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小品
20315500000032

第32章 谈谚语

[英国]林德。

一位读者曾来信垂询,“两头点烛”这个成语典出何处。他的原话是,“难道有哪种蜡烛它的两头都有捻儿可点吗?如果是这样,”他的结论是,“那蜡烛的中间部分只可能是弯的。”

我对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倒也不以为怪。我自己就从不明白何以这格言要禁止一般人们去两头点烛,因为世上大概唯有那勤奋与耐心都调异寻常的特殊人物或许有本领将一支蜡烛两头来点。甚至即使这种人物在点过一次之后怕也未必想再来二回。

不过,显而易见,这句谚语作者的原意也无非是要说,如果一个人夜里已经睡得过迟,他第二天早上就不该再起得太早。但麻烦的是,就连那专家们也弄不准是谁才算点对了那该点的那头!是那晚睡者,还是那早起者。但是常识似乎已经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即那善用蜡烛的人一般只指那晚睡者。

但是与这位来函者不同,我们大多数人在接受一般成语时恐怕很少肯动脑筋。当我们听说“一针及时,省去九针”时,我们连想也不曾想过,对于这样一句包含有明确数字的话我们还需要索求什么证据,或者对这话的精确性有无科学实验的根据,需要进行什么查询。如果真的作了实验,我将毫不奇怪,这个谚语制作者的计算原来也只会是一无是处。

最足以证明我们在接受谚语上往往有着很大的盲目性与迷信成分的一件极其简单的事实便是,今天一位政治家仍然可以当着人们大讲“一鸟在握胜似二鸟在林”,而不致受到在场者的任何质询。然而在场的任何一位男女听众都很有可能感觉到,情形恐怕刚好相反,倒是林中的一只鸟要胜过手中的两只!二十只乃至二百只,当然卖鸟的贩子不会这么认为。

细想在人类的知识文明尚远逊于今日的时代,这句格言一度也不无道理,但是到了人们已文明到懂得去通过什么鸟类保护法的今天,我们便很有必要来对我们的陈旧谚语进行一番刷新,以便使之赶上时代。在其他各个领域中,那种“真理必须重新表述,以期与现代发现与发展相协调”的呼声早已洋洋乎盈耳。惟独在谚语方面,现代主义还不见其放手对之大加改制。正当汽车已经大大流行的今天,我们一旦想起问题来还是往往脱不出那骆驼时代的谚语框框,于是,如果你让它(骆驼)一因其,它就会要你让它一艾尔。但是一名汽车司机如果要起来就绝不止这点数目。

何以一些谚语在许多政界人士的言论文章之中竟仍是这样泛滥成灾不受制止,实在令人感到不可理解。尖刻的人对其中的种种乖谬不当之处早已不止一次痛予指斥。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再重弹那“一色之鸟聚在一起”的谚语,当我们已明明知道那鸥鸲的巢中连它自己的生父也不能相容?再比如,有这么一句谚语叫“照管好你的便士,你的英镑也就会自己照管好它自己。”我就认得一位先生,由于对这条糟糕谚语迷信过深,平日对他自己的便士真是照管得无微不至,因而连坐公共汽车的钱也舍不得花,但是他的全部英镑却在证券交易所上不翼而飞。谚语的辩护者们也许会反驳说,这就恰恰足以证明“便士上聪明,英镑上糊涂”那句真理的颠扑不破。但是试问如果我们的整套整套格言箴语都是这类互相矛盾低牾的东西,于是这句不合,便引那句,正的不行,便来反的,这一切又将成何体统?

以上种种已足够说明,在谚语方面,我们确实已到了非成立个正式机构不可的时候了,以便对这些谚语的来历真伪等进行一番认真审查,必要时甚至可以禁绝一批,以防谬种流传,毒害真理。也许今天谚语的危害已远不如过去之甚,因为据我听说,用笔记簿抄录格言的事在目前学校里已不很普遍。但是这种作法对我自己幼时的不利影响我却是颇有体会的。由于我自己曾将“谨慎为勇敢之本”誊录过多次,因而也就对这话深信不疑。在这之前,我头脑中颇曾有过去追回一匹逃马等诸如此类的冒失想法。但是自这句格言的毒害深入到我的血液之后,我虽然后来真的遇到了一匹逃马在街上狂奔,这时我也只是谨慎地躲在一旁了事,而让它轻易跑掉。

谚语这类东西往往是这样,如果你只信它一半,倒也不是一件坏事,如能全信,那它也只能是些空泛之谈,如果连这也不是,那就越发真实性不大了。

(高健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