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交际与口才
2032200000001

第1章 好口才让你受益一生(1)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在军事战争中,双方力量的强弱当然是不可忽视的条件,但在很多情况下,并非强大的一方就能取胜。善于用兵的将帅,可以兵不血刃就能取胜,孙子把这种行为称为“谋攻”,即所谓“上兵伐谋”。

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典故叫“烛之武退秦师”,讲的是秦晋联军要攻打郑国了,使得郑国的文臣武将均一筹莫展,武将不敢出征,文臣没有计谋,最后郑王不得不请烛之武老将亲自出马,去秦国一趟。烛之武受命于危难之间,到了秦军那里,找到了秦军的统帅。他对秦军统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真意切,痛陈唇亡齿寒的利和弊,最后终于说服了秦国统帅,让其下令秦国大军立刻撤军不再攻打郑国,并且留下了两员大将,协助保卫郑国。晋国一看无可奈何,只好撤军。

不费一兵一卒,一个烛之武就能把强大的秦军说退了。这是什么样的威力呢?当然是会说话的威力!

又如三国时代的“诸葛亮舌战群儒”。诸葛亮凭借自己能言善辩的口才,在出使东吴时,建立了联吴抗曹的统一战线,最后致使号称“八十万大军”的曹兵,几乎全部葬身滔滔长江之中。这是什么样的威力?还是会说话的威力!假如刘备不让诸葛亮去,而让张飞去,后果又会怎么样呢?

孙子说:“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戠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他认为,不战而使敌人屈服,这是最高超的谋略。而高超的说话水平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正如刘勰所说:“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会说话,代表着一种实力

从“人之初”就开始互相交往,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换、行为交往、语言交流、感情交融,大多是通过谈话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会说话,代表着一种个人的实力,尤其是在当今社会。

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者汤姆士曾指出:“会说话能使人显赫,鹤立鸡群。那些能言善辩的人,往往受人尊敬,受人爱戴,得人拥护。它使一个人的才学充分拓展,熠熠生辉,事半功倍,业绩卓着。”他甚至断言:“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富兰克林说:“说话和事业的进步有很大的关系,你如出言不慎,你如跟别人争辩,那么你将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同情、同别人的合作、别人给予的动力。”

他的论断毋庸置疑,古今中外因为不会说话而导致杀头或是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同样因为会说话,从而功成名就、流芳千古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

当今社会,更需要我们善于通过语言来与社会交流和融通。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才华横溢的人层出不穷,到处都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要想为自己谋求一份理想的职业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要想在面试中脱颖而出,需要多种才能和资本,而绝佳的口才,便是所有这些才能和资本中最有效的一种。

我国着名高校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曾经举办过一场“全球500强企业——精英学子见面会”热身公开辅导讲座。讲座主要针对从广东及珠江三角地区万份简历中挑选出来的参加这次见面会的500名精英学子。来自广州卡耐基素质培训学校的两位资深顾问及讲师就“面试口才、形象礼仪”对求职的重要性为大学生做了形象生动的解说。

也许我们会认为:说话小菜一碟,人人都会,没有必要刻意注意和修炼,然而当众演讲时所要表现的落落大方、言简意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办到。

无数案例证明:在面对各家单位的招聘人员时,有的大学生反应敏捷、措辞准确、侃侃而谈、娴熟地进行自我推销;而有的大学生则对答迟钝、怯于开口。试想一下:在每一个应聘者都同样优秀的情况下——同样的学历、同样的专业,企业能对比的恐怕只有学子们的形象外表、自信程度、对应聘企业与主考官的尊重程度等。

最近有一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也开始有意识地注重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而且南方高校如广州所有高校几乎都成立了口才协会。他们通过正规的社团组织为每一个有意提高说话能力的学生提供学习和锻炼的平台,并请有丰富演讲经验的教授和校外的当众讲话培训机构为会员上课。这种协会和口才培训班也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从广州卡耐基学校的学员比例来看,报名参加当众演讲课程的大学生比例一直在上升,这也说明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了口才的重要性。他们也期望通过训练使自己具备良好的口才,顺利通过求职面试这道关卡。

因此,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学会说话,说好每一句话,才能在人生的旅程中走得更加顺风如意。

你会说话,你就魔力无边

春秋战国时期,当权者崇尚口才,于是天下学者贤士对此趋之若鹜、蔚然成风。在秦国推行连横策略的游说家张仪便是当时众多佼佼者之一。相传,他初到楚国做说客的时候,有一天,相国家丢失了玉璧,主人一口咬定是张仪偷的,并对其进行严刑拷打,然后逐出府门。回到家里,妻子叹气道:“倘若你不读书游说的话,又怎会遭此奇耻大辱呢?”岂料张仪并无愠怒之色,反而问妻子道:“你看看我的舌头是否还在?”妻子说:“在呢。”张仪听完妻子的话后长舒了一口气,然后说道:“足够了。”

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高呼:“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如此一番话,振聋发聩,似狂飙突起,让众人热血沸腾,奋力相随。

第一个事例中,张仪在经历一番严刑拷打和名誉受辱后,并没有太在意。他在意的是自己的舌头是否还在,自己是否还能继续说话。因为在他看来,只要他还有说话的能力,他就有飞黄腾达的希望。后来,他真的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扶摇直上,做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而第二个事例中,或许陈胜和吴广并未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但是他们那几句话却颇具号召力,既激发了众人的斗志,又为自己奠定了有魄力的领导地位。这都印证了古人的那句话:“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尊,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口才是否真能无往而不利,我们暂且不去考证,但是有一点,我们却无需考证,那就是:在人与人的沟通过程中,拥有好口才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打开对方心灵的大门,进入其内心世界。大多数的成功人士都生性聪颖,学识渊博或有一技之长,拥有成功的事业和雄厚的资产,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大都具备优秀的口才,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

能够顺畅表达个人意志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往往表现得游刃有余。由于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意思很完美地表达出来,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都对别人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他们还可以准确领会对方的意图,及时得体地予以回应,从而增进双方的感情,因此在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中备受欢迎便不再是难事。

然而,现实中仍有许多不善言辞的人,他们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传递给对方的信息是模糊不清的,这样就很难顺畅沟通,有时甚至会造成误解,从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种交际上的障碍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能言善辩的人说出来的话大都能拨动人的心弦,就好像具有一种魔力,操纵着人们的情绪。他举手投足间、只言片语里似乎都可以令周围的空气随之松弛或紧张。

具备好口才的人会给人带来一种愉悦感,从而受到他人的尊敬;好口才会让原本就熟识彼此的人情意更浓,爱意更深;好口才会使陌生的人相互产生好感,产生深厚的友情;好口才可以使意见有分歧的双方相互理解,消除矛盾;好口才可以令彼此怨恨的人化解敌意,友好相处。好口才会让你的家庭更加美满幸福,会让你的工作更加出色顺利,会让你的社交更加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难题,但只要你会说话,会把话说得恰到好处,你就拥有了魔力无边的魔法棒,所有的难题都会在你雄辩的口才面前迎刃而解。

有没有魅力跟会不会说话密切相关

当今社会,“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一个人的魅力不再仅仅通过其完美的外表和优雅的仪态来表现,好口才也成为一个人展示自我魅力的重要途径。无论你是竞争职位,还是应聘面试;无论是推销产品,还是洽谈业务;无论是外交谈判,还是最平常的亲人朋友之间的交流,敢于开口说话,并且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就会令自己魅力四射,得到别人的推崇、信任、认可和赏识。

周恩来总理是举世公认的伟人,他具有超凡的气度、才华和人格魅力,而他这种慑服人心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他的堂堂仪表和内在修养上,还体现在他精湛娴熟的说话技巧上。

周恩来总理的口才蜚声海内外,他应变机敏、言辞犀利、柔中带刚,就连他的谈判对手在震慑畏葸之后,也情不自禁地露出赞叹之色。

建国初期,中国因受帝国主义的封锁,而靠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里。赫鲁晓夫上台后,大搞修正主义,向我国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有损主权的无理要求,被我国严词拒绝。然而,赫鲁晓夫仍不肯作罢,1959年的国庆,他亲自来我国进行谈判。会谈休息的时候,赫鲁晓夫自作聪明地对周总理说:“我们两个人有共同之处,那就是我俩都是国家总理。不过我们两个也有不同之处,那就是我出身于工人家庭,而你却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这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周恩来笑笑,不假思索地说道:“还有一个共同点你没有说,那就是我们两人都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作为一个外交家,周恩来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同时也维护了自身的尊严。他的机智、幽默、不卑不亢、应对有方,不仅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同时也赢得了对手的敬佩和尊重。

关于好口才,政坛上向来不乏这样的领袖。这些伟大的人物之所以能够得到万众瞩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出色才干和人格魅力深深吸引着众人,而他们的才干和人格魅力并非单从他们的地位和外貌来体现的,很多时候,这些优势是通过他们优雅幽默、机智巧妙的谈吐体现出来的。周恩来总理被认为是那个时期最具魅力的男人之一,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美男子,还跟他的健谈分不开。各国政坛都有很多有魅力的领袖,他们并不一定都貌比潘安,但是他们一样能够在政坛叱咤风云,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便是他们能在任何场合、任何状况下说出一些让人佩服的话。

所以说,一个人是否有魅力,并不只是表现在其外貌和内涵上,相貌再端庄、内涵再丰富,如果无法通过恰当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其魅力值就必定会受到影响。而动人的谈吐不仅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还体现了这个人机智灵活的头脑。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可以不当政坛领袖,但是我们不能没有好口才。因为口才在人际交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你参与交际,就势必需要语言这个交流工具,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很难在人际交往中胜出,而一个有优点,并能够通过语言表达让人们从中看到这些优点所在的人,即使是想不被人敬佩,恐怕都没那么容易。

会说话能让人远离灾祸

有句话叫做: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受这句话的影响,很多人学会了三缄其口,以为这样就可以远离麻烦,殊不知,沉默有时也未必不会招致灾祸,而恰当的言谈也未必不会让你免除灾祸。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灭秦后,项羽与刘邦展开了为期四年之久的“楚汉相争”。

当时,刘邦派部下大将彭越镇守外黄城。有一天,楚霸王项羽亲自带兵前来打攻,连战数日,付出了很大代价,才把外黄城攻破,彭越弃城而逃。项羽进城后,对城里老百姓曾帮助彭越守城十分恼火。他下令将外黄城15岁以上的男人全都拘押在城东,打算活埋这些人。

消息传出后,老百姓惊恐万分。前些年楚霸王就曾在一夜之间活埋了几十万投降的秦兵,眼看当年的悲剧又要在这里重演了!正在这危急关头,外黄城有位13岁少年,为了救出即将被活埋的百姓,铤身而出,去求见楚霸王。“你这娃娃,好大胆子,敢来见我!”楚霸王双目圆睁,厉声对少年喝道。

少年冷静沉着地回答说:“大王起兵灭秦,救民于水火之中,乃百姓之父母。我作为百姓中的一员,自然是您的孩子了。孩子求见父母,不是人之常情吗?”喜欢听奉承话的楚霸王转怒为喜,和气地问少年:“找我有什么事,你就直说了吧!”少年不慌不忙地说:“外黄城里的老百姓,早就盼望大王来。但在彭越武力威逼下,只好听他摆布,无法开城迎大王。现在好了,都归顺大王了。可是外面有人谣传说,大王要把城里15岁以上男子全都活埋,我以为大王对百姓仁慈,是决不会这样做的。而且活埋百姓,对大王只有坏处,毫无好处。因此,我请求大王张贴布告辟谣,以安定民心。”

脾气暴躁的楚霸王听到这里,生气地打断少年的话,责问他:“你说说,活埋这些刁民有什么坏处?你要说得有道理,我就放了他们,否则连你也一起活埋!”

少年微笑着说:“大王是个明白人,古语说得好,得人心者得天下。要活埋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大王并不费力,可是外黄城四周还有不少城池,那里的百姓听说大王活埋了已归顺的无辜百姓,谁还敢再开城门迎接您呢?他们只好拼命地帮助刘邦守城,以求保存自己的性命。结果大王四面树敌,失去民心,这难道不是对您只有坏处、毫无好处吗?”

少年这番话,击中了楚霸王的要害。楚霸王想:是啊,如果老百姓都站在刘邦一边来反对我,今后怎么能取胜并夺取天下呢?想到这里,楚霸王忙按少年所说,下令释放了被拘押的百姓,并贴出安民告示,不准伤害百姓。

果然,其他城池的百姓听说楚霸王不伤害百姓,纷纷开城归顺。没多久,外黄城以东一直到睢阳的十多座城池,都不战而降,归属了楚霸王。外黄城的老百姓纷纷赞扬这位机智勇敢的少年,是他巧妙地说服了杀人不眨眼的楚霸王,救了大家。

如果不是外黄城少年的一番说辞说服了楚霸王,恐怕外黄城的全体老百姓都要遭殃了,所以话该说的时候还是要说。有的人之所以因言语招来灾难,并不因为他不该说话,而是他不会说话。所以,要想让自己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并不应谨守“沉默是金”的古训,而是要努力学会说话。

有时“三缄其口”可能会让别人对自己的误解加深,所以“沉默是金”并不能适用所有情况,该说话的时候还是要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