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在心孝不在貌,孝贵实行不在言。
孝子齐家全家乐,孝子治国万民安。
五谷丰登皆因孝,一孝即是太平年。
能孝不在贫和富,善体亲心是孝男。
兄弟和睦即为孝,忍让二字把孝全。
孝从难处见真孝,笑容满面承亲颜。
孝在心孝不在貌(1)孝贵实行不在言(2)。孝子齐家全家乐,孝子治国万民安(3)。
【通释】
(1)心孝,指在头脑里有孝顺的思想。貌,即外貌,指外表的样子。
(2)实行,指实际的行为。不在言,就是不在乎话说得好听的意思。
(3)齐家,即治理家庭。治国,就是治理国家的意思。
尽孝在于心中有孝顺的思想,而不在于外面做出来的样子。孝顺珍贵的在于要实际行动,而不在于嘴上说得好听。孝子能够以孝来治理家庭,那么整个家庭都沉浸在快乐之中。孝子能够以孝来治理国家,那么整个国家的百姓都能够平平安安。
(1)以孝治天下则天下太平。《孝经》卷四,《孝治章第八》称,“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十三经注疏》,2551~2552页,中华书局,1980年)对于这段话,唐玄宗有注称,“明王以孝为理,则诸侯以下化而行之,故致如此福应。”宋代邢昺疏称,“此总结天子、诸侯、卿大夫之孝治也。言明王孝治其下,则诸侯以下各顺其教,皆治其国家也。如此各得欢心,亲若存则安其孝养,没则享其祭祀,故得和气降生,感动昭昧。是以普天之下,和睦太平,灾害之萌不生,祸乱之端不起。此谓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能致如此之美。”(《十三经注疏》,2552页,中华书局,1980年)《孝经》经文和注疏的意思就是,君王如果以孝道治理国和家,那么诸侯、卿大夫和百姓的家庭也都能按照孝道行事。无论生死都得到安置,于是普天之下和睦太平,没有灾害,也没有祸乱。
(2)至诚忠孝出于畏天报应。早期道教的《老子想尔注》中说到,“道用时,臣忠子孝,国则易治,时臣子不畏君父也,乃畏天神。孝其行不得天寿,故自至诚,既为忠孝,不欲令君父知,自嘿而行,欲蒙天报。”(《老子想尔注校证》,2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这就是说,君王以孝治国,国家就会出现“臣忠子孝”的局面,那是因为“臣子不畏君父也,乃畏天神。孝其行不得天寿,故自至诚”,也就是说,臣子和子女因为惧怕天神的惩罚,要以至诚的忠孝来获得健康和天寿,不然,就会获得折寿的报应。
(3)以实际行动照顾公婆三十多年。“孝在心孝不在貌,孝贵实行不在言。”这就是说,行孝不在于外貌,不在于说得好听,而在于心中有孝,在于有孝的行动。江苏南京浦口区沿江街道润富家园,有一位善良的女子倪晋兰。倪晋兰在丈夫不幸身亡以后,用实际行动照顾年过八旬、孤寡瘫痪的婆婆林秀英,用勤劳与善良维持着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俗话说,天底下最难处理的是婆媳关系。但是,倪晋兰不仅没有抛弃婆婆,还照顾婆婆三十多年。倪晋兰与前夫张某原是高中同学,毕业后不久俩人结了婚。前夫张某因一起邻居纠纷,失手将人打伤致死,被判了12年有期徒刑。张某入狱后,倪晋兰挑起了家庭重担,孝敬公婆,企盼着张某出狱,过上正常的生活。可是张某出狱后,一直与倪晋兰不和,二人不久就离了婚。倪晋兰搬出张家,前夫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不久,前夫父亲去世,前夫张某又在一次火灾事故中受伤抢救,倪晋兰闻讯去医院探望,张某弥留之际将照顾瘫痪在床的老母亲的重担,托付给了她。倪晋兰当即回答说:“你放心,只要我有一口饭吃,就一定不会让老人冻着饿着。”张某听到她的承诺,5分钟后就辞世了。婆婆林秀英先死了丈夫,又死了儿子,家里只留下自己瘫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倪晋兰已经是离婚出门的媳妇,她与林秀英老人已经不是婆媳关系,按理倪晋兰可以撒手不管,可是倪晋兰克尽孝道,照顾老人。倪晋兰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把林秀英收拾得干干净净,走进老人的房间,丝毫闻不到异味。房间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比女孩子的闺房还要整洁。随着老人日渐衰老,倪晋兰生怕老人身体有什么变化不适。特别是到了晚上,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她要起来五六次,任劳任怨,照顾老人起夜。林秀英一直夸奖她说:“倪晋兰是好人,要不是她,我是无法再生活下去的。”
(4)从孝出发办企业为社会。“孝子齐家全家乐,孝子治国万民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孝道不仅仅可以用在对待双亲和老人,而且可以用来齐家、治国、平定天下。江苏南通有个民营企业家,在家里是个孝子。他的老父亲患了胆管癌,当地医院医治无效,他就把病重的父亲转到上海的医院治疗。他一边管理着大公司,一边又要挤出时间照顾父亲,不辞辛苦地在南通和上海之间往返奔波。即使是大年初一,他也陪着父亲在上海医院里度过。因为过度劳累,他消瘦了,脸色十分憔悴。但由于他竭尽孝心,加上先进的医疗条件,年迈的父亲终于转危为安,出院后回到了老家,身体也恢复得很好。他不仅在家孝敬老父亲,还以孝道来管理企业,关心和爱护职工,对于本公司员工的父母也十分关心。有一次,单位组织集体去云南大理旅游,每个员工可携带一名家属前往。他对一起旅游的职工父母,一路关照安全,关心食宿,充分体现了尊老爱老的美德。对于企业里的老年职工因病住院的,他吩咐单位司机给于用车方便,还让工会派人到医院慰问。他自己也在百忙之中亲自到医院探望,使得老职工们非常感动。他说:“像我父亲这辈人,过去都是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他们培养我们成才,不容易啊!而今,我们手头宽裕了,理当孝敬他们,让他们晚年生活过得好一些。” 有人说他关心他人父母是作秀。他说:“不能爱父母,何以能爱他人?不能担当起赡养父母的责任,何以能尽社会义务? 一个对社会没有任何善行的人,何以体现他的人生价值呢?”
五谷丰登皆因孝(1),一孝即是太平年(2)。能孝不在贫和富,善体亲心是孝男(3)。
【通释】
(1)五谷,原指稻、黍、稷、麦和豆。五谷丰登,泛指各种农作物都喜获丰收的意思。
(2)太平年,泛指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年份,即太平日子。
(3)善体,指善于体谅、体察。亲心,即父母的内心。
国家能够五谷丰登都是因为孝道。能够实行孝道的国家就能够过上天下太平的日子。能够实行孝道的人不在于是穷人或是富人,只要能够体谅长辈和亲人之心的人就是真正的孝男。
(1)以孝创业感恩社会。“五谷丰登皆因孝,一孝即是太平年。”这就是说,以孝道来治身齐国平天下,就能使得国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社会太平。吉林长春有个从河南来打工的李万升,1989年,他从部队复员后带着借来的70元钱,从河南老家来到长春市打工。经过几年打拼,到1992年,他创立了长春鼎庆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又历经19年打拼,李万升出任鼎庆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和党支部书记,创造了上亿元财富,成为从贫穷的小山村走出来的“农民工创业先锋”。从鼎庆公司成立开始,李万升就在创业的同时,以孝心回报社会,开始扶危济困。十几年来,李万升只要听到哪儿有困难,谁需要帮助,他都会想方设法尽一份力。他从换气罐的工人那里了解到,张淑琴和张淑兰两位老人无儿无女,生活无靠,他就主动上门,照顾老人生活,直到两位老人去世。2006年,听说101岁老人姚桂芳因为家庭贫困从没有过过生日,李万升就在酒店为老人举办了隆重的生日宴会,还让老人在寿诞之日穿上了崭新的唐装。2009年,李万升出资创办“万升百乐之家”敬老院,免费收养无人赡养的孤寡老人。他自己有了时间就到敬老院为老人服务,喂老人吃饭。为了让爱心常在,李万升倡议公司九名党员成立“爱心基金会”,大家每月从工资里拿出10%作为爱心基金,带动公司职工,共同帮助困难群众。十几年来,李万升先后赡养资助20多位孤寡老人,扶助5名老兵,包下175个贫困户,资助200多名贫困生,总计捐款达200多万元。“感恩”是李万升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他说:“一个外地农民到长春打工,没钱、没技术甚至连个认识的人都没有,想要创业几乎比登天还难。但是长春并没让我这个‘外人’自生自灭,而是在关键时刻给我帮助,给我继续发展企业的勇气和信心。所以,我对春城人民一直怀抱一颗感恩之心。”
(2)带着病父上学的研究生。“能孝不在贫和富,善体亲心是孝男。”这就是说行孝的人不论贫富,只要能够体谅父母双亲的心。近年来正是许多穷孝子的孝心和孝行,感动了千千万万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有个硕士研究生叫黄来女,她出生在1985年,是广西合浦县沙岗镇人。黄来女从小就在一个不稳定的家里生活,妈妈生了她不久就离开父亲,所以她对妈妈毫无印象。父亲会做糕点、会做豆腐脑,甚至还会缝纫、卖艺,懂点中医,还会拉琴。因此,哪里有生意做,父亲就会带她去哪里。黄来女从小过着颠沛而困苦的生活,在小学三年级时,就不得不为谋生而辍学。但是,黄来女酷爱学习,就是这样一位推着三轮车沿街叫卖糕点的小女孩,在2003年以优异成绩考进了武汉大学。入学后,又靠着贷款、勤工俭学和国家奖学金,完成了大学本科的学业。接着,她又通过了武汉大学保送研究生的考试。2005年1月18日,黄来女的父亲来到武汉陪女儿一起过春节。就在这天傍晚,父亲突然倒地呕吐,最后诊断是脑出血,医院还下了病危通知书。黄来女在病房日夜守护。当时正是期末考试阶段,班上的同学每天轮流来看望黄来女,帮助她买吃的,陪她守夜。同学们拿出钱来给她应急,英语老师听说后,也连夜送来了3000元钱。黄来女父亲的第一次大病就这样熬了过去。腊月二十七,她父亲出院了。可是,不到6天,正月初三夜晚,黄来女父亲再次发病,神志丧失,右身瘫痪,连人也不认识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加上经济上的压力,她不得不向亲戚们求助,可是得到的回答却是要她放弃对父亲的治疗。在这最艰难的日子里,武汉大学的师生们给了黄来女以极大的帮助,《武汉晚报》登载了黄来女的新闻之后,很快获得了社会捐款。在其后一年时间里,黄来女的父亲先后六七次住院治疗。父亲便秘,又不能自理,黄来女作为一个大姑娘家,横下心来,蹲下身来,用手为父亲挖出粪便。医生要求给父亲做体疗,为了节省医疗费用,黄来女自学了体疗指法。每天中午,她赶到医院给父亲按摩手脚,累得满头大汗。就在一天傍晚,黄来女正在按摩时,突然听到父亲喉咙里发出声音,看见父亲两眼发出亲切的光芒。她惊喜地喊了声:“爸爸!”只见父亲点了点头,眼角淌下两行泪水。医生闻知,急忙检查说:“你爸爸恢复了神志,还有可能重新说话。这真是一个奇迹啊!是你这个女儿的孝心唤醒了父亲……” 父亲清醒过来后,轻拍女儿的肩膀,开口说:“乖……女……”此情此景,令在场人无不落泪。父亲出院后,父女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约10平方米的陋室。除了完成学业外,黄来女还兼职挣钱。每天给父亲打3针胰岛素。父亲的吃喝拉撒睡,全部靠她来料理。在最艰难的一年里,学校给了她直接而及时的帮助。全校同学先后三次自发捐助她3万多元钱。黄来女同级的学生党员除了捐款外,还给黄来女写了一封信,鼓励她战胜困难。信中这样写道:“想帮助你渡过这个难关,绝对不是出于同情!因为你不是弱者,而是真正不畏艰难勇于面对生活压力的强者!我是被那种坚强的精神所感动,是想支持你的那种精神。” 黄来女说,自己接受了那么多的帮助,没有办法一一回报。但她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照顾好生病的父亲,坚持完成学业,然后在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会尽力地去帮助更多的人,将爱心传递下去。
(3)带着重病妈妈上学的大学生。浙江省湖州市双林镇有个刘霆,1986年出生。刘霆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父亲是职员,母亲是缝纫师傅,在镇上拥有一套住房,经济状况良好。刘霆从小就学会了多种乐器,他的理想是当一个音乐家。但是,在13岁那年,母亲患了尿毒症,巨额的医疗费耗尽了家中的积蓄。几年下来,母亲病情越来越严重,家里欠债越来越多。父亲卖掉了房子,还掉了债务后,离家出走,外出打工,从此再无音讯。只留下母子俩相依为命。母亲不得已住回娘家,刘霆则在学校寄宿。从此,弱小的刘霆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刘霆闻知山东有专治肾病的医院,就决定送母亲去山东看病。2005年7月,刘霆参加高考一结束,就陪妈妈去山东。刘霆为母亲买了一张软卧火车票,而自己则从杭州到山东整整站了15个小时。山东的医院要求刘霆母亲必须住院治疗,但是,刘霆付不起昂贵的住院费用,只得回家。在医生的帮助下,刘霆学会了使用电疗仪器和打针为母亲做治疗。2005年高考,他考取了浙江林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收到通知书后,他百感交集,自己的学费从哪里来?自己去读书,母亲怎么办?母亲身患尿毒症多年,早已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刘霆考虑再三,鼓足勇气,不顾妈妈的拦阻,给浙江林学院领导打了电话,提出带着母亲来上学。浙江林学院接到新同学刘霆的电话,起初还误以为刘霆要妈妈跟来学校当“保姆”。后来知道刘霆的真实情况后,学校领导都被感动了,破例同意刘霆的要求。学校还考虑刘霆的困难,为他办理了最高额度的学生助学贷款手续,减免了学费。在学校勤工俭学招聘时,还优先为刘霆安排可以免费提供三餐的食堂保洁员岗位,解决了他的吃饭问题,还有50元的补助。学校领导表示,只要刘霆肯学习,一定帮助他完成学业。刘霆到学校报到时,将母亲安顿在校区对面的出租房里,出租房在4楼,10多平方米,朝北,没有阳光。母亲没有力气上下楼梯,刘霆就常常背着母亲出去晒太阳。刘霆的大学生活与众不同:每天早上6时起来为母亲准备早饭,然后去早自修。7时到学校食堂吃免费早餐。课间休息时赶回出租房照看母亲,有时还要熬制中药。中午一下课,赶到食堂打扫卫生,把自己吃的饭菜拨出一半到带来的饭盒里,带回家加热后给母亲吃午饭,接着还要给母亲打针。下午上完课,匆匆吃过晚饭,回家洗衣服和做家务,接着又去学校晚自修。睡觉前,刘霆还要给母亲做电疗和打针。大学时代,当别的同学享受美好青春的时候,刘霆肩上背负沉重的担子。他每天上课和打工,给妈妈做饭,从学校食堂带菜回家和母亲分着吃。但是,母亲不能吃太咸的东西,也不能吃味精,他就经常煮点稀饭,烧个青菜。他还熟练地给母亲打针,蒸药包,量血压,测体温。刘霆还陪母亲聊天,帮着她宽心。母亲担心自己这样会拖累了儿子,刘霆就劝母亲说:“我向您保证不影响学习,如果您有个三长两短,叫我怎么办啊?妈妈,您要坚强地活下去,我还要让您享受幸福美好的晚年。” 浙江林学院的领导和师生们,临安市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在得知刘霆带母亲求学的事迹以后,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上海中山医院给刘霆母亲免费做了换肾手术,杭州海杰德公司还提供一套住房让刘霆母子免费居住。刘霆随身带着本子,上面记着帮助过他的人和事,他说:“儿子照顾母亲是天经地义的。现在有那么多好心人帮我,太感谢大家了。麻烦大家了!我要用心记住这些好心人,时时督促自己多做有益的事,以实际行动报答社会。”刘霆与母亲商量之后,并征得所在学院有关老师的意见,决定留下部分捐款作为母亲术后康复治疗的费用,再将其余5万元捐献出来,在学校设立一个孝心奖励基金,把社会的温暖传递给更多的同学。2006年3月16日,由在校大学生捐款设立的全国首个大学生孝心奖励基金在浙江林学院成立。孝心奖励基金全部用于奖励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品德高尚、成绩优良以及父母身患重病需要救济的浙江林学院全日制在校生,并优先考虑单亲家庭者、家庭成员中父母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品学兼优学生。刘霆孝顺母亲的事迹,获得了“中华孝亲敬老楷模”等荣誉称号。刘霆对记者说:“社会给予我的巨大关怀,我一辈子也无法报答。我会把这份关怀努力加倍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社会所赋予我们的价值,我们就应当去传递,让社会让周围都充满爱。”
(4)悉心服侍无子女的患病婶娘。江西省永修县柘林镇有一对夫妻陈文深和夏光兰,陈文深出生在1911年,夏光兰出生在1915年,1933年,陈文深和夏光兰结为夫妇,婚后,夫妻恩爱,男耕女织,遗憾的是夏光兰一直没有生育。但是陈文深有个侄子陈永忠一直照顾着他们,陈永忠是镇上邮局的邮递员。1994年,83岁的陈文深病逝,79岁的夏光兰想到自己是个“绝户头”,今后生活无依无靠,越想心里越难过,还不如跟着老伴一起走了,就多次到医院以失眠为由,请医生开安眠药,想积多点后服药自尽。有一次,陈永忠拆洗婶娘的床单发现一包药丸,猜测到了婶娘藏药的意图。陈永忠安慰她说:“叔父去世了,还有我照顾你。我就是你的亲生儿子,我会尽心照顾好你的后半生,你一个人住在这里寂寞,就搬到我家一起住。”陈永忠一番推心置腹的话,打消了老人的轻生念头。第二天,陈永忠就把婶娘接到家中,像服侍亲娘一样照料婶娘。陈永忠在1976年时妻子去世,以后一直未娶,因此,陈永忠对婶娘承担起既当儿子又当媳妇的责任和义务,用他的低工资收入把婶娘的生活及各方面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按照老人的要求安排老人的膳食。自己省吃俭用,从不亏待婶娘。多年里,服侍婶娘成了陈永忠的生活全部。老人逢人便说:“永忠对我真好,不是亲生胜似亲生,我真有福份啊!”2005年3月,90岁高龄的婶娘,出门下台阶时摔倒,导致左大腿粉碎性骨折。陈永忠立即把她背到医院。在婶娘住院一个多月的日子里,陈永忠日夜守护在病床前,虽然有限的收入难以支付婶娘的医药费,但他从来未向上级和有关部门要求救助,镇政府多次找到他,希望给他的婶娘办理低保,但都被拒绝:“我每个月多多少少有1000多元的退休工资,而有些更困难的农民,根本没有其他的收入。”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医生不敢为她动术,在医院住了近一个多月后,陈永忠将老人接回了家。因为没有手术,婶娘只能卧病在床,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为了不让长年卧床的婶娘生褥疮,陈永忠每天给婶娘擦两次身子。卧床一年多,婶娘从没生过褥疮。在婶娘生病期间,她时常发点脾气,而且唠叨不停。为使老人不感到寂寞,陈永忠总是想尽办法用各种方式逗老人开心。陈永忠日复一日,守候在老人身旁,一日三餐,端水喂饭,擦洗身子,洗衣换被,从不厌倦。开始婶娘不让陈永忠端屎端尿,特别是不让他帮助擦澡换衣,但陈永忠对她说:“婶娘,我都不怕脏,您还顾及什么,您就当我是亲生儿子吧!”
兄弟和睦即为孝,忍让二字把孝全(1)。孝从难处见真孝,笑容满面承亲颜(2)。
【通释】
(1)和睦,就是和谐而融洽,彼此不争吵的意思。忍让,即忍耐和谦让,不自私霸道。
(2)承,就是承接,面对的意思。亲颜,指双亲的容颜。
兄弟手足之间能够和睦就是孝道。一个能够做到忍让二字的人才是完全的孝子。实行孝道要从难处着手才看得出真正的孝顺,尽孝的人始终要笑容满面地面对父母的容颜。
(1)以孝心和爱心对待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山东省莱州市有个刘明君,1962年11月生,是当地税务局的一名科员。20多年来,刘明君始终用孝心和爱心对待身边人,和家人齐心协力战胜困难和磨难,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尊重,带动了更多的人献出孝心和爱心。1990年,刘明君的父亲因病去世。第二年,刘母再婚。对待继父,刘明君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尊重、孝敬;对待继父带来的四个孩子,她也像对待自己亲兄弟姐妹一样关心、呵护,还先后为继父原来的三个儿女操办了婚事。在刘明君的努力下,整个大家庭温馨、和睦而幸福,不知情的人根本无法看出这是一个重组的家庭。1997年,刘明君的母亲因病去世,但刘明君仍一如继往地关心继父的生活。在她的积极建议下,继父又找了一个老伴,住进了他们共同的家。这时,住在刘明君父母所遗房屋里的,已是三家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但这并没有妨碍刘明君对继父和“阿姨”尽孝,没有妨碍她对“陌生”的兄弟姐妹们的关爱。作为家里的老大,刘明君以身作则,发挥了家庭和谐的主力作用,看到继父和“阿姨”的冰箱坏了,刘明君为他们买来新冰箱;看到他们的空调旧了,刘明君又买来新空调。每逢节日或者老人的生日,他们三家三十多人相聚在一起,其融洽气氛令街坊邻居赞不绝口。2003年,“阿姨”的女儿确诊为骨癌,刘明君忙前忙后地协调医院救治、探望护理。刘明君的小姑患有癫痫病,后来下岗、离婚,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刘明君苦口婆心地劝导,出钱帮她买来织毛衣机、做手套机加工零活、开店,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重新再来,直到小姑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走出了困境。刘明君还主动承担了小姑家孩子的教育重任和学费负担,把孩子培养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多少次,小姑癫痫病发作,刘明君第一个守护在她身边,让她感觉到亲人的温暖;多少次,小姑的孩子有病,刘明君在第一时间赶到。在刘明君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下,这个特殊大家庭在和谐温馨中风雨同舟、亲如一家。刘明君的孝义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2)一个平均年龄80岁的家庭。上海市虹口区民房办退休职工吴幼平,是1951年5月出生的。她有一个银发大家庭,有接近百岁的父母,有年迈的无子女的姐姐和姐夫,有一个长期单身居住在外地性格怪癖的哥哥,还有一位姐姐也已耄耋之年,共同居住的7位家庭成员年龄总和561岁,平均年龄达到80.1岁。60岁的吴幼平是全家最“年轻”的成员。百善孝为先。多年以来,她一直任劳任怨地照顾家庭成员。按理说,这样的家庭完全可以让老人入住福利院养老或请专人特别护理,但是吴幼平清楚地记得父母不要住养老院、也不要外人护理的嘱托。为了尊重父母的意愿,也为了亲人能得到更多的照料,从小体弱多病的吴幼平毅然决然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吴幼平98岁的父亲今年2月颅脑出血,虽经手术抢救挽回了生命,但从此成为一位痴呆瘫痪老人,需要全护理;94岁的母亲长期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萎缩等老年慢性病,身体多处器官衰竭,也需要全护理;90高龄的姐夫变成植物人已有5年之久;两个姐姐和哥哥也都是体弱多病,难以自理;而吴幼平本人也是一个患有几十年哮喘的老病人。为家中数位老人喂食、沐浴、洗脚、按摩、就医、配药、清理大小便等繁重的护理工作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可是她不怕累、不怕脏、不怕臭,把老人照顾得干干净净,舒舒服服。为了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吴幼平坚持每天两次推着轮椅上的父亲,带上折椅、搀扶着母亲来到小区绿化地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健身活动。由于高龄老人的心理、病理特点,老人无故发脾气是家常便饭,而吴幼平总是默默承受、耐心安抚。她还常常将自己微薄的养老金买老人爱吃的食品;为让父母住朝南的大房间,让姐姐和哥哥住得舒服些,她让出自己的房间,长年累月睡在客厅沙发上;她放弃聚会、外出旅游的机会,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婚事,单身一人,就是为了让老人颐养天年。2010年,吴幼平获得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