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贵干?”摩根感觉到对方焦急的心情。
“啊!先生,我有件事有求于您,有一船咖啡需要立刻处理掉。这些咖啡原是一个咖啡商的,现在他破产了,无法偿付我的运费,便把这船咖啡作抵押,可我不懂这方面业务,您是否可以买下这船咖啡,很便宜,只是别人价格的一半。”
“你很着急吗?”摩根盯住来人。“是很急,否则这样的咖啡怎么这么便宜。”
说着,拿出咖啡的样品。
“我买下了。”摩根瞥了一眼样品答道。
“摩根先生,您太年轻了,谁能保证这一船咖啡的质量都是与样品一样啊?”他的同伴见摩根轻率地买下这船还没亲眼见到质量的咖啡,在一旁提醒道。
“我知道了,但这次是不会上当的,我们应该践约,以免这批咖啡落入他人之手。”摩根对自己的眼力非常自信。
当邓肯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这混蛋,拿邓肯公司开玩笑吗?去,去,把交易给我退掉损失你自己赔偿!”邓肯严厉无情地冲着摩根咆哮。
面对粗暴的邓肯,摩根决心赌一赌。他写信给父亲,请求父亲助他一臂之力。在父亲的资助下,摩根还了邓肯公司的咖啡款,并在那个请求摩根买下咖啡的人的介绍下,摩根又买下了许多船咖啡。最终,摩根胜利了。在摩根买下这批咖啡不久,巴西咖啡遭到霜灾,大幅度减产,咖啡价格上涨了三倍,摩根旗开得胜。这时,邓肯不得不发出喷啧赞叹。
与邓肯公司分道扬镳后,在父亲的帮助下,摩根在华尔街独创了一家商行。
与众多白手起家的大财阀的发迹史一样,摩根财产的聚敛,首先也是从商业投机开始的。
刚刚赢得一次投机胜利的摩根,又踌躇满志地盘算着再一次的投机。1862年,美国内战正酣。由于北方军队准备不足,前线枪支弹药十分缺乏。在摩根的眼中,这又是赚钱的好机会。他和克理姆再次合作,他们设法从华盛顿陆军部的枪械库里买了5 000支报废的老式步枪,转手以高价卖给了北方军。北方军危急中错买了废枪,损失惨重,而摩根又大赚了一笔。侥幸的是,摩根竟然没有被查出来。
摩根的事例表明:在关键时刻看准了,孤注一掷地向前闯,通常可以抓住赚大钱的机会。
盘活你的钱
把钱放在银行里,钱就成为“死”钱了,但是如果把钱拿出来投资,就可以把钱用“活”。
——犹太智语
这个世界上,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人的比例大于富人的比例,这是不争的事实。富人之所以富,穷人之所以穷,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穷人没有富人的理财意识。富人在不断地思考理财知识,不断地寻找致富途径,而穷人在不断地思考生活的压力与人生的责任;富人设法让钱和社会为他工作,而穷人则每天为政府和自己工作。
犹太人有句箴言:“富人辛辛苦苦地聚敛了大笔财富,当他放松下来时,他就享受每一种奢侈;穷人辛辛苦苦地维持基本生活,当他放松下来时,他会发现他是人们所需要的。”由此可见,理财意识影响着一个人的财富多寡。
贫穷是可以改变的,所以贫穷并不可怕。要想改变贫穷的境况,就要了解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区别。穷人和富人的差别不仅仅是简单的资产悬殊,而且是观念的悬殊、思维方式和性格上的悬殊。穷人思想封闭,害怕风险;富人思想开放,敢于冒险。一个人的性格是难以改变的,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与理财观念是可以改变的。所以,穷人要想改变贫穷的境况,就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与理财观念。
著名的美国通用汽车制造公司的高级专家赫特曾这样说道:“在私人公司里"不应该把追求利润放在第一位,重要的是把手中的钱如何用活。”这就是理财管钱的理论。
俗语说:“有钱不置半年闲。”这是一句相当富有哲理的理财经。有的人一旦有了一部分钱就会迫不及待地跑到银行去存起来,以备应急之用。因为银行存款是有利息的,有了存款就可以获得一部分利息收入。但如果是手持现金,无论多少都不会增值。所以,一般人都不会守住一大把现款坐享其成,而会把它放进银行里面让它“繁殖生钱”。
但是在犹太人眼里,这不是最明智的做法,最聪明的做法是将这一笔钱拿出来作为合理的投资,这样会使钱快速地增值。
生活理财应该注重方法与技巧,要把眼光放远,要懂得投资的重要性,因为合理的投资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聪明的犹太人天生就有数学头脑,他们早已经把这笔账算好了。他们对银行存款不感兴趣,他们认为银行存款虽然可以获得利息,但银行利率小于物价的上涨速度,而且物价在存款生息期间不断上涨,这样货币的价值会随之下降。尤其是存款本人死亡时,还要向国家交纳一定的继承税。而将现金留在手中,虽然不增加但也不减少,对于犹太人来说,不增加就是不亏本的起码条件。所以,他们认为,无论多么巨大的财产,存放在银行,相传三代,都是不合理的。
犹太人喜欢自己手中握有现金,他们认为,如果把现金存到银行里,就限制了钱的流通,流通不畅的钱是没有保险可言的;同时,他们也认为,如果自己手头没有钱就是穷人,而手中握有大量的钱就比较安全,所以,犹太人总是保证最大限度的现金自由。
正是受这种不要“死”钱观念的影响,在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犹太人用自己手中的钱来扩大投资,使死钱变成“活”钱,去实现现金利益的最大化,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
例如,他们用自己手中的钱来购置房产、铺面,这样做可以增加自己的固定资产,而固定资产的增值率很高。等到十几年以后回头再看这些钱的价值,就会感觉到把钱用来投资比放在银行里当“死”钱增值得要快,那时“活”钱的威力就显示出来了。
精明的犹太人懂得如何利用自己手中的钱来赚取更多的钱,他们总能利用现有的资源去赚取更多的利润。犹太人很注重理财意识,可以说,他们总能想方设法将死钱变成活钱。
有目标地理财
犹太人说:既会花钱,又会赚钱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享受两种快乐。
其实,正确的理财观念并非以累积越来越多的财富为目的。在赚钱之前,都应该有一个大致的目标。我赚钱用来干什么?这便是理财的目的,理财只是为达到这个目的的一种手段。
常有人整天眯着眼睛考虑:“有没有什么办法赚大钱。”越是这样的人,越不容易赚到钱。
有人去问一位著名的富翁:“什么是生财之道?”那位富翁反问:“我可以教给你,不过,你可否告诉我,你赚到钱之后,准备用来做什么?”一般情况下求教者会说:“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从来没发过大财。”富翁说:“那怎么行!发财之后要到墨西哥的哥阿卡普可港去玩一趟,赚了钱以后要买房子、买汽车……预先有个详细的目的,这就是赚钱的规则。”
要想赚大钱,成功的要诀是及早发现“赚钱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预先定好一个目标,再谈赚钱的计划。如果只是糊里糊涂地为钱卖命,那又何谈赚钱的意义?”
尤其是年轻人,必须给自己订立赚钱之后的计划,并学会用钱。
当然,赚钱之后不一定完全按计划行事,计划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起码的计划是必要的。
理财有了一个总的目标之后,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确立不同时期的目标,就一个人的一生而言,在不同阶段生活的重心和重要方面是不一样的,其理财目标也不一样,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可将人生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理财目标也随之变化。
(1)独身期
从正式就业起至结婚前的一段时间,称为独身期。独身期大概从20岁左右开始。在独身期内,要进行的一项重要投资就是:将收入的一部分存入银行。开始应存活期,因为该项存款流动性很强,可帮助应急。当活期存款达到较大数额时,可着手存定期以获取较高的利息。储蓄不仅可保障未来的生活,而且也可为你进入其他获利较高的领域奠定基础。
如果有了一定积蓄后,近期又不想结婚,那么将多余的钱用于较高风险的投资,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因为青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最冲动、最爱冒险的时期,思想、家庭负担都较小,从事有一定程度风险的投资,既可以考验自己的实力,又能给生活增添一份挑战,何乐而不为呢?许多成功的投资者都是从青年时期就开始写下辉煌的篇章的。
(2)家庭成长期
是结婚后至孩子受完教育所历经的一段时期。在这个时期,一方面,家庭开支,尤其是孩子的抚养及教育费用将逐年增加,因而必须存一笔较多的钱,用于应付日常各项开支;最好不要将之用于其他投资。另一方面,收入基本呈稳步上升的趋势,投资方面的知识也逐年丰富,因而这个时期是从事个人投资的黄金时期。此时,可对你偏好的一些投资做一番尝试,寻找出自己所擅长的投资工具。
(3)家庭成熟期
就是你的子女受完教育至自己退休的这段时期。在这一时期,你的职业收入基本稳定,不会有太多的增长,但固定开支也明显减少。你此时的投资可根据前半生的投资经验而定。
(4)退休期
就是退休后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家庭的许多开支尤其是医疗方面的开支将逐渐增多。由于生理的因素,应避免风险高、时间长的投资,而应投资在时间短且收益稳定的资产市场上,好好运用、安排过去积累的财富,过一个舒适的晚年。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理财的目标也不一样,各种目标有主有次,因此在设定理财目标时必须注意:
(1)此刻所处的阶段和具体情况;
(2)要达到的理财目标:
(3)如何达到理财目标;
只有将这三个问题弄清楚后,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理财目标。
当然,目标只是一个假设可以达到的位置,因环境的变迁,有时就算是人生的目标也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做出修订,理财的目标当然不可能一成不变,也要随个人环境因素的变迁而随时体察实情做出合理的修改,这才是有弹性的、灵活的理财方式。不过在弹性之下,理财的目标修改也应有一个限度,如果今日打算在52岁退休时可以储蓄到15万,明天却做出大幅修改,希望32岁退休,到时可储蓄50万。这种荒诞的修订,会远离合理理财所应有的弹性程度。那些被经常改得面目皆非的理财目标,如同儿戏,而不是理财方法。理财目标在今日改、明日又改的情况下,将永远无法达到。
投资纪律是投资的最好保障
制定投资纪律
犹太人常说:“遵守投资纪律,可以保证你的资产少流失。”
当我们制定纪律的时候是站在保护资本的角度制定的。因此,制定投资纪律可以使投资者保护自己的资本。
在投资的实践中,投资者难免会犯错误,交了不少无谓的“学费”。为了减少错误,应当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很多投资者尤其是基金投资历史不超过两年的新手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缺乏投资纪律或者无法坚守投资纪律。下面是一个投资者的故事:
某位投资者人市的时机是相当地好——2005年初开始买货币基金,2005年上证指数中开始买股票基金。2005年上证指数最高点才1 300多点,其后的两年时间里股市发了疯似的向上蹿升,一直涨到最高时的6 000多点!可惜,这两年的牛市却基本没赚到什么钱,收益远远低于指数的增长速度。唯一幸运的就是总体没亏钱。痛定思痛,一个重要的血泪教训就是:缺乏纪律。刚进入市场时,是被银行经理劝进去的,什么都不懂,当然谈不上什么制定纪律;后来学了一点证券投资知识,却又开始胆小起来,挣了30%就逃跑了,怕跌回去;逃跑就逃跑吧,后来看到市场一片火热,又耐不住性子重新杀了进去,谁知不久就碰上调整,又被吓跑了;然后又进,又跑,又进,又跑……就这么反反复复折腾,最终在市场涨了百分之几百的时候,这位只挣了百分之十几。好在自己坚持学习和总结,在牛市结束的时候总算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使自己在随后的高达60%的暴跌中较为成功地降低了风险,2008年在大盘基本腰斩时总体上仅仅损失了15%左右。
可以看出,最初的投资完全没有纪律,被大盘的短期涨涨落落所左右,每一次操作都充斥着盲目和随意。其实很多人都昕过纪律的重要性,但“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不经过血泪的教训,光听别人说是没用的。要严守纪律,实在太难了。比如,有的投资者在买基金或股票时告诫自己要长期持有,但眼看着别人持有的品种高歌猛进甚至连续涨停,自己的却在不温不火甚至不断调整,终于耐不住卖了换新的,结果刚卖就涨,刚买的却跌了;于是再次告诫自己,这次一定要持有再持有,然而几个星期没起色,便又耐不住换了……这种制定了纪律却不遵守的行为,跟没有纪律有何区别呢?
当然,纪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投资实践的检验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效果来适当调整自己的投资纪律。我们的投资纪律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完美,难以避免地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但不能因此就不遵守。不遵守投资纪律必定带来投资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继而带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