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
茨威格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特别快,抓住一本书,就一个劲地赶着往下读,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他读了一本又一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效果很差:读过的书像过眼烟云,很快就忘记了,几乎没有留下一点印象。这使他十分苦恼,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后来,有一天,他遇到了当时的著名学者朱熹,就向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以后,给了一番忠告: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每次只读五十字,重复读上多遍,也比这样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的时候要用脑子想、用心记。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他的记性不好,而是学习目的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读书的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地读书,既不消化书中的内容,又不有意识地进行记忆,他的记忆效果当然是不会好的。
以后,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劝告,每读完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些什么,有几个要点,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识的人。
带着问题去读书,鲁迅读书就总是爱向自己提出问题。他拿到一本书,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内容,给自己提出一大堆问题。书上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自己对这个题目又该怎样写?等等。鲁迅认为,带着问题去全面细读全书,边读边问,边问边读,逐渐深入,就能更有效。
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凭借意志努力记忆某种材料的方法,叫做有意记忆法。相反,没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方法,称为无意记忆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记忆的效果明显优于无意记忆效果。为了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必须进行有意记忆。
先给孩子一张“阅读学习单”,读一读上面的题目,告诉他,读完此书,先填写这一份学习单。以“阅读学习单”来让阅读的过程“意义化”。
为什么要有“阅读学习单”
焦点集中的阅读。一个有关“学习和记忆有意义文章”的研究指出,我们的记忆运作无法像电脑一样,很难将阅读得来的信息逐字记忆,而是用我们的方法去组织这些讯息,使它变得有意义。
比如,他曾让受试者读一篇短文,然后让第一个读完的人,按他的记忆写下来,传给第二个人看,第二个人再把记忆写下来,传给第三个人看;依此类推,直到第十个人,所阅读的信息,已经和原文大相径庭了。
这说明了如果在阅读前,没有先告知“阅读的焦点”,阅读者会以自己感兴趣或易理解的部分作为重点来读,其结果很可能读完之后,与原文所欲传达的重点相差甚远。
有一次我访谈一位四年级学生,他告诉我看完《乞丐囝仔》后的感想是很爆笑。读过此书的人应知道,这是本励志畅销书,主要大意是书写一位贫寒出身的人,突破现实环境困顿,奋发向上的经历。然而,此位学生自由阅读后,遗留在脑中的,却只记得书中描述困窘生活的一些匪夷所思行径,所以觉得很好玩,与原书焦点可说差了十万八千里。
无重点式的自由阅读,当然也有妙处,一般成人读者,一定也都享受过陶渊明那种“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的乐趣。不过,如果想在有限时间,让孩子在阅读时,保有“努力追寻意义”的精神状态,不妨在阅读前,就设计一份“阅读学习单”,念给他听,让他知道在读此书时,要特别注意哪些部分,将 来讨论时,也会有这方面较多的探讨。
也就是说,在阅读前,先了解阅读后的讨论焦点,以便在阅读时,特别注意相关内容。
教学的认知理论中,提到的“前导组体”,是指在学习之前,如果先呈现重要信息,可以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用来组织及解释新来的信息,有助学习迁移。
举个例子,我就读大学时,那些大部头的教科书,常在一个章节前,有个简短的“本章摘要”,还提纲契领的说明“在本章中,你将学到……”,带著这样的“先验知觉”,再进入庞大内容中,比较能得出一些条理。
“阅读学习单”上的题目,等于前导组体般的,提醒孩子在阅读时,应聚焦的一些方向。
比如:如果希望着重讨论书中人物性格,就在“阅读学习单”上设计此类题目: “我最欣赏书中哪个人?”“我觉得自己最像书中的谁?”“书中哪个人最让我气愤?”当孩子正式阅读时,他就会想到: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在看此书时,得注意到人物的描写。
“阅读学习单”设计要点
(1)使用语言须简要有趣,不要太课业化用语。
比如:别再使用“佳作摘录”这样的字句,会让孩子以为又是一项功课。如果问“本书最让我喷饭的一段对白”会比较生动活泼,对孩子也是“非制式用语”的良好示范。
(2)视年龄来设计
比如:低幼的孩子可以替书中情节绘图,或说给爸妈听,或帮这本书评分(给几颗星); 高年级可以多些评监性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