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常识1000问
20232600000010

第10章 原理(5)

帕累托研究发现,社会上的大部分财富被少数人占有了,而且这一部分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与这些人所拥有的财富数量,具有极不平衡的关系。帕累托还发现,这种不平衡的模式会重复出现,而且也是可以提前预测的。

于是,帕累托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归纳出一个简单而让人不可思议的结论:如果社会上20%的人占有社会80%的财富,那么可以推测,10%的人占有了65%的财富,而5%的人则占有了社会50%的财富。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让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结论:一般情况下,我们付出的80%的努力,也就是绝大部分的努力,都没有创造收益和效果,或者是没有直接创造收益和效果。而我们80%的收获却仅仅来源于20%的努力,其他80%的付出只带来20%的成果。

很明显,二八法则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即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收获、原因和结果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小部分的努力,可以获得大的收获;起关键作用的小部分,通常就能主宰整个组织的产出、盈亏和成败。

世界体系理论研究的是什么?

世界体系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有广泛影响的理论。它创造性地融合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多种学派,揭示了现代化的不可阻挡的全球发展的趋势。世界体系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沃勒斯坦和霍普金斯等。

沃勒斯坦采取了新的观察视角,他认为民族国家并不是近代以来社会变迁的基本单位,而是具有结构性经济联系和各种内在制度规定性的、一体化的现代世界体系才是考察16世纪以来社会变迁的唯一实体。现代世界体系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维度构成的复合体。经济体是整个世界体系的基本层面,是政治体和文化体存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你能简述一下古典贸易理论吗?

关于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与影响,最早是由英国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在劳动价值学说基础上,从生产成本方面提出的,其包括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与比较优势学说(comparative advantage)。这又被人们称为古典贸易理论。

从本质上讲,古典贸易理论是从生产技术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影响的。只不过,在古典生产函数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因此,生产技术差异就具体化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生产率差异就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起因。

三元悖论是说什么?

三元悖论(The Impossible Trinity),也称三难选择,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三元悖论原则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论断。但是,该理论是高度抽象的,只考虑了极端的情况,即完全的货币政策独立、完全的固定汇率和完全的资本自由流动,并没有论及中间情况。正如弗兰克尔指出的,“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为什么不可以在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两个目标的抉择中各放弃一半,从而实现一半的汇率稳定和一半的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不能不说是“三元悖论”理论在具体目标选择问题分析方面的局限。

“斯密定理”过时了吗?

斯密定理的具体含义是,只有当对某一产品或者服务的需求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增长到一定程度时,专业化的生产者才能实际出现和存在。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分工和专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反过来说,如果市场范围没有扩大到一定程度,即需求没有多到使专业生产者的剩余产品能够全部卖掉时,专业生产者不会实际存在。“通过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论断即被称为“斯密定理”。

概括来说,斯密定理就是市场规模限制劳动分工假说。它作为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核心,并没有随着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解体而消失,也并没有随着凯恩斯主义等形形色色新学派的出现而退出经济学舞台;相反,包括斯密定理在内的一些古典经济学理论仍然被现代经济学家广泛用来研究现代经济问题,得出了重要的理论成果,使一些古典经济学理论发出夺目的理论光彩。

公共选择理论怎么说?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

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和厂商(供给者);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需求者)和政治家、官员(供给者)。

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政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前一类行为是经济决策,后一类行为是政治决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主要是做出这两类决策。

该理论进一步认为,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是同一个人,没有理由认为同一个人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上会根据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动机进行活动,即在经济市场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在政治市场上则是利他主义的,自觉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同一个人在两种场合受不同的动机支配并追求不同的目标,是不可理解的,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这种政治经济截然对立的“善恶二元论”是不能成立的。

公共选择理论试图把人的行为的两个方面重新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式,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基本假设来统一分析人的行为的这两个方面,从而拆除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学和政治学这两个学科之间竖起的隔墙,创立使二者融为一体的新政治经济学体系。

何谓绝对成本论?

绝对成本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来的,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成本论”。绝对成本论是早期的分工贸易理论的理论内容之一。

绝对成本论认为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政府也不应当干涉,那就是自由贸易。自由贸易可使贸易双方的福利增加。但这里有个前提,即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每个国家只有生产自己最具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贸易活动,双方才能获利。至今,还有许多国家还把绝对成本论作为制定外贸政策的依据。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实际上是从推导中得出的。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之所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三个原因:一、分工使劳动专门化,提高了工人的熟练程度;二、分工可以省却工人从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免除因转换工序或工作而造成的损失;三、分工可以使工人因专门从事某项操作而容易改进工具和发明机器,从而使一个人能够完成许多人才能做的工作。

亚当?斯密以针的制造为例进行说明。针的制造共有18道工序,在没有分工的情况下,一名工人每天最多可以制造20枚,但有时可能一枚也造不出来。如果分工生产,则一天可以制造4800枚,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240倍。分工的原则是,人们各自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然后用自己的产品交换其所需要的产品,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各自的福利。

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工厂是这样,一个地区是这样,一个国家同样是这样。当分工越出国界时,分工就成了国际分工。亚当?斯密就是从这种简单的推导中得出了他那伟大的绝对成本论。这理论与看不见的手共同奠定了亚当?斯密作为伟大经济学家的地位。而这两大理论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理论。

轻重理论主要说的是什么?

轻重理论,是中国古代思想界根据市场商品货币的相对变化以及对物价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经济理论。《管子》书中的《轻重》16篇对此作了详细阐述。

《轻重》从封建国家的角度出发,重点考察了商品、货币和贸易等问题,提出了有余则轻不足则重、散轻聚重、藏重发轻等关于商品货币轻重的规律。在阐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商品之间的轻重规律时,认为货币、谷物和万物(指一般商品)之间,存在着轻重关系,具体表现在:丰年谷必贱,凶年谷必贵;货币的收放影响谷物的贵贱;币重则谷物或万物的价格贱,币轻则谷物或万物的价格贵。认为一般的轻重关系的变化大体上都表现为价格的变动;主张封建国家运用货币的收放影响谷物贵贱。进而调节一般商品和货币的关系,平定物价,打击富商的兼并活动,扩充国家财政收入。这一理论在后世常为学者们所引用。

抑兼并是指什么?

抑兼并,即中国历史上抑制大地主或商人资本对小私有者的土地和其他财产的兼并活动的一种经济主张。“兼并”一词最早见于《管子·山国轨》。《汉书·食货志下》进一步提出:“所以齐众庶,抑兼并也”。

战国以来,随着地主阶级和商人资本的成长,兼并之风盛行,危及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于是代表农民大众利益和维护封建统治阶级长远利益的思想家,就提出了抑兼并的思想。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晁错、董仲舒、王安石等。特别是王安石。他把抑兼并作为经济改革的核心内容。

“官山海”是什么意思?

官山海,亦称“管山海”,系指封建国家管制盐、铁等自然资源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山海是盐铁的主要产地。最早出现这一称谓的是《管子·海王》:“唯官山海为可耳”,主张用盐铁官营的办法增加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盐铁论·贫富》中指出:“食湖池,管山海。”官山海在封建经济发展的初期对于打击商人资本的活动,巩固地主阶级的政权起过积极作用。但到封建经济发展的中后期。限制了自由工商业的发展,对中国的自由资本主义萌芽起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何谓子母相权论?

子母相权论是中国古代关于货币流通的理论。由春秋时期周景王的卿士单旗最早提出。他认为,铸币份量的轻重要适合流通的儒要。如果商品涨价,使铸币份量减轻,购买力下降,不适合流通需要,便需要铸造份量较重的铸币;反之,则需要铸造份量较轻的铸币。两种铸币按其轻重维持一定的比价,同时在市场上流通,这就叫“母权子”或“子权母”。不过子母相权的含义随货币制度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春秋时的铸币是铜币,“子母相权”指同一种金属铸币的不同重量之间的关系;唐代以后,“子母相权一发展为“虚实相权”即足值货币与不足值货币的关系;宋代后出现纸币,白银进入流通,“子母相权”指两种不同币材的货币或金属货币与纸币之间的关系;在近代,有人将“子母相权”运用于主币和辅币的关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