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经济学故事(超值金版)
20235600000052

第52章 认识身边的“钱柜”(3)

通过上述事例可以看出挤兑是银行的致命“软肋”。当发生挤兑现象时,银行就会面临巨大的支付压力。在信用危机的影响下,存款人和银行券持有人争相向银行和银行券发行银行提取现金和兑换现金的一种经济现象,就叫做挤兑。

当存款户出现不寻常的大量提兑存款的现象,而银行现金准备及流动性资产变现资金不够支应客户提兑时,就势必要将其可变现的低流动性资产折价求现,因而承受巨额的变现损失。这种现象是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信用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

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挤兑现象,那时成群结队的人蜂拥至银行,希望将手中的存折和银行券换成现金。而近几年,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的Countrywide和Indy Mac银行,英国的北石银行和印度的ICICI银行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了挤兑现象。

引起挤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银行券持有人或存款人对发行银行的信用产生动摇,纷纷撤回存款;二是由于银行券贬值,银行券持有人不得不赶快把银行券抛出,以防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它往往是伴随着普遍提取存款的现象发生的,并进一步形成金融风潮。历史上,挤兑风潮通常是伴随着信用危机而爆发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信用危机一般是伴随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产生的。当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爆发时,大量商品滞销,商品价格急剧下降,生产停滞,市场萎缩,信用就会急剧收缩。这时,债权债务的连锁关系发生中断 ,整个信用关系就会遭到破坏,从而出现信用危机。

不仅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引起了周期性的信用危机,而且信用危机也加深了生产过剩危机。另外,由战争、政变、灾荒等原因也会引起信用危机。例如,1839年英国出现的信用危机就是由农业歉收引起的。

银行存款市场信息不对称也是引发信用危机的一个原因。每一个银行都知道自身的情况,但存款人却并不了解。当一家银行倒闭时,其他存款人担心自己存款的银行也有可能遇到同样的困难。为了得到自己的所有存款,行动的越早越好,于是对自己存款的银行发动挤兑。因此,挤兑很容易引发整个银行体系的危机,恐慌会像传染病那样迅速扩散,从而感染到其他银行。

【知识链接】

信用危机

是指信用过度扩张,引发通货膨胀和经济动荡,进而影响信用体系的信誉,导致其各环节发生崩溃的现象。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企业因资金周转不灵难以偿还债务,导致信用崩溃。

可怕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银行危机

1930年,美国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银行大危机。股市开始大幅下跌,直至彻底崩溃,人们积累起来的财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几乎完全蒸发。

当时,美国很多商业银行把大量的资金投入证券市场,股市的暴跌给他们带来了巨额亏损,市场上关于某银行即将破产的流言四处传播,恐慌的储户希望赶在银行破产之前把钱取出来,很多商业银行立刻陷入挤兑危机。人们一心想着把钱取到手才算安心。挤兑令更多银行被迫关门停业,很多财务健康的银行也惨遭横祸。

1930年美国有1350家银行倒闭,1931年有2300家银行倒闭;1932年有1450多家银行倒闭,1933年情况恶化到了极点,公众对银行彻底失去信心,银行倒闭风潮加速进行,这一年共有4000余家银行倒闭,有许多州宣布银行停业。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并立即宣布全国银行停业。

最糟糕的是,在挤兑的压力下,整个社会似乎陷入了毫无希望的恶性循环之中。大危机期间,美国先后有9800家银行破产,而企业破产竞超过14万家。

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可以看出,银行业是整个经济的核心体系,银行危机具有传染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一旦发生银行倒闭事件,如处理不好,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甚至引发整个银行业的危机,而银行业的崩溃又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危机。

之所以会引发银行危机,往往是商业银行的支付困难,即资产流动性缺乏,而不是资不抵债。只要银行能够保持资产充分的流动性,就可能在资不抵债、技术上处于破产而实际上并未破产的状态下维持其存续和运营。

银行业是金融业的主体,在一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关系到广大的民众。因此,银行业危机的影响之大也非一般行业危机可比,它可能会波及到一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必须从多方面防范银行危机:

(1)第一道防线:预防性监管——防患于未然。预防性监管主要包括:市场准入管理、资本充足要求、清偿能力管制、业务领域限制。

(2)第二道防线:存款保险制度——危机“传染”的“防火墙”。存款保险制度为储户的存款提供保险,一旦危机发生,可以保证一定数额的存款不受损失。

(3)第三道防线:紧急援助——“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即使有了前两道防线,也仍然难以保证银行体系的绝对安全,这就需要中央银行在危难时刻实施紧急援助,力挽狂澜,这也是最后一道防线。每当银行出现危机时,只要不是病人膏盲,中央银行一般会通过特别贷款等措施向这家银行提供紧急援助,以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知识链接】

多米诺骨牌效应

指在一个存在内部联系的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多米诺骨牌效应告诉我们:一个最小的力量能够引起的或许只是察觉不到的渐变,但是它所引发的却可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认识华尔街的分量——资本市场

大约在1600年,荷兰的海运业非常的繁荣。到了17世纪,荷兰的船队把别国市场上缺少的东西运过去,再把本国市场缺少的东西运回来,这其中的利润是十分可观的。

无论利润有多么可观,那些出没无常的狂风巨浪即给远航的贸易带来无法回避的巨大风险。一旦船只出事,不光是货物化为泡影,甚至连水手的性命都保不住了。

远航带来的超额利润是所有人都希望得到的,而所必须承担的巨大风险又是所有人无法逃避的,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既能够获得足够的利润又能够把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呢?于是,股份制的公司、股票以及股票市场就在人们这种分散投资的需求中诞生了。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它发行了当时价值650万荷兰盾的股票,它在荷兰的6个海港城市设立了办事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当然就是阿姆斯特丹了,在这里发行的股票数量占总数的50%以上。当时,几乎每一个荷兰人都去购买这家公司的股票,甚至包括阿姆斯特丹市市长的佣人。

这就是早期的资本市场。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资本市场的规模已经扩大到了全球视野,资本市场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估计是17世纪的荷兰人所不曾想到的。

资本市场,也称“长期金融市场”“长期资金市场”。期限在一年以上各种资金借贷和证券交易的场所。资本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是一年以上的长期证券。因为在长期金融活动中,涉及资金期限长、风险大,具有长期较稳定收入,类似于资本投入,故称之为资本市场。

与货币市场相比,资本市场特点主要有:

(1)融资期限长。至少在1年以上,也可以长达几十年,甚至无到期日。

(2)流动性相对较差。在资本市场上筹集到的资金多用于解决中长期融资需求,故流动性和变现性相对较弱。

(3)风险大而收益较高。由于融资期限较长,发生重大变故的可能性也大,市场价格容易波动,投资者需承受较大风险。同时,作为对风险的报酬,其收益也较高。

在资本市场上,资金供应者主要是储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各种基金和个人投资者;而资金需求方主要是企业、社会团体、政府机构等。其交易对象主要是中长期信用工具,如股票、债券等。美国的华尔街就是一个资本市场的集结地。

这里集中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政府和市办的证券交易商、信托公司、联邦储备银行、各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美国洛克菲勒、摩根等大财团开设的银行、保险、铁路、航运、采矿、制造业等大公司的总管理处,成为美国和世界的金融、证券交易的中心,一般常把华尔街作为垄断资本的代名词。

华尔街早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条街,一个区域了,而是世界金融中心的代名词。这条街平均每天资本的流通量是2000亿美元,这里是全球资本市场最核心最活跃的地方。如果要认识资本市场的份量,可以在华尔街跳动的数字和喧嚣的声音中去感受。

【知识链接】

垄断资本

指垄断某种或某些商品的生产和市场,规定商品的垄断价格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资本,是帝国主义阶段的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形式。

风云变幻的“大舞台”——证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