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素心佛餐:最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20198100000018

第18章 佛餐:最自然的健康秘方与心灵处方(4)

鸡蛋的营养价值很高,营养专家经过检测后得出,一个50克的鸡蛋中含有7.7克脂肪,6.5克蛋白质,0.8克碳水化合物,0.139克磷元素,0.033克钙元素,0.002克铁元素。其中脂肪主要存在于蛋黄中,蛋白质主要包含在蛋白中。蛋白质约占鸡蛋总体营养成分的14.7%,含量非常高,主要组成物质包括卵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将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包含在内,与人体蛋白质的组成结构非常接近。

并且人体对鸡蛋中蛋白质的吸收率是所有食物中最高的,可达99.7%,而其他蛋白质含量也较为丰富的食品,如牛奶的吸收率则要低得多。因此营养专家们将鸡蛋称为完全蛋白质。同时,鸡蛋中的蛋白质在质量、组成成分、营养价值上也优于其他食物,所以又被称为优质蛋白质。蛋白质参与了人体内荷尔蒙和酵素的生成,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因此适量食用鸡蛋对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同时,蛋黄中还含有卵磷脂,其与胃肠分泌出来的消化酶会发生作用,进而生成一种神经传递介质。这种介质有助于促进脑细胞活力,增强记忆力,提高智力。并还可改善皮肤质量,防止其干燥老化,使肌肤更加光滑,富有弹性。另外,蛋黄中还含有丰富的铁元素、钙元素以及一定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B2,这也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

前几年,日本专家公布的报告中称鸡蛋中还含有组成结构类似于维生素B12的光黄素和光色素,其对于诱发喉癌和淋巴癌的病毒的繁殖过程具有抑制作用,因此鸡蛋还有显著的抗癌作用。

由此可见鸡蛋确实是一种补益佳品,大大胜过肉类的食用价值,是佛餐者补充营养的绝佳选择,因此保证鸡蛋的适量摄食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但同时也要注意,由于其蛋白质含量较多,如果一次性进食过多,可导致体内产生的代射物也随之增多,会对胃、肾等器官造成一定的负担,并且也不利于吸收。因此每天最佳的进食量可控制在1~2个,这样即可满足身体的需求。

另外鸡蛋中营养的吸收多少与食用方法也有很大的关系,营养专家认为,煮食的吸收率最高,其次是嫩煎食,再次为热饮冲食。因此煮食是最佳的食用疗法。

菌类佛餐有哪些健康功效

菌类食物是佛餐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将其称为食用菌,大多数食用菌都会敞发出清新的香味,沁人心脾。不要以为它们只是味道好闻,食用菌对人体的积极作用也同样不容小觑。

食用菌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其不仅拥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同时也具备了较好的防治疾病的药用功效。食用菌的种类很多,其中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有猴头菇、金针菇、灵芝、虫草菌、香菇、木耳等,这些食用菌均对人体健康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因此食用菌因其味道清香、功效显著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经过现代的医学专家和营养学专家的研究发现,食用菌中含有人体必需的14种维生素、8种氨基酸,并还拥有多种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经常食用菌类食物,可提高人体新陈代谢水平,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使人体的生理机能得到有效调节,维持了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使人体内的血清胆固醇显著下降,提高了血液微循环水平,增强血液的载氧功能,使其充分满足身体各部位对氧的需求,并且还能使肝部的解毒能力提高,有效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从而起到延缓衰老、改善健康的作用。

另外,增加食用菌的摄入对于人体细胞内各种酶的活性还具有刺激作用,可增强其分解合成功能,对于机体免疫力的提高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并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消除身体疲劳。

总体来说,食用菌具备了所有食物的良好特性,并集中体现出来。曾有专家建议,每天进食5~10克的黑木耳可有效清除体内有害物质,降低血液浓度,从而大大减少患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危险。因此提高食用菌的摄取可达到补气养血、补脑强心、滋阴固本、强身壮体的功效。

秋天更是佛餐之季

秋天到来之际,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开始变得干燥寒冷。这时如不注重保养,很容易出现皮肤瘙痒、毛发枯萎等现象,并且感冒也足秋季多发病之一,稍不注意就会被传染,因此在秋季应该加强对身体的护理。坚持吃佛餐即可帮你轻松实现秋季保健,健康度过这一敏感时期,从而惬意地享受秋高气爽。

从科学角度说,秋季容易发生感冒、口干舌燥、瘙痒等一系列症状,主要是由于环境过于干燥,导致上呼吸道中水分大量流失、蒸发,使得口腔黏膜和呼吸道的整体湿度也随之下降,从而出现水分严重缺乏以至过于干燥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体内就会产生过氧化物或自由基过多,导致组织受损,蛋白质异变。因此较易感染细菌,发生炎症,如控制不当则可能发展成为支气管炎和气管炎。通常开始时先是鼻咽部感到刺痛,发生皱缩,而后充血,疼痛加剧,人体出现明显不适感。同时肺部受此影响功能下降,导致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出现便秘和皮肤干燥、瘙痒、脱皮等现象。

因此可适当加强某些具有滋补、祛燥作用的佛餐的补充,以改善身体状况。下面就介绍几种秋季适宜进补的佛餐品种:

(1)红著 红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糖类和黏液蛋白等营养成分,具有很好的健脾和胃、补气益血的功效,是秋季滋补佳品。

(2)莲藕 莲藕富含蛋白质、淀粉和维生素C,生、熟均可食用,别有一番风味,生吃可凉血散瘀,熟吃可滋阴养血、补益心胃。是秋季不可缺少的补品之一。

(3)梨 梨中含有大量葡萄糖、果糖、蔗糖等糖类物质,口感甘甜爽口,具有止咳化痰、清热祛火、润肠通便的作用。可生吃,也可去皮后加冰糖、川贝煮食。对于治疗口干舌燥、便秘等症有不错的疗效。

(4)银耳 银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作用。秋天食用,可大大预防和改善咳嗽多痰、皮肤干燥等症状,使皮肤细滑柔嫩富有弹性。

(5)牛奶 皮肤干燥、瘙痒的人应该多喝牛奶。因为牛奶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作用,并且其中含有丰富的钙质和蛋白质,有显著的滋补效果。

(6)甘蔗 甘蔗具有滋阴润燥、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秋季容易出现的口干舌燥、大便干燥、肺热咳嗽等症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甘蔗可生食,也可榨汁饮用。

(7)卷心菜 卷心菜中维生素C和钙的含量非常丰富,并还含有锰、钼等多种矿物质,是人体生成酶、激素等不可或缺的原料。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具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8)芋头 芋头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营养非常丰富,滋补效果甚佳,对多种皮肤过敏症状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苦味佛餐,甜在心头

酸、甜、苦、辣、咸是人们较为敏感并能明辨的味感,其中酸、甜、辣、咸这四种味感在日常生活的各种食品当中都比较常见。而苦味食物相比之下就少很多,并且很多人对苦味的东西抱有反感、排斥的心理,不愿意甚至拒绝食用,除非迫不得已才皱着眉头,“非常痛苦”地吃上一点。

其实苦味食物具有非常独特的作用,其对于食欲不振、消化障碍、味觉下降等症状均可起到恢复治疗作用。并且如果与其他味道的食物进行的调配比较适宜的话,还能够使食品的风味更加丰富、独特。许多苦味佛餐,如莲子、莴苣、柚子、苦瓜、银杏等,不仅味美,而且具有解毒祛火的功效,广受人们喜爱。适当食用一些苦味佛餐,可调节生理机能,促进身体健康,使身心更加清明舒爽。

苦味佛餐中多含有不同成分的苦味物质,主要包括糖苷和可可碱、茶碱、咖啡碱等生物碱及不同食物中的香豆萜、皂角苷、莴苣苦素、苦瓜苷等萜类化合物等。

生物碱多为嘌呤类衍生物,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活跃兴奋程度,因此具有提神效果,并且还可利尿强心,促进消化,延缓衰老,提高人体整体免疫力,对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均有非常好的防治作用。而萜类化合物则具有消除口腔异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调节神经功能、利尿等作用,可明显缓解身心的疲劳乏累,降低体内的胆固醇含量,抵抗衰老,具有独特的保健效果。我们常说良药苦口,正是由于药中治病的有效成分多为苦味,因此苦味成为判断和衡量药效的民间标准。而苦味佛餐中的苦味物质与中药的功效基本相同,因此大多苦味佛餐都具有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具体来说,苦味物质能够将人体内的污染物和毒害物质清除出去,避免其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大大降低了致病的可能。并且苦味物质还能够提高心肌功能,增强血管弹性,对于由血压升高、动脉硬化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具有相当明显的防治效果。

因此,经常食用苦味佛餐对机体健康大有益处,并且与其他食物一起调制得当还可以改善味觉,所以苦味佛餐对人体实在是好处多多。

221佛餐法:佛餐在人间

佛家认为,饮食的荤素和多少,都与人的健康有直接联系。有些疾病,是由食荤引起的,可以通过吃佛餐得到预防和医治。同时,吃佛餐也不会影响人的脑力。

这一饮食观念,符合现代营养学的理论。世界健康组织建议,我们每天所需热量的4.5%取自蛋白质。小麦含有17%的蛋白质,米饭为8%,绿花椰菜则含有45%。人体所必需的营养,都可以从佛餐中获得。懂得搭配,不偏食,佛餐者就可以获得更均衡的营养。大脑细胞的养分主要是麸酸、维生素B及氧气等,食物中以谷类及豆类等含麸酸、维生素B最多;相比之下,肉类中的含量则微乎其微。所以,佛餐者能获得健全的脑力,不仅思维敏捷,而且与常人相比,智慧与判断力方面更有优势。像莎士比亚、牛顿、萧伯纳等,这些智者大都偏爱佛餐。

佛餐没有肉食的许多副作用,如大量食用肉类及动物脂肪食品,不仅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导致胃肠胆囊疾病,而且引起胆固醇增高,血粘度上升,引发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中风、肥胖、癌症等多种慢性疾病。但仍有很多人对至少食持有异议。这除了贪求肉食美味之原因外,主要是担心佛餐营养不够。其实,这种认识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佛餐者可以从他们的食物中获得平衡的营养成分,这可从长寿的佛家高僧每日食谱与现代佛餐者食谱的对比中得到印证。日本北法相宗管长清水寺总住持大西良庆在昭和五十八年(1983年)逝世,享年107岁。他几十年来一直坚持早上六点钟起床,吃很简单的东西。他的一日三餐是:早餐为梅干、腌大头菜、豆腐味噌汤、白粥两碗;午餐吃早餐剩下的,或是面条;晚餐则是豆腐汤、菠菜或其他青菜混合的白饭一碗。大西良庆总住持修行以来,没有吃过肉类食品。

美国加州大学药学博士郑慧文研究佛餐食谱,提出了“221佛餐法”,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卫生部、英国卫生部的认可、推广。“221佛餐法”即以二份五谷杂粮、二份蔬菜水果、一份豆类的比例搭配进餐。“221佛餐法”可以确保佛餐者摄取充足的养分,尤其是佛餐者容易忽略的蛋白质及糖类,都可以借此而调整。

总之,佛餐富于营养,清淡而易于消化,能够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佛餐者不会引起营养素的缺乏而致营养不良或身体虚弱。

佛家饮品——茶

吃茶是佛家僧人日常的生活方式之一,并被列入生活制度之中。由此可见,茶在佛家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佛家并非只是将茶作为一种单纯解决口渴的饮品,而且将其纳入参禅修法的一项内容。因此,茶对于佛家来说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意义。

在佛家茶道的发展过程中,僧人逐渐将饮茶从日常的习惯提升到茶艺,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程序,极具审美价值,并且最终升华至具有禅境意蕴的茶道,从而发展成为茶文化。佛家与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许多得道高僧不仅对于佛法、禅道有着高明见解,而且对于茶也有着独到、深入的研究。佛家僧人对名茶的发现、培植和研制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中国茶史贡献最大者,当数自佛家寺庙走出的茶学家陆羽,其被冠以“茶圣”之称,著有《茶经》一书,至今仍有很大的科学价值。

茶成为佛家僧人饮品的首选是有原因的,他们认为,“茶有三德”:一是茶有助于提神益思、克服倦意。坐禅时间过久甚至彻夜不眠时难免萌生困倦,影响修行,而通过饮茶就可提神驱困,有效保持神志清醒,以便更好地静坐敛心,从而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境界。持续坐禅会影响消化功能,容易导致消化不良等症状出现。饮茶可促进消化,生津化食,益于防治消化不良,此乃茶德之二。其三则可抑制性欲。寺院虽是清静之地,但毕竟还是处于红尘之中,尚存诱惑,修行不够的僧人难免魂不守舍,饮茶可助克制性欲,集中注意力。

这种参禅饮茶的方式不仅是僧人修行的风习,同时也是在家修持的居士们的课业之一。《雪庵清史》中对于居士清客的内容记载为“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等。并且佛家希望众弟子在饮茶中参透佛法,得到精神开释,追求解脱,从而得到开悟。茶道的核心内容和僧人饮茶的最高境界就是“禅茶一味”。佛教界中,一直就流传着“茶中有禅、茶禅一体、茶禅一味”的说法,参禅是品茶的最终目的,品茶则是参禅的重要前提。

茶不仅是佛家修行必备之物,同时还是寺院用于尊天敬地和礼拜佛祖的祭品。用茶以供奉佛祖、菩萨的方式称为“奠茶”。通常需选用最好的茶叶以行奠茶之事。茶除了帮助修行、礼敬佛祖之外,还可以联络僧众感情,接待访客。佛家茶道中包含了一套严格、庄重的饮茶礼仪。寺院法堂的左上角设有一鼓,按时敲击召集众僧饮茶说法,名为“茶鼓”;主持请众僧吃茶,称为“普茶”。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仪式和器具都冠以茶名,说明了茶于佛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和重要意义。许多寺院中都种植茶,收取茶叶为一饷香客,二以供佛,三留自用。

茶作为佛家重要的饮品之一,禅茶一体已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其对于佛法的研究、个人的修行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和作用。

佛家茶食是佛餐又一特点

从广义上讲,茶及喝茶时配佐的糕饼点心统称作茶食。而在饮食界,茶食的明确定义则是指用茶杂以其他可以食用的材料制作而成的茶莱肴、茶粥饭等含茶的食物。在我国古代,进行茶道时往往配有形状较小、制作精美、味道可口的茶点。因此可见,茶食在我国的历史也比较悠久。而佛家茶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茶食也得到了迅速而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