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而不学则惘,学而不思则怠.
-----孔子
只想不做、只做不想、不想也不做都是寸步难行的,面临的将是惨遭淘汰的残酷现实。孔子云: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惘。思考是想,幻想是想,理想也是想,总之想的范围很广,想的内容很复杂,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表达清楚。相对而言,做的范畴就狭窄许多,也简单许多,做就是付出行动,来实现某种想法。做的过程中,不仅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别人也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1. 千里行始于足下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两个和尚每天轮流打扫寺院,一个和尚每天打扫寺院需要两个时辰,而另一个和尚每天打扫寺院只需花一个时辰。同样是打扫同一个寺院,为什么两个和尚所花的时间相差如此之大呢?原来,打扫寺院一般是为了打扫落叶,而落叶并不是满寺院都有,且有落叶的地方落叶并非厚薄均匀。第一个和尚的做法是无论有没有落叶,不管落叶有无厚薄,一律从东扫到西或者从西扫到东,逐一打扫。原本没有落叶的地方也会因为扫来的落叶要从此经过而变得有落叶。毫无疑问,越扫到后面,落叶越多越厚,负荷越沉重。要想把寺院打扫干净,那么就要花更多的力气和时间来完成。这种重复做工的做法是只做不想的典型。第二个和尚则不同,他从没有落叶的地方往落叶集中的地方打扫,从落叶稀薄的地方往落叶稠密的地方打扫,他等落叶扫到有一定数量、较为集中的时候,便装进撮箕,待撮箕装满后,就倒入垃圾桶,然后再继续下一个回合的打扫,这样做既省时又省力,原本没有落叶的地方也无须重复打扫、重复做工,这样就避免了原本不要做的无用功。显然,第二个和尚是动了脑筋的,是想过如何做才能既省力又省时的。由此可见,想与做两者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把两者分开,单独去完成某项任务,那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么无法完成,要么完成起来很费劲。
同样是两个人,为什么两个人有时候会相差甚远呢?这是因为驾驭想与做的能力的差异引起的。勤于思考,勤于实干的人肯定有所作为,而懒于思考,四肢不勤的人,即便天生是个天才,也难能成就事业。
也有可能是不想也不做的人,这就更可怕了,如同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所措,不知何处何从,只能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为什么有些人一天到晚来去匆匆、忙忙碌碌,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没有时间做呢?这些人极有可能是瞎忙。只想不做,那叫空想;只做不想,那叫蛮干。为什么有些人一天到晚觉得苦闷空虚、百无聊赖呢?这些人极有可能是只想不做的人。这些人既想得到什么,而又懒于付诸行动,最终什么也得不到,只能整天过着虚幻般的生活,整天生活在幻想的世界。因为他在做这些事情之前未曾想过事情的轻重缓急和巨细,未曾想过做这些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未曾想过做这些事情如何做才能做得既快又好。尽管这些人能博得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美誉,但很少能干出一番成绩来。
如何把想与做运用到学习当中呢?
只想不做,那叫空想;只做不想,那叫蛮干。为什么有些人一天到晚觉得苦闷空虚、百无聊赖呢?这些人极有可能是只想不做的人。这些人既想得到什么,而又懒于付诸行动,最终什么也得不到,只能整天过着虚幻般的生活,整天生活在幻想的世界。当然,也有可能是不想也不做的人,这就更可怕了,如同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所措,不知何处何从,只能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为什么有些人一天到晚来去匆匆、忙忙碌碌,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没有时间做呢?这些人极有可能是瞎忙。因为他在做这些事情之前未曾想过事情的轻重缓急和巨细,未曾想过做这些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未曾想过做这些事情如何做才能做得既快又好。尽管这些人能博得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美誉,但很少能干出一番成绩来。
有些人今天罗列一些打算,明天制订一些计划,信誓旦旦立志做一个苦行僧,甚至立下不达目的不回头的豪言壮志。而结果呢?第一天能很好地坚持,第二天还能坚持,第三天勉强能坚持,到了第四天豪言壮志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回头细想,便又推翻了原有的打算和计划,重新罗列新的打算、制订新的计划,而这些新的打算和计划实现起来不到三、四天又表示怀疑了,于是又罗列……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周而复始,时间白白流逝了,最终一无所获、一事无成、一世无成。这是典型的只想不做或者只想而做不到的空想主义者。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只做不想的例子呢?当然有,而且很多,避免累赘,笔者在此仅举一例。譬如:两个和尚每天轮流打扫寺院,一个和尚每天打扫寺院需要两个时辰,而另一个和尚每天打扫寺院只需花一个时辰。同样是打扫同一个寺院,为什么两个和尚所花的时间相差如此之大呢?原来,打扫寺院一般只是为了打扫落叶,而落叶并不是满寺院都有,且有落叶的地方落叶并非厚薄均匀。第一个和尚的做法是无论有没有落叶,不管落叶有无厚薄,一律从东扫到西或者从西扫到东,逐一打扫。原本没有落叶的地方也会因为扫来的落叶要从此经过而变得有落叶。毫无疑问,越扫到后面,落叶越多越厚,负荷越沉重。要想把寺院打扫干净,那么就要花更多的力气和时间来完成。这种重复做工的做法是只做不想的典型。第二个和尚则不同,他从没有落叶的地方往落叶集中的地方打扫,从落叶稀薄的地方往落叶稠密的地方打扫,他等落叶扫到有一定数量、较为集中的时候,便装进撮箕,待撮箕装满后,就倒入垃圾桶,然后再继续下一个回合的打扫,这样做既省时又省力,原本没有落叶的地方也无须重复打扫、重复做工,这样就避免了原本不要做的无用功。显然,第二个和尚是动了脑筋的,是想过如何做才能既省力又省时的。由此可见,想与做两者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把两者分开,单独去完成某项任务,那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么无法完成,要么完成起来很费劲。
想与做如同人的两条腿,有谁愿意看到自己的两条腿一长一短,参差不齐呢?只有想与做两者均衡发展了,只有想与做两者相得益彰了,那么,在坎坷崎岖的人生道路上,才能迈出坚实的步伐,才能走上平坦宽阔的大道,才能让理想变成现实。,有谁愿意看到自己的两条腿一长一短,参差不齐呢?只有想与做两者均衡发展了,只有想与做两者相得益彰了,那么,在坎坷崎岖的人生道路上,才能迈出坚实的步伐,才能走上平坦宽阔的大道,才能让理想变成现实。
是因为害怕失败还是太追求完美,许多人没有获得人生的成功,他们在人生路上总是患得患失犹疑不决.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他们没有真正理清思与行,即想法与做法的关系.是先思后行还是先行后思,他们一直不清楚,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一个猎人去深山老林里打猎,丛生的荆棘挡住了去路,于是他拔出别在腰间的双刃剑,一阵狂舞后终于劈开一条能够深入深山老林打猎的路。猎人要是没有这把双刃剑,要想深入深山老林恐怕只能成为纸上谈兵。想与做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掌握了这把“双刃剑”,才能在人生道路上劈荆斩棘,才能在崎岖的道路中踏出一条平坦的路来。
2、生存的意义在于创造价值
有这么一个禅话: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 矩-百丈清规,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即是此意。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曾经也遇到许多的困难,因为佛教一向以戒为规范的生活,而百丈禅 师改进制度,以农禅为生活了,甚至有人批评他为外道。因他所住持的丛林在百丈山的绝顶,故又号百丈禅师,他每日除了领众修行外,必亲执劳役,勤苦工作,对生活中的自食其力,极其认真,对于平常的琐碎事务,尤不肯假手他人。 渐渐的,百丈禅师年 纪老了,但他每日仍随众上山担柴、下田种地,因为农禅生活, 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
弟子们毕竟不忍心让年迈的师父做这种粗重的工作,因此,大众恳请他不要随众出坡 (劳动服务),但百丈禅师仍以坚决的口吻说道: ‘我无德劳人,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 动,岂不成废人?
弟子们阻止不了禅师服务的决心,只好将禅师所用的扁担、锄头等工具藏起来,不让他 做工。百丈禅师无奈,只好用不吃饭的绝食行为抗议,弟子们焦急的问道为何不饮不食?
百丈禅师道:既然没有工作,那能吃饭?弟子们没办法,只好将工具又还给他,让他 随众生活。百丈禅师的这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也就成为丛林千古的楷模!
有人以为参禅,不但要摒绝尘缘,甚至工作也不必去做,认为只要打坐就可以 了.其实不做工作,离开生活,那里还有禅呢?百丈禅师为了拯救禅者的时病,不但服膺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的生活,甚至还喊出‘搬柴运水无非是禅’的口号。不管念佛也好,参禅也好.修行不是懒惰的借口,希望现代的禅者听一听百丈禅师的声音!
今天的时代知识爆炸,信息繁杂,同样这也就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必须面临更大的竞争和挑战。一个想在人海中遨游而不迷失方向的人,就必须要拥有一把装在心中由“想与做”铸造成的双刃剑。只有掌握了这把“双刃剑”,才能在人生路上披荆斩棘、游刃有余;也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少摔跤,才能顺利达到理想的彼岸。
去远方,心中一直珍藏着一个这样的理想,想背起梦的行囊——去远方。腻味了背着枯燥去描绘绚烂,厌倦了踩着苦恼去通向辉煌。不想每天早上看镜中那副虚伪的面具,不想每时听自己负重而压抑的喘息。不能够改变社会,又不甘心被社会消融。于是,我想用自由的经历换取内心的充实,用印遍万水千山的足迹来提炼情感的真实。在别人眼中是逃避也好是开创也罢,对于我——全不在意。
远方的苦难,是我甘心选择的磨砺;远方的孤单,是我情愿体会的孤寂。即使奋战而败,也败的幸福无比。坚信我——一定会看到弱者看不到的风景,看到强者才配看到的地平线。
看日出之雄伟,赏日落之辉煌;观大海之辽阔,见小溪之缠绵;享大漠风沙,游碑林雁塔。用心去普尝人世沧桑。无需流泪,无需后悔,不用担心,不用彷徨,走到梦的尽头,自会找到心的方向。装上坚强的羽翼,去远方!
原来我现在要做的,只是做而已。
有人说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相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是的,人生是一台精彩的舞剧,每天都上演着风花雪夜,刀光剑影。人生是一顿丰盛的套餐,酸甜苦辣,五味俱陈。人生也是个不断进取的过程,世间万物都遵循着不变的规律,不进则退,不思则钝。
马克思说:“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深刻地感到不满足,就越感受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丰盛的宝藏,挖得越深,越觉得的神奇。然而挖与不挖,却是取决与人的意志力,取决与一个人的人生观,而人生观是获取幸福和成功的钥匙。正确的人生观能让我们学会欣赏路途的风景,不管是狂风还是细雨,而消极的人生观却让我们感受到生之痛苦,觉得活着是一种累赘,生不如死。如同没有壳的猪,找到了壳把它看成包袱。
进取是正确的人生观里的一个部分,它是指在我们能正确认识人生中的挫折和苦难后,更高的前进目标,是获得高质量的人生价值的一种推动力。是懂得活着的意义,明白活着的价值,是通过努力所获得的得失成败的体验。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而这种态度,能让我们懂得愉快的过好每一天,能让我们学会为生活增加绚丽的色彩,能让我们感受到体验本身就是快乐的过程。生活在世上,很多人都渴望能拥有幸福,获得荣誉,得到地位,获取金钱。而这一切就需要有一个积极的进取态度,有了这种态度和决心,你才会为之而努力奋斗。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刘宇,曾一心一意想考清华,后来,毕业于某大学化学设备与机械专业,考大学的不顺利是我遭受到的第一个大的挫折,但是担任班长使他发生了转变,一切都不要只看到现在,都需要自己努力,灿烂的天空需要自己努力的去描绘。
毕业后,他进入某飞机燃料公司工作,一个“对口”的单位,熟悉的专业知识让他更好的发展自己的事业,由于勤奋和努力他很快通过了企业内审员的资格考试,成为了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的骨干,当企业建立信管理系统时,他在大学积累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又让他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由此,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用比较短的时间就确立了在企业中比较稳固的职位。
在职业平稳发展时,他觉得人生价值难以体现,他打定主意要向金融领域转行,为了考MBA辞去了很好的工作。后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转行进入金融领域,曾任新时代证券公司、新时代信托投资公司相关职位。
进入金融领域,在发展了一段时间后,我又找到了新的目标,没有传媒行业的从业背景,准备进军更加陌生的行业———媒体。
看了上面的故事,你一定明白了一个道理,刘宇的成功就是源于不断的进取。一个不能满足,不断进取的人是一定会取得事业的成功,他就用实际行动给我们讲述了这样的道理。单宇红大学毕业后,本来进入了某飞机燃料公司,这是一个不错的行业,对于他来说,专业对口,但他并不满足眼前的成绩,并不因取得了这些荣誉而沾沾自喜,而停步不前。他还想向其它领域进军,向更高的行业攀登。
其它的行业对于他来说是陌生的。要重新发展一项事业对每个人来是极艰难的,但积极挑战的进取心,勤奋好学的态度,永不满足的人生追求,决定了他勇往直前。决不后退,毫不犹豫的辞了职,进入他喜欢的金融行业,并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让他再一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进入了管理层,成为中高级的证券管理者。
然而他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向另一个不熟悉的行业,媒体发起又一次进攻。当我们感叹他不同反响的人生时,是否想到,这一切都源于他不断进取的决心和刻苦努力的结果。很多人在取得成绩后,常常停步不前,抱着成绩沾沾自喜,充分享受成绩所带来的一切,而单红宇却有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他明白,不进则退的道理,明白成绩不会是永恒的,成绩只代表当时并不代表未来。就好像没壳的猪通过寻找,最终为自己找到了栖身的壳。因此人只有不断的进取才能立足社会,才能充分体现自我的价值,才能无愧自己的人生。才不会被社会时代所淘汰。下面我要讲一个应娉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