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气度决定宽度
20322200000011

第11章 让愿景焕发内心的力量(2)

《圣经》上说:“你们求,必要给你们;你们找,必要找着;你们敲,必要给你们开。因为凡是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敲的,就给他开。”这可以理解为:面对困难不退却、不逃跑,坚持奋斗就有成功的希望。

要论遭受挫折和失败,有谁能和亚巴拉罕·林肯相比?我们不妨看看林肯的一生。

22岁,生意失败;

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

24岁,生意再次失败;

25岁,当选州议员;

29岁,竞选州议长失败;

34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

37岁,当选国会议员;

39岁,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

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

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

51岁,当选美国总统。

林肯的故事一定会对你有所启发。、1832年,林肯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他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他再一次决定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了转机:“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第二年,即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数月卧床不起。在1836年他还得过神经衰弱症。1838年他觉得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他失嗷了。

1846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他虽然一次次地尝试,但却是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企业倒闭、情人去世、竞选败北。要是你碰到这一切,你会不会放弃——放弃这些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事情?他没有放弃,他也没有

说:“要是失败会怎样?”

又一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继续选举他。但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因为这次竞选他赔了乙大笔钱,他申请当本州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上面指出:“做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

接连又是两次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坚持继续努力吗? 你会不会说“我失败了”? 然而,他没有服输。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但失败了;两年后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被对手击败;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

在林肯大半生的奋斗和进取中,有九次失败,只有三次成功,而第三次成功就是当选为美国的第十六届总统。那屡次的失败并没有动摇他坚定的信念,而是起到了激励和鞭策的

作用。

每个人都难免要遇到挫折和失败,林肯面对失败没有退却、没有逃跑,他坚持着、奋斗着。他始终有充分的信心向命运挑战,他压根就没想过要放弃努力,他不愿放弃,所以他成功了。

在向成功之巅攀登的途中,你必须记住:梯子上的每一级横阶放在那儿是让你搁脚的,是让你走向更高处的,而不是用来让你休息的。

扭转逆境中的人生

或许你曾试过一些方法,再找一份工作、再结识一位伴侣、再使家人恢复健康,让快乐的时光重现,可是却都未见成效。有些人或许会重新振作,力图扭转困境,但当一再失败时,往往就失去了再尝试的勇气;为什么会这样呢?

只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想避开痛苦,没有人愿受再三经历失败的打击。当一个人付出全力去做,结果得到的竟是失败的时候,请问他还有劲去尝试吗?也就是经常受到失败的打击,我们不仅不愿再去尝试,甚至根本不相信还有任何可为之处。

若我们发现自己有了不想再尝试的念头,那么就得当心这.种心态,我们已经患了“无力感”的心理病了。

幸好,这种病并不是绝症,只要你现在就改变自己的认知和做法,那么所有的不如意就会一扫而空。

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才不会沮丧,因为每一次错误的尝试都会把我往前更推进一步。”

扭转人生的第一步,就在于抛却一切负面、消极的想法,别一味相信自己什么都不行、是无可救药的了。你何以会这个样子?只因为曾经试过好多次不见成效,就意味着自己束手无策了吗?

因此,你要记住这样一句话,它在我们的人生中经常运用:过去不等于未来。过去你曾怎么想、怎么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后你要怎么想、怎么做。在驶往未来的道路上,许多人是看着后视镜的引导,如果你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就不免会出意外。相反的,你应放眼于现在,着眼于未来,看看有什么能使你变得更好的方法。扭转人生的另一重要步骤,就是需要你坚持到底,为改变困境努力不懈。

许多人曾说过这样的话:“为了成功,我尝试了不下上千次,可就是不见成效。”你相信这句话是真的吗?别说他们没有试上100次,甚至于有没有10次都颇令人怀疑。或许有些人曾试过8次、9次、乃至于10次,但因为不见成效,结果就放弃了再尝试

的念头。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确认出什么是对你来说最重要的,然后拿出果敢的行动,不达目的誓不甘休。

不知道你是否听过桑德斯上校的故事?他是“肯德基炸鸡”连锁店的创办人,你知道他是如何建立起这么成功的事业吗?是因为生在富家子弟、念过哈佛这样著名的高等学府、亦或是在很年轻时便投身于这门事业上?

而事实上桑德斯上校于年龄高达65岁时才开始从事这个事业。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他终于拿出行动来呢?因为他身五分文且孑然一身,当他拿到生平第一张救济金支票时,金额只有105美元,内心实在是极度沮丧。他不怪这个社会,也未写信去骂国会,仅是心平气和地自问:“到底我对人们能做出何种贡献呢?我有什么可以回馈的呢?”随之,他便思量起自己的所有,试图找出可为之处。

头一个浮上他心头的答案是“很好,我拥有一份人人都曾喜欢的炸鸡秘方,不知道餐馆要不要?我这么做是否划算?”随即他又想到:“我真是笨得不可以,卖掉这份秘方所赚的钱还不够我付房租呢!如果餐馆生意因此提升的话,那又该如何呢?如果上门的顾客增加,且指名要点用炸鸡,或许餐馆会让我从其中抽成也说不定。”

好点子固然人人都会有,但桑德斯上校就跟大多数人不一样,他不但会想,且还知道怎样付诸行动。随之,他便挨家挨户地敲门,把想法告诉每家餐馆:“我有一份上好的炸鸡秘方,如果你能采用,相信生意一定能够提升,而我希望能从增加的营业额里抽成。”很多人都当面嘲笑他:“得了吧,老家伙,若是有这么好的秘方,你干吗还穿着这么可笑的白色服装?”这些话是否让桑德斯上校打退堂鼓呢?丝毫没有,因为他还拥有天字第一号的成功稻诀,我们称其为“能力法则”,意思是指“不懈地拿出行动”:在你每当做什么事时,必得从其中好好学习,找出下次能做好的更好方法。桑德斯上校确实奉行了这条法则,从不为前一家餐馆的拒绝而懊恼,反倒用心修正说词,以更有效的方法去说服下一家餐馆。

桑德斯上校的点子最终被接受,你可知先前他被拒绝了多少次吗?整整将近200次之后,他才听到第一声“同意”。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他驾着自己那辆又旧又破的老爷车,足迹遍及美国每一个角落。困了就和衣睡在后座,醒来逢人便诉说他那些点子。他为人示范所炸的鸡肉,经常就是果腹的餐点,往往匆匆便解决了一顿。历经1m9次的拒绝,整整两年的时间,有多少人还能够锲而不舍地继续下去呢?也无怪乎世上只有一位桑德斯上校。我们相很难有几个人能受得了20次的拒绝,更别说100次或199次的拒绝。然而这也就是成功的可贵之处。

如果你好好审视历史上那些成大功、立大业的人物,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轻易为“拒绝”所打败而退却,不达成他们的理想、目标、心愿,就绝不甘休。华特·迪士尼为了实现建立“地球上最欢乐之地”的美梦,曾向银行融资,可是被拒绝了几十次之多。今天,每年有上百万游客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迪士尼欢乐”,这全都出于一个人的决心。

专心一致地去尝试,凭毅力与弹性去追求所企望的目标,最终必然会得到自己所要的,可千万别在中途便放弃希望。这句话说来简单,但相信你一定会从内心同意,就从今天起拿出必要的行动,哪怕那只是小小的一步。

认清不现实的目标

人生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失败有时并不是由于能力、学识的不足,而是由于你错误地选择了目标。而失败正是给予了你一个重新思考,从错误中解脱的良机。

美国著名的不动产经纪人安德鲁最初是葡萄酒推销员,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于是他认为自己的目标就是“卖葡萄酒”。最初他为一个卖葡萄酒的朋友干活,接着为一名葡萄酒进口商工作,最后同另外两个人合作办起了自己的进口业务,这并非出自热情,而是因为,正如他自己所说:“为什么不?我过去一直在卖葡萄酒。”

生意越来越糟,可安德鲁还是拼命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直到公司倒闭。他不改行,是因为他不知道还能干什么。

事业的失败迫使他去上一门教人们如何开业的课,他的同学有银行家、艺术家、汽车修理工,他逐渐认识到这些人并不认为他是个“卖葡萄酒的”,而认为他是个“有才能的人”、“多面手”,他们对他的看法使他抛弃了原来的目标。

他开始猛醒,仔细分析,探索其他行业,检查自己到底想干什么。最后,他选择了和夫人一起开展不动产业务,使他取得了推销葡萄酒永远不能为他带来的成功。许多职业专家认为,一个人一生中至少要经过两三次变换,才能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特长的事业,而确定自己合理的目标,则需要同样长的一段时间。

18世纪英国的大政治家伯基说过:无法付诸实现的事物,是不值得我们去追求的。在这个世界上,若是经过了解以及正确韵追求而仍然无法得到的东西,那么这种东西对我们毫无益处可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远要有目标——属于你自己的目标,不是别人强加在你身上的目标——是你自己的目标。

目标必须是你自己的,否则的话,你的努力便对你没有好处了。身为一个人,你必须澄清你的思想,除去不相干的事件并深人你的内心,看清你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在我们拟定自己的目标时,不要让惯常的思想夺走我们的决心。假如做一张桌子能使你感到满足;那就是一个值得完成的目标——纵使除你以外的人都觉得没有什么价值,那也没有什么关系。如果写一本50页的书使你感到厌倦,那就是一个不值一试的目标了,为什么?因为它不能使你满足,尽管别人认为那很重要,你也不必去管它。

凡是目标,不论大小,都有意义——只要它能使你得到完成之感。目标本身没有大小,大小全看你的想法。

英国诗人白朗宁在《一个数学家的葬礼》中写道:实事求是的人要找一件小事做,找到事情就去做;空腹高心的人要找一件大事做,没有找到则身已故去。实事求是的人做了一件又一件,不久就做了100件;空腹高心的人一下就要做百万件,结果一件也未实现。

白朗宁的这首诗生动地说明了制定的目标必须“恰当”、“现实”的重要性。

蜘蛛猿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它是生长在中南美洲、很难捕捉的一种小型动物。多年来人们想尽方法,用装有镇静剂的枪去射击、或用陷阱捕捉它们都无济于事,因为他们的动作实在太快了。后来,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一个窄瓶口的透明玻璃瓶内放进一颗花生,然后等待蜘蛛猿走向玻璃瓶,伸手去拿花生。一旦它拿到花生时,你就可以逮到它了。

因为当时蜘蛛猿手握拳头紧抓着那颗花生,所以它的手抽不出玻璃瓶,而那个瓶子对它来说又太大了,使它无法托着瓶子走。但它十分顽固或者是太笨了——始终不愿意放下那颗已经到手的花生。就算你在它身旁倒下一大堆花生或香蕉,它也不愿意放开手中那颗花生,所以这时狩猎者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抓到它。

生命中有些时候,为了追求更远大的目标,你就必须先放下手中的那颗花生。这不是冒险;而是你愿意改变一些习惯,使自己更有弹性,愿意在尝试新的方法之前,先放弃一些现有的利益。

罗宾的妻子请了一位调音师到家来给孩子的钢琴调音,这位调音师还真是个能手,只见他很仔细地锁紧了每一根琴弦,使它们都绷得恰到好处,而能发出正确的音符。当他完成整个调音工作后,罗宾问他要付多少钱,他笑一笑地答道:“还不急,等我下次来的时候再付吧!”罗宾不解地问道:“下次?你这是什么意思?”调音师说:“明天我还会再来,然后一连4个星期每周来一次,再接下来每3个月来一次,共来4次。”他的话弄得罗宾一头雾水,不由得问道:“你说什么?钢琴不是已经调好音了吗?难道还有问题?”调音师清了清喉咙说道:“我是调好音了,可是那只是暂时的,如果琴弦要能保持在正确的音符上,就必须继续‘调正’,所以我得再来几次,直到这些琴弦能始终维持在适当的绷紧程度。”

听完他的话,罗宾不禁心里叹道:“原来还有这么大的学问!”那天罗宾着实是上了重要的一课。