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琳引申《汉书·艺文志》所言,进一步指出,儒、道二流只是归纳于“九流”之中,然而佛教教义旷达广被,不仅囊括九流,更是直达众生的烦恼生死之源。法琳还仿《汉书·艺文志》判别九流的做法,将佛教判为“九篆”:真诠、权旨、戒品、禅门、咒术、论部、注解、章疏、传记。所谓“真诠”,即是佛经“十二部”中“方广”的中心,尽将世间真理统归其中,比如《华严》、《涅槃》、《法华》、《般若》等经;“权旨”即是佛陀为教化众生的方便之说,比如“十二部”中的“譬喻、本事、本生”以及《阿含》等经;“戒品”则是佛教徒立身处事、求证菩提的轨范,比如天竺流行的《五部律》、中国传习的《四部律》等;“禅门”是佛教戒、定、慧三学的修心之纪,可以启发人们的智慧:“咒术”可以消除众生的罪业,达到摧邪立正的作用;“论部”则是佛教徒解读经文的作品,有助于综合、系统地了解佛法义理与修行次第,比如《发智》、《婆沙》、《成实》、《毗昙》等小乘论典,以及《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大乘论典;“注解”是针对经典原文,只加注释,不做引申,比如道生、僧肇的《净名维摩诘经注》等;“章疏”则有举网提纲、拾遗补阙的作用,比如道凭、僧敷的《大品注》,觉爱、宝亮的《涅槃疏》等;“传记”是对佛教历史人物详尽的叙述,比如慧皎的《高僧传》等等。法琳的这种判教,只是针对“九流”而作,并未将佛教义理进行系统的剖析,所以对于后人研究判教学说的影响不大。但是,若将其用在此处,与儒、道二教相比,则尽显佛教义理的博大精深。
文中,法琳叙述了《般若经》的护国功德,指出佛教教义对于维护国家秩序的功能,以及国君弘扬佛法的效益;并且还将儒家“五常”与佛教“三归、五戒、十善、六斋”的功德进行比较,指出学习佛法、奉承教义与儒家礼教并无违背,足可以“立身辅化、匡国保家”;进而辩证道教所依据的经典多为三张(张凌、张仿、张鲁)以下之作,指出道经中所叙仙界结构是仿自“周官秦汉之制”;又假设“儒生”与“通人”、“开士”之间的辩论和问答,指出《道德经》与佛法的异同,并提出“易有六十四卦,道止当谦一卦”,应判道教归于儒流。
第二,《十代奉佛篇》。如果能让佛教在中国得以广泛的传播,自然离不开统治阶级的支持,然而往往会有道士以“崇佛于帝主无益”的观点来抨击佛教,以扩大道教的发展空间。傅奕曾作《高识传》,集魏、晋以来驳斥佛教者的言论事迹,列举了排佛人物共二十五人,制造“身负治道的王臣既多排佛,则佛教岂有益治道”的逻辑。此一篇中,法琳借“儒生”与“开士”之间的问答,列举了晋、宋、齐、梁、陈、元魏、高齐、周、隋、唐十代敬信佛法的帝王将相、三公宰辅、学士通儒等建寺、度僧、译经、得福的事迹数百例,以驳斥佛法无益说,远远超过了傅奕《高识传》中列举的数量。《十代奉佛篇》所举人物,有晋代帝王十人,信士、通儒、王公、宰辅等六十余人;宋代帝王三人,信士等十余人;齐代帝王三人,信士等五人;梁代帝王五人,信士等三十余人;陈代帝王三人,信士等二十余人;元魏帝王十二人,信士等五十余人;高齐帝王三人,信士等十余人:周代帝王五人,信士等三十余人;隋代帝王二人,信士等三十余人。除此之外,文中还详细记载了各个朝代寺院、僧尼、译经的数量,以及贞观四年之前唐高祖与唐太宗二人的弘佛事迹,为后人了解各个时期佛教概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法琳所引用的这些史料,主要是通过参考杜如晦的藏书而来,不仅被道宣的《释迦方志》和道世的《法苑珠林》所转载,而且也被后世的许多佛教史籍所征引。由于有关这些历史故实的书籍已经大部分佚失,使得《十代奉佛篇》对于后人研究佛教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价值,足可与《洛阳伽蓝记》媲美。
文中还收录了法琳的《宝星陀罗尼经序》和《般若灯论序》,记载了贞观三年三月至贞观四年四月,梵僧波频三藏于大兴善寺翻译佛经十卷十三品,并由慧乘证义,玄谟译语,慧明、法琳执笔审校的史实。同时还收录了法琳于武德元年仲春月上呈的《太极殿行道设千僧斋颂》和贞观四年上呈的《皇帝绣像颂》。这些记载对于我们了解法琳的事迹,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太极殿行道设千僧斋颂
缅寻旷古,逖听元皇,时因作训,用智垂芳。
祈恩望秩,报德蒸尝,唯崇小祀,焉间大方。
未宏三教,但佩九章,膺期拨乱,粤我圣唐。
明达因果,端拱文昌,化侔十号,仁深百王。
律中仲月,时登少阳,下怜蠢蠢,上答苍苍。
式陈金阙,爰开道场,日宫照曜,星台焜煌。
空悬珠影,焰动轮光,云披玉宇,烟散名香。
供疑飞下,声含凤锵,麒麟表瑞,甘露呈祥。
功随劫远,德共天长,恩沾有际,泽被无疆。
命同元始,体类金刚,鸿基永永,降福穰穰。
皇帝绣像颂
缅以八树韬光,两河晦迹,匿王恋仰,铸锻而泻全身;迦帝翘诚,镕金而图具相,洎乎青精南度,白马东翻,像教都兴,灵仪遍踌,于是俨神姿以登私井,屈圣体而施明珠,光烈张桥,色流沪渎,示佩日于汉后,感挥毫于晋君,或顾步而蹑万山,乍徘徊而游梦渚。祯祥嘉瑞,兆自由来,未有刺缕图真,援空范状,我大唐皇帝,曩植四弘,夙资五德,神功迈于轩昊,至治美于成康,仁熏上玄,力侔大道。庆云垂彩,金镜含七曜之晖;瑞鸟呈祥,玉烛和四时之气,素发文身之长,俱请命于王庭;穿胸儋耳之酋,共献琛于魏阙,加以留心八正,笃意五乘,广运檀那,聿修净业,永言善逝,冥漠何追,爰敕上宫,式摹遗景,奉造释迦绣像一帧,并菩萨圣僧、金刚师子,备摛仙藻,殚诸神变,六文杂沓,五色相宣,写满月于双针,托修杨于素手。妍逾蜀锦,丽越燕缇,纷纶含七映之光,布护列九华之彩,日轮吐焰,蔼周客之丝:莲目凝辉,发秦姬之线,杨侯百里之珠,惭斯百福:子羽千金之璧,愧彼千轮,华盖陆离,看疑踊出;云衣摇曳,望似飞来,何但思极回肠,抑亦巧穷玄妙,以今岁在庚寅,月居太簇,三元启侯之节,四始交泰之辰,乃降纶言于胜光伽蓝,设斋庆像,四十九僧,三七行道,大秦红粟,备香积之餐;周穆金膏,陈梵王之供,四等福田,生生具足:六因善报,世世庄严,劫石碎而宝历长存,芥城空而皇基永固,不胜庆悦,轻乃颂云:
于铄上帝,天策我君,乃神乃圣,允武允丈。
就之如日,望之如云,祯符辉焕,美气氛氩。
光宅天下,攸序彝伦,体道回向,式建福田。
针裁赤果,缕制青莲。文含绮烂,彩夺霞然。
华疑迥发,盖似空悬,方诸踊地,迈彼腾天。
岁在提格,时旅青阳,奉遵徽命,爰崇道场。
十科星聚,八座霞张,风回雅梵,殿郁名香。
鸿基盛业,永永无疆。
第三,《佛道先后篇》。西晋道士王浮曾作《老子化胡经》,依据《史记·老子传》中“老子西出关,不知所终”的话语加以生发,捏造了老子入天竺变化为佛陀,创立佛教,教化胡人佛法的故事。后来,每每有道士举此《老子化胡经》,称道先佛后,以贬低佛教,从而抬高自己的地位。在《佛道先后篇》中,法琳继续借“儒生”与“开士”之间的问答,对这一问题加以详尽的论证。法琳首先声明:“智慧周遍的人,称之为圣人;圣人的教化不可测量,称之为神通。而圣人智慧的远近与教化的始终,是我们这些凡人无法穷究的。然而,非要因文解意,论证佛道先后的话,也并非仅仅如个别道士所言。”法琳继而援引佛道两家的典籍与历史文献,辨证了释迦与老子出生的先后,称“老在佛后隔十二王”,并明确指出《老子化胡经》乃是西晋道士王浮依《西域传》伪造而来。
第四,《释李师资篇》。武德七年,由唐高祖举行的三教论议中,道士潘诞曾奏言:“悉达太子不能得佛,六年求道方得成佛。是则道能生佛,佛由道成。道是佛之父师,佛乃道之子弟。”针对潘诞这种强词夺理的一席话,法琳指出:悉达太子所求的“无上正真之道”,与道家所说的“道德”不同。从古至今,讨论“道”的人很多,虽有“六书、七籍、三传、九流”等等的经典和论著,却都是师宗于《周易》。案《周易》所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即是“理、通、和、同”的意思。又案东晋殷仲文所说:“德者得也,道者由也。言得孝在心,故谓之德;由之而成,故谓之道。是以孝为德本。”东汉王充所著《论衡》中说:“立身之谓德,成名之谓道。”所谓“道德”的解释大概如上。而悉达多太子所求证之“佛道”,则是“妙色无形,理融真际;大音无说,体寂虚宗”,与道家所说虽有渊源,却并非一如。道士潘诞不明佛理,生搬硬套,正如夏天的虫子谈论寒冰的属性一样,如此的妄加揣测,不但毫无功德,而且获罪非浅。
接下来,法琳罗列了潘诞的五种罪过,即是:“妄奏轩陛,轻触天威,理合推绳,其罪一也;眯目朝廷,疑误信心,变正为邪,其罪二也:以无上大师,求域中小道,违彼经教,其罪三也;长未来之谤黩,党见在之邪朋,自误误人,其罪四也;既负誷圣之愆,必入无间之狱,尘劫受苦,其罪五也。”
除此之外,法琳还依据佛典讲述了佛陀为破外道邪见,权现六年苦行的事迹以驳斥潘诞的妄言,以正视听。并援引《元皇历》、《三洞经》、《西升经》、《化胡经》、《关令传》以及《佛说空寂所问经》、《天地经》、《须那经》中种种老子敬佛为师的事迹来证明佛为道师。比如,《三洞经》云:“佛是道父。”《老子西升经》云:“天下大术,佛最第一。”许多道教经典中亦称佛为“大道、太上、自然、正真、太极、无上”,这些词语均是道教中最极尊贵的称谓,老子对佛陀的敬重于此可见一斑。值得一提的是,法琳所引用的这些经典,多为道教所尊,则更加具备了说理性。
第五,《十喻篇》。卷六中的《十喻篇》与《九箴篇》正是为回应道士李仲卿的《十异》与《九迷》而作。在《十异九迷论》中,李仲卿从老子与释迦降生的先后与方式、弘法的范围与时间、教化的义理与学说,乃至相貌、服饰等等的因素来判定道教与佛教的不同之处,从而提出了“从生左右异一,教门生灭异二,方位东西异三,适化华夷异四,禀生天寿异五,从生前后异六,迁神返寂异七,贤圣相好异八,中表威仪异九,设规逆顺异十”的论点,其目的无非是鼓吹“道尊佛卑”的观点,所设论据依然没有跳出“夷夏之辨”与“纲常伦理”的樊笼。法琳假设“开士”之言,继续援引道家典籍与历史故实予以反驳,并别立“十喻”以答“十异”:一,从生有胜劣;二,立教有浅深;三,德位有高卑;四,化缘有广狭;五,寿夭有延促;六,化迹有先后;七,迁谢有显晦;八,相好有少多;九,威仪有同异;十,法门有顿渐。
第六,《九箴篇》。李仲卿提出了信仰佛教的九种疑惑,称之为“九迷”,多是依据佛教义理加以生发,也正是当时社会人们对于佛教信仰种种疑惑的总结,比如,佛法的感应、僧众的行持以及梵本的汉译等等。对此,法琳举“九箴”作答:一,周世无机;二,建造像塔:三,威仪器服;四,弃耕分卫;五,教为治本;六,忠孝靡违;七,三宝无翻;八,异方同制;九,老身非佛。除作“九箴”之外,法琳同时列举了道教信仰的疑惑,称之为“十盲”。由于法琳的旁征博引、论理清晰,使得李仲卿的论点无立足之处,加之此文的广泛流通,更使许多人对于佛教信仰的疑虑得以消除。
东汉五斗米道的创立者张陵曾作《老子道德经想尔注》,为现存《老子五千文》最早的注解,清末于敦煌莫高窟发现六朝写本《老子道德经想尔注》残卷。缺首章注。而在《九箴篇》第四箴中,法琳引有张陵此章释文,可以补佚。
第七,《气为道本篇》,法琳假设“考古通人”与“占衡君子”之间的问答,来辨明当时道教的信仰依据。
首先,通过《周礼》、《尚书》、《禹贡》等史书的记载,指出道教《大霄隐书》、《无上真书》、《神仙五岳图》、《灵书经》、《太上洞玄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等经典中的谬误之处,以印证北周甄鸾《笑道论》中揭露道教虚伪矛盾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