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如同一次旅行。你可以列出清单,决定背包里该装些什么,才能帮你到达目的地。但是,记住,在每一次停泊时都要清理自己的口袋,什么该丢,什么该留,把更多的位置空出来,让自己活得更轻松、更自在。人生就是一连串选择与放弃的过程,该放弃的就要放弃,这不是没有恒心和勇气,而是选择进取的一种方式。退是为了更好地进。
退一步海阔天空
大海的宽广因为它地势低,才得以成就。《道德经》描述大海是“海纳百川,不择细流,所以能成其大。”大海是怎么形成的?它位于最低处,接纳一切,不论山顶、山下、干净、污秽的水,全部注入而成就了大海的波澜壮阔。
很多人难以低下自己的身躯,同样身为国君,有人建功立业,为百姓爱戴;有人庸庸碌碌,在历史上留下污名。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不例外。
有个国王和他的朝臣在一次冬季的狩猎中迷失了方向,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夜晚来临时,他们好不容易才发现一处农民的茅屋。于是国王对朝臣说:“我们就在这过夜吧。”此时,有位大臣站出来极力反对:“尊贵的国王,您到农夫的家中过夜实在有失尊严,还是自己搭建帐篷更妥当。”
茅屋的主人是一个农夫,他听到大臣的话,马上对答说:“国王的尊贵不会降低,只是大臣不希望农民的地位提高。”国王听了农夫这句话,决定走进房子过夜,并且在第二天临走前,赐给农民一些礼物。
国王是掌管全国的君主,不管是住在金碧辉煌的宫殿还是破烂的茅草屋,都不能掩盖和降低君主的至高尊严。国王驾临一栋茅草屋,他的尊严非但没有削减,反而给茅草屋带来辉煌的光芒。一个国王肯屈尊到一个农民家里就寝,貌似低下了尊贵,却因低下而伟大,居高位能放弃高位带来的傲慢,是非常难得的。有一次,周恩来总理代表国家出国访问,却受到美国官员的嘲弄,美国官员问道:“我觉得奇怪,为什么你们中国人都是低着头走路?”周总理面对挑衅微微一笑:“这有什么奇怪,只有走上坡路的人才低着头走啊!”诚如周总理所说:“低头,是为了走上坡路。”他人的眼光,全是累赘。抛弃了意气、地位、物质这些身外之物,更能专注于真正该关心的事物。
中国人对“韬光养晦”不陌生,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策略。在世界上,中国不争名夺利,不出风头,而一心搞发展,多年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用实力说话,令全世界为之瞩目和惊叹。
相反的例子,美国作为世界上的强国,凭借独一无二的经济优势和军事优势,一度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对他国内政横加干涉,在中东地区的民族情绪中煽风点火,引起许多国家不满,招致恐怖分子袭击世贸大厦。一朝惨剧,全球震惊。
中国人看重隐忍,过度地退隐和忍让固然不好,但是切勿把自己拴死在琼楼玉宇上。
适时地低一下头,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
进退自如成大业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真正的价值,首先在于他在多大程度上和什么意义上从自我中解放出来。”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有时,上台还是下台虽然不是自己可以完全左右的,但的确考验着每个人的智慧。上台是机会,下台是智慧,唯有懂得何时应该上台、何时应该下台的人,才活出了一份潇洒与光彩。
美国第一任总统、开国元勋华盛顿连任一届总统后便坚持不再连任。他离任时,坦然地出席告别宴会,坦然地向人们举杯祝福。次日,他又坦然地参加了新任总统亚当斯的宣誓就职仪式。然后,他挥动着礼帽,坦然地回到了家乡维农山庄。这一瞬间,却给历史留下了永恒的光彩。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军战败。当时,罗伯特将军在投降仪式上签字以后,心情十分沉重。他默默地回到弗吉尼亚,避开了所有的公共集会及所有爱戴他的人们。后来,他又默默地接受了政府的邀请,出任华盛顿学院院长一职。当时,人们对这位将军的选择很不理解:一个只会作战的将军居然会到讲台上去,那是他的用武之地吗?对此,罗伯特将军回答说:“将军的使命不单单在于把年轻人送上战场卖命,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实现人生价值。”就这样,罗伯特将军又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一位名人说过:“重要的并非是你拥有了什么,而在于你忍受了什么。”人生旅途中,有时候会突然遭遇败局,并未达到最佳状态和最高峰,功不成也要身退。当一个人面对无法扭转的败局时,以坦然和克制的态度去承受这一切,那么,这种放弃的后面并非一片空白,也会是新的人生机遇。
灵活对待规则,果断选择
你肯定知道“选择”是什么,我这样问,你肯定会想“这谁不知道呢”。可你真的明白“选择”所包含的意义吗?它不只是观念上的,更多的是行动上的。
从你早上起来考虑穿哪一套衣服出门开始,你就在选择。虽说每一个选择有大有小,但每日、每月所有选择的积累,都会影响你人生的结果。成功者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在关键的时刻总能做出正确的取舍。他们清楚地了解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应该坚持的,什么是应该放弃的。并且总是在行动上立竿见影。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在年轻时曾做过铁路公司的电报员,一次假日里轮到他值班,突然来了一封紧急电报,内容令卡耐基差点儿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紧急电报通知:在附近铁路上,有一列火车车头出轨,要求上级照会各班列车改换轨道,以免发生追撞的意外惨剧。
由于是假日,卡耐基怎么也找不到可以下达命令的上司,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而一班载满乘客的列车正急速驶向出事地点。卡耐基不得已,只好敲下了发报键,冒充上司的名义下达命令给列车司机,调度他立刻改换轨道,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造成多人伤亡的惨剧。
按当时铁路公司的规定,电报员擅自冒用上司名义发报,唯一的处分就是立即撤职。卡耐基十分清楚这项规定,于是第二天上班时,就把写好辞呈的信封放到了上司的桌上。让卡耐基没想到的是,上司当着卡耐基的面,将他递过来的辞呈撕碎,还拍拍卡耐基的肩头说:“你做得很好,我要你留下来继续工作。记住,这世界上有两种人永远原地踏步:一种是不肯听从命令行事的人,一种是只听从命令行事的人。幸好你不是这两种人的其中一种。”
卡耐基在危急关头,权衡了两种选择将造成的损失之后,毅然选择了违背固定的制度,冒着失去工作的危险,保全更多人的生命。这件事不仅表现了卡耐基舍己为人的无私精神,还体现出卡耐基对待规则的灵活与做选择时的睿智与果断,正是这两点促成了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核心的观点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际上,讲的就是做事、看待问题要圆通。不顾周围的环境一意孤行和万事循规蹈矩,其实都忽略了这个生活原理。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态度,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放弃也需要勇气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这是个非常需要智慧与机遇的节目,因为每达成某个梦想后,挑战者都会面临两种选择:一个是继续,一个是放弃。如果继续,结果会有两种:要么成功,圆了新的梦想;要么失败,又退回到起点。不进则退,不会让参与者保持原本取得的成绩。这种规则不但是游戏规则,也很像是我们的人生规则。
在一次《开心辞典》节目当中,答题人相当幸运,一路顺利地答到了第九题。他怀孕的妻子就在台下,而此时,去掉一个错误答案、打热线给朋友、求助现场观众,他都用过了。答完第九题,当他把自己设定的家庭梦想都实现后,小丫微笑着问:“继续吗?”“不,我放弃!”他干脆地回答。
王小丫一愣,现场的观众也一愣,因为很少有人会在这时候放弃,全国观众都盯着你呢,怎能说放弃就放弃?别人又会怎样看待你的“退缩”呢?但他似乎心意已决,小丫连问了三次“真的放弃吗?不会后悔?”他依然点头,坚定地说:“真的放弃,我不会后悔,因为应该得到的已经得到了。”这样,他就只回答了9道题,没有冲向完美的终点。另一位主持人李佳明又问:“如果将来你的孩子问你,爸爸,那天你在《开心辞典》为什么放弃了,你会怎么说?”他说:“我会告诉孩子,人生不一定要走到最高点。”李佳明追问:“那你的孩子如果说,我以后只考80分就满足了,你怎么说?”答题者微笑着回答:“如果孩子觉得高兴,而且也付出了应该付出的努力,那么我认同!”此言未落,台下已是掌声雷动。显然,大家都被他这种明朗的人生态度和宽广的胸襟打动了。在理智面前,适时的放弃并不是退缩,而是一种冷静的智慧,一种成熟的象征。很多时候,成熟并不意味着你更加懂得去珍惜什么,而是你更加明白了适时放弃的重要。有舍才有得,这是放弃之美!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脱!
说到放弃,对于人来说似乎只有爱情或者婚姻这两者是人们心中天平上最重的那块砝码。可能放弃是一种无奈,非常痛苦,但也不乏是一种深沉的美,是一种智慧。因为,放弃之后也许会得到更多。女人对于爱情的放弃是一种智慧!
及时改变方向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一种勇敢。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我们佩服这样的毅力和勇气,但是,遭遇障碍及时调整方向,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道路,何尝不是一种灵活应变的人生智慧?
你可知道,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现任国务卿赖斯,原来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出色的钢琴家,她在15岁时就曾经获得全美少年钢琴比赛的第一名。
赖斯出生在一个黑人家庭,母亲是一位钢琴教师,在母亲的教育下,小赖斯的钢琴弹得非常出色,在比赛中频频获奖。亲朋好友和老师都认为她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了不起的钢琴家。17岁时,赖斯参加了一次音乐晚会,她看到有些十来岁的孩子看一遍乐谱就能将曲子流畅地弹奏出来,她感到非常吃惊。同时,赖斯第一次觉得自己在钢琴演奏方面的天赋并不是很高,而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国际政治。从此赖斯放弃了当钢琴家的理想,转而学习国际政治,并对前苏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为她将来从政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正是因为这次有效的人生目标的调整,使她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黑人女国务卿。
由美国励志演讲者杰克·坎菲尔和马克·汉森合作推出的《心灵鸡汤》系列读本,这些年来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感动和激励了无数人。可是,谁想到在开始从事这项写作前,马克·汉森原本从事的是建筑业呢。
马克经营建筑业彻底失败,不得不宣告破产,之后,他果断地彻底放弃了建筑行业,转行到一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创业。虽然他在建筑业从业已久,并且有一个负有盛名的老师——著名建筑师布克敏斯特·富勒。很快,马克发现自己对公众演讲有独到的领悟和热情,而且这在当时,是一个能赚钱的行业。一段时间之后,他成为一个小有名气和感染力的一流演讲师。后来,马克继续发掘出语言对人的巨大影响力,着手创作《心灵鸡汤》和续本《心灵鸡汤2》,这两本书受到大众欢迎,双双登上《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并且停留长达半月之久。虽然马克放弃了建筑业,但不能简单地说他是一个半途而废的人。要知道,懂得急流勇退者,便懂得断然退出;懂得及时改变方向者,便懂得如何减少损失。鲁迅当年为了学习医学到日本留学,却发现最急于医治的不是国人的身体,而是国人的灵魂,毅然弃医从文,成为一名投枪匕首的作家,作品流传至今。
想成功的人应该随时检视自己的选择是否有所偏差,合理调整目标,放下无谓的固执,轻松走向属于你的领域。
“功成身退”是明智之举
“功成身退”的思想在今天对许多人来讲已经不太灵验。它会使人失去积极的进取心,从而满足于现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其糟粕之处。事实上,这里提出的“功成身退”仅是一种退守策略,是指一个人能把握住机会,获得一定成功后见好就收。
老子的知足哲学还包括“功成身退”的思想。所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其含义为,过分自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太露,势难保长久;金玉满堂,往往无法永远拥有;富贵而骄奢,必定自取灭亡。而功成名就,激流勇退,将一切名利都抛开,这样才合乎自然法则。因为无论名或利,在达到顶峰之后,都会走向其反面。
中国历史上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汉高祖刘邦的军师张良在辅佐刘邦获得天下之后,便毅然光荣隐退。他向刘邦请求:“我是你成为帝玉的三寸不烂之舌的军师,蒙恩拜领万户封地,名列公侯。我的任务至此已经完成。从今以后,我要舍弃世俗,漫游仙界。”刘邦应允了他的请求,所以,张良才得以功成身退,安享晚年。
公元前五世纪,在今天的苏杭一带,有吴、越两国。两国虽然相邻,但是为了争夺霸业,互不相让,相互对抗。后来,越王勾践败于吴王夫差之手,不得不逃亡会稽山,忍辱负重与吴国谈和。在几经交涉后,吴国才答应让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一直记着所受的耻辱,卧薪尝胆,立誓雪耻。二十年后,终于灭亡吴国。而帮助越王成功的就是范蠡。范蠡不但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而且是一个理智的智者。
范蠡被任命为大将军后,自忖:长久在得意之至的君主手下工作是危机的根源。勾践这个人虽然可以与他分担劳苦,但是不能与他共享成果。于是他便向勾践表明自己的辞意。勾践并不知道范蠡的真实意图,于是拼命挽留他,但范蠡去意已定,搬到齐国居住,自此与勾践一刀两断,不再往来。
移居齐国后,范蠡不问政事,与儿子共同经商,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翁。齐王也看中他的能力,想请他当宰相,但他婉言谢绝。他深知“在野而拥有千万财富,在朝而荣任一国宰相,这确实是莫大的荣耀。可是,荣耀太长久了反而会成为祸害的根源。”于是,他将财产分给众人,又悄悄离开了齐国到了陶地。不久后他又在陶经营商业成功,积存了百万财富。可见范蠡才智过人,并具有过人的洞察力。他之所以离开越国,拒绝齐王的招聘,以及成功地经营事业,这些都在于他深刻敏锐的洞察力所致。有一句成语叫“明哲保身”,“明哲”就是指深刻的洞察力,即发挥深刻的洞察力来保全自己。范蠡正是这种能够明哲保身的人。现在的人把明哲保身和但求无过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是不恰当的。前者是一种积极而充满智慧的处世方式,而后者则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应世方法,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明哲保身的人可以像范蠡那样用自己的洞察力去应付世事,从而获得成功;而但求无过的人只能处处受别人的左右,从而不但丧失自己的个性,而且也不会获得事业的成功。
懂得变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