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富有天下的创业启示录
20110200000029

第29章 重视教化,德法相辅

大凡圣明的君主在治理国家时,除了依法治国外,还非常注重教化,用一套对自己有利的思想和道德标准来约束臣民,培养自己的政权所需要的人才,维护社会的稳定。几千年来,中国的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够长期延续与发展,原因虽然很多,但是,千年传承的“德主刑辅”、“霸王道杂之”的治国方略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据史料记载,“德主刑辅”的思想肇始于周公的“明德慎罚”,孔子开了将德治置于治国方法之首的先河,孔子认为,“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此后,孟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德主刑辅”思想,突出强调实施德政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实行德治,重礼义教化,方能统一天下。到了汉朝时期,董仲舒用阴阳学说阐释“德主刑辅”思想,提出“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强调要“大德而小刑”。至此,“德主刑辅”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指导思想。客观地讲,这种思想确实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翻开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很容易为这个结论找到佐证:但凡只用德治或只用法治的王朝,无一例外地都会过早地走向衰亡:战国时期的鲁国单纯用“德治”,很快被吞并;秦国“专任刑罚”,则二世而亡。

到了朱元璋创业的时期,在注重法治的同时,他从史书和儒士的建议中认识到了重视教化的重要意义,因此。他的军队每攻占一个地方,朱元璋都会在那里兴办学校,借此树立起自己重视教化、以德服人的形象。

建国之后,朱元璋在加强德治方面更是不遗余力,他反复地研究《道德经》,并于洪武七年,亲自为皇家出版的《道德经》写了序。在序中他写道:“朕虽菲材,唯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

此外,朱元璋还大力兴办各种教育,把教化一直推广到乡野百姓之中。为此,他命人写了一份教民榜文,榜文中的文字浅显易懂、抑扬顿挫,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要求各级官吏都要在自己的辖区内广泛张贴这张榜文。在朱元璋的倡导之下,各个乡村都设有一个木铎(可以敲击出声音的梆子),当地官府会定期派人到基层的乡村,敲着木铎,嘴里大声朗诵教民榜文的内容:孝敬父母,团结乡里、不许偷盗,热爱劳动等,通过这些措施,朱元璋把自己所要求的道德标准推广到了普通老百姓之中,民风得到有效的改善。

在推行教化方面,朱元璋非常善于古为今用,其中比较著名而有效的一项措施就是推行古礼。古礼起源于周朝,每逢逢年过节的时候举行。整个仪式由各村德高望重的老人来主持,在举行仪式的过程中,主持者要总结一年来这个村里所发生的事情,客观评价村民们在这一年中的表现,谁要是表现得好,就坐下来喝酒,表现得不好就站着喝。如果下一年再表现得不好,举行仪式时就没有酒喝,在一边站着,并要接受一些惩罚,以警其余人。

通过种种手段,朱元璋从厚重的历史积淀中找到了治国施政的方略。由于他出身贫寒,是中国历史上地地道道的农民皇帝,所以他对下层老百姓的疾苦有着深切的了解,对善良的老百姓非常同情,对老百姓的治理,他始终秉持以教化为主的原则,注意把德治与法治有效结合起来,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相反,对于各级官吏的治理,他一向是非常严酷的,只要有贪赃枉法的现象,无论是谁,他都会严惩不贷,绝不手软。

朱元璋的这套治国方略对于今天的创业者来说,是很有启示意义的。在创业的过程中,创业者既要善于用铁的纪律去约束自己的部众,又要有爱的管理,以教育为主,以惩罚为辅,恩威并施,用卓越的管理技巧来调动员工的自觉性,使他们在原则允许的范围内充分获得个人发展的自由空间,使他们感到被尊重、被需要,从而自觉地把自己的才情和智慧投人到日常工作中,以企业为家,以企业的发展为荣。在这方面,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的做法就非常成功,借得大家借鉴。

1988年,王振滔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起初,王振滔只有一个自己的小作坊,这就是奥康的前身。他没有资金支持,所以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厂房,也不可能够买到现代化的设备。据王振滔的回忆说:“资金是我一个人拿的,一同创业的几个人大部分没带任何资金,1991年开始第一次生产扩建的时候,我说服了一些亲属及小企业主,以股份合作形式扩大生产,根据贡献大小给予他们适当的股份。”就这样,奥康集团的创业团队初步形成了。

在开始创业的时候,创业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很努力,希望能够看到自己的企业尽快发展壮大起业。很快地,奥康用优质的产品为自己打开了市场,并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到了1992年,奥康已经初具规模,每位创业元老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问题出现了,“这个时候创业团队开始出现分歧,一部分人认为有钱就可以了,不愿意拿资金进行再投资。可我坚持要把奥康这个品牌做大。”在一些人的质疑声中,1994年,王振滔对企业进行了“自我改造”,把股东所有权与企业经营管理权分离,股东不再是理所当然的企业管理者。通过这项改造,奥康的各项管理制度走向了成熟,但是,这种成熟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很多创业元老都对王振滔的做法感到十分寒心,认为自己努力追求的东西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贬值了。

针对这种情况下,王振滔主动找思想上有抵触情绪的人分别进行单独谈话,逐一解开了他们的思想症结。并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员工在认识上的误区和偏差进行纠正。此举是非常明智而有效的。因为,碍于公司的管理制度,不少员工头脑中的一些想法和顾虑是不可能表达出来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想法和顾虑不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情绪。而一旦员工所有认识上的偏差都被人性化地纠正过来,他们就会意识到,公司的利益与他们是息息相关的,公司“自我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公司能够得到长远发展,如此一来,员工自然就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各尽其职。

更有说服力的是,王振滔并没有借此就将创业元老一脚踢开,而是鼓励元老们二次创业,以便进一步扩大奥康的实力和影响力。于是,创业元老王宏伟自动请缨组建了奥康湖北置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另外一位创业元老李启泽也开赴重庆,在奥康重庆置业有限公司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

王振滔真正做到了以德服人,他说:“我们不但给予创业元老资金上的支持扶持他二次创业,而且在管理、技术等各个方面予以支持。”此外,对于其他不愿意二次创业的元老们,王振滔也进行了妥善的安置。从此,奥康上下一心,二次创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对于创业者而言,尤其是创业到了一定的阶段,有了一定的起色,有了相应的回报,此时的创业者怎样对待自己的创业团队呢?是利字当头,还是义字当头呢?很显然,王振滔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是很冷静的,也是非常明智的,在坚持规范化管理公司,对公司进行“自我改造”的同时,他所体现出的以德服人的胸襟和气度,不仅避免了内耗,而且进一步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公司的第二次创业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这样的企业家堪称商界楷模,值得广大创业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