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听听投资主力说什么:震荡牛市中的股票、基金投资策略
20065500000015

第15章 做个偏股型基民(4)

专家点评:基金投资不适合波段操作。首先,投资者很难预测阶段性高点和低点,不可能提前进行操作,一旦看到市场下跌再赎回,很可能卖到低位上,近期不少基金投资者都有这样的经历;其次,基金申购赎回费用相对较高,波段操作将抬高成本,不利于短线操作;最后,再次买入时机难以有效把握,很可能低卖高买。

误区七:买低不买高。该看法认为,买低价基金而不买高价基金,买老基金不如买新基金。

专家点评:高价基金更值得认同,能够维持高价,说明盈利能力强。低价基金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刚大比例分红的基金,二是新基金,还有一种是操作水平不高的基金。在没有仔细分析前认定低价好,很可能买到业绩一般的基金。另外,在股市持续上涨阶段,新基金的表现往往不如老基金。新基金从发行到建仓需要几个月,因而它将错过部分涨幅,而仓位较高的老基金能吃到更多的涨幅。因此,股市持续上涨时,应首选老基金;一旦行情处于高位,方向小明,就可首选新基金。

误区八:基金分红越多越好。

专家点评:牛市中高分红会降低收益率。很多投资者抱怨,总是看着兴业趋势和兴业全球的净值不断上涨,却因为基金净值高不敢买进,为什么不分红呢?甚至趋势和全球的基金持有人也在问,为什么不分红呢?真的是分红越多越好吗?根据规定,基金分红,必须要已实现收益,也就是说账面盈利不能分红,必须抛出股票获得资本利得后才能作为基金收益的一部分参与分红。在牛市,股票价格不断上涨,如果大量抛出股票,那么只能在更高的价位上买进,这会直接影响基金净值的增长,从而降低对投资者的回报。同时,对选择现金红利的投资者而言,这部分红利如不能分享牛市的收益,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对激进型的股票来讲,其定位是要为投资者获取最大的收益。因此,牛市中选择不分红和少分红是合理的。

2006年,在要规模还是要收益的两难中,兴业基金做了艰难的抉择,最后,考虑到持有人的利益,兴业趋势基金在大牛市中没有选择分红。事实证明,这种选择是对的。由于保持了股票和仓位的基本稳定,基金业绩持续增长,排名不断攀升,截至2007年2月28H,兴业趋势基金总回报率为227.58%,在晨星股票型基金排名中,列近一年以来的第二名,比2006年第七名有较大进步。因此,结论是:牛市中不分红,金牛会跑得更快!

“鸡蛋”与“篮子”之困

基金分散投资可以有效地降低个人投资者集中投资的风险。同理,分散持有基金可以降低单只基金波动的风险。但是在调整市里当基金净值大幅缩水后,这种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的投资思路就颇值得质疑。对此,投资基金呼吁,不要囫囵吞枣地理解分散投资。

中金公司基金经理人李冬明分析认为: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这曾被多数投资者视为投资圣经。不过在大牛市市道里,投资者手中的基金产品大多以股票型产品居多(有较大比例股票投资的配置型基金也归人股票型基金中)。但投资多只基金却不能熨平由于净值波动带来的风险。这种结果的产生,简单地说就是股票型基金的主要投资对象都是股票市场,如果把股票市场比作篮子,把股票型基金比作鸡蛋的话,其实鸡蛋都是被放到了同一个大篮子里,并没有形成跨市场投资,比如国外常见的跨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基金,或者是跨股票、货币和债券市场。

既然所投资的市场是同一个的,那么持有的股票型基金再多也没有本质区别,所以分散投资股票型基金到最后却成了集中投资,所以风险也会随之而来。让我们看一看这种看似分散、实则集中的风险:

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为股票市场本身所固有,可以影响到市场的所有参与者。

政策风险:货币、财政、产业等国家政策的变化,都会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导致各种类型的股票价格波动,最终会影响基金的收益。

上市公司经营风险: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行业竞争、企业生产和管理能力和财务状况等都会导致公司盈利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股价并对基金收益产生影响。

可见,尤其是面对较大的系统性风险时,集中持有多只股票型基金实际上是放大了基金净值的波动风险。因此,所谓“分散投资”的确切含义应该是投资于不同市场以避免系统性风险,而不是对同一市场重复投资。

除了须弄懂“分散投资”的确切含义外,投资者对“篮子”和“鸡蛋”的关系问题尚有另一层次的盲区,即投资者将坏鸡蛋放到了篮子里了。这是因为基金投资者不管不问,只要市场上有的品种都买,结果也就造成了篮子里的鸡蛋好坏搀杂。因为各基金管理人对经济形势、证券市场和投资品种价格变动的判断水平有高有低、各家基金公司的管理体制和治理水平参差不齐,这些也都对基金的收益水平存在影响。一段时间下来,那些质量不高的基金侵蚀整体投资利润的负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再加上投资组合当中基金过多,更增加了投资者管理上的困难。

基金通常给投资者的印象是分散投资,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实际上,由于目前中国股票市场上业绩优异、治理完善的公司数量非常稀少,而基金发行相对集中导致其规模迅速扩张,短时间内形成了资金供不应求的局面,加之股票市场始终低迷,导致基金大量扎堆在少数的优质股票上。在基金扎堆的情况下,市场上出现了我们所说的“一九现象”或“二八现象”,即10%或20%的股票在资金的不断堆积下反复上涨,而其他90%或80%的股票不断下跌。这种“命系一线”的投资模式,在大牛市市道里会出现涨时齐涨、跌时助跌的特点,也就是说被多家基金集中持有的股票,容易出现一家抛售引起众人恐慌的现象。很明显,目前中国股市优质股票的比例过低,跟不上基金高速度扩容的需求,而在这种格局没有明显改善的时候,购买股票型基金也就不可避免地要承受集中持股的风险。

买基金的风险

买基金是否存在风险?回答是肯定的。基金比股票的风险要小很多。如果承受能力强可以买点股票型的基金,风险大点但收益也大一些;如承受力低则可以买些混合型基金或货币基金,风险相对小但利润也低。一般来讲,风险与收益有正的相关性,风险越大,收益越大。成长型投资基金一般投资于有增长潜力的公司股票,短期内分红的收益不多,但长期回报高,也因为在长期内的不确定性,所以风险比较大。收入型投资基金一般投资在比较稳健、成熟的公司股票上,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蓝筹股,这种公司发展稳步但也不会有太大的增长空间,股票的回报主要是红利,所以风险也很小。平衡型投资基金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通常,基金投资的风险是指证券预期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及变动幅度,它可以分为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是指对某个行业或个别证券产生影响的风险,它通常由某一特殊因素引起,与整个证券市场的价格不存在系统的、全面的联系,而只对个别或少数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包括信用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非系统性风险是一类可分散风险或可回避风险,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散投资的方法,来抵消该种风险。众所周知,证券投资基金的优点之一就是通过组合投资来分散此类非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则是指由于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可能变动,这种因素以同样的方式对所有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因素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这些共同的因素会对所有企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能通过多样化投资而分散,因此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它包括政策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利率风险和购买力风险等。

尽管系统性风险不能通过多样化投资而分散,但其仍然可以通过时间来加以化解,因此,投资者必须具有长期投资的眼光,方可降低可能的风险负担。我们可以美国股票市场近20年的表现来加以说明。如果以1年为投资期限投资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其亏损的概率将超过80%;如果投资期限延长到5年,亏损的概率将下降到20%以下;如果投资期限进一步延长到10年,则完全不会出现亏损的情况。

中国市场的情况亦是如此。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除了在基金公司专业投资管理团队帮助下,有效规避市场非系统性风险,还需要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以有效化解系统性风险。

上投基金经理人兼基金专栏作家阮文华指出:

好业绩是评判好基金的标准,但并不代表投资者购买到了好的基金就可忽略面临的投资风险。基金作为一种长期投资产品,同样会遇到各种不确定的因素,而使基金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

(1)基金未知价的风险。基金买卖只能以前一天的基金净值作为参考。究竟以什么样的价格成交,还有赖于证券市场当天的表现。如果投资者购买当日,正逢证券市场上涨,投资者的购买成本将提高;否则,将利于降低购买成本。而如果投资者卖出当日,证券市场出现了下跌行情,则有可能会影响到基金的收益。这就是基金独特的未知价风险。

(2)基金份额不稳定的风险。基金按照募集资金的规模,制定相应的投资计划,并制定一定的中长期投资目标。制定前提是基金份额能够保持相应的稳定。当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的基金发生巨额赎回时,该行为足以影响到基金的流动性的情况下,基金管理人被迫做出降低股票仓位的决定,从而打破原有的投资组合、影响既定的投资计划,从而因被动的股票调整而使投资者的收益受到影响,这也是基金投资者所需要正视的风险。

(3)基金新募集资金建仓时点位的风险。并不是所有的基金产品都会在证券市场低谷时建仓。在证券市场的相对高位,无论是新基金,还是老基金,都面临一定的建仓风险。在证券市场阶段性峰值时建仓,其建仓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4)价格风险。投资者购买基金后,正值证券市场的阶段性调整行情,投资者将会面临购买基金被套牢的风险。

(5)管理和运作风险。较好地进行基金管理和基金运作的基础条件是需要基金管理人有严密的内控制度和风险控制流程,特别是在选择证券品种上的强大投研团队和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的频繁变动,有可能会影响到基金投资风格的变化,影响到基金的投资策略,从而导致基金业绩下滑的情况发生。

(6)市场风险。尽管基金本身有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但在证券市场面临整体风险时,也是难以避免的。这就是基金为什么在运作好的情况下,也不能向投资者承诺固定收益的主要原因。

尽管基金产品的运作特点优于个人投资,但因基金产品的资产配置品种受相关市场的波动性影响较大,在购买基金的过程中,要想实现高收益,仅将资金交给基金管理人,而按理想预期享受高收益,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在一只基金产品中,既有管理人的利益,也有持有人的利益,更有托管人的利益,而这些利益都伴随着基金产品的申购和赎回而发生。因此,巧妙运用基金产品的个性化投资特点,发挥其最佳的投资功能,对基金投资者回避风险,取得高收益是很有帮助的。

(1)定期定额投资买基金也应因时而定。当面临一个不断下跌的市场时,定期定额投资买基金就会出现越跌越买的不良现象,虽然定期定额投资买资金不断摊薄购买基金的成本,但就如买了一只套牢的股票,越套越买,越买亏损越大。因此,面临下跌市场,运用定期定额购买股票型基金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2)买首发基金也要讲市道。作为一只新发行的股票型基金产品,其投资类型和个性化设计往往吸引投资者较多的注意力,并对其预期收益充满遐想。购买首发基金与证券市场的购买新股如出一辙。证券市场的牛市行情对发新股明显是有利的,而适逢熊市行情,若没有一定的良好业绩做支撑,是无法保障中签投资者的高溢价收益的。而购买首发期的基金产品,面临证券市场的熊市行情,如果没有一定的业绩标准可以参照,其建仓期的收益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不考虑证券市场行情,不注重首发期的市场表现,不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盲目地购买首发基金也是不足取的。因此,对于购买股票型基金的投资者,一定要对证券市场未来三个月内的行情有一个基本的估计和判断,然后决定是采取认购的方式还是申购的方式。

(3)勿让基金费率束缚了手脚。基金投资中的风险不单是基金净值变化而引起的收益波动的风险,更有费率等投资成本的影响。例如,投资者购买了保本型基金,如果不遵守和执行保本型基金关于避险周期的规定,不考虑成本地进行基金的频买频卖,将导致意想不到的亏损。因此,对于购买保本型基金的投资者,一定要摒弃股票投资的风格特点,学会坚持长期投资,才不会遭受损失,毕竟近2%的申购赎回费率(申购费率1.5%,赎回费率0.5%)与股票买卖0.2%(来回0.4%)的佣金比率相比,是极不对称的。一个交易来回相差近10倍的成本,显然不是投资基金的初衷,也不是一般投资者所能接受的。

(4)慎重考虑渠道商的服务而购买基金。把握了证券市场的波动规律,就能以较低的基金净值申购,而以较高的基金净值赎回。而这些对于没有条件观察证券市场变化的投资者来说,渠道商的优质服务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为此,渠道商应通过短信、E-mail、邮寄基金净值表或电话通知、上门服务、大众媒体等多种方式,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或由专职客户经理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因此,当投资者购买的基金产品出现净值的大幅度波动时,提供服务的客户经理能在第一时间内提供提醒服务,对投资者回避基金投资中的风险是十分重要的。

(5)勿让过高的收益率迷了眼。无论哪种基金产品,都有其自身的资产配置规律和投资组合策略。特别是受资产配置品种收益率的限制,除股票型基金收益可放大外,其他固定收益类的基金品种,诸如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等都有一定的收益局限性。因此,当这些基金产品的收益出现突增而远超过投资者的正常预期的时候,就应当警惕其存在的风险。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在正常状态下应保持在2%上下,而收益率达到3%以上、最高能出现10%的情况则明显是偏离了正常的收益轨道,必定会产生较大的风险。

总之,学会正确认识投资基金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省时省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投资者学会省费,并学会在回避风险的前提下追求收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