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谁在控制我
201114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三年前我在心理咨询室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处理一些家庭矛盾。来咨询的人或者是希望找到夫妻矛盾的解决方案,或者深深为自己孩子的叛逆而痛苦。

于是我在他们的配合下做了这样一个调查——每个人回去以后,请自己的家人把自己这一周来最常说的一句或几句话写下来,而我的要求是,这些话必须是真实的,排除人身攻击并且往往能够直接导致家庭矛盾的激化。所以这种工作只能拜托第三者,比如夫妻吵架时身边的孩子,或者母亲在教育儿子时站在她身旁的老公。

几个月后,我们收集了53份这样的调查答案,发现结果很有意思。因为很多人交回来的的答案颇为相似。经过整理,下面这几句或者表达类似意思的话特别容易导致矛盾的产生:

“你懂什么?!”

“不要再解释了!我知道你就是那样想的!”

“我已经跟你说过了!你怎么还做错?”

这类语言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家人、朋友、师长包括我们自己,都是这类语言的生产和接受者。很少有人会思考这些句子背后的含义。其实他们都有共同的一个潜台词——你不如我,所以你应该完全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并且实现符合我想要的结果。

这其实是就是隐藏在我们心中的控制欲。

控制欲的源泉是不安全感。因为觉得不安全,所以希望把所有事情都掌控在自己手里。控制欲每个人都有,只是表现出来的程度不同罢了。我们总是不自觉地企图控制别人,比如你希望孩子的功课很棒并且有出众的才艺,于是给他请了家教,让他上各种培训课;你希望丈夫能够挣更多的钱,于是每天在他耳旁那他跟自己姐妹的老公比较。当然,于此同时我们也在被别人控制着,孩子每天对着电视会让你心烦意乱;老公的繁多应酬也令你感到不安……

控制欲本身是无碍的,但是强烈控制欲望会诱发对方的反感。进而引发家庭矛盾。

比如父母总是不自觉地控制孩子的未来,孩子却在不断地试图逃脱家长的种种控制;夫妻之间也是如此,双方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方式企图获得控制权,这种控制是相对的,一个矛盾较少的家庭,一定有一个人相对强势,另一个人会偏向于忍让。当然,如果出现某种诱因,那么这种平衡也会被打破。

除此之外,亲朋好友之间的期望也是一种隐性的控制——我们为了维系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样会迫使自己做一些事情。比如你居住在繁华都市,而你的亲戚多数住在相对贫瘠的地方,于是在他们面前你往往不会表现出节俭的一面。

如果你已经适应了这样的控制,并且从不认为这会对你的生活、心态造成任何负面效应,那么本书的意义或许不大。可如果你讨厌被人控制,或者觉得自己的控制欲已经明显威胁到了家庭的稳固。我想本书会给你带来很重要的帮助。

希望,你可以因此而避免控制欲带来的家庭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