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先生说过:“要想在研究工作中赶上或超过人家,你们就一定要摸清在别人的工作里,哪些地方是他们的缺陷。看准了这一点,钻下去,一旦有所突破,你就能超过人家跑到前头去了。”所以,想反败为胜,就必须勇于“瞄准弱点”,勤于“瞄准弱点”,善于“瞄准弱点”。
瞄准弱点,巧妙地攻击对方的弱处,从而显己之长,是每一个老板进行生产经营必须学会的一招。在商业竞争中,善于运用这种“避实而击虚”的战术,就能较顺利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狼道智慧之八十九:适可而止,所向无敌
在草原上,狼是所向无敌的,但它从不称王,仅是在寂静的原野上自由地奔跑。正是这种见好就收、该收场时就收场的生存智慧,才让它们成为草原上的强者。
你见过风往一个方向吹吗?你见过谁在赌桌上永远赢下去吗?物极必反,盈满必溢,月盈而蚀,盛极而衰。世人就是不愿意明白见好就收的道理,越是精明的商人越不愿见好就收。
吕不韦奇货可居,无论头脑、眼光、魄力无人企及,堪称历代商人的极致,结果却落得一杯毒酒。沈秀与天子共筑城墙,犒天子军,元季第一富户不也落个流放而亡?郑芝龙号称海上霸主,坐拥金山,却在陆地上问斩。江春上交天子,下接权贵,财富曾叫帝王叹,身后却令其子生计艰窘。胡光庸红顶商人,可谓叱咤一时,晚景也未免过于凄凉。
难道商人就只配四个字“风光一时”?或许如此,除了帝王业可父传子,子传孙外,又有什么能真正世袭罔替?金钱无疑是流逝最快的东西,向来有言:富不过三代。
中国历史上的商人,哪一个不是一等一精明的主,都曾显赫一时,却往往不得善终,连子孙后世甚至自己的晚年都恩泽不了。
天下只有一种人在赌场是赢的,那就是赢一次就再也不进赌场的人。“不管什么买卖,我都为它设定一个极限值,当价格滑落到某个极限值左右就必须要出售,这样损失就不会太大。”这就是人人皆知的刹车理论。正如他所说的价格低到极限值时该出售,可价格高于极限值时怎么没人出售呢?
一旦你已经赚到了你理想的利润,就必须出售,这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懂得功成身退、见好就收的道理。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是《智慧书——永恒的处世经典》的作者,他从人的需要角度讲,劝诫人们要功成身退,见好就收,切忌过于贪心,踏着欲望攀升的阶梯,无止境地被欲壑所累,他写道:“所有高明的赌徒均行此策。退得妙恰如进得巧。一旦获得足够的成功——即使获得了更多的成功,都要见好就收。联袂而来的好运总是可疑的,最好是好运和厄运交错而来,这样还可以使人享受苦中带甜之乐。当运气来得太猛烈时,它很可能会摔倒并把什么东西都撞得七零八落。有时候幸运女神会给我们补偿,拿持续性来换取我们的紧张感。如果她长期地把某个人背在背上,她一定会感到非常疲倦的。”
的确,一个人如果利欲熏心,把个人的欲望无休止地延伸,势必会碰得头破血流;如果一个人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需要和欲望,正确地处理自己的情感、欲望和现实的矛盾,并调节得非常合理,那么他就能够活得自在潇洒。正所谓:“知足为幸福快乐的源泉。”
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的典型事例也证明了这个道理。
公元223年,刘备进攻东吴兵败,落了个损兵折将的结果,悔恨交加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得起病来。起初,病势还比较轻,过了不久,病愈来愈重,他就决定请诸葛亮到永安(东征的大本营)来。诸葛亮接到刘备的诏书后,叫益州治中从事杨洪在小心辅助太子刘禅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汉嘉那一头儿,不可马虎。在一系列的军机大事安排妥当后,诸葛亮就和尚书令李严一起去永安了。
刘备本来想见到诸葛亮后要隐藏内心的痛苦,不让别人看出,但是悔恨交加的泪水仍不断地从他的双颊流下。他一面流着眼泪,一面对诸葛亮说:“我不听从丞相的话,执意去东征,在虢亭被打败了,兵将损失过半,现在后悔也晚了。”说到这里,他注视诸葛亮:“这段时间,我经常想起当年我们在隆中初次见面的情形,现在还历历在目。想不到这次兵败,又患了重疾,我怕寿命不会久长,不能再跟丞相共事了。”说后,禁不住痛哭流涕。
诸葛亮听了也难过得流下泪来,他安慰刘备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日巴,不要再去想它,以免再添烦恼和忧愁。请陛下好好安心休养,最要紧的是恢复圣体健康。”
但不久后,刘备的病更严重了。在临死之前,托诸葛亮帮助自己的儿子刘禅治理好天下,并且语重心长地说:“你的才能比曹丕高出十倍,必定能够把国家治理好。要是嗣子可辅,你就辅佐他;如果他没有治国的才能,就请你自己在西蜀称王。”诸葛亮听了,汗流遍体,手足无措,泣拜于地说:“臣怎么敢不鞠躬尽瘁?我情愿拿死来报答陛下。”说罢,叩头流血,涂了一地。刘备注视着诸葛亮,又是感激又是难过。接着,就吩咐李严代写遗诏,留给太子。遗诏上写道:“我刚开始得病,只是下痢,后来又加了其他的病症,就越来越严重,怕不能治愈。一个人活到50岁,已不算短命,我已经60多了,还有什么可恨的呢?我只是放心不下你们几个弟兄。你们必须自己勉励自己。凡是坏事,别认为小就可以做;好事,别认为小就可以不做!只有德行好,别人才会信服你。你父亲德行不是很好,不能立个榜样。你跟丞相共事,要像伺候你父亲那样伺候他。你和你兄弟们必须努力向上,要切记切记!
虽然刘备在过世前把太子托付给诸葛亮,甚至还说出在太子不才的情况下,允许他“在西蜀称王”,但是,无沦刘备胸怀多么宽广,多么依赖诸葛亮,也不可能有把王位让给丞相的雅量!毕竟,当时太子刘禅已经17岁了,而且还有刘承和刘理两个儿子,是不可能把自己辛苦打拼的天下拱手让给臣子的。他在说让诸葛亮自为主子时,其实是暗示他以后不要夺权。所以,诸葛亮泪落涕零,发誓要一辈子帮助刘禅治理国家,尽他全部精力去工作、奋斗,直至死亡。他在《前出师表》中所写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句话也表现出了他的忠心耿耿。
诸葛亮可以说是文武全才,也深知“知足,不失为幸福、快乐之本”的人生真谛,所以,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辅助刘备。刘备死后,他不仅没有凭借刘备的言语趁机称帝,而且还“竭股肱之力”辅助后主刘禅。后来,东吴和曹魏都想趁着刘备归天的机会向蜀汉进攻,诸葛亮带兵顽强抵抗,结果累垮了身体,死在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的军营中,当时只有54岁。他一直到死,都在为国家的事务操劳,却从没有过霸权的私心。所以,为后世所称颂!他活着的时候,一直受到刘备和后主刘禅的尊敬、信赖和爱戴,他死后,其言行都流传下来,其智慧和品德成了后人学习的榜样。试想一下,如果当时他权欲太大,不懂得功成身退、见好就收,那就毁了一世的英明。
俗话说得好:“一山不能容得二虎。”当你挖空心思玩弄诡计时,也就埋伏下深深的危机。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在成功时要懂得见好就收,这是避免祸殃的明智之举,如果成功后还不知足,那就会遭人之忌,甚至遭人之害了。所以,诸葛亮的智慧是值得学习的。
狼道智慧之九十:明识进退,永世无忧
曾国藩一手炮制的湘军,与清政府的其他军队一点也不相同。清政府的八旗兵和绿营兵都是由政府编练。遇到战事,清廷就调遣将领,统兵出征,战后就会缴回军权。而湘军的士兵则是由各哨官亲自选募,哨官则由营官亲自选募,而营官都是曾国藩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乡、门生等。从这里可以看出,湘军实际上是“兵为将有”,从士兵到营官所有的人都绝对服从于曾国藩一人。这是一支具有浓烈的封建个人隶属关系的军队,包括清政府在内的任何别的团体或个人要调遣它,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湘军成立后,把攻击的矛头首先指向太平军。湘军在曾国藩的指挥下,依仗洋枪洋炮攻占了太平天国的部分地区。为了尽快将太平天国的起义镇压下去,在清朝正规军无能为力的情况下,1861年11月,清廷任命曾国藩统帅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的军务,这四个省的巡抚、提督以下的文武官员,皆归曾国藩节制。自从有清以来,汉族人获得的官僚权力,最多是辖制两三个省,所以,在有清以来,曾国藩在汉族官僚中获得的权利是最大的。
曾国藩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也不敢过于高兴。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时时怀着戒惧之心,居安思危,审时韬晦。
后来,曾国藩在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下去之后,因为作战有功,被封为毅勇侯,世袭罔替。这对曾国藩来说,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但是,这时对于富有心计的曾国藩来说,他并没感到春风得意,飘飘然。相反,他却感到非常惶恐,变得更加谨慎。他在这个时候想得更多的不是如何欣赏自己的成绩和名利,而是担心功高招忌,恐遭狡兔死、走狗烹的厄运。他想起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不懂得功成身退的重臣,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他给其弟曾国荃写信,劝其将来遇到一个好时机时,要尽快抽身引退,方可“善始善终,免蹈大戾”。曾国藩让他弟弟认真回忆一下湘军攻陷天京后是如何渡过一次次政治危机的。湘军迸了天京城后,大肆洗劫城内金银财宝,抢的最多的就是其弟曾国荃。左宗棠等人据此曾上奏弹劾曾国藩兄弟吞没财宝罪,清廷本想追查,但曾国藩很知趣,进城后,深怕功高震主,树大招风,急办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盖贡院,当年就举行分试,提拔江南人士;第二件是,建造南京旗兵营房,请北京的闲散旗兵南来驻防,并发给全饷;第三件是,裁撤湘军4万人,以示自己并不是在谋取权势。办好这三件事后,多方面矛盾就立即得到缓和,本来准备弹劾他的人都不上奏弹劾了,清廷也只好不再追究了。
接着,他上折给清廷,说湘军成立和打仗的时间久了,难免会沾染上旧军队的恶习,且无昔日之生气,奏请将自己一手编练的湘军裁汰遣散。其实,曾国藩想以此来向皇帝和朝廷表示:我曾某人无意拥军,不是个谋私利的野心家,是个忠于清廷的卫士。曾国藩的考虑是非常周到的,虽然他在奏折中请求遣散湘军,但对他个人的去留问题却是只字不提。因为他知道,在奏折中,如果要求留在朝廷效力,必将有贪权恋钱之疑;如果明确请求解职而回归故里,那么会产生多方面的猜疑,既有可能给清廷留下以为他不愿继续为朝廷效力尽忠的印象,同时又有会被许多湘军将领奉为领袖而招致清廷猜忌的可能。
其实,清廷在太平天国被镇压下去后,就准备解决曾国藩的问题。因为他拥有一支朝廷不能调动的强大军队,这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清廷的大臣们是不会放过这个问题的。如果完全按照清廷的办法来解决,湘军保不住,曾国藩的地位势必也会保不住。
朝廷正在捉摸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曾国藩就主动提出请求,正中统治者们的下怀,于是下令遣散了大部分湘军。由于这个问题是曾国藩主动提出来的,因此在对待曾国藩个人时,仍然委任他为清政府的两江总督之职。其实,这正是曾国藩要达到的目的。
无独有偶,范蠡也是一个懂得功成身退、见好就收的人。范蠡,字少伯,生卒年月不详,是春秋时期宛(今河南南阳)人,任越国大夫,在吴越争霸中为越国打败吴国立下了大功。
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日夜练兵马,想对越国开战。越王勾践听说后就想先发制人,大臣范蠡进谏说不要首先发动。勾践不听,下令攻打吴国,结果大败,越王勾践后悔莫及。范蠡启发勾践,用卑谦之辞,请求吴国退兵。勾践夫妇在吴国忍气吞声地为吴王养了三年马,于公元前491年回到自己的国家。在范蠡、文种的全力辅佐下,经过20年的励精图治,使越国一天天强大起来。当吴国因与齐、晋连年打仗,元气大伤,加上荒年,百姓饥饿,军无粮饷时,越国大举进攻吴国,吴军大败,把吴王夫差围困在姑苏台上。
吴国灭亡后,勾践成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封范蠡为上将军。然而范蠡却暗暗收拾东西,他功成名就后离开了越王勾践。
在佛教经典《佛遗教经解》中记载修“八功德”之一的“知足功德”里提出了这样一条劝诫:“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常乐,即是福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居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这也可以成为人们的处世原则。
在日本对沙皇俄国发动日俄战争时,日本乃木大将把儿子送上战场,最后不幸阵亡了。当日本战胜而凯旋回国时,东京发动万千民众到火车站欢迎,但当所有的有功官兵都已到达时,就是不见乃木大将,原来乃木大将在大众迎接的前几个小站就下车了,并且自此之后,他用后半生的时间到阵亡将士家中,一一向家属道歉,他认为胜利不是他一人之功,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功是所有阵亡将士共同成就的,所以他功成身退、功成不居的行仪,被引为佳话。
现代人不想建立盖世的功勋,只想投机取巧,只想靠运气,无功而得。古代的人是无功不受禄,现代的人是恃功而骄,只要有一点小贡献,就希望获得赏赐,就想过去的一些将领,像张飞经常跟其他武将争功不下,好在有诸葛亮居中调和;民国初年,军阀割据,划地称雄,挟功求赏,却不以国家大局为重。
有的人在家庭里、在社会上功成不居,反而有人缘,受人爱戴;有的人争功要赏,反而给人看轻。所谓功劳、贡献,都应该是众望所归,如果有功的人能够待人谦虚,不居功、不傲慢,在功成名就的时候自谦、自卑、自下,则更为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