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经济学故事(超值金版)
20235600000003

第3章 开启你的经济学之旅(3)

猎人又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这个办法果然奏效,猎狗们纷纷去追兔子,因为谁都想捕到更多猎物。

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发现猎狗们捉的都是小兔子。猎人问猎狗是怎么一回事。猎狗们说:“反正捉小兔子与大兔子所得的奖励是一样的,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去捉那些大的呢?”

猎人决定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的方法,按照重量来决定其在一段时间内的待遇。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

不久,新问题又出现了,猎狗抓的兔子又少了很多,而且越有经验的猎狗,捉兔子的数量下降得就越厉害。于是猎人又去问猎狗们。

猎狗们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您,但是我们会变老,当我们捉不到兔子的时候,您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

猎人经过一番思考后,分析与汇总了所有猎狗捉到兔子的数量与重量,规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后,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顿饭也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骨头。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去做。

一段时间过后,终于有一些猎狗做到了。其中有一只猎狗说:“我们这么努力,只得到几根骨头,而我们捉的猎物远远超过了这几根骨头,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捉兔子呢?”

于是,有些猎狗离开了猎人,自己捉兔子去了。猎人意识到猎狗正在流失,于是猎人又进行了改革,使得每条猎狗除基本骨头外,可获得其所猎兔肉总量的n%,而且随着服务时间加长,贡献变大,该比例还可递增,并有权分享猎人总兔肉的m%。这样,出走的猎狗们纷纷强烈要求重归猎狗队伍。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是承认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也就是说,人们行为的目标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人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与人合作和分裂的过程,但无论分合,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然而,一个好的激励制度可以有效满足个人利益需求,激发团体组织成员的无限工作动力。猎人对猎狗的有效管理就在于猎人对激励效应的有效运用上。

一般来说,在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激励水平的高低将决定其工作成绩的大小。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是有效提高激励水平的一大法宝。激励机制是否产生了影响,取决于激励方法是否能满足个人的需要。主要的激励包括如下几种:

一是物质激励。通过满足个人利益的需求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只对成绩突出者予以奖赏,如果见者有份,既助长了落后者的懒惰,又伤害了优秀者的努力动机,从而失去了激励意义。

二是精神激励。通过满足个人的自尊、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较高层次上调动个人的工作积极性。精神激励主要有目标激励、荣誉激励、感情激励、信任激励、尊重激励。

三是任务激励。让个人肩负起与其才能相适应的重任,由社会提供个人获得成就和发展的机会,满足其事业心与成就感。

四是数据激励。明显的数据对人产生明显的印象,激发强烈的干劲。数据激励,就是把各人的行为结果用数字对比的形式反映出来,以激励上进,鞭策后进。

五是强化激励。对良好行为给予肯定,即正强化,使之能继续保持;对不良行为给予否定与惩罚,即负强化,使之能记住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济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做到了。这时,都想捕到更多猎物。这样在一个组织中,引入激励机制都是必不可少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团队业绩,达到“双赢”的目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控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行为出现,可以使得工作中更有生机和效率。

【知识链接】

激励阻碍因素

(1)组织成员价值观的多元化。

(2)同一价值观的人认识和分析问题的差异。

(3)同一事件对组织成员的产生的振动不一样。

杨振宁为什么选择理论物理——比较优势

杨振宁曾在芝加哥大学做实验物理的研究,然而他的研究工作并不太顺利。虽然师长们对他的见识非常欣赏,但缺乏动手能力成了杨振宁的死穴。他自幼便是左撇子,好不容易才被母亲纠正过来。关于他的笨手笨脚有个笑话:

杨振宁小时候曾用泥捏了一只鸡,拿给父母看,杨武之夫妇为了鼓励他,夸奖说:“这个藕做得真不错哦!”而在芝加哥大学,“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的笑话,更是一直流传至今。后来,在导师特勒的建议下,他转攻理论物理学。1957年,因和李政道合作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最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比较优势的意思是说生产一种物品机会成本较少的生产者在生产这种物品中有比较优势。对于杨振宁而言,实验物理并不是他的强项,研究理论物理才具有比较优势。杨振宁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经济学上,比较优势主要是用来衡量两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除非两个人有相同的机会成本,否则一个人就会在一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而另一个人将在另一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

只要两个人有不同的机会成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以低于自己生产时的机会成本的价格得到一种物品,而从贸易中获益。这些利益的产生是由于每个人集中于他机会成本低的活动。 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的差别产生了交易(交换)的好处。每个人都知道,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付出的代价比自己独自生产时的费用小,就永远不要自己独自生产。例如,裁缝不想制作他自己的鞋子,而向鞋匠购买。鞋匠不想制作他自己的衣服,而雇裁缝制作。

正是各生产单位对资源的占有、分配和利用等情况的差别,造成了比较优势的产生。而比较优势的差别直接导致了社会分工和贸易的产生。这种专业化的结果是,当每个人都能够专门地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时,生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率,从而整个社会可创造物质财富总量与其整体经济福利便会有所增加。专业化所带来的总产量增量,就是贸易的好处。那么,贸易的进行,也就由此变得顺理成章。

【知识链接】

比较优势理论的来源

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用石头也可以买东西——货币

在太平洋某些岛屿和若干非洲民族中,以一种贝壳——“加马里”货币来交税。再如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居民普遍养狗,所以就以狗牙做货币,一颗狗牙大约可买100个椰子,而娶一位新娘,必须给她几百颗狗牙做礼金!近年来有些贪婪的骗子向美拉尼西亚运入大量狗牙,用以骗取土著居民的各种有用物资,因此曾一度造成了“通货膨胀”。

最令人感到奇怪而有趣的,也许是太平洋加罗林群岛中的雅浦岛居民的石头货币了。那里每一枚货币叫做“一分”, 但这样的“一分”,绝不可以携带在身上。因为它是一个“庞然大物”,是一个圆形石头,中心还有一个圆窟窿。按照当地人的规定,“分”的体积和直径越大,价值就越高。因此有的价值高的“分”的直径大到5米。这种货币是用石灰岩的矿物——文石刻成的,但雅浦岛上没有文石,当地人要远到几百里外的帕拉乌岛把大石打下,装在木筏上运回。单是海上那惊险的航程,就要历时几个星期。

巨大的石头货币,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不怕盗窃,不怕火烧水浸,经久耐磨,缺点是不易搬运,携带不便。在当地的交易市场上,买主必须要把货主带到石头货币旁边察看成色,然后讲价。

由于石头货币不易搬运,人们卖掉货物换来的货币,只好打上印戳,让它留在原地,作为自己的一笔“不动产”,无论如何这都是自己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