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素心佛餐:最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20198100000014

第14章 佛餐:最和谐的烹调流程与食物原味(5)

持八关斋戒还有其他一些规定,如不得仅持白天,夜间不守;也不得仅守夜间,白天不守;必须单人持,不得多人一起受;必须在出家者前持(从他受)。受戒的地点,男众可在寺院,女众可在自己家庭内进行。受戒的时间,以吃斋目的清晨为佳,最迟也应在午前。午前不能受,午后补行仪式也可。

常用斋期表

1.诸佛菩萨的圣诞日:

正月初一,弥勒菩萨圣诞

正月初六,定光古佛圣诞

二月初八,释迦佛出家日

二月十五,释迦佛涅檗日

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

二月二十一,普贤菩萨圣诞

三月十六,准提菩萨圣诞

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

四月初八,释迦佛圣诞

四月二十八,药王菩萨圣诞

五月十三,迦南菩萨圣诞

六月初三,护法韦驮菩萨圣诞

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七月十三,大势至菩萨圣诞

七月二十四,龙树菩萨圣诞

七月三十,地藏王菩萨圣诞

八月二十二,燃灯古佛圣诞

九月十九,观世音荠萨出家日

九月二十,约卿佛主诞

十月初五,达摩祖师圣诞

十一月十七,阿弥陀佛圣诞

十二月初八,释迦佛成道日

__十二月二十九,华严菩萨圣诞

2.四斋日

每月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

3.六斋日

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月小二十八、二十九)

4.十斋日

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月小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

5.观音明斋

正月初八

二月初七、初九、十九

三月初三、初六、十三

四月二十二

五月初三、十七

六月十六、十八、十九、二十三

七月十三

八月十六

九月十九、二十三

十月初二

十一月十九、二十四

十二月二十五

斋月之说

佛家还有斋月之说。农历正月、五月、九月三个月长期持斋戒,称为三长斋。三长斋日(指三长斋月的每日)加上六斋日,则为九斋日。据《大宋高僧传》所载,大诗人白居易向名僧致礼稽问佛法宗意,与名僧探讨佛理妙义,多在出守杭州后。白居易进而持斋坐道场,并且从此后一直好佛,经常持三长月斋,即在一月、五月、九月在家坐道场。

百昧供佛

对佛、菩萨的供养,也要用佛餐。供养佛法僧三宝,其中供佛所用的法器,有佛饭器、茶汤器、水瓶(又叫净瓶、军持)、盘等。常见的供品,一说为五种供养,如《苏悉地经》说有涂香、花、烧香、饮食和燃灯。一说为六种供养,如《大日经》说有水、涂香、花、烧香、饮食和灯明。这些供养品各自有不同的代表意义。据《行法肝叶抄》的解释,水代表布施波罗蜜,涂香代表戒波罗蜜,花代表忍波罗蜜,烧香代表精进波罗蜜,饮食代表净波罗蜜,灯代表般若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到达彼岸的意思。多种供养中的饮食供养,是用各种饼、果食、羹腥等。饮食供养中,还依据物品产处的不同,来分别供佛、菩萨等。用山中生者供养佛部,水中生者供养莲花部,苦辛淡味者供养金刚部。修息灾法时,用甘甜味的果食;修增益法时,用甘酢味的果食;修降伏法时,用辛淡味的果食。佛部供养米粉等食品,可以用来圆满息灾法的上成就;莲花部供养麦面等食,可以圆满增益法的中成就;金刚部用油麻、豆子等食物,可以圆满降伏法的下成就。

《大智度论》卷九十三上还记载,以百味饮食供养佛、菩萨、众僧,除米饭外,还有饼、果等。在一些法会上,将饼、果分给信徒,信徒吃了以后,认为这是结佛缘。各宗派日常供于佛前的物品,虽然不尽相同,但大多以米饭为主,配以净水或茶。

供养自己专修的本尊

在佛教修炼中,有的信徒选定某位佛菩萨,来作为自己专修的本尊。对于这位所选定的本尊,也要用佛餐来供养。例如修阿摩提观音的信徒,如要修此观音法和欲求见观音者,要在坛的四角各置一灯、一杯香水,并供养饼果粥食等。早晨所献粥食,日别斋时,尽须收掉,送安静处,施诸乌鸟,再去做新的饮食供养。只有如此,在如法观想时,才能求得菩萨现身。

除供养佛、菩萨之外,还多用瓜、果、面、饼、茶、饭等“施食”于饿鬼。如在盂兰盆会中所设的斋食供养,被称为“盂兰盆斋”。供食的百味饮食、百种器具,称为“盂兰盆供”。《盂兰盆经》中所规定的仪式,始创于梁武帝萧衍。据《佛祖统纪》卷三十七记载,大同四年(538年),梁武帝亲临同泰寺,设盂兰盆斋。自此以后,梁武帝于每年的七月十五,给各个寺院送盆供养,用车运送。

有关佛钵的故事

在佛教史上,还流传着关于佛陀所使用的佛钵的故事。《太子瑞应本起经》上说,佛成道后,七日(一说七十七日)未食,有提谓、波利二商人献面蜜,佛陀知道并见过过去诸佛都是以钵接受施舍。四天王知佛陀所念,各至须颊山上,从石中得自然之钵,都来把钵送给佛,佛陀接受四钵,置于左手之中,右手按其上,以神力合为一钵。佛陀度三迦叶之时,将毒龙放入钵内。佛陀逝世入灭后,其钵曾被慎重安置,受信众供奉礼拜。这个佛陀所曾使用过的“佛钵”,法显《佛国记》“弗楼沙国”条也有记载:“佛钵即在此国。昔月氏王大兴兵众,来伐此国,欲取佛钵。既伏此国已,月氏王笃信佛法,欲持钵去,故大兴供养。供养三宝毕,乃饰大象置钵其上,象便伏地不能得前……王知与钵缘未至,深自愧叹,即于此处起塔及僧伽蓝,并留镇守种种供养。”这件佛教圣物,据说“可容二斗许,杂色而黑多,四际分明,厚可二分,甚光泽”。《出二藏记集》卷十五“智猛传”中也谈到了“佛钵”:“于此国见佛钵,光色紫钳,四边灿然。”

法显在《佛国记》“师予国”一条中说,佛钵原本在毗舍离,今在犍陀卫,经数百年移至西方月氏国,再经由于阗、屈茨、师子、汉地等国回到中天竺。再后来,法显就越说越神:后至兜率天上,弥勒菩萨见之而深加赞叹,与诸天一同以香花供养七日。其后又重返阎浮提,由海龙王持入龙宫。弥勒菩萨成道之时,钵分为四,重返原地须颊山上。弥勒成道后,四天王取之奉佛。玄奘西游之时,佛钵辗转流传到各地。《两域记》卷二“健驮逻国”条下云:“王城内东北有一故基,昔佛钵之宝台也。如来涅檗之后,钵流此国,经数百年式遵供养,流转诸国,在波剌斯。”

摔钵逃生死

钵在佛教史上,不单单被僧尼们用来吃饭,还发生了许多与吃饭无关的趣事。过去,有一个禅师,他的修行境界是很高的。他对什么东西都不会贪念,但是惟一使他贪着的是一个钵,因为这钵是过去皇帝赐给他的。一天,他的寿命快要到头了,阎王爷就派了两个小鬼来抓他走。这个禅师的功夫很高,他往那里一坐,就进入了禅定状态。那两个小鬼到处找,怎么也找不到他,连个人影都不见。找不着,怎么办呢?回去又交不了差,很苦恼。他俩去请教寺院里的护法神、土地公,这禅师究竟躲到哪儿去了呢?我们怎么找也找不到他。护法神告诉他们说:这个禅师的修行境界很高,你们想找他是很困难的。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你们见到他。这个禅师有一个钵,这个钵是他特别喜欢的东西。你去把他的钵拿来敲一敲,他听到敲钵声肯定会出来的,不信你们试试看。禅师正在入定,定中的时候,鬼神是找不到他的。无常鬼变成只老鼠,在禅师的钵上跳来跳去,钵发出了响声。禅师马上从定中出来,他怕这个钵摔坏丫!这时,无常鬼一下就扑了过去,用铁链套住了他的脖子。禅师意识到钵给他带来了过患,就在这紧要关头,急中生智,把这个钵一下给摔破了,然后再次进入禅定的状态,结果无常鬼又找不到他了。钵没了,但自己的命却保住了!

乾隆帝与大钵

北京法源寺的悯忠台后面是毗卢殿,又叫净业堂。院中有个大玉钵,双层石座,精工镌刻海水、八宝、山龙海马等图像。寺中何来大玉钵呢?这里有个故事。当年元世祖忽必烈为了犒赏众爱将,他命能工巧匠把一大块世间罕见的墨玉雕琢成一尊硕大精美的黑色钵盂。钵身海涛翻腾,鱼龙出没,煞是生动,乃取名“大玉海”,重3500斤,下配汉白玉莲花底座,饮宴时钵内盛洒,香溢四周。当时“大玉海”放在广寒殿中。时过境迁,不知怎么的,这尊瑰宝竞流落到紫禁城两华门外的真武庙中,被不识货的道人当做菜瓮使用。乾隆帝闻知此事后十分惊异,立即派人把“大玉海”买下,运到北海团城,赐名“玉瓮”,并在承光殿前修建“玉瓮亭”,亲书“御制玉瓮歌”七言诗三首及注释刻在玉瓮膛内。随后又命翰林院的四十名学士各写一首颂玉瓮诗,分刻在石亭四角的石柱上。他诗意不尽,又写了四首,刻在四面的门楣上,称为“诗额”。念真武庙收存“大玉海”有功,乾隆帝又命人选料精刻了一尊类似的大玉钵,不过墨玉难寻,只好用上等的白玉了,庙名也因此而俗称“玉钵庵”了。1979年重修法源寺时,这尊大玉钵就搬迁到这里。有趣的是,这尊大玉钵的底座是“大玉海”的原配,制于元初。乾隆帝买走“大玉海”,底座是当年后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