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小故事,并不单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而是告诉人们什么是普遍的
一人性爱。
犹太人认为,计量人的价值时,可以此人是否衷心庆贺邻人的幸福为标准。当自己充满幸福感时,假如有个邻人来共享他的喜悦,这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同时,作为一位敬爱神的人,应该是爱别人的。
正因为这样,犹太人在艰难困苦中,总有许多朋友,在潦倒和绝望时,友情的力量常使他们燃起希望之火。
时间是组成一切的材料
为了说明时间的重要性,人们平常引用得最多的一句名言就是:“时间就是金钱。”
然而,犹太人却认为这句名言大错特错。
按照他们的逻辑来看,金钱是人可以控制的,就算100万全花完了,他们也有办法再赚回100万,但时间却不行。没有人能掌控得了时间,它无法增值,只会减少。而且,金钱能被储存起来,而时间却不行,谁也无法留住它。金钱还可以借,而时间不能借。所以犹太人认为,时间比金钱重要得多。
正是基于这个认识,造成了犹太人的人生观:人生就像我们从救火场里抢东西,我们从里面能够抢出的东西越多,我们的人生才越有价值。也正是基于这个人生观,犹太人才有了这个关于做生意的名言:要在两列火车对面错过时做交易。用金钱买时间,用智慧换效率。
德国化学家哈伯1868年12月9日出生在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哈伯一生致力于化学平衡及气体反应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18年提出借热化学循环,来求出晶体点阵能的方法,称为哈伯循环;1909年在卡尔斯鲁厄任教期间所完成的氨合成法,这是其最大的贡献;他首次研究出了具有工业化价值的合成氨方法,并由此获得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随着农业的发展,出现了氮肥供给不足的局面,为了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科学家们开始研究试验,希望将空气中丰富的氮固定下来,并转化为可被利用的形式。哈伯就是其中的化学家之一。
哈伯首先进行一系列实验,探索合成氨的最佳物理化学条件,他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一切都是依靠实验来检验。为了节约时间,哈伯禁止了自己的一切娱乐活动,有时候整整一个星期都不出实验室,连用餐都是就地解决,为的就是防止路上耽误时间。
终于在一位来自英国的学生洛森诺的协助下,哈伯成功地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加上催化剂的作用,将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合成氨。但随后问题又来了:什么样的高温和高压条件为最佳?以什么样的催化剂为最好?
为了解决这些紧迫的问题,哈伯惜时如金,科学安排工作流程,每天恨不得连觉都不睡,终于在1909年发现了在600度的高温、200个大气压和锇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得到产率约为8%的合成氨。
但是,哈伯仍然不满足于这8%的转化率,于是他又马不停蹄地研究,最后他成功地从反应气体高压循环加工中,不断地把生成的氨分离出来。
后来,他还会遇到很多问题。首先,锇储量极少,且极易挥发。两年间,哈伯昼夜不分地进行了多达6 500次试验,测试了2 500种不同的配方,最后选定了含铅镁促进剂的铁催化剂。但这种催化剂却害怕氢气的脱碳腐蚀。哈伯又开始紧张地做实验,每天以秒计时,终于发现加一层熟铁的衬里,可以使催化剂不怕氢气的腐蚀。
哈伯合成氨法不仅开辟了获取固定氮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对化学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哈伯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哈伯之所以取得伟大的成果,就是由于他继承了犹太民族的时间观。在犹太人心中,时间就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因为正是时间一点一滴地累积成人的生命。但时间又是无情的,它不能挽回、不可逆转、不可贮存,且永不再生。
而时间又是最公平的,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成功与否关键看如何利用。一个人如果不能有效利用有限的时间,就会被时间俘虏,成为时间的弱者。一旦在时间面前成为弱者,他便将永远是一个弱者。因为放弃时间的人,同样也会被时间放弃。
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做过一段经典的“时间假设”,这个假设与犹太人的时间观念非常接近。他说:“假设,一个人一天的工资是10个先令,可是他玩了半天或躺在床上睡了半天觉,他自己觉得他在玩上只花了36个便士而已。错误!他已失去了他本应该得到的5个先令……千万别忘了,就金钱的本质来说,是可以增值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钱能变更多的钱……也就是说,他也许失去了一座金山……”
同样的,犹太人觉得人生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利用和把握时间。特别是对一个商人来说,要赚钱,首先就要考虑好如何合理地安排好时间,这样才能集中精力经商。犹太商人把时间看得十分重要,在工作中往往以秒来计算时间,分秒必争。在他们看来,时间和商品一样,是赚钱的资本,可以产生利润,因此盗窃时间,就等于盗窃商品,也就是盗窃了金钱。
懂得幽默是一种智慧
犹太人把幽默当作一种重要的精神食粮。在希伯来语中,智慧被称为“赫夫玛”,幽默也被称为“赫夫玛”,而幽默正好成为了犹太民族苦中作乐的生存和处世智慧。
在犹太人眼中,幽默是只有强者才能拥有的特权,因此他们很重视幽默。因为幽默是人所具备的力量中最强大的。
犹太人常说:“笑是百药中最佳的良药之一。”
因为“笑”能在痛苦时安慰他们的心,能使快乐的犹太人更加充满活力,可是,犹太人认为笑所隐藏的力量绝不仅此,只要更重视笑,它就会成为人类所有与生俱来的能力中,最强而有力的一种武器。犹太人认为幽默就是要使人笑起来。
尽管犹太人有着苦难的历史经历,但他们对生活一直充满坚定的信念,否则他们的民族就不可能经受住那么多折磨而幸存下来。事实上正是苦难造就了犹太人不可动摇的乐观精神。
欢乐和笑声是犹太人生活中必备的良药,这使他们总能保持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犹太人来说,生活的压力太大了,他们无法用泪水和无休止的呻吟来化解它。迫害、痛苦和他们在潮湿的“贫民监狱”里的贫困生活都不能阻止他们的欢笑。
但是,犹太人的笑声不是一般的无聊取乐,也不仅仅是消遣,而是对严酷生活的一种顽强而具有反抗性的回答。因而在犹太人的幽默里存在一种独特的智慧,它不仅仅是一种对生活的尖锐批评,还是一种能帮助他们缓解痛苦,有效地调节、娱乐身心的好办法。
这令人愉悦的幽默,有人把它叫做“犹太风趣”。
很多犹太传说和民间故事包含着深深的悲剧幽默情调。就像许多犹太民歌一样,它们的旋律中总是回荡着挥之不去的忧伤。但这种忧伤却没堕落为绝望或是自怜自叹。他们总是在净化之中保持着尊严,在坚定的信念中痛苦也变得高贵,即使是在失败中他们也因为拥有正义而获得道义上的胜利。
犹太人性格中的“幽默”,是与他们的乐观精神以及向逆境挑战的勇气联系在一起的。
犹太人认为,幽默是人们所能拥有的最强大的力量。它能使人放松心情。
因此,每逢尴尬的场面,犹太人总喜欢借助笑话、幽默来使气氛、场面活跃起来。
尽管并不是所有的幽默都是成功的,有些幽默反而会使局面更加难堪。但是,犹太人也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他们看重的是个人的心态,而不计较效果,因此,犹太人说:“只要是幽默就能使人放松心情,而唯有贤者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永远保持着宽松的心情。”
让面子去见鬼
一位欧洲研究中世纪史的学者说:犹太人以“变脸术”去争利,而从没有半步退让,他们要钱不要面子。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公正都足以说明,通常情况下,在金钱问题上,犹太人会擦亮眼睛,高度警惕地瞧着,他们的表情并不代表商谈的成功与否,一旦你错误地理解了,你会为此付出代价。
在大大小小的商业场合,犹太人态度都非常认真。犹太人对每一个细节,都会深思熟虑。对于利润的一分一厘及契约书的格式、内容等,也细致入微。在这些问题上,他们毫不含糊,即使谈得满嘴白沫也不罢休,因利益冲突发生激烈的争吵也在所难免。争吵时根本没有什么绅士风度,更不谈什么面子了。
犹太人在经商过程中绝对不可容忍的是敷衍了事,马虎大意。如果双方意见不一致,他们的一贯作风是必须深究到底,直至做出决定。这一点与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习惯大相径庭。日本人与中国人的观念很接近,大概是受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影响,他们为了保全对方的所谓“面子”,都奉行“马虎主义”,礼让三分,得过且过。犹太人在商务往来中是无“面子”之说的,他们不问对方是何人。权贵也好,尊长也罢,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有时利益之辩演变成相互谩骂而纠缠不清。因此,在商业谈判时,第一天的结果大多都是不欢而散的,更不用说商谈出什么圆满的结果了。然而犹太人在争吵后的第二天,会一改昨天的态’度,依旧笑容可掬地前来晤谈,这一点不能不令人感到惊讶。他们态度转变之快,实在令人叹服。不过,商谈中他们依然是以利益为重,始终不会给你留面子而做出丝毫的让步。犹太人的“变脸术”,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对那些在生活中坚持原则的人,我们应当投以尊敬的目光;然而在谈生意中,如果双方都对自己的立场,固执己见,双方的立场又截然不同——那么,谈生意可能就不会有什么结果,只能各行其道。在犹太商人看来,人们要执著于原则,违背原则的事不能干。然而谈生意时,犹太人虽然是比较执著于坚持原则的,但为了利益他们有时会放弃原则而促成合作,至于放弃原则会损伤面子的想法在他们看来简直是笑话。
谈生意者在有些问题上发生争执时,你永远只是维护你自己的原则。你越坚持你的原则,对方就越会反对该原则,你就越会紧抱该原则不放手;你越是设法让别人认可你,你就越难做到不改变。你的“自我”与你所坚持的原则慢慢就混为一体。你有了“保住面子”这项新利益,就比较难以达成一项协调双方原始利益的明智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