作家梦”。写了不少文理不通的稿子,四处投稿,均没被采用。他不知反省自己的不足,却一味埋怨别人没有眼光,不识人才;自己运气不好,没有遇见伯乐。妻子叫他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干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他却责怪妻子不理解他,不支持他的事业。久而久之家庭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境,妻子无法忍受他那种长期执迷不悟,无所作为却牢骚满腹的行为,毅然离他而去,好端端的一个家庭毁灭了。这就是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从而断送了自己的前途。

古希腊人把能认识自己看做是人的最高智慧。阿波罗神殿的大门上写着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如果你觉得无法对自己做出相对准确的认识,那么实践是个不错的选择。实践过程会让人清醒地认识自我,在实践的风风雨雨中通过成功或失败,检验自己方方面面的素质,重新认识自己该摆放在什么地方。

有些人认为自己应该当老板,就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在实践中,有的人成功了,新的事业蒸蒸日上;有的人却失败了,下海呛了一肚子苦水,只得踏上归途,去做原来的工作。实践过程最容易让人清醒地认识自我,对自己做出比较正确的估计。一旦人有了自知,就能明察自我,正确审视自我,充分发挥潜能。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年轻时曾经无所事事,游戏人生。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反躬自省,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种种缺点:缺乏反省,缺乏毅力,自欺欺人,少年轻浮,很不谦虚,脾气太躁,生活放纵。他找到了自己的缺点,逐步克服后,潜心写作,先后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等名著,成为著名的作家。

自知是人们对自我认识的正确态度,是成功者的重要经验之一。自知能使人明辨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和与他人的关系,自知能使自己清醒处事,冷静评价个人的能力,能够促使自己更为贴切地把握个人的抉择,并有效地进行人生设计和自我训练。

在综合分析内在个性、个人能力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职业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再结合职场状况、行业和岗位的情况,给自己找到一个坐标点,在那个位置上不断努力,如果你愿意这样努力着,如果你努力着并愉悦着,那么恭喜你,因为你没有把宝贝放错地方。然后,随着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对职业发展做适当的修正和调整。这样,你的潜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不该说的千万别说

“折腾”的含义是没事找事或做一些无用的事,因此有人就认为“折腾”是反映行为的。其实不然,有些人虽然行为上还算检点,但是语言上却不规矩,有的也说没的也道,今天李家长明天张家短的,这也是一种“折腾”。尤其在职场上,嘴上“瞎折腾”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于小琳参加工作已经有4年了,对于职场中的一些事情有一定的了解,虽然不算精明,但是一般的情况下也是能躲得过去职场危险和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她有个毛病,平时有什么话都憋在心里,一旦喝酒时就会管不住自己的嘴,什么话都敢说。

公司要聘请一位部门总监,于小琳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胜任,但是公司没有让她坐这个位子。不久,部门总监的位子有人坐了,是个女士,国外留学背景。出于工作考虑,于小琳与这位女主管还能融洽的相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于小琳发现这为女总监的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甚至有些地方还不如自己。于是她向上级领导汇报了相关的情况,希望上级领导考虑让她做总监,但是上级领导并没有采纳她的意见,于小琳很郁闷。

周末的时候,于小琳实在难以摆脱心中郁闷的情绪,约闺中密友到家里来玩,那个密友还带来一位朋友。热情的招待后,几个人开始聊天,聊着聊着,于小琳就说到了自己的工作,并且毫无顾忌地讲起了公司的女总监。碰巧密友带来的这位朋友和女总监是国外同一个大学同一个学部的同学,她对这位女总监很了解,讲出了她不为人知的一些秘密。这让于小琳更加反感这位女总监。

之后的一段时间,于小琳并没有在别人面前提起这位女总监的事,依然表面一团和气的和她相处,在一次公司外出度假中,于小琳和部门的一位女同事同住一间客房。当时,于小琳多喝了几杯,和同事睡前聊天尽兴之时,说出了这位总监的那些秘密,然后倒头就睡。早上起来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自己昨天讲了什么。

但是,那位女同事却把于小琳说的女总监的秘密当作谈资传播了出去,而且那位女总监也知道了。

总监表面上并没有向于小琳发作,依然像以前一样对待于小琳。但是在做重要的决策的时候,于小琳一些很好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用,并当着于小琳的面表扬其他的员工,侧面批评于小琳。于小琳很难接受这样的现实,认为自己在这个公司里面已经没有发展空间,最终离职。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于小琳得到这样的结果也怨不得别人,谁让自己的嘴上没有个把门的呢!

企业是社会的缩影,我们身在其中,难免遭遇各路八卦。但是,传播八卦,尤其是领导的八卦是非常危险的。连比尔·盖茨都曾告诫他的员工“不要在背后议论领导”。

我们对好朋友传了一条同事或领导的八卦,或许我们可以完全相信好朋友不会直接向同事或领导打小报告,但好友的好友呢?谁又能保证绕个弯最终不会传到当事人的耳中?所以传播八卦好比在进行高风险投资,我们在获取一吐为快的快感和听众仰慕的同时,也要考虑会不会因此把成本都亏进去了。

我们每天都要和同事、领导交流,在办公室内,一定掌握说话办事的艺术,什么话能说或不能说,什么事能做或不能做要心中有数,有时候,吃亏就是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办的事。

邱先图在一家知名外企做事。有一次,项目经理告诉他,要给单位做一个宣传案的策划,经过大家讨论后,邱先图完全按照项目经理的意思加班加点,并顺利完成策划。但是,当策划案交到单位该项目主管领导那里时,他却被狠批一通。

在领导面前,邱先图说这方案是他们小组所有人讨论的结果,而且,他们项目经理也非常赞同,这个策划案60%都是项目经理的想法。可没想到领导直接把项目经理叫来,当面对质。主管领导追问项目经理:“听说这都是你想的,就这种东西还能叫方案,还值得你们那么多人来集体策划?我看你这个项目经理还是不要当了。”

从主管领导的办公室出来后,他又被项目经理狠批了一顿。项目经理告诫他,以后说话前动点脑子,别一五一十把什么都说出去。

可见有些话真不该说,正所谓话到嘴边留三分,揭人短的老实话更是万万不能轻易出口。

老人们经常说这样一句土话:“宁说玄的,不说闲的”。意思是,与人聊天时,宁可说一些无关双方的夸张玄乎事,也不要说别人的闲话。在职场中也是如此,聊些天文地理、奇闻轶事都没有关系,但聊天归聊天,一旦说到同事或领导的事情应该尽量忌口,比如涉及到同事或上司的隐私、公司正在酝酿的新决策、人事调动等等,私底下交流一下也无妨,但如果口无遮拦地在大庭广众面前高谈阔论,一不小心就会跨越了限度。

很多美轮美奂的言辞都来自嘴的功劳,很多诋毁、恶意中伤的话语也出自于上下两片嘴。在职场中,有些人没有把心思放到怎样提高业务素养上,而是扮演着搬弄是非的角色,唯恐天下不乱。

同在一个单位,或者就在一个办公室,搞好与同事、领导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倘若关系不和,甚至有点紧张,那就很难受了。导致同事、领导关系不够融洽的原因,除了重大问题上的矛盾和直接的利害冲突外,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细节也是一个原因。

同事间的芥蒂多由说话而产生。如果我们经常像广播电台似的滔滔不绝地播报独家新闻,当然会使大家很新奇,也很快乐。但我们不可口无遮拦,信口开河。尽管一些“推心置腹”的诉苦能多少构筑出一种“办公室友谊”,但喋喋不休地说别人的闲话却是最愚蠢的。在我们高谈阔论的时候,没准就有人开始盘算如何打我们的小报告了。

办公室虽是弹丸之地,但流言飞语却此起彼伏,而其杀伤力之强简直匪夷所思。如何在办公室里保护好自己,实在是当务之急。记住,与别人说话时避免敏感话题,不要随意对同事发牢骚,别在办公室谈论自己或他人的私事,不要传播那些八卦新闻,等等。

■频繁跳槽,越跳越糟

职场瞎折腾,最严重的莫过于频繁跳槽了。

跳槽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策略。“人往高处走”,这固然没有错。但是,说来轻巧的一句话,却包含了为什么“走”、什么是“高”、怎么“走”、什么时候“走”,以及“走”了以后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

但是有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根本就不考虑那么多,凡事凭着感觉走,觉得不好就走人,还美其名曰“树挪死,人挪活”。结果怎么样呢?

王强是一家500强制药公司的经理,有MBA学位,在公司颇受器重,工作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就在他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跳槽了,原因居然是公司离自己的家有点远。

不过在新公司,“蜜月期”还没度完,王强就陷入了困境:新工作与自己的专长毫不相关;老板对他期望过高,因而数次交给他“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下属因为他并没有像他们预期的那样出色而对他少了尊重。一段美好的“姻缘”很快走到了尽头。

王强是众多跳槽的上班族中的一个。在现代一些人的心中,跳槽,早就没有了心理障碍,甚至从工作的第一天起他们就时刻准备着跳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